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docx
-
资源ID:44098552
资源大小:47.83KB
全文页数:6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docx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执教者 周海燕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科书p56-58,例1,练一练1、2,练习九1、2。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洁实际问题所供应的信息,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找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阅历,增加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胜利阅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驾驭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题中的有关条件,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的关系,学习解答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 难点:会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多角度找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具打算:自制课件一个 教学过程: 谈话:同学们,小明是个喜爱冒险的孩子,一次冒险途中啊遇到了阻碍,须要他答题闯关胜利,才能到达下一个目的地。他很苦恼,你们能帮帮他吗? 生:能 一、填空,感知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1、第一关:依据问题填空: (1)师:想求买5本笔记本花了多少元?须要知道什么? 生:一本笔记多少元? (2)师:其次个问题,想求大米和面粉一共多少元?须要哪些条件呢? 生:大米多少元,面粉多少元。 师:想解决刚才的两个问题,我们都须要找对应的条件。(板书:从问题入手找条件)第一关太简洁了,难不倒同学们。下面进行其次关,假如从条件入手解决问题呢?依据条件填空。 2、依据条件填空: (1)已知买了4块蛋糕,每块蛋糕10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么解答? (2)已知每枝铅笔2元, 师:依据这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不行以。(或者回到可以,自己添加条件提问题。) 师:为什么? 生:一个条件不行以。 师:我们想解决一个问题时,须要两个条件。 师:老师现在再给一个条件(买了10枝),可以提出问题吗? 生:可以。 生:.一共花了多少元? 师:你们会解答吗? 生:.2*10=20(元) (3)已知买了4条裤子,每件衬衫60元,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不行以。 师:为什么? 生:这两个条件没有关系。 师:对了,人与人之间有关系,数量与数量之间也是有关系的。(板书:数量关系)。他们之间有数量关系,才能提出问题。 师:你有什么方法? 生:.(换其中一个条件) 师:现在老师也换一个条件(每条90元),你会提出问题并解答吗? 生:. 裤子一共多少元?4*90=360(元) (4)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桃树每行7棵, 师:可以提什么问题? 1、生:一共有多少行树? 师:怎么解答? 生:3+8=11(行) 师:还可以提什么问题? 生:桃树一共有多少棵? 师:对于这个问题,用到了题目中哪些条件? 生:3行桃树,每行7棵 师:假如老师把题目信息写成这样(桃树 3行 每行7棵),两种表达方式你们更喜爱哪种? 生:下面一种。 师:为什么? 生:.清晰简洁。 师:对呀,当题目信息多时,我们可以对有用的信息进行适当的整理。(板书:整理信息) 2、生:桃树一共有多少棵? 师:对于这个问题,用到了题目中哪些条件? 生:3行桃树,每行7棵 师:假如老师把题目信息写成这样(桃树 3行 每行7棵),两种表达方式你们更喜爱哪种? 生:下面一种。 师:为什么? 生:.清晰简洁。 师:对呀,当题目信息多时,我们可以对有用的信息进行适当的整理。(板书:整理信息) (5)师:老师再加一个条件(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现在条件变多了,想看起来清晰点,你们会对这些条件进行整理吗?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整理。 沟通,比较学生的作业。 师:哪一种整理方法更清晰? 师:依据这些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对于学生的合理问题赐予确定,两三个问题即可) (6)师:现在老师再加两个条件(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这下信息更多了,你们会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吗? 师:你是怎么整理的? 沟通展示。(生:在刚才整理的基础上加上梨树的信息) 师:其实刚才我们整理的信息都是依据题目中果树的种类来整理的,整理过后看起来更清晰些,你们依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简洁沟通。 二、体验策略 1、师:刚才的其次关,我们都是有了条件提问题,(板书:从条件入手提问题) 小结:从条件入手提问题和从问题入手找条件都是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我们一起用这两种方法去接着闯关。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提的问题也很好。现在轮到老师来给你们提问题了。(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对于这个问题,刚才我们整理好的这些条件行吗? 生:不行。(或行) 师:为什么? 生:.杏树的条件多余,我们可以选择有用的。 师:哪个条件用不到? 生:. 师:是呀,依据问题我们可以选择整理有用的条件。 对于这些整理好的条件,我们可以加上几条线,使它成为表格,同学们觉得这样看起来怎么样呀? 生:更清晰一些。 师:导题: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列表来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2、利用列表,解决数学问题 谈话:在这张表格里为什么要把每行7棵填在第一行列?为什么要对应排列? 生:对应(板书) 师:表格可以有两种形式,横着或者竖着列都可以。 提问:你能依据整理的条件,说说可以怎样想,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桌之间相互说说你的想法。 师:知道了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你们会计算吗?(让学生独立完成) 师:同学们计算好了,老师也算好了,你们来看看。你们和老师算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你们对还是我对呀? 生: 师:我哪里不对? 生: 出示新的计算过程。 师:你们是这样的吗? 依据学生回答板书:3×7=21(棵) 4×5=20(棵) 2120=41(棵) 【师:每一步求得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生:.】 师:是呀,老师太马虎了,刚才计算好了,也没有检验一下。同学们,你们检验了吗?现在请你们检验一下刚才的计算。 师:你们是怎么检验的? 生:.(把得数代入原题) 师:现在这道题目做完了吧? 生:没有答语。 师:哦,老师真马虎,答语还没有写,同学们都写了吗? 师:刚才,我们做这条题目的时候第一步先干嘛?(小结,并完善板书) (完善板书: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式-列式计算-检验写答语) 三、解决问题,体验策略 1、解决问题 谈话:同学们表现真棒!依据题目中的条件,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不错,下面第三关的问题也来了,你们有信念接着闯关胜利吗? 提问: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刚才那个表格还可以用吗? 你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这些信息吗?让学生尝试列表,老师适时指导。 沟通:刚才你们是怎么想的?(着重让学生说说分析数量关系的思索过程,突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式) 师:你们会计算吗?列式计算。 学生口述。 板书:8×6=48(棵) 3×7=21(棵) 48-21=27(棵) 探讨: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每一步是答案是否正确?你是如何检验的? 谈话:通过两次用表格整理信息,你体会到了什么? 揭示:利用表格很便利,便于我们分析数量关系。 四、巩固内化,敏捷运用列表的策略。 1、第三关丝毫没有难住同学们,下面我就进入第四关。依据刚才这个表格,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桃树、杏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 师:是呀,之前这个表格只有两种树木的信息,要求三种,我们可以多加一列。同学们能看懂这个新表格吗? 师:你们能快速的列式计算吗? 快速地沟通学生的作业。 2、出示练一练1 谈话:同学们今日的表现真棒!第四关最终呀,来了一个火眼金睛,想考考同学们的视力,同学们可要看细致咯。 集体读题,问:依据这个题目,下面哪个表格正确?符合题目的问题。 问:每一种表格存在什么问题? (第一张表格三年级的数据不对,其次张表格信息没有对应,第三张整理信息整理的不精确,第四张正确。) 问:你们会计算吗? 让学生快速计算,简洁沟通。 3、出示练一练2 (1)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 (2)一件长袖衬衫多少元怎么求?一件短袖衬衫多少元怎么算? (揭示数量关系) (3)让学生列表并计算 (4)沟通探讨,每一道算式是什么意思? (5)如何检验的? 五、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在列表中要留意些什么?计算时留意什么?如何检验? 六、完成作业 练习九1、2. 提示: 小学数学试题、学问点、学习方法 尽在“”微信公众号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1)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1)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 第1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1) 教学内容: 课本P56-58例1,“想一想”,“练一练”和P61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的策略;体验从条件和问题动身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的策略;归纳和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按一般步骤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丰富解决问题的阅历,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索,有理有据地表达,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3、养成自觉检验、自我反思的习惯和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不同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步骤。 教学难点: 从条件想起与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唤起旧知。 问:同学们,在三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想一想,在解决问题时可以怎样分析数量关系?(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 过渡: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今日这节课,我们接着来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教学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 (1)出示例1。 瞧,这是小芳家的果园,里面隐藏着哪些数学信息呢?谁来读一读。 (2)听完以后,你有什么感觉? 那你能想方法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吗? 现在假如添上线就形成了表格。 比较列表整理后的信息与整理前的信息,你更喜爱哪一种?为什么? 小结:像刚才这样,运用列表的策略,根据果树的种类整理条件,将相关联的信息一一对应地整理在表格里,使条件更有序、简洁,题意更清楚。 板书:列表(一一对应) (3)现在假如要求“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你还想像刚才那样把全部条件都整理出来吗?为什么? 电脑出示表格,口头整理。 小结:像这样,依据问题选择并整理条件将更有利于我们分析问题。 (4)(板书表格)现在比照表格中的条件和问题,要求“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你能依据数量之间的关系,说说解题思路吗? 同桌两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提示可以从条件想起,还可以从问题想起。 小结:不管是从条件想起,还是从问题想起,都是求“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只要用“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树=总棵树”。这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2、列式解答并检验。 (1)师:依据刚才的思路,想一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你会列式解答吗?做在作业纸上。 (2)沟通列式方法。让学生列式计算时是怎样想的,每一步算出的分别表示什么。 (3)问:怎样知道答案是否正确呢?还要进行检验。 你想怎样检验,沟通想法。板书一种。 小结:可以紧扣基本数量关系来进行检验。 (4)齐答。 3、回顾反思。回顾一下刚才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手指板书) 4、触类旁通 (1)那你能根据刚才的步骤来解决“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这个问题吗? 想一想,自己试着做在作业纸上。(一生列式解答在卡片纸上。) (2)沟通。 小结:通过解决刚才的问题,我们经验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检验反思。 三、巩固策略,综合运用 1、第58页练一练1。春江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四年级有2个班,五年级有4个班。(图中信息:五年级每班42人,三年级每班45人,四年级每班48人)。 (先整理题中的条件,再解答) (1)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 自己解决这两个问题吗?做在作业纸上。 沟通:比较不同的列表整理方法,你更喜爱哪一种?为什么? 解决问题时你抓住了什么基本数量关系?做对了吗? 小结;运用列表策略时,肯定要留意有序,一一对应。 2、第58页练一练2。 (1)江老师为学生表演购买服装。买2件长袖衬衫一共用去200元,买3件短袖衬衫一共用去180元,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多少元?你会求吗?口头列式计算。 (2)假如现在变更一下条件。现在与长袖衬衫对应的信息是?与短袖衬衫对应的信息吗?你会求吗?口头列式计算。 3、解决了这么多问题。你觉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哪一步最关健?对于分析数量关系?你有哪些体会? 小结:可以从问题想起,也可能从条件想起,但不管怎样都要抓住解题的关键:分析基本数量关系。 四、全课小结: 今日进一步探讨了“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2)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2)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 第2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 教学内容: 课本第58-60页例2和“练一练”,第61页第3-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和驾驭归一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进一步感受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的过程;体会从条件和问题动身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的策略;能按一般步骤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验把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培育发觉和提出问题的实力,增加用数学眼光视察生活现象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驾驭归一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驾驭归总和归一两类问题的内在联系,建立结构化、模块化的学问系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导,揭示课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初步学会了整理条件,归纳了解决问题的步骤,还学会了敏捷运用策略分析数量关系。今日我们接着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大家要能依据解题步骤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学会列表整理条件,接着用不同策略和方法分析数量关系,相识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有信念吗?(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解决问题,感悟策略 1、探究问题解决。 (1)理解题意。 沟通:题里表格中怎样表示条件的,问题是什么? 引导:请细致视察表内条件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表里条件说明的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同桌相互说一说。 沟通:你是怎样理解表内条件的,它让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明自己的理解,引导发觉每2小时下降12厘米) 指出:我们视察例题表里的条件,能干脆看出都是每隔2小时视察一次,每次水位都下降12厘米,也就是每2小时水位下降12厘米。(板书:2小时一12厘米) 提问:要求的问题是什么?“照这样的速度”是什么意思? (2)分析数量关系。 沟通:你是怎样想的,可以怎样算?请把你的想法和算法和大家沟通、共享。 追问:回顾一下分析过程,你觉得黑板上这样列表整理条件,对我们分析数量关系有什么好处?(可以清晰地看出数量之间的联系,简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了哪几种算法? (3)列式解答并检验。 沟通:你是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每一步计算的什么?不同的算法呢?(板书算式) 2、完成“想一想”。 提问:现在要求的是什么问题?(与前面条件、问题对应板书:12小时-?厘米)看看条件和问题的联系,这个问题应当怎样解答? 指名学生口头列式解答,老师板书算式。 提问: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你是从哪里很快看出数量之间的联系的? 指出:这里把条件、问题对应起来整理,就能很清晰地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知道要先求出什么新条件,找到解答方法。 3、比较异同,体会联系。 提问:比较上面两个问题的解答过程,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回顾反思,沟通体会。 沟通:沟通一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有哪些体会? 三、练习巩固,内化策略 1、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阅读,在表格里整理条件和问题。 提问:求小军用的元数和小丽买的本数,都要先求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你觉得这样列表整理的策略,有什么作用? 2、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 提问:你是怎样算的?(板书算式) 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有不同的思索方法吗? 四、全课总结,沟通收获 提问:通过这节课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学习,你学到了些什么,可以总结出哪些体会? 作业设计: 1、练习九第4题和第5题。 2、练习九第6题。 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五)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示意图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50、51页例题、"试一试"和练习八第6、7题。 二、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使学生在详细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画图的需求,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条件与问题,进而发觉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画图的优势,形成依托图形敏捷、有效地解决不同问题的实力,增加策略意识。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阅历,形成初步的策略意识和选择意识,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念。 三、教学重点: 体验策略的价值,会依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并解决问题。 四、教学难点: 借助画图的策略解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堂复习 引入策略 1、复习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与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练习(多媒体出示) (1)、一个长7米,宽4米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宽是4厘米,长是多少? (3)、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长是5厘米,宽是多少? 找同学起来回答问题。 3、细致看,说一说。 出示两个长方形的图形,学生视察改变。 同学们,我们平常做有关面积计算的题目是总是特别的困难,那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种简洁的计算方法,通过画图解决问题。好的,那现在就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示意图。(板书课题) (二)激发需求 感受策略 1、师: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原来长8米,在修建校内时,把花圃的长增加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 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课件出示) 师:那么多文字,我们在读题的时候会存在一些麻烦,下面呢,我们就用画图的方法来理解本道题。(课件展示图形) 师:依据图形,有谁能说一说这道题你是怎样做的? 找同学回答,并板书展示。(课件出示:18÷3×8=48平方米答:原来花圃的面积是48平方米) 追问:18÷3求的是什么?3、小结:真不错,借助画图解决问题真便利呀! (三)敏捷运用 体验策略 1、完成练习八第6题 王大叔家有一个长方形苗圃。 (1)假如苗圃的长增加5米,面积就增加75平方米。苗圃的宽是多少米? (2)假如苗圃的宽削减5米,面积就削减了125平方米。苗圃的长是多少米? 师:你能在图中表示增加的部分吗? 这样求出苗圃的宽? 同样你能在图中表示削减的部分吗? 这样求出苗圃的长? 师:同桌沟通比较这两题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师小结。 2、完成"试一试" 师:下面一题你会吗? 多媒体出示试一试:小营村原来有一个宽20米的长方形鱼池。后来因扩建马路,鱼池的宽削减了5米,这样鱼池的面积就削减了150平方米。现在鱼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鱼池的宽削减了5米",谁来说说该怎样画呢?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画图的过程。(课件出示) 师:画得一样吗?请同学们看图列式,并同桌相互说一说,你先求什么? 师:你是怎样做的,谁情愿说一说? 生1(展示做法):先求原来的长,150÷5=30(米); 再求现在的宽,205=15(米)最终求出面积。30×15=450(平方米)课件出示 师:谁还有不同做法? 生2(展示做法):我也是先求原来的长150÷5=30(米);再求原来的面积,30×20=600(平方米);最终求出面积,600-150=450(平方米)课件出示 小结:师:通过画图,我们又顺当地解决了一道问题。下面的问题可有些难度,想挑战吗? 3、完成练习八第7题 新庄小学的操场原来是一个正方形。扩建校内时,操场的一组对边各增加18米,这样操场的面积就增加了900平方米。原来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 师:你能在图中画出增加的部分吗? 学生动手操作。 沟通解题思路,并解题。 集体订正。 老师小结 (五)课堂总结 提升策略 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提示: 小学数学试题、学问点、学习方法 尽在“”微信公众号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驾驭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2.驾驭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在分析问题中的好处,培育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3.培育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实力,激励学生在合作沟通中激发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驾驭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难点: 驾驭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培育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小明买3本故事书用了27元,小军买了5本同样的故事书须要多少元? (1)将题目中的信息整理到下面的表格中。 小明 3本 27元 小军 5本 ?元 (2)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明确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明确:可以先算出一本故事书多少元,再计算出5本故事书多少元。 (3)学生独立解答。 一本故事书:27÷3=9(元) 五本故事书:9×5=45(元) 2.谈话导入。 刚才我们采纳了哪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师:通过列表的策略来分析数量关系,可以让一些困难的问题变得浅显。除了列表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同学们想学吗?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沟通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例题1。 让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已知条件: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所求问题: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2.沟通解题策略。 提问:想一想:这道题我们用列表的方法来分析,能找到解题思路吗? 学生沟通得出:由于两人的邮票数量都是未知的,用列表的方法进行分析,不简单找到解题思路。 引导: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分析这道题。 3.依据题意画线段图。 (1)提问:题目中有几个相关联的量?应当用几条线段来表示呢?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小宁: 多( )枚 ( )枚 小春: (2)追问:你能依据题意把线段图填写完整吗? 让学生在教材的线段图上填一填,完成后组织汇报沟通。 小宁: 多(12)枚 (72)枚 小春: 4.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视察线段图,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 (1)学生独立视察思索后,小组沟通探讨。 (2)全班沟通解题思路。 汇报预料: 解题思路一:先算出小宁有多少枚邮票。两人邮票的总数减去12枚,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2倍。 解题思路二:先算出小春有多少枚邮票。两人的总数加上12枚,等于小春邮票枚数的2倍。 5.学生独立解答。 引导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方法解答。 6.组织检验。 (1)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进行检验? (2)追问:检验要分几步进行? (3)学生独立进行检验,并写出答案。 7.回顾反思。 引导: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再组织全班沟通。 8.沟通探讨。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9页“练一练”。 这道题和例题1相像,只不过要让学生自己从线段图中获得已知条件,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培育学生的读图实力。 2.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八”第1题。 这道题也和例题1相像,但题目要求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组织练习时要把重点放在线段图的画法上。 3.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八”第3题。 这道题练习的重点应放在视察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上,引导学生从线段图上看出下层图书的2倍就是60×2=120(本) 六、教学结束: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课下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探讨,相互学习。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2)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2)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 第4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2) 教学内容: 课本第6263页练习九第1318题,思索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驾驭用不同策略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能依据数量间的联系正确解决三步计算实际问题;能从现实的生活情境中提出用数学方法计算的问题。 2、使学生能敏捷运用不同的策略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路,能依据实际问题数量间的联系确定算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3、使学生在应用数学学问、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学问、方法的价值;培育按步骤解决问题、主动思索、擅长思索、刚好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用不同策略分析、解决三步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最近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上节课应用策略练习了先求一个单位数量或先求总数量,再求问题结果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今日我们接着练习解决问题的策略,重点是敏捷运用策略,分析和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能按步骤解决问题,进一步驾驭分析问题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二、练习思路 1、做练习九第13题。 (1)审题整理。 让学生阅读习题,整理条件。 沟通:有哪些条件,你是怎样整理的?(呈现或板书整理结果: 一般奶牛:12头-每头每天20千克 良种奶牛:18头-每头每天36千克) (2)分析解答。 沟通:我们来检查一下,看看是怎样计算的,每一步算的什么。 解答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还可以怎样想?(指名几人分别说一说不同的策略) (3)检验结果。 出示补充题: 12头一般奶牛一天吃粮食饲料96千克,18头良种奶牛一天吃粮食饲料108千克,良种奶牛比一般奶牛平均每头一天少吃多少千克粮食饲料? 果园要栽252棵桃树,原来打算平均分成_21行栽,结果每行多栽了2棵,实际栽了多少行? 引导: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两道题,同桌相互说说可以用哪些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各是怎样想的。 小结:分析数量关系,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或者结合起来想,这样就能有条理地思索,找到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练习解答 1、做练习九第14题。 (1)解答第(1)(2)题。 引导:现在我们来应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请大家看练习九第14题,看看有哪些条件和问题。 沟通:你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哪些问题? 练习:请大家依据选择的条件,独立解决这两个问题。(学生解答,指名板演) 指出:解决问题时,一方面要敏捷运用策略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另一方面要选准与问题有联系的条件列式解答。假如选择不同的条件,就可以依据数量间的联系提出不同的问题。 (2)提出问题。 引导:那我们还能选择哪些不同的条件,提出哪些不同的问题呢?同学们可以先想一想,还能依据题里的条件提出哪些问题。 沟通: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结合沟通,确定学生的学习看法和提出的正确的问题,选择板书求两人用钱相差的元数j两人一共要用钱的元数问题) 2、做练习九第15题。 (1)提问题。 让学生了解有哪些条件,想想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2)解决问题。 选择一道两步计算和一道三步计算的问题,要求学生解答。 3、完成思索题。 启发:为什么后一次比前一次的要重一些?倒水杯数怎样改变的?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1)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1)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 第3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1) 教学内容: 课本第6162页练习九第7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相识先求一个单位的数量、再求问题结果,及先求总数量、再求问题结果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特点,了解并驾驭相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解答。 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敏捷运用策略和学问、阅历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实际问题,体会相关联的数量之间的改变规律,感受数学思维的基本方式,发展分析、推理等思维实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3、使学生能主动应用数学学问、方法解决现实生活里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学问、方法的应用性,培育应用意识和对数学的主动情感。 教学重点: 应用策略解决先求一个单位的数量(归一)或总数量(归总),再求问题结果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依据下面条件提出问题。 (1)栽了3行树,一共24棵; 6头牛吃了18千克饲料。 (2)一批树栽了3行,每行24棵; 有6头牛,每头吃了18千克饲料。 让学生依据条件提出问题,说说两组条件提出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指出:依据数量的联系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这里提出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求一个单位的数量是多少,比如一行树多少棵,一头牛吃了多少千克另一类是求总数量,比如一共栽了多少棵,一共吃了多少千克。 2、依据下面的问题先说数量关系式,再说说须要补充什么条件。 (1)8行树有多少棵? (2)56棵树可以栽成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