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docx

    • 资源ID:44193739       资源大小:23.95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docx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重点:亚洲觉醒的背景及特点难点:反帝反封建仍是独立后的拉美人民所面临的艰难任务教学过程:上课前,将下表印发给学生,随着教学的进行,由学生填写“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大事表”地区国家事务名称时间领导人简要状况亚洲朝鲜东学党起义1894年全琫准义兵运动19071910年中国义和团运动1899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印度19051908反英斗争高潮提拉克伊朗资产阶级革命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非洲埃及抗英斗争1882年阿阿拉比苏丹马赫迪起义1881年马赫迪规模大、时间长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斗争18951986年孟尼利克二世阿杜瓦战役成功、维护了独立拉美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01917年19101917年1917年宪法一、亚洲的觉醒老师主要抓住三个问题:1.亚洲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缘由,2.朝鲜人民的反日斗争,3.印度19051908年反美斗争新高潮。其中,朝鲜人民反日斗争,还应包括上一节的东学党起义,来讲清这一部分内容。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联系上一节,日本侵略朝鲜的相关内容,由学生回答朝鲜人民反日斗争的缘由及其性质。二、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引导学生联系本章其次节中有关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内容,使学生相识,非洲人们反帝斗争的背景和缘由。埃及抗英斗争事实上主要是围围着苏伊士运输河限制权的斗争,即保卫主权,保卫民族独立的斗争。讲解并描述苏丹反英大起义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启发学生思索:埃塞俄比亚为什么会在抗意斗争中取得的成功,而埃及的反英斗争却失败了?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讲解时,应联系以往拉美的历史来解决。18101826年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期间,土生白人驾驭了领导权,他们大多是拥有大地产的庄园主。所以,独立后,不仅保留了大地产,这些大地产主还凭借驾驭的国家政权更加扩大了。大地产制庄园经济在拉丁美洲恶性膨胀开来。使学生再次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得到详细的印证。大地产制的封建性成为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的大毒瘤,可通过指学生阅读教材小字部分有关内容,归纳解决。关于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美国在拉丁美洲所推行的政策,来分析、相识迪亚斯政权经济下的墨西哥及其人民革命的任务和性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1917年墨西哥宪法的材料。分析、评价1917年墨西哥宪法的历史意义。最终,如有时间,可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发展的共同缘由及其不同的表现。时间惊慌即由老师作启发、诱导式归纳、概括。小结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殖民侵略扩张,亚、非、拉美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危机空前严峻。因此,激起了亚、非、拉美的广阔人民此伏彼起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民族民主运动进一步发展,标记着亚、非、拉美历史进入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时期。这些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尽管斗争大多失败了,但,斗争并没有完结,新的革命斗争将会在更广的范围、更高的水平爆发,最终必将安葬殖民统治势力。课堂构思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以期达到使学生完整、精确地驾驭与理解教学内容,增加对历史重大问题的概括分析和评价实力。通过课堂总结来条理教学内容,力求使学生对本节教学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得到感性学问向理性学问的升华。板书设计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一、亚洲的觉醒1背景和缘由2朝鲜反日斗争3印度19051908年及英斗争新高潮二、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1背景、缘由2埃及抗英斗争3苏丹马赫迪反美大起义4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1背影、缘由2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墨西哥宪法 第四章第三节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教案 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第三节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学生应驾驭:亚洲觉醒的背景及其标记民族资本主义的形成,朝鲜的反日斗争,印度国大党的成立和19051908年反英斗争新高潮,埃及人民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入侵,拉丁美洲的大地产制及其革命任何,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墨西哥宪法。2.通过学习,使学生相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扩张的关系。3.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相识到,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抗拒、斗争,压迫、奴役得越厉害,斗争就越激烈的道理;通过学习,再次印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性,从而促使学生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19世纪晚期,随着其次次工业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进行,美、德、英、法、日、俄等国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同时,加紧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进行殖民扩张、侵略。亚、非、拉美广阔地区的绝大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危机越加深重。因此,激起了亚、非、拉美广阔人民的抗拒斗争,民族、民主运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亚洲的觉醒,非洲掀起了反帝斗争高潮,反帝反封建仍是拉丁美洲人民面临的艰难任务,19101917年的墨西哥资产阶段革命,是这一时期拉丁美洲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突出事例。这一时期的亚、非、拉美人民的反帝斗争,除埃塞俄比亚、墨西哥取得了成功,其他大都失败了。但却表明白广阔人民反殖民侵略、压迫、奴役的正义立场、显示了宏大力气,斗争并没有结束,预示着更加猛烈的革命运动的到来。 重点分析亚洲觉醒的背景、特点是重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各国加紧对亚洲的侵略,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的新高潮。帝国主义的侵略,也加剧了亚洲旧的经济结构的瓦解,此时,亚洲社会内部也起先发生新的改变,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民族资产阶级形成,资产阶级民族民办法识产生。正是这一改变,确定了在这一时期的斗争中不仅有下层人民的反帝反封建起义,同时也包括以开明地主和民族资产阶级学问分子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这一突出特点。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培育学生将历史事务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视察分析的实力。 难点分析反帝反封建仍是独立后的拉美人民所面临的艰难任务这一问题是本课的难点。在进行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老师应尽量引导学生阅读、探讨、分析,使学生相识到虽然在独立斗争以后拉丁美洲多数国家建立了共和国,但这些国家却没有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成了事实上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在国内,封建势力即大地产制的保存与发展,使拉丁美洲经济发展停滞并且难以摆脱外国限制;而政治上代表大地主实行专政的“考迪罗”军阀独裁体制,既破坏了拉美各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帝国主义侵略拉丁美洲打开了便利之门。在国外,则有英美等国的资本大量渗透,并伴之以军事和外交上的粗暴干涉。这一切因素,使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迟滞、片面和畸形,拉丁美洲要发展,必需冲破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所以反帝反封建仍旧是拉美各国人民面临的艰难任务。 重点、难点突破1.联系上一节日本对朝鲜的侵略的内容,引导学生相识,朝鲜人民反日斗争的必定性和正义性及其性质。2.指导学生联系本章第一节、其次节中与英国相关的内容,来分析、相识英国加紧对埃及的侵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分析、相识埃及人民抗英斗争的必定性、正义性。3.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的内容和摘引1917年墨西哥宪法的材料,分析相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缘由及其成果,从而判定其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4.引导学生理清拉丁美洲自15世纪末以来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使学生认知,反帝反封建仍是独立后的拉丁美洲人民面临的艰难任务的缘由。 课内探究活动1.引导学生思索,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发展的共同缘由,详细到不同国家的干脆缘由。指导学生联系已学学问,分析,探讨,归纳,解决。2.指导学生运用列表法,识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中的重大事务。3.启发学生思索,并指导学生探讨,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的历史作用。 重点:亚洲觉醒的背景及特点 难点:反帝反封建仍是独立后的拉美人民所面临的艰难任务 教学过程: 上课前,将下表印发给学生,随着教学的进行,由学生填写“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大事表”一、亚洲的觉醒老师主要抓住三个问题:1.亚洲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缘由,2.朝鲜人民的反日斗争,3.印度19051908年反美斗争新高潮。其中,朝鲜人民反日斗争,还应包括上一节的东学党起义,来讲清这一部分内容。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联系上一节,日本侵略朝鲜的相关内容,由学生回答朝鲜人民反日斗争的缘由及其性质。二、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引导学生联系本章其次节中有关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内容,使学生相识,非洲人们反帝斗争的背景和缘由。埃及抗英斗争事实上主要是围围着苏伊士运输河限制权的斗争,即保卫主权,保卫民族独立的斗争。讲解并描述苏丹反英大起义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启发学生思索:埃塞俄比亚为什么会在抗意斗争中取得的成功,而埃及的反英斗争却失败了?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讲解时,应联系以往拉美的历史来解决。18101826年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期间,土生白人驾驭了领导权,他们大多是拥有大地产的庄园主。所以,独立后,不仅保留了大地产,这些大地产主还凭借驾驭的国家政权更加扩大了。大地产制庄园经济在拉丁美洲恶性膨胀开来。使学生再次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得到详细的印证。大地产制的封建性成为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的大毒瘤,可通过指学生阅读教材小字部分有关内容,归纳解决。关于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美国在拉丁美洲所推行的政策,来分析、相识迪亚斯政权经济下的墨西哥及其人民革命的任务和性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1917年墨西哥宪法的材料。分析、评价1917年墨西哥宪法的历史意义。最终,如有时间,可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发展的共同缘由及其不同的表现。时间惊慌即由老师作启发、诱导式归纳、概括。小结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殖民侵略扩张,亚、非、拉美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危机空前严峻。因此,激起了亚、非、拉美的广阔人民此伏彼起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民族民主运动进一步发展,标记着亚、非、拉美历史进入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时期。这些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尽管斗争大多失败了,但,斗争并没有完结,新的革命斗争将会在更广的范围、更高的水平爆发,最终必将安葬殖民统治势力。课堂构思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以期达到使学生完整、精确地驾驭与理解教学内容,增加对历史重大问题的概括分析和评价实力。通过课堂总结来条理教学内容,力求使学生对本节教学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得到感性学问向理性学问的升华。板书设计第四节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一、亚洲的觉醒1背景和缘由2朝鲜反日斗争3印度19051908年及英斗争新高潮二、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1背景、缘由2埃及抗英斗争3苏丹马赫迪反美大起义4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1背影、缘由2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墨西哥宪法高二历史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学问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高二历史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学问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第三节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一亚洲的觉醒(一)背景:1、民族危机加深。2、亚洲社会起先发生新的改变。(二).重大事务:朝鲜人民的反日斗争;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和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三)新特点:不仅包括下层人民的发帝反封建起义,也包括学问分子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四)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领导阶级:19世纪下半期,印度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2、领导组织:印度国民大会党(以民主同等和自治为目标)。3、领导人物:提拉克(激进派)4、斗争主派:联合民众;不拘形式;实现独立。5、高潮标记:1908年孟买工人总罢工。二.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一)背景:帝国主义瓜分非洲。(二)主要形式: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三)主要事务1、埃及抗英斗争(1882)(1)背景:英国限制苏伊士运输河(1869年开通);排挤法国力力,单独限制埃及。(2)领导人:阿*阿拉比(3)结果:失败,埃及成为英国事实上的殖民地(4)败因:埃及官僚地主集团动摇和背叛2、苏丹人民的反英斗争(1881)(1)领导:马赫迪(2)特点:宗教色调,号召“圣战”;规模大;持续近20年。(3)结果:失败,英国限制苏丹。3、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18951896年)(1)缘由:意大利入侵(2)特点:在皇帝孟尼利克二世领导下全国各阶层人民共同抗意斗争(3)结果:成功,赢得国家独立地位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一)背景1、普遍建立独立的共和国;2、普遍带有封建色调;(1)经济上:封建大地产制盛行;(2)政治上:考迪罗体制(大地主独裁专制);(3)文化思想上:天主教会保持传统影响。3、事实上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二、突出事例:1910年至1917年发生的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斗争对象:美国支持的迪亚斯独裁政权2、斗争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3、主要力气:农夫、工人、部分军人、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4、过程:两度推翻反动政权,挫败美国干涉5、结果:墨西哥制定新宪法(1)事务:1917年(2)内容:1、国家拥有土地、河流、矿藏;2、收回外国垄断组织占有的资源;3、拆散大地产;(4)保障工人权利。(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宪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有什么共同之处?1、以政治斗争或武装斗争的形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2、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斗争中出现了新的力气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3、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取得肯定的成果。*怎样看待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民主运动?1、从运动性质看,旧式的民族运动演化为主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与革命。2、从斗争纲领和口号看,描绘出了发展资本主义前景的新蓝图,如印度国大党提出了民权和独立的要求,中国的三民主义,墨西哥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3、从参与运动的主要力气看,新的阶级力气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体,变更了过去以农夫为主体的状况,如印度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4、从运动发展的趋势看,经过了从改良到革命的发展过程,如中国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和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5、出现了新式民族运动为主导,新旧民族运动同时并存的状况,朝鲜义兵运动、中国的义和团运动,非洲人民的抗拒斗争没有超过旧民族运动的范畴。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教学目标 1.欧洲殖民者对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条件;海地独立;西属拉丁美洲的独立;葡属巴西独立。 2.通过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使学生相识到: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既是一次民族独立运动,同时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通过比较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美国独立运动,使学生相识到:拉丁美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没有完全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拉美各国人民仍旧面临着艰难的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同时,外国资本趁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而大肆入侵,使拉美各国无法摆脱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的限制。 3.通过对拉美独立运动的学习,使学生相识到:建立在奴役基础上的殖民统治迟滞了拉丁美洲社会的进步,违反了拉丁美洲人民追求民族独立的愿望;拉丁美洲新兴国家的建立,体现了时代的进步;落后地区、民族的人民也有生存权和发展权,只要敢于斗争,坚持不懈,就能最终战胜强大的敌人,赢得民族和国家的新生;自强不息是一个民族、国家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拉丁美洲经验了海地革命、西属拉丁美洲独立斗争和巴西独立运动,有将近2000万人口卷入其中,这一场近代史上反对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和种植园奴隶制度的大规模殖民地独立斗争,除古巴、波多黎各、圭亚那等地外,绝大部分地区摆脱了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的殖民统治,先后建立了墨西哥、危地马拉等17个独立国家,除巴西外,都建立了共和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供应了有利的条件,使拉丁美洲的历史往前迈进了一大步。但是独立斗争的领导权驾驭在土生白人的地主和官吏手里,因此独立后大土地全部制保留下来了,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仍旧很缓慢,外国资本趁机入侵,使拉美各国无法摆脱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的限制。从这个意义说,拉丁美洲独立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完全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拉美各国人民仍旧面临着艰难的资产阶级革命任务。 重点分析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18101826年的拉丁美洲独立斗争,是拉丁美洲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务,要想把握拉丁美洲独立斗争的特点和影响,了解运动的历史背景至关重要。 难点分析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美国独立斗争的不同。同一时期、同种冲突引发、同样任务、同样性质的两场运动为何有不同的结局,学生须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挖掘教材,从经济、殖民国家等方面入手,实行对比的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相反的走向,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确定的,即北美资本主义发展,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一个新的民族也在形成之中。在拉丁美洲却少了这一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确定了政治上分立的特点),从而找出答案,有肯定的思维难度。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关于拉美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对拉美独立运动历史背景的理解应留意运用对比的方法,把它同美国独立斗争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分析。由于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在美洲推行的殖民政策及其所建立的殖民制度也有所区分。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北美和拉美独立运动的诸多不同:如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领导独立运动的力气;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分散与统一;独立后的政治格局与经济发展道路等。 应留意从内外两方面分析拉美独立运动的缘由。从内因看,殖民地经济的发展要求摆脱宗主国束缚、限制的愿望剧烈,虽是独立运动发生的剧烈动因,但终归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还极不充分。拉美独立运动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外因的影响;美国的独立,尤其是法国对西、葡两国的占据(1810年法军占据西班牙)给了西属拉美独立运动发生的有利时机。正确相识拉美独立运动爆发的缘由,对于深刻理解拉美独立运动性质、结果与影响有着很大的帮助。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七节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重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 难点:美国独立斗争与拉美独立运动的不同。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脑教学协助课件 教学过程: 1、由于北美独立斗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有许多相类似之处在讲授时应留意引导学生作对比分析。第一,两场独立运动历史背景的异同点是分析的重点。通过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把握革命爆发的必定性与偶然因素之间的关系。探寻共同规律。其次,讲授两场独立运动的过程时,应突出人民性、艰苦性、正义性和团结协作精神。第三,在分析、评价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和资产阶级的作用时,要留意时代特点,切忌把其保守性简洁归结为阶级的局限性。当时北美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资产阶级作为正在上升的革命阶级领导了独立斗争,在肯定程度上能突破其阶级局限性,表现出更多的革命精神,因而获得更多的革命成果。而拉丁美洲的资产阶级的力气很弱,只是作为革命的一般动力参与了运动,运动领导权驾驭在土生白人地主手中,这给独立后各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 2、关于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由于涉及的地区、国家多,留意采纳地图或图示协助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 3、要求学生依据教材和板书内容小结:从北美独立斗争起先,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又进入一个高潮迭起的激荡时代。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拉丁美洲一系列国家的独立,给当时以欧洲为主宰的世界政治格局以极大的冲击,使欧洲大陆的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美洲的殖民支柱,加速了其崩溃进程。北美独立斗争具有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双重特点,但本质上是资产阶级革命;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也面临上述双重革命任务,但它在更大程度上只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因带有外部条件引发的明显特征,革命带有早产性质,因而独立运动的成果打上很大折扣。 教学设计思想 运用对比、反向思维,借助图、表、课件,在老师的引导之下,由学生进行探讨、推理、归纳、概括完成。 第15页 共15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

    注意事项

    本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docx)为本站会员(1398****507)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