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03第三单元.doc

    • 资源ID:4407970       资源大小:751.50K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03第三单元.doc

    第三单元采撷中华诗词瑰宝第三单元教学设想单元设计理念以“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落实为统领,创设语言运用的具体情境,以教材课文的学习为依托,落实课标精神(任务群+人文主题),立足具体学情,秉持“课文讲析无需面面俱到,读写实践务求全面落实”的原则,完成语文必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目标1明确本单元需要完成的人文主题“生命意义的思考”,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体味古人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多样的人生、不同的审美追求,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2明确本单元需要完成的写作实践任务群的相关要求,引发学生对“古诗词鉴赏”这一单元话题的关注,生发对古诗词深刻意蕴与艺术匠心的思考与梳理。3通过示范研读、合作探究的方式,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曹操的短歌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引导学生掌握古体诗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古体诗的当代价值,增强传承意识。4通过示范研读、诵读品悟、合作探究的方式,认真学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引导学生掌握唐诗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唐诗的当代价值,增强传承意识。5通过示范研读、合作探究、自主鉴赏的方式,认真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清照的声声慢,引导学生掌握宋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宋词的当代价值,增强传承意识。5积累有关文学常识和重要字词。教学重点1背诵、默写四首古诗词。2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3认识古诗词的特征和艺术感染力。教学难点 对古诗词的当代价值的认识与思考。教学方法 诵读品悟法、合作探究法、鉴赏研读法。教学课时 十四课时。1第七课群文教学设计,共3课时。2第八课群文教学设计,共4课时。3第九课群文教学设计,共4课时。4古诗词朗诵教学设计,共1课时;5作文指导:学写文学短评,共2课时。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示范研读,揣摩语言,理解短歌行的思想内容,背诵默写这首诗;诵读归园田居(其一),把握作品内容和诗人情感。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短歌行的特色;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归园田居(其一)所描绘的田园好风光。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曹操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诗句,走近陶渊明,感受其人格魅力。文化传承与理解探究曹操忧患意识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人生态度;引导学生自主评价陶渊明的人生选择,树立生涯规划观。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曹操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诗句,走近陶渊明,感受其人格魅力。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短歌行的语言,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比兴、典故等表达技巧;让学生全面认识陶渊明的人生选择,树立自己的生涯规划观。教学方法 示范研读法、合作探究法、实践法。教学课时 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古体诗鉴赏方法。一、知人论世1古诗词中常常寄寓着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阅读古体诗,可以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深入理解作品。知人论世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中的重要观念、重要方法,最早由孟子提出,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一方法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诗歌解读、欣赏方法,贵在联系诗人、联系全篇,建立丰富的读解背景系统,然后以此观照读解某个作品,读出诗人原意。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要注意结合诗人当时的时代特征(时代风貌、文化思潮、审美趣味等)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要注意结合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等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2曹操的短歌行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都是诞生在社会大动荡的历史时期,但具有不同的诗风。短歌行的写作背景有多种说法。在苏轼赤壁赋中“横槊赋诗”一语的基础上,三国演义称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吟诵这首“对酒当歌”,时间当在建安十三年(208年)末。这仅是小说家言。建安时期以“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代表的作家群,其作品具有“建安风骨”,刚健有力。曹操的短歌行深沉地抒发了心忧天下、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较为典型地体现了“建安风骨”的风格。陶渊明处在老庄哲学思潮抬升的乱世,常常陷于入与出、忧与游的精神纠葛之中。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终老田园。归园田居组诗主要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2、 知人入诗1导入:有人说他是“治世能臣,乱世奸雄”,也有人说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他“外定武功”,统一中国北方;“内兴文学”,开创建安文学,他集“英雄”“枭雄”“奸雄”于一身,他就是被誉为“英雄诗人”的曹操。他的诗有文气,有才气,难得的是大气,大气之中有英雄豪气,更有王者霸气,诗中有这样大气魄的人并不多,袁枚说过“有天下第一等真情,方有天下第一等好诗”。今天我们来认真学习曹操的“以天下第一等好诗,抒天下第一等真情”的短歌行。2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赤壁之战前夕,曹操酒宴文武百官,饮至半夜,忽闻乌鹊鸣叫,往南飞去,曹操有感横槊赋诗短歌行。3了解诗人生平:展示陶渊明生平,让学生齐读。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为潜,别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开创了田园诗,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共传世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史料记载:东晋时局动荡,陶渊明从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首次出仕做官,到义熙二年(406年)彻底告别仕途,其间一共十三年,有“五进五出”的经历:(1)公元393年,29岁出任江州祭酒,不久辞职;(2)公元398年,35岁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次年冬以母丧辞职;(3)公元404年,40岁离家,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不久隐居;(4)公元405年,41岁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随刘敬宣离职而离职;(5)同年秋再度出仕,任彭泽县令,81天后辞职归隐。陶渊明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东晋政治黑暗,陶渊明曾多次辞职,41岁时出任彭泽县令,任职八十余天,恰逢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陶渊明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便辞官回乡,归隐田园,写了大量田园诗,晚年他写出了著名的桃花源记并诗,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诗写于他辞官归隐之后,反映了清闲的田园生活,表现了超俗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悦的心境。三、反复诵读(一)自由朗读,揣摩气韵朗读提示:要注意到四言诗的整齐与短促,要有节奏与轻重,停顿与延长的变化,要读出曹操的气度,要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中的忧思与慷慨。(二)小组互读,通晓诗意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看注解,互读互译,提出不懂之处,一起讨论,仍不能解决的,提交老师。(小组交流。)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多少)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的心在不断地思念)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拾取,摘取)4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屈驾来访)5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聚散,这里指久别重逢)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满足)(三)指名朗读,师生点评朗读点拨:1节拍:二二节拍;2语调(句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老师范读,体会诗情(五)师生齐读,读出情意有一个人对曹操诗中的慷慨悲凉体会特别深刻,那就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饰演曹操的鲍国安。让我们随着他的歌声再次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诗人的英雄气概。播放鲍国安吟唱短歌行的视频。我们虽然不会唱,但我们可以通过吟诵、演读来再现诗人的情怀。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课文,等会请同学为我们展示,与鲍国安PK一下吧。学生配乐朗诵(音乐背景英雄的黎明)。最后齐读课文,注意节奏、韵律,读出作者从忧愁到激亢的情绪变化。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鉴赏短歌行。一、知人入诗:英雄诗人与英雄诗歌知其人,入其诗学生回顾第一节课内容(知人入诗、写作背景),教师适当补充。二、诵读诗歌:言为心声与读出心意吟其诗,通其意(一)自由朗读,揣摩气韵(二)小组互读,通晓诗意(三)指名朗读,师生点评(四)老师范读,体会诗情(五)师生齐读,读出情意三、品析诗歌:寻找诗眼与体味诗情品其诗,悟其道(一)寻找诗眼发现诗歌的情感基点要点提示:诗眼,是诗歌精神的凝聚点,是观照全诗情感的所在。发现诗歌揭示诗的主旨、精炼传神的字,就能找到“诗眼”。提问: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明确:“忧”“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忧”是“诗眼”。(二)忧在何处梳理诗歌的结构线索紧扣诗眼“忧”,可引导学生对诗的四节分组概括,梳理本诗的线索:忧思难忘所忧为何何以解忧归心解忧。(意思切近即可)(三)忧从何来分析诗歌的内容曹操忧从何来?从哪些诗句可看出?用了什么手法?分小组,结合具体诗句,交流讨论。一忧人生短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将人生比作“朝露”,一会儿就干了,极言人生短促,感叹时光易逝。二忧求贤难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诗人借用诗经郑风子衿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原文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意思是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地萦回在我的心里,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回音?这里用来抒发自己对贤士的思念之情。“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诗人将贤才比作碧空中的皓月,什么时候才能摘取呢,表现了诗人求贤不得的心情。“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当时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割据一方的诸侯都在想尽办法招揽人才,诗人将贤才比作“乌鹊”,写出他们徘徊犹豫、不知投靠谁的心态。三忧功业未成“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借用周公热切殷勤接待贤才的故事,表明自己招纳贤才的热诚。除了“周公吐哺”,诗中还有哪些句子表明了诗人招纳人才的态度?“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人借用诗经小雅鹿鸣中天子宴请宾客的句子,表明自己礼贤下士的求贤态度。“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诗人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句子,表明自己就像谦虚的山一样不满足于高,像博大的海一样不满足于深。小结:诗歌紧扣一个“忧”字,微吟低徊,娓娓道来:人生之忧,写曹操作为一个诗人的人生短暂之叹;人才之忧,写曹操作为一个能臣的渴求贤才之叹;天下之忧,写曹操作为一个雄主的渴望建功立业之叹。(四)何以写忧聚焦诗歌的写法提问:诗人是如何表达忧愁和志向的?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1巧用典故典故是诗文中经常引用的、有来历出处且为人们所公认的故事或诗词。诗中使用典故叫“用典”,好处在于能用极精简的语言,丰富诗歌的内容,强化诗歌的内涵,耐人寻味。“青青子衿”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贤才若来投奔自己,自己必将极尽礼节来招待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韩诗外传,作者以周公自比,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出自管子形解,海纳百川,诚心接纳英才,诗人希望自己接纳的人才越多越好。2巧用比兴“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人生美好的时光何其短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比喻得不到贤才,忧思不可断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喻贤士们还没有选好归宿。“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比喻贤才还在徘徊,并急于找到可依托的明主。“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以山高、海深,来比喻招纳人才的博大胸怀;用周公来自比,表示自己一定会像周公那样厚遇贤士,让天下英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自己。(五)致敬英雄总结课文,背诵诗歌1总结课文:短歌行写的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在特定历史环境下抒发自己对人生苦短和时光易逝的苦闷与感叹,同时抒发了自己招揽贤才的良苦用心和建功立业的宏图大志。诗歌的前面写得沉郁悲凉,后面写得慷慨激昂,作者的情感有低沉,有起伏,更有高亢,集中体现了“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品,也是曹操的传世名篇,对于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来说,曹操那种珍惜时间、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真诚坦荡的胸怀以及树立远大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都是值得好好学习的!2师生试背:老师背出句,学生背对句,师生一起试背这篇课文。四、走出诗歌:时代碰撞与诗意延伸练其笔,抒其怀(一)感文随笔今天,我国也面临着一个人才严重流失的局面。从1978年开始,我国走出国门的高端人才已达150万,回来的不到50万。清华、北大几乎成为了美国哈佛、英国剑桥的培训班,美国科学杂志把中国称为“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来读这首短歌行,你有何感慨?请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随笔。(二)作业布置钟嵘诗品评价曹操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阅读短歌行,找出其中的“悲凉之句”,反复诵读,说说它们对表达诗人感时伤乱、求贤建业的复杂心情的作用。附:板书设计第三课时教学内容:鉴赏归园田居(其一)。一、理解诗歌之意1导入:将现代年轻人向往北上广深与陶渊明的归隐田园作对比,追问田园有什么吸引陶渊明,引入课堂激趣、设疑,激发学生探究兴趣。2检查预习,理解内容。全班齐读,然后正音,评点。要求准确地朗读全诗,强调易错字、关键字。正音:羁鸟(j) 守拙(zhu) 榆柳(y) 樊笼(fn) 荫(yn) 暧暧(i)3释义,译诗。了解学生的学情,疏通诗歌含义,用现代汉语翻译每一句诗的意思,为诗歌讲解奠定文本基础。释义:韵:气质,情致。羁鸟:被关在笼中的鸟。守拙:持守愚拙的本性,即不学巧伪,不争名利。荫:遮蔽。墟里:指村落。虚室:静室。樊笼:关鸟兽的笼子。这里指束缚本性的俗世。译诗:从小就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我的性格本来就爱好山野。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三十年啊。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我来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我的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也有八九间。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远远的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荡。狗在深巷子里叫,鸡在桑树顶上鸣。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我,居住空房中有的是空闲时间。我长久地被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二、发现园田之美1以“陶渊明的园田有方宅,还有”引导学生找寻意象。合作阅读:“开荒南野际,虚室有余闲。”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品味陶渊明笔下的田园之境:典型意象的组合,白描手法,以动写静,比喻,反衬。重点不仅仅放在解读写法上,更重在让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读出田园的宁静、清净、自由、和谐之美,最终将学生引导到对陶渊明的心境的解读上来。中间八句主要是写景,在景物描写中透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如“暧暧远人村,鸡鸣桑树颠”一段,以动写静,绘声绘色,构成了一幅淳朴宁静而又充满情趣的村居图,同时寄寓了诗人的美好情操和快慰心情。诗人运用比喻和反衬手法,来表达自己的爱憎之情。诗人写田园景物,用实笔描绘,使之具体形象,生动美好;而写官场生活,则用比喻,如“尘网”“樊笼”等,使人望而生恶,以反衬田园生活,就更加激起人们对污浊的仕宦生涯的厌恶和对淳真的田园生活的热爱。语言朴素自然,如“方宅”“草屋”“榆柳”“狗吠”“鸡鸣”等。2提出问题:陶渊明的田园到底美不美?让学生结合诗句,带着想象走进诗境,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讨论。本来是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诗人描写了恬静、幽雅的田园风光,它空阔、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原来是作者“久在樊笼里”的缘故,作者一旦冲出罗网,返回大自然的怀抱,就觉得处处皆美、其乐无穷了,即使是一草一木,也感到格外亲切而欣慰。3小结学生的讨论结果。请学生带着情感诵读以上诗句,以加深印象。三、发现人格之真1提出问题:前面欣赏的诗句已经写尽“田园”,那么在剩下的诗句中陶渊明到底想说什么?朗诵,研读:“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引导学生学会从关键字词句入手,把握诗人情感,分析人物形象。开头两句总领全诗,中间几处照应题旨,最后两句以“久”扣“三十年”,以“樊笼”扣“尘网”,以“复得”应“误落”,以“自然”应“丘山”,互为映带,以结全篇。我们从“尘网中”可读出陶渊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恶之情。2小结学生的发现,引导学生分析陶渊明形象。厌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傲气和鄙弃官场的高洁情怀,这就是陶渊明!他的个性、品格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3让学生一起读老师的解读文字。帮助学生理解陶渊明选择回归田园,其实是回归了自我天性。“陶渊明的归去,并不是因为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而是因为世与我而相违,纷纷扰扰的世道与他守拙的内心格格不入,他的归隐,是忠于内心做出的选择。陶渊明的归去,不是渭水钓利、富春钓名的别有所图,也不似以己为高洁,以世俗为污浊的自傲自矜。他的归隐,是自然而然、真淳高洁的欲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真淳的内心使他不愿苟且逢迎,他翩然走出樊笼,返归田园,让自己久受羁勒的心灵去往一个宁静恬淡的栖处。”四、发现自我之路1给出二选一的训练选择,让学生动笔写作。以“我愿意像陶渊明一样”或“我不愿像陶渊明一样”开头,写一段话表达你的人生志向,写一段话来概括陶渊明给你的生涯规划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学生在评价陶渊明人生选择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生涯规划之途。表达观点,训练文段写作能力。2展示训练结果,老师简单点评。3分享教师写作,组织学生齐读。我们要像陶渊明一样,超越尘俗的纷扰和诱惑,顺应内心的呼唤,忠诚灵魂的选择,在万丈红尘中做一回真实的自己,我的人生我主宰,我命由我不由天,也许“我太难了",但身与心、灵与肉的结合,永远是执着前行的方向。我们不要像陶渊明一样,让美好的青春岁月虚掷在名缰利锁之中,腐蚀自我的灵魂,结果用误区和愧悔给人生买单。当然,陶渊明还是规划好了自己的人生,放歌田园,纵情自我,不过这只是在东篱、南山之下悠然,我们要的是格局和视野,我们要在时代的大浪淘沙中砥砺出不辜负新时代的大我。五、品评志士之情请以“忧与游”为话题,比较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在表达志士之慨和隐士之情时不同的韵律、节奏和表达技巧。附:板书设计(教学设计:罗颖)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熟读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把握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品味鉴赏登高语言,领会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琵琶行并序丰富的内涵。思维发展与提升结合文本,缘景明情,理解“诗仙”艺术的浪漫和人生的理想;挖掘和把握登高的主要意象;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读诗、译诗、欣赏诗,理解琵琶行并序的思路。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梦游”意境,体会李白浪漫主义风格;在理解登高的基础上,体会中国古典诗歌之美,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学习、品味以形象、生动的文字表现音乐美的写作手法。文化传承与理解品味诗人情感,学习李白不慕荣利、追求自由的伟大人格;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丰富内涵。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理解李白复杂深沉的情感;反复诵读登高,探讨景与情的关系;了解诗歌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赏析白居易通过巧妙手法表现音乐美的技巧,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丰富内涵。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李白看似消极的人生感慨里深藏的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理解诗歌主旨及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感受杜甫悲凉的内心世界,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理解白居易对音乐美的描写技法。教学方法 诵读品悟法、合作探究法、引导点拨法、自主学习法。教学课时 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唐诗鉴赏概述。一、知人论世古诗词中常常寄寓着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阅读本单元诗作,可以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深入理解作品。比如,了解杜甫及其所处的时代,有助于理解登高中忧国伤时、悲秋苦病的深沉情思。我们赏析唐诗,知人论世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读、欣赏方法。这种诗歌解读、欣赏方法,贵在联系诗人、联系全篇,建立丰富的读解背景系统,然后以此观照读解某个作品,读出诗人原意。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要注意结合诗人当时的时代特征(时代风貌、文化思潮、审美趣味等)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要注意结合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等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要善于调动对诗人生平已有的认知来帮助理解具体诗作。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藉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东),生于碎叶(今巴尔克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25岁离川,在各地漫游。广泛地接触社会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了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李白的一生具有传奇性,不论生、死还是人生经历,都存在很多谜,其创作也出奇。前人评李白,多用一个“奇”字。如“以奇文取称”(元稹)、“才大语终奇”(钱起)、“才矣奇矣”(白居易)。其他如贺知章所说“谪仙”、杜甫所谓“佯狂”,还有令力士脱靴和骑鲸飞升之说,虽不言奇,但“奇”寓于其中。2杜甫(712-770),字子美,世称“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因为曾居长安城南的少陵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因为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有杜工部集。杜甫一生多灾多难。他胸怀壮志,却又一生坎坷,无法实现报国的理想。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这是他长达11年的西南漂泊时期。这首诗是767年作者流落夔州时所写的。这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好友李白、高适、严武又相继去世,此时恰逢九月初九,杜甫独自登上高台,写下这首诗。这首诗写后的第三年,杜甫就病逝于漂泊在湘江的船上。3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中唐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有“诗王”之称。白居易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琵琶行并序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今存诗近三千首,其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在文学上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并称为“刘白”。4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作背景:李白早年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的道士朋友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得罪了权贵,唐玄宗也对他不满。他在长安一年多,在天宝三年(744年)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破灭了。李白离开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住过一段时间。可是李白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这首诗还有个标题:梦游天姥别东鲁诸公。5登高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已进入严武的幕府,依托严武。但是,后来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远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了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6琵琶行并序写作背景:白居易生活在大唐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有外族入侵,安史之乱后,国内又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白居易担任左拾遗(谏官)时,多次向唐宪宗上书,提出一系列改革时弊的措施,同时他又写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乐府秦中吟等讽谕诗,触犯了豪门贵族,被改任陪侍太子的左赞善大夫这一闲职,不得过问朝政。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惩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然而,被贬江州浔阳的白居易却在落魄失意之时偶遇了一位知音,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的精湛技艺折服,相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琵琶声中同病相怜、相互理解,从而引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二、诵读品悟“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诵读是解读文本的一把钥匙。通过反复阅读,我们对诗歌内容的了解逐渐加深,对诗歌独特韵味的体悟也会随之加深。(一)诵读品悟梦游天姥吟留别1播放范读,用心听读。(要求听清字音,听明节奏,听出感情基调)诵读指导: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形式错落,屈伸自如,语言富有自然节奏感,朗读时应注意语感流动,把握语言的节奏、音调、情态和诗人感情的巧妙配合,读出抑扬顿挫、一唱三叹的味道来。举例示范:(1)用“畅”与“涩”来表其心。如:“天姥连天东南倾”“别君去兮访名山”于畅中见其势;“忽魂悸烟霞”于涩中见其情。(2)用“轻”与“重”来抒其意。如:“安能摧眉开心颜”重读中抒其胸臆;“我欲因之梦闻天鸡”轻读中见轻松畅快。(3)用“长”与“短”来传其情。如:“开心颜”声音的延长,余韵无穷;“列缺霹雳訇然中开”短音字字铿锵。2放声学读,吟咏诗韵。3推荐朗读,展示成果。推荐学生朗读,其余学生静听,读后评价,老师点拨。(二)诵读品悟登高1美美地听,听读正音啸(xio) 萧(xio) 渚(zh) 繁(fn) 鬓(bn) 潦(lio) 浊(zhu)2美美地读,读准节奏【诵读指导】七言句的节拍通常有两种方式:XX一XX一X一XX,XX一XX一XX一X。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自有抑扬顿挫的声调。3美美地吟,吟出情感听、看多媒体配乐吟诵视频,集体学习吟诵,学生个人展示。提示:根据诗意,吟读出感情色彩。首句要读得高亢激昂,次句要读得回环婉转;第二联的“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要做延长音(木、江);第三联的“悲”“常”“病”“独”等字,要重读,以示沉重;尾联宜慢读,并读出自怜自嘲的况味。三、缘景明情“缘景明情”是指在阅读诗歌时,根据诗歌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体会诗歌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登高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风、天、猿、渚、沙、鸟”这六种意象,每一种意象只用一个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炼传神。通过对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的描写,生动地将诗人心中忧国伤民、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风急”,高处“风急”,所谓“高台多悲风”,这是登高之感。“猿啸”,水经注:“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猿啸哀”正是描绘了这种情景,这是登高所闻。秋江上景物萧疏,洲渚凄清,沙滩白净,水鸟翻飞,这是登高所见。在这一联中,诗人用工笔描摹了“风急”“天高”“渚清”“沙白”“猿啸哀”“鸟飞回”这六种景物,既展示了节序的苍茫、凄清、肃杀的气氛,又烘托了诗人悲怆、愁苦的情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从大处落墨,写整体景物。第三句承首句,写山,因风急,故落叶纷纷,萧萧而下;第四句承次句,写水,因风急,长江波涛汹涌,滚滚而来。“无边”状秋意之深、景界之阔,蕴含着诗人沉郁、悲凉之感;“不尽”写长江奔腾不息,也显示了诗人登高望远,视野开阔。“萧萧”形容落木,“滚滚”描绘长江,以叠词、虚词传神,显示出出神入化之笔力。“无边”一句融楚辞“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风飒飒兮木萧萧”的语意,创造出这一气势磅礴、格调雄浑、内涵深厚、音韵铿锵的千古传诵的名句。登高的前两联是写江边秋景。“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王夫之姜斋诗话)诗人大笔勾勒,写出了天高风急、飞鸟回旋、高猿长啸、落木萧萧、长江滚滚这气势恢宏的秋景,但是,笔在景上,情寓景中,在这合于节令、谐于情绪的景物描摹的基础上,诗人那苍凉、悲苦的身世之感流于笔端,而后就写出了直抒胸臆的颈联、尾联。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鉴赏梦游天姥吟留别一、寻梦说梦,激情导趣入新课(一)导入新课做过奇特的梦的同学请举手,梦中的景物、人物、动物或其他东西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影子吗?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就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应。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就是一个爱做梦并对梦境有着奇特体验的人,他在许多诗里说过,供奉翰林是一场梦,如“一官即梦寐”;“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长安如梦里”;“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登高丘而望远海”)。现在我们就进入时间隧道,重温“诗仙”李白的一个千古奇梦梦游天姥吟留别。(二)解析题意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幻,并非真游。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吟:古体诗的一种,与“歌”“行”属于同一类,内容多有悲愁愤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留别:留恋作别,是诗人创作诗歌的动机。诗人把梦中游历天姥山的情形写成诗,留给东鲁的朋友作别。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向。(三)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古诗,“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的。以七字句为主,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形式自由的长短句,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二、听梦读梦,因声求气咏诗韵(一)播放范读,用心听读。(二)放声学读,吟咏诗韵。(三)推荐朗读,展示成果。(四)疏通文意,理解诗歌。(五)跳读课文,理清思路。以梦为线索,梳理诗歌结构。提问:全诗都在写梦游吗?除了梦游还写了什么?明确:第二段集中写梦游天姥山。第一段也和梦游天姥山有关系,它交代了为什么诗人要梦游天姥山。第三段是写诗人梦醒了之后的一些感慨。梳理结构:第一段:梦游之由;第二段:梦游之景;第三段:梦游之吟。(六)齐读诗歌,涵泳诗意。三、追梦析梦,缘景明情觅仙踪(一)析梦游之因1指名朗读第一段。2提问:前四句诗写了什么?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什么要从瀛洲写起?明确:写天姥山的神秘飘渺、迷离恍惚。以瀛洲来陪衬天姥(侧面描写)。天姥山像传说中的瀛洲一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3提问:后四句诗写了什么?用的是什么方法?明确:写天姥山的高峻、雄伟。手法:对比、衬托。用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用“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两句说明其高大无比。再以天台作陪衬,说天台之高“四万八千丈”,但在天姥面前却显得十分矮小,好象要拜倒在它的脚下。这样高大雄伟的天姥山,这样美丽的大自然,怎能不引起诗人梦游之念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二)赏梦游之景1齐读第二段。2思考: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l-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明确:月夜渡湖:清幽寂静;著屐登山:壮美奇绝;夜游奇景:离奇险怪;洞天仙境:和穆富丽。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以下任务。(每个小组设组长,组长负责分工,字数约150字以内)请你用独特的手法描绘你喜欢的画面的意境,你可以设想自己是李白然后去描绘,你可以从摄影师的角度去描述,你也可以用你自己散文化的语言描绘,你还可以但别忘了最重要的是要切合文本所包含的意境。提示:抓住关键字词,如动词、形容词、名词。4成果汇报范例。范例1 月夜渡湖:梦、飞、照、送诗人一入梦幻,随即进入一个神幻空灵境界,一夜之间飞过镜糊,在湖光月色的照耀下又飞到剡溪,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地方,眼见绿水荡漾,耳闻清猿啼鸣,景色十分幽静。范例2 著屐登山:著、登、见、闻诗人穿上了谢灵运当年穿的木屐,登上了他当年曾攀登过的石级青云梯,就像脚下生风,直向高耸入云的山径攀登。山腰只见,海日升空,只听天鸡高唱。范例3 夜游奇景:千岩万转、忽已暝、咆、吟、栗、惊、云、水夜幕降临了,诗人耳畔回响着从山谷传来的熊的咆叫声,龙的吟啸声。巨大的声响震得山石、泉水、森林、峰峦都在发抖。此时,天气也急剧地变化,黑沉沉的云天像要下雨,蒙蒙的水面上升腾起烟雾。高峻雄奇的天姥山有声有色,恰似一个光怪陆离的神奇世界。

    注意事项

    本文(03第三单元.doc)为本站会员(九****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