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材料.docx
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材料(一)善谋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广阔人民群众的纽带,又是各种冲突的交点,只要上级党组织的大政方针肯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就必需贯彻执行,当群众对某些政策不理解,不合自己意愿时,他们往往会把矛头指向基层党组织,不是闹,就是吵,严峻的甚至上访,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善谋事",做到事先有考虑、有打算,而这种考虑又不能无穷无尽,而要客观实际,基层党组织执行党的路途、方针、政策,必需首先吃透政策。而不能凭感觉,靠阅历。否则,即使考虑得再多,谋划得再好,其结果也只能是顶起碓窝耍狮子,费劲不好看,不仅不能很好完成任务,弄不好还会闹笑语,惹麻烦。农村基层党组织出谋划策,处理问题如何,干脆确定着农村社会的稳定,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的成败。因此,在工作中,肯定要做到超前思维,透过困难多变的形势,预见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并想方设法想好解决问题的点子。如去年"7.3"洪灾后,相当一部份农户的房屋垮蹋,少数群众担忧,他们不占人,怕少给或不给救灾资金,乡上了解到这个信息后,马上成立工作组到村入户,照实核对,区分全垮、半垮、危房和性质,让农户签字认可。然后按县上下达的补助标准"对号入座",待把资金全部兑现后,可以说一帆风顺。在工作中不能见子打子,哪里黑了哪里住,瞎子放羊随它去。肯定要从本地实际状况动身,深化调查探讨,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想方设法帮助农夫致富,群众富了一切问题都好解决,"天下顺治在民富"。 (二)会办事。农村基层党组织打交道的对象就是广阔农夫,这当中既有遵纪遵守法律的群众,也有个别不讲道理的法盲,既有通情达理的文明家庭,也有个别胡搅蛮缠的农户。办的事有公事、私事、大事、小事,听的话有真话、假话、好话、坏话,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详细工作中务必做到到处留神,时时在意,讲究工作方法,"俯下身子为官,挺直腰干做人"把依法办事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结合起来,学会做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擅长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对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刚好实行措施,把冲突解决在萌芽状态,要用政策稳定民心,农村基层党组织执行党的路途、方针、政策不能走样,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把政策宣扬到户、到人,不断增加群众的政策观念,让农夫知道,农村基层党组织,解决冲突、处理问题、干工作做事情,靠的是党的方针、政策,而不是个人意志。其次是用感情解民忧,农村基层党组织千头万绪的工作,吃、穿、住、行随时都离不开资金,在这方面让群众个个满足是不行能的,许多状况都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这种状况下,肯定要把群众的实际困难放在心上,尽可能爱护照看,哪怕到农夫农里坐一坐,摆谈几句龙门阵也是一种劝慰和激励。另外就是要考虑如何发挥农夫的主动性、创建性,从思想上减轻他们的压力,教化他们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树立起靠自己的力气克服困难的信念。三是为政清廉,取信于民,当前由于个别腐败现象的负面效应,群众看到的阴面较多,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形象有肯定的损害,这样必需加强正面教化,宣扬好的典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需做到廉洁奉公,"公生明,廉生威"、"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成员假如不能廉洁自律,不仅要失信于民,败坏一个地方的社会风气,甚至自己也会翻身落马,被人嘲讽。只有做到廉洁自律,基层党组织的威性和群众的信任才会随之而来。要坚持原则,伸张正义,敢于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三)能成事。"空谈误事,实干兴帮"。农夫群众最讲实际,他们衡量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标准,也就是看你的工作过程,看你究竟干了哪些事,结果怎么样,群众最厌烦那些混天闲谈,一事无成的人。所以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尽可能地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事情的成败,往往是衡量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合力的标准,基层党组织,办事要有主见,遇事能决断。当群众遇到举棋不定、左右犯难的事情时,往往都看干部,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了解政策、法律,与农夫相比有见多识广的优势,提出自己的主见,坚决决策,关键时刻不迟疑。要留意发动群众,同心同德,脱离群众什么都办不成,注意遇事同群众商议,办事同群众联系,有事要群众支持,做任何事情要因地制宜,立足自身和本地实际,不能生搬硬套,办事要量力而行,步伐过大简单摔跟头。一口饭肯定吃不成胖子,做好事要依据自己的实力,确保胜利率。 二、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农夫的心坎上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在基层,薄弱点和难点在农村,在改革力度加大,各种冲突相对集中的状况下,没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就会失去思想保证,因此必需把思想政治工作深化到农村的各项工作中去,做到农夫的心坎上,一位基层干部说:"电通、路通、水通,不如人的思想通",对思想政治工作总结及特别精辟。 1、分类把握,确定重点,有的放失地开展思想教化,在详细细致中走向深化。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动身点和落脚点在于提高广阔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农夫奔小康为中心,以志向信念为核心,对农夫进行思想道德教化、科学文化教化、政策法制教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思想境界有凹凸之分,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的人们,其生存状况、思想状况也千差万别,这就确定我们在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时,要注意层次性,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把普遍性与特别性结合起来,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针对性的对农夫进行教化引导。 因人制宜。例如,对农村党员、干部、先进分子要加强共产主义志向道德教化,要求他们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对一般群众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化,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及科学文化教化,对先富起来的群众要引导其致富思源,扶贫济困,对困难群体,应多激励、多扶持,着重进行"自尊、独立、自爱"和艰苦奋斗教化,对外出务工人员要引导他们遵纪遵守法律,艰苦创业。 因地制宜。山区农村幅员宽阔,居住分散"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通常状况下,人们的思想不仅会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而且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一般而言,经济较发达的地方,群众思想活跃,价值取向多样,重点进行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教化,边远地区民风淳朴,但相对封闭简单被封建迷信钻空子,应多进行科学学问,科学精神及对外开放教化。 因时制宜。现阶段,农村存在的主要冲突是集体经济薄弱,农夫增收缓慢,各种不稳定的因素较多,重点应放在如何帮助农夫增收,维护社会稳定上,把握不同群体的特征,仔细分析不同人群的心里特点和思想状态,抓住带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因人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多做"自选动作",少做"规定动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千家万户,做到每个人的心里。 2、改进作风,多办实事,把教化群众寓于服务群众之中,使农村政治思想工作真正成为亲密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让干部受教化,农夫得实惠。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因此必需坚持走群众路途,关切群众的物质利益和精神要求,现在农夫中的很多思想问题是由于实际问题得不到妥当解决而引发的,假如不解决实际问题,群众势必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心情,实践证明,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关切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实事,建立血肉相连的党群、干群关系是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群众的"行路难"、"上学难"、"饮水难"、"用电难"、"看病难"、"通讯难"是农夫急盼解决的难事大事,也是老百姓眼中最大的实事实惠。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办理群众急需办理的事情,是赢得百姓支持拥护,改善干群关系的有效催化剂,是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方法。我乡红军村是典型的高山村,农户居住分散,水源奇缺,自古人畜靠天饮水, "碗水贵如金"。1999年冬,乡干部下乡到支书何少华家顺手将一盆洗过脸的水倒在地上,年过七旬的何老太太"指责"不已,"唉呀,水是要喂牛的"。此举给在场的干部的心重重一槌。当年冬天,乡上帮助该村找水源、筹资金、买水管、测线路,把一条水管从毗邻的高燕乡拉到了红军村,解决了96%的农户千百年来饮水难问题。去年"7.3"洪灾,造成全乡死亡14(含"7.19"岩崩死亡3人)人,伤9人,房屋全跨43户,半跨89户,全乡一片废墟。乡村干部组织人力,安葬死者,照看伤员,安抚灾民,找居所,选地址,主动进行抗灾自救。正如群众所说"生死关头看干部"。几年来,全乡兴办了大量造福群众的实事。据不完全统计,从1999年来,乡党委政府为群众兴办实事31个大项,切实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饮水难"、"通话难"、"照明难"、"上学难"等问题。 2、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敬重民意,是做好新时期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乡上、村上每办一件公益事业,总是提前谋划,交给村民代表探讨,拿到群众中酝酿宣扬,条件成熟,再召开社员大会。若有95%的人赞成,事情就办得,而且能办好。事业办成后,人们形象的叫做干部向群众"抽条子",搞好竣工决算。如红军村群众盼修路盼了几十年,但第一次就因线路难以确定、群众看法不统一、工程概算模糊,群众始终认为干部有"油水"可捞,工程无法进行。对此,乡上再次帮助村上召开社员大会,公布预算方案,把政府解决的,须要群众投工投劳的,怎样选择线路是最经济的,一并向群众和盘托出。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拥护,极个别的"钉子户",通过群众"借力搭力",也就迎刃而解了。为此,红军村支部书记何少华深有感受的说:"解决老百姓的问题,一是要留意群众切身利益;二是办事业帐目要公开;三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实行村民自治,用他的话说叫"港人治港",干部张网,干部收网;四是干部要敢把自身拿去让群众掂量。"始终以农夫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特殊是兴办公益事业为重点,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系列公开;每季度公布一次财务和村务;群众对公布的内容可以随时查阅。由于真正做到了公开化、实行了民主、充分敬重了民意,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主动性和建设热忱。 3、为政清廉,赢得民信,是做好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扎实抓好廉政建设,仔细落实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要求干部做到"七管好"、"七做到"、"七不能"。即:管好自己的脑,做到头脑清晰,不能异想天开;管好自己的心,做到心想工作,不能自私自利;管好自己的手,做到办实事办好事,不能见利忘义;管好自己的脚,做到走千家万户,不能去的地方不去;管好自己的嘴,做到多讲党的路途、方针、政策,不能说的不说,不该吃的不吃;管好自己的眼,做到放眼世界、眼观十路,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管好自己的耳,做到耳听八方,不能听不进指责看法、一意孤行。在"7.3"洪灾后,县上解决各方面救灾资金近200万元,为把资金用到"刀刃"上,确定了"三支笔"审批制度,资金的发放和运用必经政府分管领导、纪委书记、经办人同时签留意见。在修路、通电等公益事业建设中,也有涉及到干部切身利益的,每个乡、村、社干部都自觉从群众便利的角度来确定工程走向及规模。通过实行一系列过硬的廉政措施,取得了广阔人民群众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