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塑料包装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docx
-
资源ID:4415786
资源大小:87.26KB
全文页数:9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武汉塑料包装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docx
泓域咨询 /武汉塑料包装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 市场分析7一、 行业进入壁垒7二、 行业进入壁垒8三、 行业规模10第二章 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12一、 公司基本信息12二、 公司简介12三、 公司竞争优势13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15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15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15五、 核心人员介绍16六、 经营宗旨17七、 公司发展规划18第三章 背景及必要性20一、 行业的关联性、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行业的影响20二、 竞争格局22三、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23第四章 选址方案分析26一、 项目选址原则26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6三、 创新驱动发展29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31五、 产业发展方向33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7第五章 法人治理结构38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38二、 董事40三、 高级管理人员44四、 监事46第六章 SWOT分析说明48一、 优势分析(S)48二、 劣势分析(W)50三、 机会分析(O)50四、 威胁分析(T)51第七章 运营模式55一、 公司经营宗旨55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55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56四、 财务会计制度60第八章 项目节能分析63一、 项目节能概述63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64能耗分析一览表65三、 项目节能措施65四、 节能综合评价66第九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68一、 人力资源配置68劳动定员一览表68二、 员工技能培训68第十章 工艺技术及设备选型71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71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73三、 质量管理74四、 项目技术流程75五、 设备选型方案76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77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评价78一、 编制依据78二、 防范措施79三、 预期效果评价82第十二章 经济效益83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8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8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84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85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8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87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8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90三、 偿债能力分析9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92第十三章 风险评估分析94一、 项目风险分析94二、 项目风险对策96报告说明包装行业作为万亿级收入规模的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目前,产品包装已经由商品的附属组成部分逐步提升为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包装产业也已经从一个分散的行业形成了一个以纸、塑料、金属、玻璃、软木、专用设备为主要产品的工业体系。从行业结构来看,纸包装、塑料包装是我国包装行业的主要子行业。塑料制品在包装领域的应用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发明了聚乙烯(PE),主要用于塑料薄膜包装,后来逐渐衍生出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这些材料主要用于塑料容器。二战后,聚丙烯(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ET)相继研制成功,PP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用电器、塑料管材、家具的包装,PET则主要应用于饮料瓶和包装薄膜。随着生产技术不断发展,塑料包装材料种类越来越多,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由于具有重量轻、电绝缘性好、不透水、不透气、化学稳定性好、可塑性强等优点,塑料包装现已成为包装行业中极具发展前景的一个子行业,并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2534.6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6061.2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10%;建设期利息374.4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5%;流动资金6098.8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75%。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572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46823.73万元,净利润7577.3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6.61%,财务净现值8191.75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16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此项目建设条件良好,可利用当地丰富的水、电资源以及便利的生产、生活辅助设施,项目投资省、见效快;此项目贯彻“先进适用、稳妥可靠、经济合理、低耗优质”的原则,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投产后可保证达到预定的设计目标。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第一章 市场分析一、 行业进入壁垒1、技术壁垒塑料包装材料行业是一个应用广泛、品类繁多的高科技行业。虽然低端产品的生产工艺都较为普及,但生产低端产品的发泡材料生产企业数量多,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利润空间小,企业单纯依靠低端产品的生产将难以得到发展。而中高端市场的进入则需要企业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以及长期的技术和生产工艺积累。塑料泡沫包装材料生产的关键技术,如高分子发泡技术、辐照交联技术以及与此相配套的相关专业知识、生产工艺等,都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研究开发能力和技术分析能力。在产品化路线设计时,多数产品为根据工艺要求的定制产品,也需要企业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及改进。生产技术及生产工艺构成企业进入该行业从事生产经营的壁垒。2、人才壁垒塑料泡沫包装材料的生产技术涉及材料学、精细化工、合成力学、高分子加工工艺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丰富的研发、设计及生产经验的人很少,原有企业经过多年花费高成本培养了专业技术人才,新进入的企业很难在人员上满足发展要求。3、资金实力壁垒塑料泡沫包装材料属于低密度材料,占地空间大,需购置充足的厂房及仓库才能实现大规模生产。塑料泡沫包装材料的长途运输成本高,存在一定的销售运输半径,需尽量在制造业企业密集的区域设厂,而制造业越发达的地区往往厂房的购置成本越高,导致进入该行业需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4、客户资源壁垒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食品饮料等行业产品对于包装防护材料的性能、质量要求较高,对供应商的选择往往要通过一套严格删选流程,通过现场考察、评审、打样、小批量供货等流程,选择规模实力较强、技术水平较高、产品质量稳定且价格合理的生产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因此下游厂商通常都有固定的包装材料供应商,而包装行业的新进入者缺少老客户资源,要得到新客户的认可也需要较长的时间,从而形成了较高的客户资源壁垒。二、 行业进入壁垒1、技术壁垒塑料包装材料行业是一个应用广泛、品类繁多的高科技行业。虽然低端产品的生产工艺都较为普及,但生产低端产品的发泡材料生产企业数量多,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利润空间小,企业单纯依靠低端产品的生产将难以得到发展。而中高端市场的进入则需要企业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以及长期的技术和生产工艺积累。塑料泡沫包装材料生产的关键技术,如高分子发泡技术、辐照交联技术以及与此相配套的相关专业知识、生产工艺等,都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研究开发能力和技术分析能力。在产品化路线设计时,多数产品为根据工艺要求的定制产品,也需要企业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及改进。生产技术及生产工艺构成企业进入该行业从事生产经营的壁垒。2、人才壁垒塑料泡沫包装材料的生产技术涉及材料学、精细化工、合成力学、高分子加工工艺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丰富的研发、设计及生产经验的人很少,原有企业经过多年花费高成本培养了专业技术人才,新进入的企业很难在人员上满足发展要求。3、资金实力壁垒塑料泡沫包装材料属于低密度材料,占地空间大,需购置充足的厂房及仓库才能实现大规模生产。塑料泡沫包装材料的长途运输成本高,存在一定的销售运输半径,需尽量在制造业企业密集的区域设厂,而制造业越发达的地区往往厂房的购置成本越高,导致进入该行业需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4、客户资源壁垒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食品饮料等行业产品对于包装防护材料的性能、质量要求较高,对供应商的选择往往要通过一套严格删选流程,通过现场考察、评审、打样、小批量供货等流程,选择规模实力较强、技术水平较高、产品质量稳定且价格合理的生产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因此下游厂商通常都有固定的包装材料供应商,而包装行业的新进入者缺少老客户资源,要得到新客户的认可也需要较长的时间,从而形成了较高的客户资源壁垒。三、 行业规模我国塑料包装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具有相当技术水平和一定规模的行业,在包装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中国塑料工业和包装工业中规模最为庞大的领域之一。根据中国包装联合会的最近一次统计,2015年中国包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7,539家,全国包装行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365.48亿元,其中塑料包装的主营业务收入为占比达39.65%。塑料软质发泡材料是塑料包装材料的一个分支,主要包括聚氨酯、聚苯乙烯和聚烯烃三大类泡沫材料。聚氨酯材料在发泡过程中存在对人体有害的异氰酸酯残留物,且发泡材料无法回收利用;聚苯乙烯发泡制品由于不腐烂、难回收,对周围环境造成“白色污染”,联合国环保组织已决定2005年起在全世界范围内停止生产和使用。聚烯烃软质发泡材料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氯乙烯(PVC)发泡等。第二章 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 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投资管理公司2、法定代表人:胡xx3、注册资本:79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5-8-77、营业期限:2015-8-7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9、经营范围:从事塑料包装材料相关业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二、 公司简介公司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推动智慧集群建设,带动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基础好、引导带动作用大的重点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对外合作交流,发挥产业集群在对外产能合作中的载体作用。通过建立企业跨区域交流合作机制,承担社会责任,营造和谐发展环境。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三、 公司竞争优势(一)工艺技术优势公司一直注重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设备,不断加大自主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力度,形成较强的工艺技术优势。公司根据客户受托产品的品种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技术参数,以满足客户需求,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二)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优势公司围绕清洁生产、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依托科技创新,注重从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的优化来减少三废排放,实现污染的源头和过程控制,通过引进智能化设备和采用自动化管理系统保障清洁生产,提高三废末端治理水平,保障环境绩效。经过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公司已在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三)智能生产优势近年来,公司着重打造 “智慧工厂”,通过建立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自动输送系统,将企业的决策管理层、生产执行层和设备运作层进行有机整合,搭建完整的现代化生产平台,智能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公司的订单管理和工艺流程的优化,在确保满足客户的各类功能性需求的同时缩短了产品交付期,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增强了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四)区位优势公司地处产业集聚区,在集中供气、供电、供热、供水以及废水集中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源配套优势明显。产业集群效应和配套资源优势使公司在市场拓展、技术创新以及环保治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五)经营管理优势公司拥有一支敬业务实的经营管理团队,主要高级管理人员长期专注于印染行业,对行业具有深刻的洞察和理解,对行业的发展动态有着较为准确的把握,对产品趋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瞻能力。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公司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9786.067828.857339.55负债总额3104.962483.972328.72股东权益合计6681.105344.885010.83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30281.6124225.2922711.21营业利润4634.513707.613475.88利润总额4134.713307.773101.03净利润3101.032418.802232.7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101.032418.802232.74五、 核心人员介绍1、胡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8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任xxx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经理;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2、汪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9年出生,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2003年2月至2004年7月在xxx股份有限公司兼任技术顾问;2004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3、万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0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年4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监事。2018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4、王xx,中国国籍,1977年出生,本科学历。2018年9月至今历任公司办公室主任,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5、董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2017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6、石xx,1957年出生,大专学历。1994年5月至2002年6月就职于xxx有限公司;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7、朱xx,197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2002年6月至2006年8月就职于xxx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副经理。2011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监事、销售部副部长、部长;2019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会主席。8、曾xx,中国国籍,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3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六、 经营宗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立足主业,引进新项目、开发新技术、开辟新市场,以求高信誉、高效率、高效益,为用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为股东和投资者获得更多的利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七、 公司发展规划(一)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公司致力于为多产业的多领域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技术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为成为百亿级产业领军企业而努力奋斗。(二)措施及实施效果公司立足于本行业,以先进的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满足产品日益提升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进步要求,为国内外生产商率先提供多种产品,为提升转换率和品质保证以及成本降低持续做出贡献,同时通过与产业链优质客户紧密合作,为公司带来稳定的业务增长和持续的收益。公司通过产品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以及与产业链企业深度融合,建立创新引领、合作共赢的模式,再造行业新格局。(三)未来规划采取的措施公司始终秉持提供性价比最优的产品和技术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公司在技术以及膜工艺技术的扎实基础及创新能力,为成为百亿级产业领军企业而努力奋斗。在近期的三至五年,公司聚焦于产业的研发、智能制造和销售,在消费升级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领域积极布局。致力于为多产业的多领域客户提供中高端技术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在未来的五至十年,以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为核心,利用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利用独立创新、联合开发、并购和收购等多种方法,掌握国际领先的技术,使得公司真正成为国际领先的创新型企业。第三章 背景及必要性一、 行业的关联性、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行业的影响塑料泡沫包装材料的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企业的发展与上下游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塑料包装材料行业的上游行业为石油化工行业,经加工后应用于下游行业主要为电子、家电、汽车、建筑、食品、医疗用品等各行各业。1、本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塑料包装材料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为石油化工,主要原材料为聚乙烯粒子(PE)、聚丙烯粒子(PP)、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等。塑料泡沫包装材料的生产企业通过一定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加以催化剂、泡沫稳定剂、发泡剂等原料,通过物理发泡或交联发泡使塑胶材料发泡(开孔或闭孔型),使塑料原材料中产生大量的微孔,体积增加,密度降低,使其具有缓冲、吸音、吸震、保温、过滤等特性,经加工后广泛应用于电子、家电、汽车、医疗、建筑等下游行业。2、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本行业及其发展前景的有利与不利影响(1)上游行业塑料包装材料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为石油化工,其技术进步将直接降低塑料包装材料的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在石油石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技术、设备、品质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为塑料包装材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保障和坚实的基础。但是近年来,石油价格的巨大波动,也对塑料包装材料行业带来新的挑战。不过,由于塑料包装材料成本在下游行业用户的生产成本中占比很小,客户对塑料包装材料价格的敏感度不高,塑料包装材料生产企业通常可以将大部分原材料涨价成本向下游客户同步转移。(2)下游行业下游行业决定了市场容量、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这些都影响和决定塑料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技术和经济效益。目前,塑料包装材料的下游行业主要为消费电子、家电、汽车、建筑、食品、医疗用品等各行各业,且应用领域和用途在不断持续扩展,在国家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的应用领域和用途也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以电子消费领域为例,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基地,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众多品种的消费电子产品,带动了消费电子产品功能性电子器件行业的快速增长,对应用在消费电子行业的塑料泡沫包装的需求也日渐上升。由于塑料泡沫包装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因此行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并不明显;但由于下游行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也直接导致行业的区域性特征。在制造业发展较好的华东、华南和华中地区,塑料包装材料行业也相应得到良好的发展,而上述以外的地区,塑料包装材料的市场规模及企业技术水平都相对滞后。二、 竞争格局1、低端市场由民营中小企业主导我国塑料包装行业分散,市场集中度比较低,大型企业、国有企业较少,民营企业众多,大部分为中小企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低端市场上主要以价格竞争取胜,呈现出集群合力不大、研发能力不强、转型速度缓慢等特点。2、高端市场由跨国企业及国内技术领先企业主导在高端市场中,跨国公司凭借原料、技术、规模优势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近年来,一批国内优秀企业逐步发展壮大,通过提升生产技术和研发能力,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包装缓冲材料和服务,避开了低端产品市场价格战,与国外企业展开全面竞争。3、区域竞争特点明显塑料包装材料密度小、单位质量的体积大,长途运输费用高,合理经济的供给辐射半径在200公里之内,即一般情况下,产品供应给周边的下游企业用于直接包装或进一步加工为包装物,除非对包装材料有使用功能、卫生、环保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否则少有客户会不计成本的远距离采购包装材料。因此行业内企业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竞争特点,大多数中小规模企业之间,很难形成跨地区的竞争关系,只有在多地建有生产基地的大型企业,才有条件跨区域竞争。三、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1)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塑料软质发泡材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为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2)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塑料软质发泡材料属于高分子发泡材料,应用领域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范围广泛,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鼓励发展的行业。(3)市场容量巨大目前,塑料软质发泡材料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家电、汽车、建筑、医疗等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且应用领域和用途还在不断持续扩展,在国家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的应用领域和用途也为塑料软质发泡材料带来新的市场需求。(4)生产工艺技术不断进步随着进口及国产高分子发泡材料加工机械设备持续升级换代,塑料软质发泡材料的生产技术及工艺水平也在不断进步,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1)国内塑料软质发泡材料研究相对滞后我国塑料软质发泡材料在生产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相对国际水平总体滞后。目前日本、韩国在塑料软质发泡材料行业中处于前列,国内产品主要以模仿和跟进为主,因此无法完全满足国内高端领域的需求,制约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2)行业竞争环境亟待改善伴随塑料软质发泡材料市场需求的迅速增长,同类企业展开了恶性价格竞争。部分企业只注重眼前的市场占有率,为了达到短时间内提升销量的目的,恶意大幅度降低塑料软质发泡材料相关产品的价格,从而导致行业的整体利润率下降,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行业内竞争环境亟待改善。(3)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塑料软质发泡材料行业的主要原材料PVC、PE等塑料粒子的价格随原油价格的变化也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近年来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国际原油的价格波动较大,使塑料软质发泡材料的生产制造企业面临成本不确定性风险。第四章 选址方案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项目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当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19年末,全市下辖13个区,总面积8569.1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812.3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21.2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62万亿元。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汉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作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武汉是联勤保障部队机关驻地、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也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中国光谷致力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武汉正加快建成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盘龙城遗址有3500年历史。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明清时期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天下四聚之一。清末汉口开埠和洋务运动开启武汉现代化进程,使其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武汉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近代史上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主要指标保持全国同类城市前列,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左右。新动能加快成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重达24.5%,数字经济占比40%左右,“芯屏端网”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五大产业基地建设全面提速,构筑起高质量发展强大支撑。当前,武汉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坚定必胜信心,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做好武汉的事情。我们要看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叠加聚焦,为武汉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特别是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成功举办,极大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城市认同、城市自信空前高涨,武汉高质量发展进入“高光时刻”。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加速迈向国家中心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环境显著变化。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理念,为适应引领新常态指明了方向。“十三五”时期,是武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推进经济总量“万亿倍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阶段。一些结构性矛盾、功能性缺陷、体制性障碍、周期性问题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相互交织并集中体现,呈现爬坡过坎、滚石上坡的阶段性特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空间拥挤等“城市病”加剧,城市发展方式亟待转变;社会不稳定因素和风险增多,社会治理方式亟待转变。适应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交通枢纽功能、产业带动功能、要素聚集功能和综合服务管理创新功能亟待增强。尚存在着产业创新能力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的问题,公共服务和产品依然呈现结构性短缺,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数量规模还较大,补短板、兜底线任务仍较繁重。“十三五”时期,多重国家战略机遇叠加,保持持续较快发展的支撑条件没有变:一是长江经济带战略赋予武汉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和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重任,有利于加快高端要素集聚,提升辐射带动功能,在推动形成区域协同发展增长极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有利于强化体制创新和有效供给,加快改造传统增长引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超前布局支撑城市未来发展的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三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等国家战略推进实施,有利于发挥内需前沿阵地优势,拓展新的消费、投资空间,是武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创新驱动型经济的重要支撑。三、 创新驱动发展构建创新创业支撑平台,打造协作分享新经济,合理规划布局创新创业空间,营造创新创业社会氛围,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一)全面推进“四众”依托互联网创新载体,拓宽创新创业的市场、社会需求对接通道。推进专业空间、网络平台和企业内部众创,加强创新资源共享合作。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创办一批智谷空间、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器,建设一批创新园区。推行研发创意、制造运维、知识内容和生活服务众包,推动大众参与线上生产流通分工。营造公共机构支持,企业、个人互助的众扶文化,共助创业者成长。稳健发展实物众筹、股权众筹和网络借贷,提供快速便捷的线上融资服务。(二)拓展创新发展空间提升开发区、功能区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中国内陆自由贸易区政策先行先试叠加和联动优势,促进创新要素和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高度集聚发展,加快建设“自由创新区”。推进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向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转型升级,支持东风公司等企业抢占智能产品发展制高点,支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高度集聚发展,打造“中国车都”升级版。依托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口主城区和江北新城区部分区域,推动国家级新区“长江新区”落地,努力打造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战略承载区。推动武钢、武石化、中韩石化升级改造,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一流生态化工园区。推动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文化旅游生态风景名胜区。拓展中心城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中心城区依托高校院所周边区域、旧厂、旧村、旧商业设施等更新改造,坚持错位发展理念,推动各区围绕科技服务、生命健康、教育服务、现代商贸、创意时尚、现代金融、文化演艺等领域,打造一批创业街区、创业生态园区。增强新城区综合实力。新城区结合工业园区升级和新城镇建设,提升园区智能化、集约化、循环化发展水平,打造若干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宜居的“创谷”。(三)深植创新创业文化培育科学精神,塑造工匠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公众意识。建立健全鼓励创新的容错机制,积极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大力培育创客文化,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建立和完善对创新、创业、创富的宣传、表彰、奖励机制,开展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创业大赛、投资路演、创业沙龙、创业训练营等创新创业活动,推动形成崇尚科学、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全力打造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形成具有武汉特色的特大中心城市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国家中心城市框架体系,巩固综合经济实力全国城市第一方阵地位,力争进入第一梯队,中国中部中心地位进一步凸显。全力打造经济升级版。发展动力升级。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基本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创新型城市,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1.9万亿元,保持中高速增长,为确保2021年经济总量实现万亿倍增夯实基础。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5%,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5%。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化和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形成两个产值过5000亿元产业和若干过2000亿元产业,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55%,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8000亿元。都市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力打造城市升级版。城市功能升级。三镇三城、“1+6”空间布局基本形成,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城市品质升级。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汉派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文明武汉建设取得新成果。滨江滨湖特色更加鲜明,生态环境承载力不断增强。城市生活舒适度、便捷度不断提高,生态宜居武汉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空气质量达标率超过65%,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超过85%。全力打造民生升级版。民生保障升级。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率先实现精准脱贫任务,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幸福武汉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常住人口预期1200万人左右,平均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左右。社会治理升级。法治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面重构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基本实现社会由管理向治理转变,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五、 产业发展方向坚持工业主攻方向不动摇,深入实施“武汉制造2025”,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着力构建“现有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有机更新的迭代产业体系,初步建成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一)聚焦发展三大优势产业集群信息技术。重点布局物联网、光电子、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地球空间信息、智能终端等领域,构建完整的信息技术产业链。加快推进武汉新芯大容量存储芯片、华星光电第六代多晶硅面板等重大项目,策划建设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基地,引进系统集成电路设计、智能平板电视等一批重点项目,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基地。到2020年,信息技术产业产值6000亿元。生命健康。重点布局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精准与智慧医疗等领域,超前布局生命、信息、纳米等科技的融合创新领域,发展针对重大疾病的药物和医疗器械新产品。加快推进湖北智慧医疗健康产业基地、基因测序仪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国重要的生命健康产业中心。到2020年,生命健康产业产值3000亿元。智能制造。重点布局发展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激光加工设备等智能装备制造和智能汽车、智能船舶、智能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家居等智能产品,打造国内重要的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基地。推进以商业航天为主导的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和武汉国家卫星产业国际创新园建设,打造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航天产业名城。到2020年,智能制造产业产值4000亿元。(二)培育壮大成长型产业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端金属结构材料、石墨烯材料、新型轻合金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重点支持纳米材料、生物材料、智能材料、超导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产值1000亿元。新能源产业。优先发展燃料电池、氢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光伏产业,打造全产业链体系,风电、核电、页岩气开采核心零部件及装备配套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到2020年,新能源产业产值1000亿元。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水污染防治与循环利用、大气污染防治与相关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等领域,推进产品与技术高端化、企业总承包运营一体化、设备制造与环保节能服务融合化。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1000亿元。(三)超前谋划未来产业着眼于未来510年全球产业发展前沿,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3D打印、可穿戴设备等领域,选准突破口,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引导各类资本持续投入支持,推进新型技术和新兴产品的研发突破和产业化应用,抢占发展制高点。(四)推动支柱产业高端化以汽车及零部件、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烟草食品、家电轻工等支柱产业为重点,重点围绕两化融合、节能降耗、质量提升等领域,推广应用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发挥研发设计对产业升级的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引进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