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限时训练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44064720
资源大小:44.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河北省石家庄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限时训练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声音的特性 (第1课时)一、选择题1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改变音调 B改变响度 C改变音色 D改变频率2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能模仿出各种乐器发声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色、音调3擂鼓人用力擂鼓是为了使鼓声( ) A音调升高 B响度增大 C音色改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调会逐渐变低 B响度会逐渐变小 C音色会逐渐变差 D以上说法都不对5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的响度太大 B声音的音调太低C声音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D声音的频率太高,人不能觉察到6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能量损耗7下列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的一组是 ( ) A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B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C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D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8下表中列出的是一组音乐频率,同学们通过讨论总结出下面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音符1234567音名doremifasollasi频率/Hz25628832034133844267480A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响度越大 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C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低 D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色越好9、端午节龙舟赛上锣鼓声响彻云霄,“响彻云霄”描述的是声音特性中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10、有经验的铁路维修工人只需要用一个铁锤敲打铁轨就可以判断铁轨是否有故障,这是因为工人听到的声音的哪个因素不同(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三个因素都有二、填空题 1声音的高低叫_,发声的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_, 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2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大小叫_。电视机、复读机上的音量开得越大,喇叭的_越大。3、某种苍蝇在飞行时5s内翅膀振动1500次,则频率是_,而蝴蝶的振动频率是8Hz,即它每秒振动_次,人类的听觉频率范围是,人类能听到的是_发出的声音4有一种新型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如果换了其它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_5 “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她在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她唱得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_。6中国的古诗词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来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_来判断的。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7. 2009年春晚的小品不差钱,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欢,“小沈阳”模仿“刀郎”的声音很逼真,是因为他们的_ _相似.8、课堂发言的同学声音一定要洪亮,这是增大了声音的,音乐会上优美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产生的,琴声是由传到听众耳朵的。三、实验题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_,发出声音的音调_,这说明音调是由_决定的;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钢锯条压在桌沿上(也可用塑料尺代替),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_,听其响度_,这说明响度与_有关。2.下面是小娜和张婷同学做“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现象 (如图所示). (2)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到 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出现的变化是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响度与声源的有关,而且是 越大,响度越(4)探究过程中,将不易观察的音叉的振 动转化成乒乓球的摆动,采用的思维方法是(填“转换法”“等效法”或“类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