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扶贫工作汇报.docx
交通局扶贫工作汇报第1篇:交通扶贫工作汇报 交通扶贫工作汇报 【篇1:市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市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市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敦煌市贯彻落实酒泉市委“四个六”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及问题建议汇报如下,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深化“六个精准” 省市深化双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市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全面落实。在脱贫对象精准上,按照“五步一公示”的工作程序,组织驻村工作队对全市814户、2808名贫困人口进行入户摸底、全面识别,对32户贫困户不符合贫困标准的人员进行了调整,做到了扶贫对象精客观公正、精准到位。在脱贫目标精准上,按照“一户一本台帐、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的工作思路,因村施策、因户举措,精准扶贫,重点突破,力争年底全市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20%,达到3360元以上,实现整体脱贫目标。市级领导包挂村建成“示范村”,科级干部联系户建成“示范户”。在脱贫内容精准上,按照深化双联行动推进精准扶贫实施意见,要求每个单位每年至少为联系村帮办3件实事,引进、争取并实施项目1个,每个村于2022年底前建立稳定的经营性收入渠道,实现“户均增加1亩高效田、户均输转1个劳动力、户均增养10只羊”的“1110”目标。在脱贫方式精准上,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在双联行动的基础上,按照“党委部门联系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政法部门联系矛盾纠纷多发村、经济部门联系发展滞后村、农口部门联系特色产业村”的原则,重新调配了乡镇、部门、单位和各级干部的帮扶对象,细化分解了工作任务。在考核评价精准上,出台了考核办法和责任书,将限时脱贫目标、精准扶贫内容和精准帮扶责任落实情况等内容作为考核重点,将精准扶贫成效纳入乡镇、帮联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完不成脱贫任务的班子不能评为“好”班子,完不成脱贫任务的干部不能评为“优秀”等次,并注重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考察识别和培养选拔干部。在措施保障精准上,市委主要领导负责全市区域的精准扶贫工作,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包抓脱贫任务最重的工作组,市委其他常委各包挂一个农村乡镇并且包乡抓组驻村联户,其他县级领导干部抓组驻村联户,科级干部各联系1-2户贫困户。全市划分3个片区45个工作组,169个单位729名干部与814户贫困户结成“一对一、面对面”的帮扶对子。 (二)紧盯“六个落实” 严格按照工作规范和工作标准狠抓落实,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在对象户主落实上,按照“点对点、人盯人、一对一”精准帮扶要求,各级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对接帮扶工作,填写工作台账和工作手册,制定的增收脱贫计划、脱贫内容、脱贫时限、帮扶措施均与户主充分沟通并由户主签字确认。在责任主体落实上,坚持把落实精准扶贫主体责任作为关键所在,逐级召开了市、镇、村深化双联精准扶贫工作会议,逐层签定了精准扶贫目标责任书,逐项明确了市、镇、村精准扶贫的主体责任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及帮扶干部的帮扶责任,形成了“三级联动、一体作战、合力攻坚”的责任机制。在帮扶政策落实上,承接省上和酒泉市精准扶贫政策措施,结合敦煌实际,制定出台了专项贷款财政贴息、专项贷款风险补偿、基础母羊调引补助、劳务输转支持等15项帮扶政策,涉及扶持资金1100万元,其中我市财政资金700万元。与此同时,安排精准扶贫专项资金500万元,切实以“真金白银”的投入确保精准扶贫的实效。在计划指标落实上,联村单位为联系村帮办的“3件实事”均已确定并启动实施,引进争取的1个项目和帮助建立的1个经营性收入渠道正在积极推进;帮联干部与联系户面对面地分析致贫 原因,一对一地将帮扶措施和增收计划落实到了“户头”和“人头”。在跟踪督查落实上,市上专门成立了精准扶贫督查组,在严格落实“一月一督查、季度一调研、半年一观摩、年终一评议”督查督办机制的基础上,“两办”督查室对全市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定期督查,各乡镇督察小组,对联村工作队、帮扶干部帮扶工作进行不定期督查,加强横向对比、纵向拉动,全面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在扶贫效果落实上,既从长远发展考虑,集中力量,集中资源下功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滴灌16576亩、管灌12050亩、渠灌53.67公里,新建农村公路38公里,新植农田防护林77.5公里、绿色通道33公里,解决了一大批“面”上存在的瓶颈问题;(w w w .f w s i r .c o m)又从贫困户现实需求出发,因乡因村、因户因人下功夫解决了贷款融资、求职创业、就学就医、救助保障等一大批“点”上存在的实际困难,确定农村危房改造65户,并引导73家企业达成扶贫意向,3所农村小学获助近20万元,54名贫困户学生获得结对资助。 (三)做到“六个统一” 以实现整体脱贫为目标,统一认识,深入推进,精准发力。在思想认识统一上,各级帮扶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进一步克服等待观望、要钱要物、怨天尤人的思想,自觉将思想认识统一到精准扶贫工作部署上,将主要精力聚焦到精准扶贫工作任务上,走出机关单位,走进田间地头,察实情、谋实策、出实招。在人员培训统一上,按照分级负责、分类培训的原则,集中对全市乡镇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驻村工作队队长、队员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培训,编印了学习资料,解读了扶持政策,掌握了工作方法,为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展开夯实了基础。在帮扶方式统一上,按照省、市会议和文件精神及要求,要求帮扶单位和干部把重点放在对接落实省地市的帮扶政策上,放在对上争取项目资金上,放在精准落实帮扶措施上,动员帮扶部门、单位结余资金用于精准帮扶,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出真效。在工作规程统一上,按照“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县有档”的要求,统一制作了驻村工作台账和联系手册,同步工作,统一考勤,定责、定期、定时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在帮扶标准统一上,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围绕危房改造、产业发展补助、贴息贷款等15项持政策,做到统一实施、统一标准、统一验收、统一兑现,确保每名贫困户都能公平地享受各项扶持政策。在考核验收统一上,按照精准扶贫工作相关要求和考核办法,制定了统一的验收标准,实行“双向评议”考评,对参与精准扶贫干部统一考勤考能考绩,从严从实验收,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协调推进、均衡推进、整体推进。 (四)突出“六个到位” 牢固树立“群众不脱贫、帮扶不脱钩”的理念,带着真情、满怀深情、充满激情,全力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地生根。一是思想认识到位。通过层层召开工作会议、集中举办专题培训和全面开展新闻宣传,引导各级帮扶干部把精准扶贫部署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市级领导带领相关部门深入乡镇、村组调研60余次,争取对接项目76个,解决发展难题121件;帮联单位已为联系村帮办实事90件,帮联干部已为贫困户帮办实事800多件;帮联干部走访困难群众5次以上,化解矛盾纠纷110起。二是组织领导到位。参照省市架构,研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及相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精准扶贫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并已召开6次专题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统筹推进全市精准扶贫工作。三是帮扶人员到位。市财政列支精准扶贫专项工作经费,统一解决各级帮扶干部下乡交通和驻村食宿问题,确保干部下得去、留得住、蹲得实。截止目前,各级帮扶干部累计入户走访贫困户4100余次以上,填写工作台账56册,制定致富增收计划800余份,有力推动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四是措施办法到位。围绕整体脱贫目标把脉会诊,找准症结,选好“药方”,推动各项帮扶措施抓实见效。精 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全市组织贫困户外出考察、学习观摩26批次,开展科技培训150场次,实施土地改良1200亩,提供就业信息1000条,实现劳务输转600余人,劳务收入1080万元;累计调引种公羊110只、基础母羊1200只。五是驻队考勤到位。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驻村考勤制度,县乡村统一实施考勤,坚持日考勤、周报告、月通报,并将驻村考勤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实现了精准扶贫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全市45支工作队均已驻村开展工作60天以上,有力推动了村组优势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六是专项督查到位。市精准扶贫督查组采取明查暗访、跟踪督查、随机抽查、定点检查等方式,针对各乡镇精准扶贫措施落实、项目资金使用等情况开展了3次专项督查检查,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效提高了精准扶贫工作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近年来,尽管我市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但一些边远乡镇村组的道路、水利、电力、居住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建议酒泉市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在项目、资金上予以倾斜支持。 二是文化场所建设进展缓慢。村组文化活动场所项目是财政“一事一议”主要项目,由于受土地、规划手续的限制,导致今年村组文化项目开工建设不到一半,影响上级下达年度计划任务的完成。建议酒泉市协调相关部门放宽或精简村组文化项目前置手续。 三是特色产业贷款门槛较高。金融机构产业贷款手续繁多、门槛较高,特别是对贫困户贷款审查严之又严、慎之又慎,贫困户贷款难问题突出。建议酒泉市协调金融机构,对贫困户贴息贷款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增加额度,进一步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 【篇2: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蒿坪镇黄金村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2022年5月22日) 尊敬的吴主席,在座各位领导: 现将县政府办驻蒿坪镇黄金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黄金村位于蒿坪镇西北部,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216户783人,其中贫困户128户430人,低保户15户,五保户20户,353人常年外出务工。全村耕地面积1650亩,林地面积5700余亩,退耕还林面积763.5亩。村内通村公路共有17.8公里,其中,硬化公路9.8公里,普通泥土公路8公里。全村约一半的农户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全村有砖房33户,进城入镇购房46户,土墙房118户。(在即将进行的镇村机构改革中,原黄金村与龙泉村合并成黄金村,合并后全村共456户1763人,其中贫困户181户610人,低保户26户,五保户22户。全村耕地面积3620亩。辖区内现有三处小型移民安置点。) 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自2022年包联黄金村以来,经过联村领导多次实地调研,驻村工作队员深入群众走访座谈,结合村情实际,确定了“抓搬迁、建果园、促务工、搞三讲”的扶贫工作思路,制定了黄金村精准扶贫三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真抓实干,使村容村貌大改观,村民走上致富路,建成家富、人和、村美的社 会主义新农村。 (一)抓搬迁,改善居住条件“挪穷窝” 由于前期精准扶贫工作没有具体的项目及资金扶持政策,但县上给71个贫困村开了口子可以建村级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享受陕南避灾移民搬迁补助,我们认为这个政策才是能够真正惠及群众个人的,因此,驻村扶贫工作首先确定了抓搬迁。 经过实地调研,确定在黄金村交通便利的显月寺规划移民搬迁安置点。规划建设58户,其中:实施42户搬迁户,设计两户连体二层建筑,每户131平米,3室2厅2卫1厨,造价每平米不超过1000元;实施特困户“交钥匙”工程16户,按50平米建设,1室1厅1厨1厕。该安置点于2022年9月初启动建设后,吗、进展顺利,预计6月底前可主体竣工。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干部入户宣传,目前已有36户缴纳了首付款,共计133万元(首付每户至少缴3万元)。 (二)建果园,特色产业增收“换穷业” 抓搬迁解决了住房的问题,如何让群众利用现有土地增收成了摆在驻村扶贫工作队面前的又一大难题。黄金村土地条件差,发展的都是传统农业,无特色农业产业。为此结合黄金村实际,县政府领导亲自调研,亲自考察,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从四川苍溪县引进红阳猕猴桃品种,发展猕猴桃产业。由于该产业投资大(每亩前期需投资1万元以上)、见效慢(三年试花挂果,五年才到盛产期)、技术要求高,因此我们对外引进了一个老板先试点搞150亩,由驻村扶贫工作队协调流转土地,帮助联系了苍溪猕猴桃协会孟会长来实地做技术指导。目前,已完成150亩的种苗种植,成活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我们希望通过5年努力, 实现亩产值2万元以上。该产业若取得成功,届时鼓励村民以家庭为单位发展,力争使猕猴桃产业成为促进该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与此同时,因地制宜发展魔芋、畜牧养殖、茶叶等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三)促务工,推进劳务输出“转穷路” 黄金村青壮劳力大多学历低,无技术专长,男的在外大多下矿挖煤风险大,女的在外大多洗衣做饭当保姆收入低。都处于想致富无门路的尴尬境地。县政府领导经过前期调研,紫阳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郑远元兴起的“远元修脚足疗”行业市场前景好,门槛低,没得学历要求,男女不限,收益高,月工资保底3000元以上,低风险,工作环境好,没得啥危险。这个项目正好适合黄金村这些想致富又找不到门路的人。针对这一实际,我办在黄金村召开了村民大会,专门邀请高桥铁佛村的支书及在外从事足浴足疗行业取得成功的老板,到黄金村现身说法,传经送宝,包联干部进村入户动员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投入“远元足疗”行业,经过宣传动员,村民观念已经基本转变,目前已有37人报名参加培训,16人赴武汉等地就业。其中一组的刘改艳因工作成绩突出,已被任命为店长,底薪每月达5000元。刘改艳的丈夫开始思想转不弯,看到妻子从事修脚行业,不但提高了收入,而且体现了个人价值,得到了社会认可,今年开年也报名参加了培训并和妻子一起外出修脚务工。 (四)搞三讲,激发正能量“拔穷根” 民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形象,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机遇。因此,联村干部始终把坏民风的整治,新民风的树立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和教育 群众树立“讲良心,讲诚信,讲孝心,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的新民风,组织有正气,讲正气,德高望重的村民成立民风纠察队,严厉打击赌博歪风、要钱不要德,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欺人讹人的不正民风。同时,村上召开群众大会时通报村上的好人好事和歪风邪气的典型案例,引导群众监督群众,促使民风好转,年底召开村民大会,设立“孝敬老人奖、乐于助人奖、邻里和睦奖、勤奋发家奖”四大奖项,对16名获奖人员公开表彰。 三、保障措施 一是干部真联。充分发挥县政府办公室驻村扶贫的牵头作用,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政府办抽调一名正科级领导、一名副科级领导一名干部驻村,每年驻村工作220天以上,镇包村干部每周下村工作3天以上,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周办公时间5天以上,建立了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机制,整合部门及镇村优势资源,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合力,努力实现黄金村增收脱贫目标。 二是村民实干。通过宣传、鼓动,凝聚民心、团结力量,逐户与村民签订脱贫致富决心书,充分发挥其自身主体作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迎难而上、苦拼实干,尽全力达到增收脱贫目标。 三是落实责任。建立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工作机制,科级领导干部每人包联一个组,普通干部每人包联5户农户,要求每月入户不少于1次,帮助包联户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实行包联工作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包联干部每月在办公室全体会上汇报包联工作开展情况。 四是严格考核。建立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制定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考核办法,以黄金村贫困户年度稳定脱贫任务为考核 依据,把扶贫对象脱贫增收效果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年度工作考核挂钩。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劳动力大量流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加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增加了贫困识别、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等工作难度。 二是产业扶贫投入不足。目前,村上没有形成优势新型产业,而传统种养殖产业劳动力需求大、风险高、经济效益低,且缺少明确的奖补政策,依靠农户自身发展,规模小、经营粗放,难以形成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导致工作队为农户制定的发展规划中,涉及到种养殖业的落实程度都相对较差。 三是上级资金投入不足。上级财政资金有限,无法满足贫困村扶持需求。尽管县上整合了许多项目和资金,仍然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贫困村参与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比如黄金村水利建设严重滞后,全村仅有两条山沟,因径流量小且落差大,引水工程建设难度大,配套设施不完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交通路网结构不完善,通村公路等级低、质量差,晴通雨阻现象突出。可是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保障。 四是残障、慢病占比大。黄金村共有五保户20户,即将列入五保供养的1户,残疾、智障丧失劳动能力64人,对这类人,只能通过低保、五保、残疾救助、社会救助等政府“兜底”政策帮助其维持基本生活。另一方面,全村有46户贫困户中有长期慢性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重新返贫。 五、意见建议 【篇3:交通局扶贫总结】 建设出行通道 缩短城乡差距 构建农村脱贫致富的交通网络 梁平县交通局 2022年5月17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22年以来,县交通局的扶贫开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农村扶贫条例相关精神,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加快建设农村公路、完善农村运输网络、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为目标,大力实施“村村通”民生工程,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管养”工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扶贫开发工作。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局农村扶贫工作作一个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大力实施扶贫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改变农村贫困面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农村要发展,交通当先行”。事实证明,交通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脱贫步伐的快慢。一直以来,我局按照县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始终坚持把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突破口,摆上重要的 议事日程,融入到交通“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于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整体工作来抓。一是坚持“一个中心”,即坚持扶贫开发的中心位臵不动摇,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配合抓的攻坚合力。二是做好“两个衔接”,即认真做好交通工作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做好实施交通规划与整村推进的有效衔接。例如:新盛镇白果村,从2005年开始,通过群众自筹资金,历时3年打通了对外通道,我们通过争取项目,纳入同村规划,建成了 水泥路,使以前一头猪抬出来要200元的抬运费,变成了再家门口就可以卖,同时推动了竹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业收入,促进了脱贫致富。三是实施“民生工程”,通过农村公路建设大力发展农村运输,真正确保了我局扶贫开发工作,在思想认识上统一,方案措施上完善,组织机制上健全。 二、创新思维,落实措施,认真开展“三进三同”、“结农亲”活动 按照县委、县政府对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我局采取思想智力帮扶、项目资金支持、贫困特殊救助、选派干部任职等多种方式,为贫困村找项目、建阵地、捐物资,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一是坚持“扶贫先扶智”,实行对口帮扶制度,班子成员联系到村组,机关干部联系到户。积极深入一线走访调研,了解社情民意,掌握村级发展现状、农民增收渠道、 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等村情实际,帮助村两委理清一条明晰的发展思路,明确一个主攻的发展方向,拟定一则科学的发展规划,制定各项保障措施,使村级工作有发展蓝图、有工作目标、有制度措施。二是加大项目资金扶持力度,结合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大力帮助贫困村修建村级致富路。 1、坚持把活动主题与农民需求相结合。每个活动都力求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我们在铁门村突出“与市公路局联动,完善农村公路路网”、在福禄镇紫龙村我们突出“助推农户万元增收,大力发展辣椒产业”。2022年我局帮助铁门乡硬化了场镇公路,铁门乡有史以来赶起了场。市公路局向铁门村戴帽下达农村公路硬化指标11公里,补助275万元,该村实现了组组通等级水泥路目标。通过帮助紫龙村发展辣椒产业,2022实现纯收入370元。局属各单位也相应对接一个村从技术、产业、项目上给予抉择,推动了扶贫开发。 2、通过多种形式丰富活动内容。2022年12月28日,我们邀请县级领导的108位以及交通局班子结对的120位“农亲”,在县城影剧院观看“交通风采”元旦文娱晚会,增进了与“农亲”的情谊。铁门村油菜产业发展送技术、送肥料,助推农户增收,以产业发展推动扶贫开发。 3、把“三进三同”、“结农亲”活动与节日慰问、“农户万元增收”有机结合。两年来,系统各单位投入资金50余万元,帮助联系村改善交通条件和办公条件,发展增收致 富产业,并结合春节、端午、中秋,慰问“农亲”780余人次。全体职工坚持走进农户,不走过场,与“农亲”人人见面,掌握真实情况。特别是县政协副主席、交通局局长陈命安与“农亲”共同锄地、栽秧、话家常,给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给职工作出了表率。 面推行农村公路建设思路,掀起了村村通农村公路建设热潮。为确保农村公路建设顺利推进,县委、县政府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乡镇、部门的年度考核内容,完成情况作为业绩考核、奖惩的依据之一。交通部门也抽派专人到各项目施工现场检查、监督。各乡镇(街道)也成立了相应的办事机构,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确保了建设质量和扶贫效率。 (一)农村公路建设。2022年以来,我县改建村级农村公路453公里,其中市级补助村通畅工程建设任务397公里,县级补助村通畅工程建设任务60公里,交通投资1.0825亿元,惠及33个乡镇(街道),目前我县行政村畅率达88.9%。 (二)农村客运工作。2022年8月以来,县交通局和各镇乡(街道)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开展了重点领域的 安全隐患排查,清理排查隐患线路51条,按照客流量密集程度,提出了分三批整改的方案。第一批整改农村客运线路27条,278公里,投入资金688万元。目前已基本整改完毕,并恢复了客运班线。截至目前,全县共开行农村客运线路105条,客运线路总里程1635公里;县城至各镇、乡客运线路32条,线路里程1205公里;镇到镇16条,镇到村57条,通车里程430公里。投放客运车辆344辆,已开通客运车辆的镇乡31个,2个街道,镇乡(街道)通车率100;通客运行政村253个,占总数的80;未通客运行政村62个,占20。 (三)渡改桥及人行便桥建设。 1、渡改桥方面:由于该项目市级建设计划极少,为解决民生,我局通过多次与市级部门沟通协调,2022年争取到市级补助120万元,建成云龙东平村公路大桥,解决了龙溪沟4000人的出行难问题,推动了经济发展。2022年争取市级补助50万元,开工建设了大观镇龙溪沟公路桥,促进了大观地域经济发展,改善沿河两岸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2、人行便桥:按照梁委办202288号文件精神,我局组织工程技术人员会同乡(镇)政府,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编制了人行便桥改造计划,计划于20222022年新(改)建人行便桥20座,其中2022年8座,计划投资92.4024万元,目前已完成6座,2022年计划新增完成12座,目前已 第2篇:县交通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文章标题:县交通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找文章到范文搜网更多原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对市政协调研组前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边,我就县交通扶贫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地处豫西伏牛山区,总面积1332平方公里。全县辖13个乡镇1个工业区216个行政村,总人口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万人,占总人口的90.5,现有耕地38.5万亩。长期以来,由于受地处偏僻、交通闭塞、信息不畅、资源匮乏、土地贫瘠等因素的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是典型的山区农业贫困县,也是新时期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交通部驻洛扶贫联络组的正确领导下及关心支持下,广大干群紧紧抓住交通扶贫这一历史机遇,克难攻坚,扎实苦干,确保了各项交通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取得了交通扶贫工作的辉煌成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大发展,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经济发展跃上了新台阶,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大快县行列,全县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一、交通扶贫完善了县乡道路交通网络。 实施交通扶贫以来,交通部累计向我县投入公路扶贫资金1.18亿元,先后建成汝安路、汝白路、汝寄路等较高等级公路229.8公里;新建二马山隧道一处,长530米;新建汝河第二大桥、小店汝河大桥、杨坪大桥等各类大中桥梁30座,涵洞300余道;村村通工程进度连续四年位居全市前列,完成了全县216个村548公里的通村砼路。截止目前,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559.8公里,其中三级以上公路327.5公里,公路密度达42.3公里/百平方公里。交通扶贫项目的实施,使我县道路交通网络逐步完善,公路等级明显提高,“六横两纵”的交通主框架初具雏形。同时,全县机动车总数、货运周转量、客运周转量明显提高;公交车、出租车从无到有,并逐渐发展壮大,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村村通”工程的逐步实施,不仅改变了贫困乡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更使一些地区的群众实现了祖祖辈辈都想走出大山的梦想,“村村通”工程成了他们的“致富路”、“希望路”。 2006年,是我县实施村村通工程的第四年,是村村通建设的收尾年,也是历年来建设任务最为繁重和艰巨的一年。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通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扎实工作、强力攻坚,投资4450万元,共完成57个项目200.81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建设,提前2个月完成市下达我县的通村水泥路任务,提前一年半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所有行政村通砼路目标。同时为认真贯彻农村道路养护管理条例,我县不断深化农村道路养护工作改革,按照统一领导、行业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起了县、乡、村、养护人“四位一体”的公路养护长效机制,推行县乡道路养护承包制,将全县现有乡道、村道养护管理下放至所在乡镇、村委,全面实行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县财政根据条例规定,将80万元养护资金划拨到位,各行政村也制定了村规民约,深化群众对农村道路养护的认识,激发群众爱路、护路的热情,通过扎实有效的措施,我县农村道路养护工作成效显著,2006年我县村村通项目顺利通过省、市验收。 二、交通科技扶贫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近年来,我县共实施交通科技扶贫项目23个,完成总投资2471万元,其中交通科技扶贫资金194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1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1767万元。共创产值7600余万元,实现利税1500余万元,辐射带动8000余户贫困农民。通过交通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扶持和发展了一批具有汝阳地域特色,并能辐射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6年,实施了特种野猪杂交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项目、优质高产板栗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项目、红香酥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等3个交通科技扶贫项目,完成总投资285万元,其中单位自筹194万元,县财政配套55万元,交通科技扶贫36万元。预计年底创产值4000万元,利税200万元,带动农民750户,年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其中:1.特种野猪杂交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项目。2006年培育杂交型新品种商品猪1000头,带动农户200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2.优质高产板栗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项目。2006年新发展10000亩,带动350户,户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3.红香酥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项目带动农户200户,户均年增加收入4000元以上。 三、交通希望工程有力地改善了山区办学条件 第3篇:县交通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县交通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篇1:交通局扶贫总结 建设出行通道 缩短城乡差距 构建农村脱贫致富的交通网络 梁平县交通局 2022年5月17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22年以来,县交通局的扶贫开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农村扶贫条例相关精神,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加快建设农村公路、完善农村运输网络、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为目标,大力实施“村村通”民生工程,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管养”工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扶贫开发工作。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局农村扶贫工作作一个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大力实施扶贫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改变农村贫困面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农村要发展,交通当先行”。事实证明,交通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脱贫步伐的快慢。一直以来,我局按照县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始终坚持把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突破口,摆上重要的 议事日程,融入到交通“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于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整体工作来抓。一是坚持“一个中心”,即坚持扶贫开发的中心位臵不动摇,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配合抓的攻坚合力。二是做好“两个衔接”,即认真做好交通工作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做好实施交通规划与整村推进的有效衔接。例如:新盛镇白果村,从2005年开始,通过群众自筹资金,历时3年打通了对外通道,我们通过争取项目,纳入同村规划,建成了 水泥路,使以前一头猪抬出来要200元的抬运费,变成了再家门口就可以卖,同时推动了竹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业收入,促进了脱贫致富。三是实施“民生工程”,通过农村公路建设大力发展农村运输,真正确保了我局扶贫开发工作,在思想认识上统一,方案措施上完善,组织机制上健全。 二、创新思维,落实措施,认真开展“三进三同”、“结农亲”活动 按照县委、县政府对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我局采取思想智力帮扶、项目资金支持、贫困特殊救助、选派干部任职等多种方式,为贫困村找项目、建阵地、捐物资,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一是坚持“扶贫先扶智”,实行对口帮扶制度,班子成员联系到村组,机关干部联系到户。积极深入一线走访调研,了解社情民意,掌握村级发展现状、农民增收渠道、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等村情实际,帮助村两委理清一条明晰的发展思路,明确一个主攻的发展方向,拟定一则科学的发展规划,制定各项保障措施,使村级工作有发展蓝图、有工作目标、有制度措施。二是加大项目资金扶持力度,结合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大力帮助贫困村修建村级致富路。 1、坚持把活动主题与农民需求相结合。每个活动都力求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我们在铁门村突出“与市公路局联动,完善农村公路路网”、在福禄镇紫龙村我们突出“助推农户万元增收,大力发展辣椒产业”。2022年我局帮助铁门乡硬化了场镇公路,铁门乡有史以来赶起了场。市公路局向铁门村戴帽下达农村公路硬化指标11公里,补助275万元,该村实现了组组通等级水泥路目标。通过帮助紫龙村发展辣椒产业,2022实现纯收入370元。局属各单位也相应对接一个村从技术、产业、项目上给予抉择,推动了扶贫开发。 2、通过多种形式丰富活动内容。2022年12月28日,我们邀请县级领导的108位以及交通局班子结对的120位“农亲”,在县城影剧院观看“交通风采”元旦文娱晚会,增进了与“农亲”的情谊。铁门村油菜产业发展送技术、送肥料,助推农户增收,以产业发展推动扶贫开发。 3、把“三进三同”、“结农亲”活动与节日慰问、“农户万元增收”有机结合。两年来,系统各单位投入资金50余万元,帮助联系村改善交通条件和办公条件,发展增收致 富产业,并结合春节、端午、中秋,慰问“农亲”780余人次。全体职工坚持走进农户,不走过场,与“农亲”人人见面,掌握真实情况。特别是县政协副主席、交通局局长陈命安与“农亲”共同锄地、栽秧、话家常,给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给职工作出了表率。 三、强化管理,搞好服务,建好农村公路大力改善民生 “建好农村路、服务新农村”,是交通部门贯彻落实重庆市农村扶贫条例的一项具体措施。我们按照科学规划设计、完善路网布局、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则,积极抢抓村村通民生工程政策机遇,按照“政府引导、政策配套、群众参与,全面推行农村公路建设思路,掀起了村村通农村公路建设热潮。为确保农村公路建设顺利推进,县委、县政府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乡镇、部门的年度考核内容,完成情况作为业绩考核、奖惩的依据之一。交通部门也抽派专人到各项目施工现场检查、监督。各乡镇(街道)也成立了相应的办事机构,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确保了建设质量和扶贫效率。 (一)农村公路建设。2022年以来,我县改建村级农村公路453公里,其中市级补助村通畅工程建设任务397公里,县级补助村通畅工程建设任务60公里,交通投资1.0825亿元,惠及33个乡镇(街道),目前我县行政村畅率达88.9%。 (二)农村客运工作。2022年8月以来,县交通局和各镇乡(街道)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开展了重点领域的 安全隐患排查,清理排查隐患线路51条,按照客流量密集程度,提出了分三批整改的方案。第一批整改农村客运线路27条,278公里,投入资金688万元。目前已基本整改完毕,并恢复了客运班线。截至目前,全县共开行农村客运线路105条,客运线路总里程1635公里;县城至各镇、乡客运线路32条,线路里程1205公里;镇到镇16条,镇到村57条,通车里程430公里。投放客运车辆344辆,已开通客运车辆的镇乡31个,2个街道,镇乡(街道)通车率100;通客运行政村253个,占总数的80;未通客运行政村62个,占20。 (三)渡改桥及人行便桥建设。 1、渡改桥方面:由于该项目市级建设计划极少,为解决民生,我局通过多次与市级部门沟通协调,2022年争取到市级补助120万元,建成云龙东平村公路大桥,解决了龙溪沟4000人的出行难问题,推动了经济发展。2022年争取市级补助50万元,开工建设了大观镇龙溪沟公路桥,促进了大观地域经济发展,改善沿河两岸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2、人行便桥:按照梁委办202288号文件精神,我局组织工程技术人员会同乡(镇)政府,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编制了人行便桥改造计划,计划于20222022年新(改)建人行便桥20座,其中2022年8座,计划投资92.4024万元,目前已完成6座,2022年计划新增完成12座,目前已 篇2:XX县扶贫工作汇报 XX县扶贫工作汇报 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7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