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精编】一般项目.docx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5页 共25页 一 般 项 目4.7.5 隧道内紧急呼叫电话的设置及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4.7.6 隧道内紧急呼叫电话及紧急出口处应急照明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5 隧 道5.1 铺轨前铺碴 主 控 项 目5.1.1 道碴材质应符合现行铁路碎石道碴(TB/T2140)中一级道碴标准。 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同一级别的道碴,每50000m3为一批,不足500O0m3时亦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测。 检验方法:按现行铁路碎石道碴(TB/T2140)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5.1.2 道碴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外观等进行检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铁路碎石道碴(TB/T2140)中一级道碴标准。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生产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5.1.3 无缝道岔预铺道碴应采用压强不小于160kPa的机械分层碾压,压实密度不低于1.7g/cm3。碴面平整度用3m直尺检查得大于lOmm。预留起道量不得大于50mm。道岔前后各30m应做好顺坡并碾压。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组道岔抽检3个点位;监理单位见证检测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20%,但每单位工程不少于一次。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算碾压机械压强,用灌水法检测压实密度,用3m直尺检查碴面平整度;监理单位检查施工单位检算及检测资料,并见证检测。 一 般 项 目5.1.4 正线铺轨前摊铺道碴厚度应为150200mm。碴面应平整压实,碴面中间不应凸起,碴面平整度用3m直尺检查不得大于2Omm。压实密度不得低于1.6g/cm3。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碴面平整度每5km抽检10处,压实密度每5km抽检3处,每处侧3个点位。 检验方法:检算碾压机械压强、观察检查、用3m直尺测量平整度。5.2 无 碴 道 床 一 般 项 目5.2.1 板式轨道凸型挡台中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1的规定。 表5.2.1 凸型挡台中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序 号项 目允许偏差(mm)1圆形挡台直径±52半圆形挡台半径±33挡台中心偏差中线44挡台中心间距±35挡台高度(+5,0)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个凸型挡台检查一次。检验方法:尺量。5.2.2 长枕埋入式、弹性支承块式轨道轨排组装架设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2规定。 表5.2.2 轨排组装架设允许偏差序 号检 查 项 目允 许 偏 差1轨枕间距±5mm2轨 距±1mm,变化率不得大于13水 平1mm4扭 曲1mm(基长6.25m)5轨 向不得大于1mm/10m弦。6高 低不得大于1mm/10m弦。7中 线2mm8高 程±2mm9轨 底 坡1/351/45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扭曲、轨向、高低每个施工段各检查10个测点,其余在每个基标处检查一次。检验方法:尺量。 5.3 无缝线路轨道 主 控 项 目5.3.1 钢轨焊接接头应纵向打磨平顺,不得有低接头,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应符合表5.3.1的规定。 表5.3.1 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允许偏差序 号检 查 项 目允 许 偏 差(mm)1轨顶面(+0.3,0)2轨头内侧工作面±0.33轨底(焊筋)(+0.5,0)5.3.2 道碴材质应符合现行铁路碎石道碴(TB/T2140)中一级道碴标准。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同一级别的道碴,每50000m3为一批,不足50000m3时亦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测。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按现行铁路碎石道碴(TB/T2140)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检测。5.3.3 道碴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外观等进行检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 铁路碎石道碴(TB/T2140)中一级道碴标准。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生产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5.3.4 正线道床分层铺碴整道应不少于三层(不含铺轨前摊铺道碴),每层厚度应小于8Omm,最后一层为轨面高程调整层,其厚度应小于5Omm。每层铺碴后,应采用大型养路机械联合作业,一次拨道量不应大于5Omm。道床达到初期稳定阶段时,力学参数应符合以下规定:道床横向阻力不得低于7.5kN/枕;道床支承刚度不得低于70kN/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5km各检测一处,每处10根轨枕,分别求取平均值:监理单位见证检测数量为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用轨枕刚度仪等专用仪器检测,监理单位检查施工单位检测记录并见证检测。5.3.5 有碴道床达到稳定状态时,其状态参数应符合表5.3.5规定。状态参数实测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20%。 表5.3.5 有碴道床稳定状态参数指标(平均值)参 数道床支承刚度(kN/mm)道床横向阻力(kN/枕)道床纵向阻力(kN/枕) 测试值 100 10 12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道床纵、横向阻力及文承刚度每5km各检测一处,每处10根轨枕,分别求取平均值,有桥梁和隧道的区间应在桥隧范围内各抽检一处;监理单位见证检测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用轨枕刚度仪等专用仪器检测,监理单位检查施工单位检测记录,并见证检测。5.3.6 无缝线路轨道整理作业后,动态质量应检查局部不平顺(峰值管理)和线路区段整体不平顺(均值管理)。轨道动态质量管理值应符合表5.3.612规定。 表5.3.61 轨道动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峰值管理)项 目单 位作业验收管理标准超 限 等 级保养管理标准舒适度管理标准临时补修管理标准限速160km/h标准高低mm4681114轨向mm457810轨距mm(+4,-2)(+5,-3)(+6,-4)(+8,-6)(+12,-8)水平mm4681013扭曲(基长2.4m)mm456810车体垂向加速度g0.100.100.150.200.225车体横向加速度g0.060.060.100.150.175注:1.各项偏差等级划分及扣分标准:超限等级一般分四级。级为保养标准,每处扣1分;级为舒适度标准,每处扣5分;级为临时补修标准,每处扣100分;为限速标准,每处扣301分。 2.轨道动态质量用轨道检查车检查,以下米为单位进行动态评定,每千米扣分总数为各级、各项偏差扣分总和。扣分总数在300分及下时为合格。 表5.3.62 轨道质量指数(TQI)管理值(均值管理)项 目高 低轨 向水 平轨 距扭 曲TQI目标值1.5×21.6×21.31.11.410.0注:线路区段整体不平顺动态质量用轨道质量指数(TQI)评定。每200m区段轨道质量指数(TQI)值应符合本表规定。轨道质量指数(TQI)超过管理值的线路应及时进行整修。 检验数量: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建设单位用轨道检查车全部检查。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参加。5.3.7 有碴轨道整理作业后,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3.712的规定。 表5.3.71 有碴轨道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 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 验 方 法1轨 距±2万能道尺量2轨 向直 线310m弦量曲 线表5.3.7220m弦量3水 平3万能道尺量4扭 曲(基长6.25m)35高 低310m弦量 表5.3.72 有碴轨道曲线正矢允许偏差(mm)项 目实测正矢与计算正矢差圆曲线正矢连续差圆曲线最大最小正矢差缓和曲线圆曲线允许偏差2345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5km抽检两处,每处各抽检10个测点;监理单位见证检测数量为施工单位检测数量的20%。5.3.8 无碴轨道整理作业后,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3.812的规定。 表5.3.81 无碴轨道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 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 验 方 法1轨 距(+1,-2)万能道尺量2轨 向直 线210m弦量曲 线表5.3.8220m弦量3水 平2万能道尺量4高 低210m弦量5扭曲(基长6.25m)2万能道尺量 表5.3.82 无碴轨道曲线正矢允许偏差项 目实测正矢与计算正矢差圆曲线正矢连续差圆曲线最大最小正矢差缓和曲线圆曲线允许偏差1234 检验数量:每2km抽检两处,每处各抽检10个测点;监理单位见证检测数量为施工单位检测数量的20%。5.3.9 无缝线路全线钢轨预打磨作业后,应检查钢轨平直度和钢轨横断面尺寸。钢轨平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轨头部工作边实际横断面与理论横断面相比允许偏差为±0.3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0OOm检测一次;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测。 检验方法:仪器测量。 一 般 项 目5.3.10 轨道达到初期稳定阶段时,其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3.10规定。 表5.3.10 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 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 验 方 法1高 低410m弦量2轨 向4直线10m弦量,曲线20m弦量3扭曲(基长6.25m)4万能道尺量4轨 距±2万能道尺量5水 平4万能道尺量检验数量:每5km抽检两处,每处各抽检10个测点。5.3.11 有碴轨道整理作业后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3.11规定。 表5.3.11 有碴轨道整道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 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 验 方 法1中 线30尺 量2线间距(+20,0)3轨面高程路基上±20水平仪测量建筑物上±10紧靠站台(+20,0)4轨枕空吊板(不得连续出现)6%观察检查5道床厚度-20尺 量6道床半宽±207碴肩堆高不得有负偏差 检验数量:每5km抽检两处,每处各抽检10个测点。5.3.12 有碴轨道整理作业后,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3.12规定。 表5.3.12 无碴轨道道整道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 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中 线10尺 量2线间距(+10,0)3轨面高程±5水准仪测量 检验数量:每2Km抽检两处,每处各抽检10个测点。5.4 无缝道岔及钢轨伸缩调节器 主 控 项 目5.4.1 道岔整道后允许偏差及检验数量与方法应表5.4.1规定。 5.4.1 道岔整道允许偏差及检验数量与检验方法序 号检 验 项 目允许偏差(mm)检 验 数 量检 验 方 法1水 平310个点水平仪测量2高 低35个点10m弦量3轨向直线35个点10m弦量支距2支距测量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检查;监理单位见证检测数量为施工单位检测数量的20%。5.4.2 道岔内焊接接头焊缝相对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2mm,由道岔前端和辙叉跟端接头焊缝所决定的道岔全长偏差不得大于±20m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尺量。 一 般 项 目5.4.3 无缝道岔铺设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4.3规定。 表5.4.3 无缝道岔铺设允许偏差序 号检 验 项 目允 许 偏 差(mm)1道岔方向直线(10m弦量)3导曲线支距±22轨 距尖轨尖端±1尖轨跟端±1其他部位±23尖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与基本轨密贴缝隙0.24尖轨其余部分与基本轨密贴缝隙15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与翼轨密贴缝隙0.56心轨其余部分与翼轨密贴缝隙17顶铁与尖轨或可动心轨轨腰的间隙0.58尖轨跟端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开口距离±19尖趾距离+1010可动心轨撤叉咽喉宽±311轮缘槽宽度(+1,0.5)12动程(尖轨可动心轨)±313道岔头尾接头相错量1514岔枕间距偏斜±1015尖轨尖端相错量10 注:尖趾距离为可动心轨撤叉的长心轨实际尖端至翼轨趾端的距离。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5.4.4 整道后允许偏差及检验数量与方法应符合表5.4.4规定。 表5.4.4 道岔整道允许偏差及检验数量方法检 验 数 量允许偏差(mm)检 验 数 量检 验 方 法轨面高程与设计高程差在有碴道床上±203个点水平仪测量在建筑物上±1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5.4.5 钢轨伸缩调节器整道应符合以下标准:1 轨向:单向调节器用12.5m弦、双向调节器用25m弦测量,每隔lm检查一处,尖轨尖端至尖轨顶宽5mm处范围内允许有4mm的空线,其余范围内允许有2mm的空线,不允许抗线;2 轨面高低:用12.5m弦测量不得大于3mm,每组抽检3处;3 钢轨水平差不得大于3mm,每组抽检3处;4 在6.25m测量基线内,轨面扭曲不得大于3m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组全部检查检验方法:尺量。6 接 触 网6.1 一 般 规 定6.1.1 接触网工程施工前应按设计文件对支柱杆位进行定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纵向测量应以正线钢轨为依据,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或1号、2号道岔开始。杆位因地形、地物需调整跨距以避让时,跨距调整幅度为设计跨距的(+1,-2)m,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最大跨距;2 站场横向测量中,同组软横跨支柱、硬横梁支柱中心的连线应与正线中心线垂直;3 隧道口的起测点,为隧道口顶部水平线与线路中心线的交点;对隧道悬挂点、定位点测量定位时,遇有隧道伸缩缝,不同断面接缝,石缝或明显渗水、漏水的地方应避开;悬挂点跨距可在(+1,-2)m的范围内调整,但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值。4 桥支柱垂直线路中心线应吻合墩台中心线。6.1.2 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必须进行基坑坑形设计,并按其施工。坑形设计应包含拉线锚板坑。基坑开挖后,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与设计、监理联系,共同确认变更,施工应严格执行变更设计。6.1.3 基础浇制前,应复核基坑位置、侧面限界、基础型号、外形尺寸、基坑深度、模型板位置等。 6.1.4 接触网基础在路基上施工时,应保证路基的完整和稳定。6.1.5 混凝土搅拌和灌注以及直埋基础的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严格掌握水灰比和配合比。2 在厚大无筋或稀疏配筋的结构中灌注混凝土时,填入片石的数量,不应大于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3 温凝土各种配料的拌合要均匀,灌注混凝土时,宜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断,对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间歇时间不宜超过2h。基础的灌注应水平分层进行,逐层捣实。杯型基础应连续浇制,一次成型。4 基础回填土,每回填0.3m厚的土层夯实一次。5 按设计规定装设横卧板和底板,横卧板应密贴支柱,不得有空隙及夹土。6.1.6 杯型基础连续浇筑,一次成型。同一组硬横跨的两个基础,先浇筑完一个,再以该基础基准,检查、校核相对应的另一基坑位置,确认无误后再浇筑。6.1.7 承力索、接触线应采用恒张力架线,架线张力偏差不得大于8%。接触网架设后应采用超拉或其他措施克服新线蠕变引起的初伸长。6.1.8 接触线平直度应符合有关规定,并保证良好受流。6.1.9 上部安装时,所有螺栓应采用力矩扳手紧固,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使用活口扳手。6.1.10 先安装绝缘锚段关节的工作支部分的整体吊弦,后进行非工作支部分的调整。非工作支部分的调整时,在悬挂点两边采用临时铁线悬吊,再将定位装置调整到位。中性段锚段的绝缘子串安装应从硬锚端向补偿端进行。6.1.11 接触网送电开通前,采用2500V兆欧表,进行各供电臂的绝缘电阻测试试验和导通试验。送电开通的前一天,应按调度命令进行绝缘测试。6.1.12 接触网检测、试验合格后试运行期间,可由建设单位组织热滑试验,热滑试验受流应良好。6.2 基 础 主 控 项 目6.2.1 运达现场的水泥、砂、石料、钢筋,应按批次进行检验,质量应符合国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应与所配制混凝土的等级相适应。 检验方法和检验数量应符合现行铁道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的规定。6.2.2 在同条件养护下,基础(含拉线基础)的混凝土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值。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50m3混凝土或每个小站一组混凝土试块(每组三块),大于50Om3的车站每1003混凝土一组试块,拉线基础每一车站、区间一组混凝土试块;监理单位见证样检测数量不少于一组。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做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湿凝土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试验报告。6.2.3 基础、拉线基础位置、杯型基础内杯底距基础面的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组软、硬横跨两基础中心连线应垂直于车站正线,软横跨施工偏差不应大于3°,硬横跨施工偏差不应大于2°。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测量检查。6.2.4 同一组软、硬横跨的杯型基础底面及硬横跨实心基础面高程应相等,相对误差不超过50mm。同组梗横跨两杯型基杯底中心间距允许偏差为±50mm。硬横跨两实心基础间距应符合横梁跨长的要求,施工偏差为±20mm且每个杯型基础、实心础的位置符合侧面限界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水准仪、钢卷尺测量检查,监理单位平行检验。 一 般 项 目6.2.5 相邻两跨之比不宜大于1.15:1,桥梁、隧道口、站场咽喉等困难地段不宜大于1.25:1。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查不少于30%。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6.2.6 线路两侧和线路中间的基础顶面应高出路肩面100200mm,低于相邻轨面200600mm;站台及硬化路肩上的基础顶面应高于站台面100mm,允许偏差±30mm。拉线基础高出路肩面10Omm,施工偏差±20m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6.2.7 基础表面平整、棱角完整、无漏浆、露筋等现象。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查不少于30%。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2.8 基础外型尺寸、地脚螺栓外露长度、间距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2.8的规定。拉线基础排水面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排水面顶点距锚杆环内沿的距离不小于100mm。 表6.2.8 基础外型尺寸、地脚螺栓外露长度、间距允许偏差序 号项 目允许偏差(mm)1螺栓外露长度±202螺栓互相间距(法兰式混凝土支柱)±2(±1)3螺栓中心位置(法兰式混凝土支柱)±2(±1)4螺栓埋深(+20,0)5混凝土保护层±106基础横断面尺寸±2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6.2.9 腕臂柱杯型基础垂直于线路方向的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垂直,偏差不大于3°。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6.2.10 腕臂柱杯型基础杯底(含法兰式支柱基础)中心至线路中心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00,0)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卷尺测量检查。6.2.11 腕臂柱杯型基础杯底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00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水准仪,钢卷尺测量检查。6.2.12 杯型基础外型尺寸应符合表6.2.12的规定。表6.2.12 杯型基础外型尺寸允许偏差序 号项 目允许偏差值(mm)1杯口直径(+50,0)2杯 深(+50,0)3顶面标高(+50,0)4杯壁厚度±20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6.3 定位器及定位装置 主 控 项 目6.3.1 金具、零配件运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2314)、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通用技术条件(TB/T2073)和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TB/T2075)及有关标准的规定。外观质量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 规格应相符,零件配套齐全;2 表面光滑,无裂纹、伤痕、砂眼、气泡等缺陷; 3 线夹与线索接触面应平滑、平整;并应与线索截面规格相符;4 黑色金属制造的金属零件,均采取防腐措施。凡经热镀的零件,锌层均匀,无锌层剥落、漏镀、锈蚀现象; 5 螺杆与螺母的配合良好,并具有防缓措施。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外观按品种、牌号、批号抽检。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书和进行外观检查,并对主要受力件作机械性能检验。6.3.2 定位器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线路中心线,温度变化时,偏移量与接触线在该点的伸缩量应一致,其最大偏角不得大于18°。定位器倾斜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保证定位线夹处导线工作面与轨面连线平行。定位器的限位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m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查不少于30%;监理单位抽查不少于10%。检验方法:观察、钢尺、坡度尺、异径塞尺测量检查。6.3.3 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定位管应水平,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定位管在支持器外露应在5080m范围内,定位线夹处的导线工作面应与轨面平行。转换支柱处两定位器能分别随温度变化可自由移动,不卡滞,接触线非工作文和工作支定位器、管之间的间隙不小于50mm,螺栓紧固力矩值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查不少于30%;监理单位抽查不少于10%。检验方法:观察、尺量、力矩扳手测量检查。6.3.4 复线上、下行两定位管间的绝缘距离不应小于20O0mm,困难时不应小于160Om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查不少于30%;监理单位抽查不少于10%。检验方法:测量检查。 一 般 项 目6.3.5 定位器各部螺栓紧固牢靠,螺纹外露部分涂防腐油防腐(不锈钢除外),软定位器回头统一顺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查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力矩扳手测量。6.3.6 固定定位器的定位管应水平,稍有上抬,定位管的斜拉线顺直,定位管外露部分大于1O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查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6.3.7 腕臂顺线路偏移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20mm;定位管应与腕臂在同一垂面内,一般情况下应呈水平状。正定位抬头、反定位低头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查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杆、坡度尺测量检查。 6.4 承力索、接触线架设主 控 项 目6.4.1 线材运达现场应进行检查,承力索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铜、铜合金及铜包钢绞线不得有腐蚀、断股、交叉、叠、硬弯、松散等缺陷;如有缺陷应按规定进行处理。接触线量应符合铁道行业标准铜接触线(TB/T2810)、铜合金接触线(TB/T2821)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质量证明文件,观按品种、牌号、批号抽检。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书和进行外观检查。 6.4.2 承力索、接触线的线材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查不少于30%;监理单位抽查不少于10%。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4.3 承力索、接触线应按设计锚段长度对号架设。承力索、接触线不得有接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4.4 正线接触悬挂工作支改变方向时,该线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不宜大于4°,困难情况不宜大于6°。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6.4.5 站场正线及重要线的接触线应在下方,侧线及次要线的接触线应在上方。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4.6 承力索在楔型线夹内的回头长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300500mm。回头和本线的绑扎长度为100mm允许偏差±10m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6.4.7 张力补偿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补偿绳应无磨支柱和拉线现象,坠舵完整无损。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查不少于30%。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5 接 触 悬 挂 主 控 项 目6.5.1 接触悬挂空气绝缘不得小于表6.5.1的规定。 表6.5.1 空气绝缘间隙值(mm)序 号有 关 情 况正常值困难值1绝缘锚段关节两悬挂点间隙一般情况(适用于任何高程)450吸流变压器处3002同回路自藕变压器供电线到电体距接触悬挂或供电线带电体间隙500450325kV带电体距固定接地体间隙300240425kV带电体距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间隙3505受电弓振动至极限位置和导线被抬起的最高位置距接地体的瞬时间隙2001606隔离开关引线,电连接接线(包括跨另一支接触悬挂时)及自藕变压器供电线,供电线跳线距接地体间隙3307在对向风吹,风速为13m/s时,25kV带电体与自藕变压器中线或保护线的间隙2508绝缘元件接地侧裙边距接地体间隙(适用于任何高程)瓷及钢化玻璃绝缘子10075复合绝缘子50925kV带电体距跨线建筑物底部的静态间隙500300注:1.污秽地区的绝缘泄漏距离增大时,表6.5.1中所列的空气绝缘间隙值可不增大;2.在高程大于10OOm的地区,表6.5.1中所列空气绝缘间隙值应进行修正;3.在既有的低净空隧道、跨线桥等建筑物范围内,采用正常间隙确有困难时,方可采用表6.5.1中的困难值,并应相应采取防雷措施,但重雷区及海岸线10km以内的区段的空气绝缘间隙,应采用正常值。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尺量检查。6.5.2 接触线悬挂点距轨面的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0mm。接触线距轨面的最高高度不宜大于6000mm,最低高度不应小于5700mm。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定位点两侧第一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等高,相对该定点的接触线高度允许偏差为±10mm,但不得出现 “V”字形;2 接触线工作支悬挂点高度变化时,其坡度不大于2,坡度变化率不大于1;3 两相邻悬挂点等高相对差不得大于20m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测杆量检查。6.5.3 同一跨内相邻吊弦处的导高差应符合设计预留弛度的要求,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查不少于30%;监理单位抽查不少于1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6.5.4 接触线拉出值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30mm。在任何情况下其导线偏移值(相对于受电弓中心)不宜大于400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杆量或冷滑车测量,监理单位平行检验。6.5.5 电分段锚段关节内两接触线间接触悬挂其他各带电部分的绝缘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50mm,四跨关节中心柱、五跨关节两中心转换柱跨中间两接触线应等高,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查不少于10%。 检验方法:测杆量检查。6.5.6 电不分段锚段关节转换支柱处,两接触线间垂直,水平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20mm,四跨关节申心柱、五跨关节两中心转换柱跨中间两接触线应等高,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查不少于10%。 检验方法:测杆量检查。6.5.7 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接触线跨中预留弛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查不少于10%。检验方法:测杆量检查。6.5.8 双线电气化区段,上、下行接触网带电体间距离,正常情况下不应小于2000mm,困难时不应小于1600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一 般 项 目6.5.9 非绝缘锚段关节两承力索接触线水平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30mm垂直方向抬升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6.5.10 绝缘锚段关节转换柱处的绝缘串距悬挂点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0mm;承力索接触线绝缘子串应对齐,允许偏差为±50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6.6 补偿装置主 控 项 目6.6.1 承力索、接触线在补偿器处的张力应符合设计要求,补偿坠陀串的质量允许偏差为±1%。同一锚段两坠陀串质量的相对偏差不大于1%。限制架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补偿传动灵活,砣串无卡滞现象。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查不少于10%。 检验方法:观察、称量检查。一 般 项 目6.6.2 张力补偿器的调整应符合设计安装曲线,坠舵距地面偏差不大于±200mm,在任何情况下距地面不得小于2O0mm。坠砣完整、码放整齐、表面光洁,连接螺栓紧固牢靠,螺栓外露部分涂防腐油。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6.7 线 岔 主 控 项 目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