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对于印发杭州市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工作方案通知.docx
-
资源ID:44174252
资源大小:14.9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对于印发杭州市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工作方案通知.docx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对于印发杭州市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工作方案通知 1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杭政办函202115 号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杭州市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杭州市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仔细组织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 年 3 月 5 日 (此件公开发布)ZJAC01-2021-0005 2 杭州市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工作方案为实行省委、省政府启动千年古城复兴安排工作部署,围绕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目标,依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2066 号)精神,现就开展杭州市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工作,制定如下方案。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目标。千年古城是指历史遗存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数千年来曾为王城、郡治、州府、县衙所在地,现为建制乡镇(街道)的行政单位。开展千年古城复兴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实行党的十九大、省第十四次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三大领域,坚持爱护开发相融合理念,加大改革创新推动力度,通过古城复兴试点工作,加快打造一批规划引领有序、古迹保存完好、文化标识显明、产业发展兴盛、公共服务优良、改革活力凸显的新时代千年古城,成为数千年古韵传承、新时代经济振兴和老百姓乐享生活的标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牢杭州人民历史之根与文化之魂的文明高地。 (二)基本原则。 11.融合性建设。以爱护传统文化为首要前提,合理推动古城开发建设,注意新思想、新理念、新元素与古色古香的古城风韵有机结合,打造古今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千年古城。2.规范化推动。以古城复兴综合规划为引领,有序推动历史爱护、文化传承、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3.特色化复兴。敬重古城的特性特征,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风俗、掌故、传闻、小吃,在复兴过程中注意古城与古城之间的差异化发展,避开千城一面。4.活态化传承。切忌造城运动,努力修复和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生态,坚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中爱护与传承,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中传承与发展。二、主要任务 (一)做好综合规划编制。系统梳理古城各类规划,统筹考虑国土空间规划要素,高质量编制千年古城复兴综合规划。同步开展城市设计、城镇风貌、有机更新、功能业态等探讨,着力塑造古城特色并将成果纳入千年古城复兴综合规划。(二)加强历史遗存爱护。坚固树立爱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爱护理念,制定爱护管理方法,系统爱护和修复古城的城市肌理、历史街巷、码头埠头、古井古桥、古寺古塔、古道古树等历史遗存,通过适当方式重现其历史风貌。合理修葺传统建筑并适当疏减和妥当安置原住民,优化业态发展 4 空间。坚持考古先行,组织专家团队寻踪觅迹,挖掘古城内的文物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展相关爱护工作。广泛征集和古城相关的历史遗物,打造古城历史文化展示主题陈设馆、纪念馆。(三)促进优秀文化传承。与高校和探讨机构合作,挖掘古城的商埠文化、诗路文化、名人文化、书院文化、宗教文化等特色文化,依托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平台加大对古城传统文化、名人轶事、特色小吃等的宣扬力度,塑造特色显明的古城文化品牌。依托古城复兴标记性成果展示馆、博物馆、纪念馆,组织开展主题教化、社会实践、文化论坛等活动,加大非遗爱护与传承发展的力度。(四)激活经济发展动能。主动开展古城综合交通规划编制,主动纳入上位交通专项规划,争取建设依据,结合高速铁路、高速马路项目实施及水运航道提升,加快建设高铁站、高速互通(或一级马路连接线)、港口码头等现代交通设施,提升古城区位优势,为古城经济发展供应支撑。推动当地优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古城历史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激励发展健康养老、教化培训、文创艺术等符合当地特色的产业,探究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培育经济新动能,形成产业竞争优势。(五)提升公共服务实力。加快打造县域医疗共同体,推动古城基本医疗服务实力提升;加快组建城乡教化共同体,构建城 1乡全覆盖的学前教化体系,建设义务教化标准化学校和优质中学,提升古城教化服务质量;加快建设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大力发展才智养老,提升古城优质养老服务供应实力。(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数字赋能治理现代化,优化营商办事流程,全力推动减时间、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为企业和群众供应优质政务服务。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推广项目收益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新型投融资方式,推动古城所在区、县(市)与各级国有投资平台、各类社会资本合作组建产业转型基金、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等古城复兴相关基金,主动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和资本运作机制,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三、实施程序 从 2021 年起,分 3 批开展古城复兴试点工作,每批试点期为3 年,累计形成 10 个左右试点。(一)自愿申报。由区、县(市)政府向市发改委提交古城复兴试点申报材料,明确申报对象的历史建制、文物古迹、传统文化、特色亮点、经济社会发呈现状和复兴工作安排等基本状况。(二)择优试点。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级有关部门、相关专家择优选择试点,提出初审名单后报市政府审定(纳入市级试点的,优先举荐申报省级试点)。纳入古城复兴试点的乡镇(街道),要组织力气编制千年古城复兴综合规划和年度工作安排,推动相关 6 工作。(三)等级评定。对每批试点进行等级评定,详细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档。有关工作主要托付专家团队等第三方机构开展。合格以上等次的试点兑现扶持政策。连续 2 年为不合格的试点单位,退出试点。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协同工作机制,由市发改委牵头,会同市财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建委、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园文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定期探讨古城复兴试点政策体系、等级评定等工作。试点古城所在区、县(市)政府是古城复兴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古城复兴工作专班或领导小组,在规划编制、资金筹措、人员组织、业态培育、项目建设等方面,全力保障古城复兴工作顺当推动。(二)强化人才保障。市级层面成立千年古城复兴专家委员会,指导古城复兴工作。激励属地政府通过聘任制等形式,解决古城复兴相关专业高层次人才紧缺问题。(三)强化资金保障。结合市级试点古城等级评定,参照省级资金扶持政策,统筹赐予支持。试点古城所在区、县(市)政府要结合自身可用财力,科学支配预算内资金,统筹支配各类转移支付资金,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主动撬动社会资本,全力支持试点古城建设。(四)强化用地保障。支持将试点古城的基础设施项目、社 1会民生项目和重点产业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强化试点古城新增建设用地安排指标保障。支持当地加快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将盘活存量挂钩安排指标全额返还用于古城复兴。本方案自 2021 年 4 月 5 日起施行,由市发改委负责牵头组织实施。 8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纪委,杭州警备区,市各群众团体。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各民主党派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3月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