渗水砖工程项目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完整版).docx
-
资源ID:4405412
资源大小:23.7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渗水砖工程项目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完整版).docx
泓域咨询/渗水砖工程项目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渗水砖工程项目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xx有限责任公司一、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综合指标体系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区域上各种因素对承载能力的综合体现,因而必然表现为各单一方面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作用效果的科学叠加,反映区域内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总体状况。因此,资源环境承载力在综合评价指标是由上述的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等指标体系,根据评价对象功能要求和资源环境特征,选择相关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能够全面满足评价对象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求。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要注意几个原则:一是要注重科学性和可对比性相统一的原则。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严格按照资源环境的科学内涵,能够对资源环境的数量和质量作出合理的描述。同时评价方法要注重与国内外和区域间的可对比性,具有纵向、横向比较和可推广与应用。二是要注重描述性指标与评价性指标相统一原则。描述性指标即资源和环境两大系统的发展状态指标;评价性指标即评价各系统相互联系与协调程度的指标。二者的统一,将在时间上反映发展的速度和趋向,在空间上反映其整体布局和结构,在数量上反映其规模,在层次上反映功能和水平。三是要注重最大限制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可能把所有的因素都列出,客观上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所有因素全部用指标描述出来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指标体系要反映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主导因素的全貌,用对资源环境承载力产生最大限制性的主导因素的指标体系来描述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才能把握资源环境承载力最本质的、最基本的特征。同时,要达到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避免以往在研究制定指标体系要么指标体系过于庞杂、无法操作,要么把握不了主要的因素,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最本质的、最基本的特征缺乏全面反映、表征、度量。因此,研究和制定指标体系要注重最大限制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根据水桶原理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指标有限,在选取最大限制性主导因素的前提下,尽量使指标少而精,资料易取得,方法易掌握,而不必面面俱到,使最大限制性和可操作性相互统一,这样才能够有利于研究顺利进行。二、 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一)土地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主要用地类型、面积及其分布,土地资源利用上线及开发利用状况,土地资源重点管控区域等。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分析需要考虑土地对人口的承载、土地对经济社会的承载,以及土地与人口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匹配协调程度。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建设用地、土地利用率、单位土地产出、规划人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禁建区比例等。(二)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水资源总量及其时空分布,水资源利用上线及开发利用状况和耗用状况(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与再生水利用状况,水资源重点管控区等。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人均水资源量、单位土地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强度、水资源可利用量、地下水开采率、人均供水量、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耕地灌溉率、生态用水率等,分别表示了水资源的丰沛程度和水资源对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承载水平。(三)矿产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矿产资源类型与储量、生产和消费总量、资源利用效率等。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单位用地矿产量、单位用地实际采矿能力、单位用地矿产从业人员数量、矿业从业人员比率、矿业工业增加值比例等。三、 项目概述(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渗水砖工程项目2、承办单位名称:xx有限责任公司3、项目性质:扩建4、项目建设地点:x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5、项目联系人:段xx(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公司不断建设和完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企业专项行动,推广适合企业需求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业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和效益。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培育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企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放缓。从国内看,发展阶段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新常态对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公司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公司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企业发展基本面向好的势头更加巩固。公司将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靠创业创新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破。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多年来公司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原则,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45.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四、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6574.8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3278.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11%;建设期利息136.5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2%;流动资金3159.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06%。五、 资金筹措方案(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16574.82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1000.85万元。(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5573.97万元。六、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334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27645.86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4207.25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8.80%。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85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2488.56万元(产值)。七、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12个月的时间。八、 逻辑框架法的概念及模式(一)LFA的基本概念LFA是一种概念化论述项目的方法,即用一张简单的框图来清晰地分析一个复杂项目的内涵和各种逻辑关系,以便给人们一个整体的框架概念。LFA是将几个内容相关、必须同步考虑的动态因素组合在一起,通过分析各种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设计策划到目标实现等方面来评价一项活动或工作。LFA为项目策划者和评价者提供一种分析框架,用以确定工作的范围和任务,并对项目目标和达到目标所需的手段进行逻辑关系分析。LFA的核心是项目的各种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如果”提供了某种条件,“那么”就会产生某种结果。这些条件包括事物内在的因素及其所需要的各种外部条件。(二)LFA的基本模式逻辑框架分析方法的结果是要形成一个逻辑框架表。由于该表能够充分体现表内包含的各项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且这种逻辑关系构成了一个矩阵式框架结构,因此,逻辑框架表又称为逻辑框架矩阵表。LFA的模式是一张4X4的矩阵。1目标层次逻辑框架表汇总了项目实施活动的全部要素,并按宏观目标、具体目标、产出成果和投入的层次归纳了投资项目的目标及其因果关系。(1)宏观目标。项目的宏观目标即宏观计划、规划、政策和方针等所指向的目标,该目标可通过几个方面的因素来实现。宏观目标一般超越了项目的范畴,是指国家、地区、部门或投资组织的整体目标。这个层次目标的确定和指标的选择一般由国家或行业部门选定,一般要与国家发展目标相联系,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等的要求。(2)具体目标。具体目标也叫直接目标,是指项目的直接效果,是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一般应考虑项目为受益目标群体带来的效果,主要是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成果和作用。这个层次的目标由项目实施机构和独立的评价机构来确定,目标的实现由项目本身的因素来确定。(3)产出。这里的“产出”是指项目“干了些什么”,即项目的建设内容或投人的产出物。一般要提供可计量的直接结果,要直截了当地指出项目所完成的实际工程(如港口、铁路、输变电设施、气井、城市服务设施等),或改善机构制度、政策法规等。在分析中应注意,在产出中,项目可能会提供的一些服务和就业机会,往往不是产出而是项目的目的或目标。(4)投入和活动。该层次是指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内容,主要包括资源和时间等的投入。2客观验证指标逻辑框架垂直各层次目标,应有相对应的客观且可度量的验证指标,包括数量、质量、时间及人员等,来说明层次目标的结果,验证每一个目标的实现程度,这种指标的确立应该是客观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同时又是可以被验证的。3客观验证方法在逻辑框架水平逻辑层次上,对应验证指标的是验证方法。验证方法就是主要资料来源和验证所采用的方法。主要资料来源(监测和监督)和验证方法可按照数据收集的类型、信息的来源渠道和收集方法进行划分。4重要的假定条件在逻辑框架的4个目标层次之间有一些重要的限制条件,称为假定条件,即必要的外部条件或风险。重要的假定条件主要是指可能对项目的进展或成果产生影响,而项目管理者又无法控制的外部条件,即不可控风险或限制条件。九、 项目背景分析透水砖是以建筑废料或者砂石等原料,进行粘合或者烧制而成的具有透水性能的产品。如今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混凝土路面对于城市水循环造成的影响,进而导致的热岛效应,更是让城市居民苦不堪言。一方面是混凝福覆盖下的“人造沙漠”,一方面是暴雨带来的洪涝灾害,如何实现这两者的平衡,成为透水砖行业发展的初衷。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分布不均、污染严重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此外,水资源短缺制约了许多城市的发展,节约用水和控制污染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问题。透水砖作为一种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具有节水和控制污染的双重功能,受到各方的关注和青睐。透水砖是一种具有透水砖的性能、符合透水砖标准的建筑装饰材料,由固体工业废料、生活垃圾和建筑废料经破碎、成形、烧结而成。通过铺装透水路面,雨水可以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解决地下水日益短缺的问题,解决洪涝问题;同时,透水铺装还可起到过滤净化雨水的作用,节省污水处理成本;融雪防滑,保水降温。透水路面材料具有较大的孔隙率,有利于调节城市地表温湿度。透水砖的强度不仅能满足国家步道砖标准要求,而且还具有其他路面砖无法比拟的透水、防滑及保水等性能。采用陶瓷透水砖铺贴人行道、公园、花园、住宅等处,可以补充地下水,调节空气温湿度,吸收城市噪声污染,方便行人。陶瓷透水砖铺装还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同时,以固体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为主要原料的陶瓷透水砖,减少了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使资源得以再利用,节约了矿产资源。目前市场上的透水砖产品与传统的建筑材料相比已经具有明显优势,不管是硬度还是防滑性能都极为优越。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有的透水砖产品仍旧不具有市场竞争力。市面上的透水砖大多采用的原材料与混凝土较为相似,然而要知道透水砖需要保持一定的气孔率才能具有透水功能,但这样过一来就会降低产品的机械强度。这也成为制约我国透水砖大规模普及的主要障碍。而且,尽管透水砖厂商在生产的过程中能够消耗大量的建筑垃圾,但是在烧制的过程中,需要在窑炉与能耗上的投资规模较大,因此产品价格也较高,这样一来就限制了其市场拓展。另一方面,透水砖在铺制的过程由于工序较为复杂,对于土质、平整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透水砖厂家在生产产品的时候,如果能够够提供更具操作优势的解决方案,势必能在同类竞争者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