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历年真题解析8篇.docx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历年真题解析8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历年真题解析8篇 第1篇弹指一挥间,十多年过去了,电脑、网络的神速发展令我们_。每过一阵,一项新的电脑和网络技术就会出现。用手写作的人越来越少,用电脑写作的人越来越多。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眼花缭乱 B.猝不及防 C.神魂颠倒 D.应接不暇答案:A解析:“眼花缭乱”指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猝不及防”指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神魂颠倒”指精神意志倒转,不正常;“应接不暇”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文段是说随着电脑、网络的神速发展,人们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电脑和网络技术看花了眼,感到迷乱,“眼花缭乱”最符合这一语境。故本题选A。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说明( )。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正确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有积极的能动作用意识活动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A. B. C. D.答案:A解析:王符这句话的意思是:德行不足以适应所承担的重任,遇到的祸患必定是严酷的;能力不足以胜任所居的职位,遭受的灾殃必定是很大的。这句话意在说明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故本题选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的战争是掠夺性帝国主义战争,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出自列宁的四月提纲,下列关于这次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A.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革命的胜利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列宁作为共产国际的主席领导了这次革命D.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借鉴答案:B,D解析:四月提纲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这次革命即指俄国十月革命。巴黎公社是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与俄国十月革命无关,A项说法错误。共产国际组建于1919年,而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故列宁不可能以共产国际主席的身份领导十月革命,C项说法错误。B、D项表述正确,应选。在共同犯罪中,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关于首要分子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首要分子只能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人B: 首要分子只能是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C: 首要分子都是主犯D: 首要分子既可以是主犯,也可以不是主犯答案:D解析:我国刑法第97条规定,本法所称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AB项错误。第26条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则首要分子不一定是主犯C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有哪些?答案:解析: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8条第1款的规定,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包括:(1)物证;(2)书证; (3)证人证言;(4)被害人陈述;(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6)鉴定意见;(7)勘验、检查、辨认、侦 查实验等笔录;(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下列各项中属于法产生的标志的是( )。A.国家的出现 B.权利义务的观念的形成C.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 D.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答案:A,B,C解析:ABC 解析法产生的主要标志包括以下三方面:(1)特殊公共权力系统即国家的产生。法和 国家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是在同一历史过程中同步出现的,法需要国家制定、认可才能出现,国家也需 要法加以固化、巩固和保障才可以延续下去。(2)权利和义务观念的形成。法的主要内容就是规定权利 和义务,没有权利和义务作为一种观念普遍的支撑,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就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适 用。(3)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根据,是人们用来进行诉讼的主要根据。没 有诉讼没有司法就没有法的产生和存在的余地。由此可知,A、B、C三项都是法产生的标志。D项,私有 制和商品经济的产生是法产生的经济根源,而不是法产生的标志,故应排除。本题正确答案为ABC。艾滋病实际上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人体免疫功能障碍导致的一组症候群。也就是说,最终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并不是艾滋病病毒,而是那些通常在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正常时不会发生的由各种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机会性感染所导致的疾病和肿瘤。人体免疫系统似乎对艾滋病病毒失去了防卫能力,致使人体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病毒俚长驱直入,直接攻击免疫系统本身。艾滋病病毒如何感染给人以及后来如何发展为艾滋病患者的机理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但是一般认为,艾滋病病毒直接感染人体的CD4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病毒借助于外膜糖蛋白进入这些细胞。进人细胞内即释放RNA,并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转录成DNA,并插入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中,从此就长期地“躲”在那里。此后,病毒DMA被宿主细胞的RNA转录为mRNA,并翻译“生产” 病毒所需的结构蛋白。病毒RNA与结构蛋白在细胞膜上重新装配新的病毒颗粒,通过芽生而释放。在感染的初期,当机体内出现针对艾滋病病毒的特异性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后,体内的病毒水平开始 1 ,这种免疫反应不能消除艾滋病病毒感染,但它可以使病毒在复制和清除之间形成一种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谓而没有造成严重的T细胞、巨噬细胞损伤和耗竭,并在血清抗体变阳性后的相对时期处于长期无症状病毒携带期或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综合征阶段。人体的免疫系统同病毒就这样进行着长时间的较量,终于在其他因素的诱导刺激下,T细胞和巨噬细胞内的艾滋病毒开始大量复制,打破了这种平衡,使一部分细胞发生凋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没有任何疗效治疗的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由于持续作战,CD4T淋巴细胞被不断的感染和杀伤,出现了“寡不敌众”、无力“抗敌”的局面,于是那些在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的微生物或潜伏在体内的微生物便2,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发生了,最后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其中一部分人在半年到2年内即可从无症状期发展到艾滋病。此外,艾滋病病毒可致T细胞成热障碍以及抗原辅佐细胞功能丧失,造成免疫系统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损害等,使T细胞迅速减少并最终耗竭。由于T细胞在免疫网络中起中心作用,导致整个免疫系统崩溃,感染者迅速发展为艾滋病患者。填入1 2中恰当的词语是()。A.下降趁虚而入 B.上升见机行事C.提髙趁虚而人 D.降低见机行事答案:A解析:根据文意,当体内出现针对艾滋病病毒的细胞后,病毒的水平应该是下降的,因此B、C项错误。文中,当淋巴细胞不断地被杀伤,出现寡不敌众的情况,潜伏的微生物就会出现,这里把淋巴细胞和微生物放在了敌对的位置,“趁虚而入”是个貶义词,恰恰可以描述微生物,而“见机行事”没有这样的效果。故本题选A。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表达的寓意与此相近的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答案:D解析:“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意思是 :上天有经久不变的规律,大地有经久不变的法则,君子有经久不变的规矩,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A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思是: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到那时再看其他的山就觉得小了。体现了拼搏进取的人生观。B项,“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意思是:蝉嗓阵阵,林间愈见寂静;鸟鸣声声,山中更觉幽深。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等。C项,“两句三年得,吟双泪流”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双泪长流。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意识的能动性。D项,“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意思是:草木本来没有思想,他们的生死荣枯自有天时。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与题干诗句寓意相同。故正确答案是D。目前市场上的汽油有90、93、95、97等标号,这些标号代表的意思是( )。A.代表汽油本身的纯度B.代表汽油的抗爆性C.代表汽油的百分比D.代表汽油本身的碳元素的含量答案:B解析:目前市场上汽油有90、93、95、97等标号,这些数字代表汽油的辛烷值,也就是代表汽油的抗爆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历年真题解析8篇 第2篇你是某大会组织者,之前通知提前1小时到,现在临开会前还有30个人没到,你怎么办?答案:解析:作为某大会的组织者,面对临开会还有30人没到的情况,我会保持沉着冷静,根据具体情况做以下处理:首先,我会立即淸点人数,了解是哪些人还没有到会,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与各个部门领导取得联系,询问情况,了解与会人员未能到会的原因,是否发生堵车等突发状况,然后让部门负责人打电话给每一个没到的人询问未到原因、能到的具体时间。其次,如果乘到人员因为突发状况而迟到,大部分人员可以每快赶到,我会安排会议推迟片刻,如果无法尽快赶到我会根据未到人员的构成决定会议按时举行还是推迟。如果重要相关人或领导没到,我会向已到的与会人员表示感谢并说明缘由,请大家稍等。我会播放一些与本次会议柑关的视频或宣传片,活跃现场气氛。如果重要相关人或领导已到,我会征求并尊重其意见。再次,如果会议如期举行,有重要发言人无法赶到,我会马上联系他咨询是否可以安排一人明晰发言内容代他发言。如果不能我会重新安排发言人,按照预定议程开会.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同时,我会设迟到席,在门口安置提醒牌提醒晚到者轻动作。 最后,会议结束后我会积极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下列有关公务员考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才B.定期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和不称职三个等次C.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D.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答案:A,B解析:AB 解析公务员法第33条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 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故A项错误,应选。该法第36条第1款规定:“定期考核的结果分为 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故B项错误,应选。该法第34条规定:“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 时考核和定期考核。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故C、D项正确。甲、乙、丙三人的职业是律师、教师及公务员,三人中有人喜欢喝茶,有人喜欢喝咖啡,每人只喜欢喝一种饮品且各人喜欢喝的饮品都不同。现已知:甲不喜欢喝茶,丙不喜欢喝咖啡,喜欢喝茶的不是教师,喜欢喝咖啡的是律师,乙不是公务员。由此可以推出:A.甲是律师B.甲是教师C.丙是律师D.丙是公务员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分析推理题目。甲不喜欢喝茶;丙不喜欢喝咖啡;喜欢喝茶的不是教师;喜欢喝咖啡的是律师;乙不是公务员。根据可知,喜欢喝茶的是公务员;结合可知,甲不是公务员,又乙不是公务员,则丙是公务员,且喜欢喝茶。因此,选择D选项。“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B.只有否定才能发展C.否定是自我否定 D.否定中包含肯定答案:A解析:A 解析辩证的否定观的实质就是通过事物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 己,并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自我运动、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疑 者,觉悟之机也。”意指在学习中能够提出问题,是十分可贵的。提出疑问后,判断真伪、正误,得出答案这 一过程促使人们更深入地探索。产生疑问才是发展、进步的契机。这正是辩证否定观的内容,表明否定 是发展的必要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名言的作者是( )。A.李白B.陆游C.孔子D.文天祥答案:B解析:B项,南宋诗人陆游在病起抒怀里写道:“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中国人历来讲究礼上往来,于是每逢年节便有“礼”往来穿梭,甚至于发生“礼”游一圈终又回到起点的怪事B.辛勤的汗水、不懈的努力、数十年如一日的耕耘,铺就了李欣通往成功的道路,如同水到渠成,瓜熟蒂落C.在哲学漫漫的长途上,康德仿佛是一片宁静的湖,因为浩瀚,所以即使有翻卷不已的波澜也被人们忽略了D.我们普及艺术歌曲,应当提倡艺术歌曲的群众化,不要使它成为曲高合寡的“阳春白雪”答案:B,C解析:A项,“上”改为“尚”;D项,“合”改为“和”。上海市获得了2022年( )举办权,这是该博览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A.世界博览会 B.世界园艺博览会C.世界农业博览会 D.世界遗产博览会答案:A解析:如何理解“多个朋友多条路”?答案:解析:不可否认,这话有一定道理。就如人们所言,朋友多了路好走。但我认为,交友还是要慎重。一是要多与领导和同事交朋友,多交流、多谈心、多沟通、多了解,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加强团结,促进工作。 同时,正确衡量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二是要多与相关单位的同志交朋友,以诚为本,虚怀若谷,以诚相待、以礼相待,一切从大局出发,肝胆相照,求同存异,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这样才会深交朋友和广交朋友。三是不交或少交生意场上的酒肉朋友和吃喝朋友,对这种朋友可以一言以蔽之“小人之交甘如醴”。四是交友如果不慎,交的所谓“友”如果不是好人而是坏人,那么多个朋友就不是多条路而是多分危险、多条歧途。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尤其要慎交朋友,自己不能以交友为幌子搞权钱交易、权情交易,进行权力寻租,也不能让有目的、有企图的小人钻空子。面试热点:村干部职业化热点背景:脱贫攻坚,基层干部是关键。某县探索推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打造主动作为、敢于担当、能打硬仗的村干部队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也是是打通乡村治理最后500米的关键。模拟试题:为了有效的解决农村事务,村干部职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也成为各地基层治理创新的实践。对于村干部职业化,谈谈你的看法?答案:解析:1.表明观点。当下,很多地方在推行村干部职业化,不可否认,村干部职业化是大势所趋,是基层治理创新的实践。但是,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2.积极影响。(1)激励作用。之前村干部一年只能收入1万多元,但是干部职业化后,可以拿到3万多元,村干部的岗位更具有吸引力,激励着村干部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工作中。(2)规范化。以往“村干部大包大揽”,问题的处理全凭老办法,效率低;工作“半脱产”,村民有事情,总找不到村干部;村干部职业化后,完善了管理办法,工作中,讲方法、讲程序、讲协调,大大加快了工作效率,也让群众更满意。(3)吸引人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村干部的队伍中。3.存在的问题。(1)加大财政支出。村干部工资的上升,不可避免的加大了财政的支出,尤其是对贫困地区,财政压力较大。(2)压缩村民参与自制空间。村干部职业化后,事情的处理都是按照现有的规则进行,减少了村民参与的机会,容易造成隔阂,激化矛盾。4.解决对策。(1)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的全面推进村干部职业化管理,需要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稳步有序的推进。(2)加大村民自治力度。充分发挥村民主人翁的地位,在具体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多听取村民的意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使地方治理更加针对有效。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历年真题解析8篇 第3篇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_,但_。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_ ,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轨迹 殊途同归 斗转星移B.历程 异曲同工 光阴荏苒C.轨迹 异曲同工 斗转星移D.历程 殊途同归 光阴荏苒答案:A解析:轨迹:轨道,比喻人生经历的或事物发展的道路;历程:经历的过程;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斗转星移:指时序变迁,岁月流逝;光阴荏苒: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第一空用“轨迹”,意在说明笔、墨、纸、砚的发展道路,排除B、D两项。第二空用“殊途同归”,意在说明笔、墨、纸、砚各自虽有不同的发展轨迹,但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第三空用“斗转星移”说明岁月的变迁,而不是单纯地说明时间的流逝。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组成,考试时限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3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近日,一则故宫文物遭人为刻画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一对情侣在故宫具有三百年历史的铜缸上刻画了图案和姓名。故宫方面称已向公安机关报案。这则消息让人不由联想到近来发生过的一连串游客不文明事件。业内人士认为,应倡导以法治手段抑制此类行为,对社会产生教育和警示作用。 据媒体报道,受损的文物是故宫御花园内一座具有三百年历史的大铜缸。铜缸两个铜环把手之间被人刻上了一个“爱心桃”,“张涛”“刘雅”的名字也刻在了上面。一经网友爆料,此事旋即在网上引起一片“讨伐”之声。故宫博物院对此回应说,随意刻写等不文明现象,严重破坏了遗产保护和景观风貌,是一种缺乏社会公德的恶劣行为,将加强巡查密度,发现此类情况立即予以制止。据悉,故宫方面已就此向公安机关报案。但目前,涉事者是否归案仍不清楚。 故宫近三百年历史的铜缸被情侣刻字画心“秀恩爱”;故宫御花园钦安殿前的龙九子之一,专噬奸佞之人的獬豸瑞兽,沦为供游人骑乘的玩具,一个男孩骑在獬豸背上,脚踩在神兽的腿上拍照;故宫御花园中的鎏金大象雕塑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 明代的文物,为什么没有护栏保护?既然是珍贵的文物,游人为什么能随便爬上去?游人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吗?对于这些不文明游客和不文明现象,我们有什么办法来解决吗? 以獬豸为例,其实早些年獬豸身边有整圈的、半人多高的金属栏杆保护。据工作人员介绍,以前这处铜鎏金獬豸周围,确实有金色铜质护栏,后来改为汉白玉石质护栏,最近才撤掉,本意是让游客能更近距离地感受文物。这个说法也得到了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晋宏逵的证实。晋宏逵说:“故宫做了很多的努力,让更多人来享受到这些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你可以看到我们在今年和去年开始,在御花园里把原来的很多栏杆都取消了,目的是让大家在里面更好地参观游览。” 这也说明,故宫方面一直在让游客最大限度地感受这处世界文化遗产方面努力着。故宫院长单霁翔说:“过去紫禁城在2022年前只开放30%,去年开放到52%,今年扩大开放的力度比较大,开放到65%,明年我们还希望能开放到76%。故宫的内部,我们在一步一步往前走,一件小事一件小事在做。比如2022年解决了地上有垃圾的问题,2022年所有故宫瓦片上不能有草,一根草也不能有,很高的标准。2022年,所有的墙壁、彩绘都要保持它的健康状态。我们一直在做,使人们感受到故宫是个博物馆。” 但故宫的极限接待能力每天8万人、最大实际客流量达到18万人,游客总量多了,总有个别人让故宫的这些努力显得有点一厢情愿,让故宫防不胜防。那么,既然有的人这么不自觉,为什么不把文物周围的护栏安放回去呢?晋宏逵认为,这对那些文明规矩的游客来说是不公平的,不能让文明人为不文明人埋单。有人建议可否加大工作人员数量,一一盯防,晋宏逵的意见是“不现实”,“故宫开放面积现在将近60万平方米,这60万平方米你需要多少人能看得过来?人永远解决不了,再多的保卫队伍,不可能每一件文物面前站一个人啊,这是做不到的。”他说,从长远看,这个现象要想制止,只能从对游人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来解决问题。第一条就是我要寄希望于中华民族、这些游客素质的提高。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说,用任何设施,都解决不了人的素质的提高问题。 单霁翔表示,今后对于这种损坏文物的严重不文明行为,游客将被“拉黑”,短期内也很难再进入故宫。目前,因存在倒票、发放小广告等不法行为,已有2500人纳入故宫的黑名单。事实上,为了制止此类不文明行为,2022年4月,国家旅游局就出台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了6类不文明行为将被“记录在案”。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限为一到两年。进入“游客黑名单”将会影响到游客再次旅游,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出境和银行信贷等。客观讲,“游客黑名单”确实对旅游不文明行为起到了威慑作用。但它只是一个行为守则、道德公约,其约束力、震慑力并不大。“取证难”和“处罚难”,依旧是制止游客不文明行为的难点所在。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认为,道德还需法律来保驾护航,对于旅游乱象,相关法律需加以完善。 一位故宫员工也说,“我理解游人的心理,有的人一辈子才来一次故宫,总想摸摸这看看那。我们苦一点多劝导,但素质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坦率说,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再保护,一天18万人也要把文物摸坏。很多游客是听劝的,但也有很多人,你说他,他完全不当回事,说说笑笑,对侵犯文物丝毫没有悔意,因为他们并不觉得自己错了。这让我感觉,解决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出台什么措施,而在于没素质的游客缺乏羞耻心”。 2.据知情者透露,文物古迹上频繁出现刻画现象是破坏文物的违法成本太低,类似刻字这种行为发生的随意性实在太强,难以监督,而惩罚力度也不是很高,缺乏震慑性。对此,岳屾山律师坦言,治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有法难依的情况确实比较突出:“这样的惩罚举措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主要问题是,法律规定在这里,但是抓到的或者采用这种规定来处罚的,可能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而且,很多人并不认为这是一个违法行为,在普法宣传方面,我们也要加大力度。” 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石培华认为,培育国民的文明旅游素质,抑制游客不文明行为,要多措并举:“我觉得像这样的事情,应该是多种手段来应对。如果触犯法律的,要通过刑法或者文物法等来解决。第二,通过不文明记录来进行社会监督和约束。第三,要靠个人素质修养的提升,大家来进行监督。”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广瑞认为,可以通过游客“黑名单”方式达到告诫公众的目的,“最近一段时间,国家旅游局实施了多个黑名单的做法,这个重要的还是警示社会,对本人来说是一种处罚,对社会来说是一种教育。” 3.正式开门迎客仅数周的上海自然博物馆颇受观众热捧,客流量屡迎新高。但据多家媒体报道,由于个别游客的不文明参观行为,馆中出现了科莫多巨蜥标本爪子断裂、海水触摸池海星死亡的现象,其中海星的死亡更多的是因为被游客抓出水池合影。 长久以来,更不断有网友吐槽“参观者在博物馆内大声喧哗”“跨越护栏”“参观时衣衫不整”“拍照使用闪光灯”等种种行为,从吐槽的频繁程度来看,发生在博物馆中的不文明举动,似乎已成为一个难以医治的顽疾。 针对不文明参观现象,曾有评论表示,这与博物馆管理不到位有很大关系,但馆方亦有难言之隐:工作人员再多,也很难做到无处不在,难免会有疏漏之处。同时也有网友指出,不文明参观者的公德心和文明水平是不合格的,因为文明素质的修养在某种程度上更要靠自我管理、严格自律来体现。 有媒体撰文指出,该类问题如果从社会层面来思考,公民文明素养如何与现代化同步,精神文明如何与物质文明比翼齐飞,已经成为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而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等,都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加大外力强化约束、让不文明行为付出代价固然是一种有效措施,但文明同样需要有效引导。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常瑞卿此前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引导观众文明参观需要从制度建立和素质提升方面双管齐下,“最重要的是,全社会要加强对文明参观的宣传,循序渐进地提高观众的个人素质,唤起他们对文物保护的意识”。 4.把自己的名字刻在那些有历史价值的文物上,所表现的是对历史、对生活、对文化敬畏感的丧失。轻贱历史,等于轻贱我们自身,失去敬畏感,也就失去了厚重。怎样改变这样的状态,一般的教育或许可以慢慢养成公德,这没什么问题,我们现在的教育本身也有这方面的内容,尽管重视得不够,应该会慢慢变好。 国民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长时间持续不断地培训和培养,建立更好的社会环境,树立更好的公德意识,在这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不是做得少,而是持续性不够。在文物上乱刻的人,其实大部分都不是有意破坏,更多是一时兴起随手而为。现代旅游的人非常多,必然会有一些人教育程度不足,他可能根本不知道这东西是文物,是不能刻的,因此就得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有相应的教育机制。 在当前旅游景点文物屡遭少数不文明游客黑手的情况下,一些景区对文物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很有必要,绝大多数游客也能够理解。毕竟瞻仰文物用的是心,而非亲手去摸,更不可刻上“某某到此一游”。 对文物疏于保护,非要等文物被损毁再去报警追责,即使追查到违法责任人,即使对违法者进行严厉的处罚,对被损毁的文物也于事无补。保护文物,与其做“事后诸葛亮”,显然不如做“事前诸葛亮”。 “在名胜古迹上刻字留名,是向世界表明自我的存在。”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教授王晓丽认为,与古人的留名相比,今日游客到此一游的心理悄然变化,现阶段出国旅游依然属于高消费,外出旅游会成为人们炫耀的资本,留名、拍照能使得炫耀感无形增加,尤其在年轻人群体中,攀比心理通常比较强。“证明自我存在的办法有很多,外国一些景点或公共场所设立的涂鸦墙、手印墙,既不损害文物和景区建筑,还能供游客发挥想象力表现个性,抒发感情,国内景区值得借鉴。”王晓丽说。 5.南京明故宫皇宫遗址西南角,一个总投资达200亿元的“中航科技城”商业地产项目拔地而起。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为何总抵挡不住推土机的步步进逼?在此,我们不妨听听业内人士是怎么对媒体说的。 王石川(媒体评论员):真不知这一商业项目,为何敢于冒犯明故宫。根据2022年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规定,明宫城遗址及周边100米范围内,不得从事新的建设,中航科技城的项目建设已与该条例规定产生冲突。早在2022年,国家文物局即要求江苏文物部门“对明故宫皇城遗址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古勘探、调查和测绘,明确遗址范围和重要遗迹的分布情况”,但现实证明,这一要求未获足够响应。 历史遗址与城市开发时有冲突,却非水火不容。每一个商业项目的出台,都应该遵循程序,遵守法律,遵照世道人心。 “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否则,涂抹再多的经济粉底,也遮不住历史的伤疤;高楼大厦再密集,也掩藏不了庸俗的市侩气。当峨冠博带零落成泥,当崇楼华堂沦为草泽,当喧腾成为短命的别名,当文脉被敲打得千疮百孔,我们还能拿什么留给后人?让法治镌刻山河,让敬畏雕镂人心,越在流光溢彩的时代,越需要拒绝过度商业化,拒绝将城市建设凌驾文物保护之上。由此我们才敢自信地说,我们既能找寻到过往,也能穿透未来。 王健(央视评论员):文保单位之所以在商业大潮中腰杆不硬,源于发展观念中的“唯GDP论”作祟。既带不来效益,也带不来更多的政绩,文物保护单位常常在父母官的眼中成了“二等公民”。甚至在极端案例中,文物保护工作被视为发展经济的“拦路虎”,在冲突中被屡屡挪开,为商业利益让路。文物保护工作步履艰难,而执政理念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这就需要强有力的外力介入,为文保工作打气撑腰。 两把利器将改变文保工作孱弱的局面: 第一把利器是“法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之际,运用法律武器为文物保护撑腰是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文物保护法对毁坏文物作出诸多规定,但现实中“有规定、无执行”的状况依然存在。与此同时,法律规定的处罚标准依然过低。例如,“(毁坏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商业开发者而言,区区50万元与商业开发收益相比,只是九牛一毛。因此,加强法律的约束力和震慑力,是不可回避的课题。 第二把利器是“问责”。对于在管理中长期忽视文物保护的干部和部门,果断运用问责的武器,必将有利于扭转现状,改变文保工作孱弱的局面。 留住文化根脉,才能守住民族之魂。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理应避免把“文物保护”和“城镇化”对立起来的倾向。事实上,只有保护好文物古迹,才能避免“千城一面”的尴尬,我们的城镇化也才能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魏英杰(专栏作者):从报道看,至少在9年前,南京市文物部门就在相关地块内发现明皇宫西墙的墙基了。有人可能会说,明南京城那么大,难道全都应该圈起来保护不成?不是这么理解。据介绍,明朝南京有四层城墙,分为外廓城、都城、皇城、宫城。宫城就是明朝迁都北京前皇帝住的地方,乃包括皇城和宫城在内的明故宫遗址的核心区域。如果连宫城都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谈何文物保护,文化的尊严又何存? 如果说当时犯错是因为考古挖掘不全面、文物保护意识落后,今天的行为则已涉嫌违反国家文物法规和当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南京明皇城遭遇最大一次灾难是太平天国对其进行过毁灭性破坏,致使地面建筑几乎荡然无存。如果宫城遗址被高楼大厦覆盖,则意味着明皇宫被连根拔起、彻底毁灭。而开发商打出的广告是“龙脉豪宅”“皇家地脉”,就此能说开发商对遗址的特殊价值一无所知吗?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6.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彭蕾向记者分析,破坏了景区文物,游客当然有责任,“但文物保护单位的责任也不容忽视”。“这说明管理者自身的安防、技防、人防有不到位之处。”彭蕾说,在故宫铜缸刻字事件中,故宫号称有人数最多的保安人员,却没能及时发现、制止,“至少说明保卫工作有所欠缺”。 上述事件曝光后,不少网民质疑破坏文物的违法成本太低。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63条规定,刻划、涂污国家保护的文物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李晓东还透露,目前,学界和实务界正在研究行政法和刑法相衔接的问题,这也适用于文物保护领域。“两法衔接,分层次设定责任。一方面防止以罚代刑、推卸责任;另一方面,针对法人违法的现象,也能及时施以适当刑罚,是一种威慑。”彭蕾解释道。 但彭蕾向记者强调,现在文物保护的法律体系基本成形,问题主要还在于法律的执行不乐观。 据中新网报道,2022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文物保护法的执行情况做了调研,调研报告说:“检查中发现,文物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人员偏少、经费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据彭蕾介绍,文物部门虽有一定的行政执法权,但主要是与其他部门如公安、海关、住建、环保等相配合,各部门又分别有各自的工作重点,这就导致在文物保护法律执行上打折扣,文物部门的执法权仅限于警告、罚款。 鉴于“现行文物保护法在一些方面已同文物工作实际不相适应”,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2年启动了该法的修订工作。作为参与专家,彭蕾表示:“体系本身需要改,现在也正在修法过程中,但大体上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在法律执行上欠佳。” “我们有很详细的制度,但是执行如何呢?”著名文物保护专家金熠表示,“现在需要有力度的惩罚。” 在法律手段之外,彭蕾提示,未来技术手段也是保障文物安全的一个有效方案。她在参观莫高窟时,对那里的球幕影院印象极为深刻。“洞窟壁画在镜面上恢复得很好,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莫高窟最珍贵的壁画都在这里,最脆弱的洞窟关闭了,让游客先参观数字化球幕影院,游客的体验也非常好。”她说,“景区管理者对文物的管理,需要创新方法,宜疏不宜堵。同时,也要考虑最大容载量的问题,限制游客人数,安防设施也要跟游客容量相匹配。” 7.市民陈先生途经明城墙华严岗门时,发现城墙内侧的大幅墙面被人喷上各种涂鸦,很难看懂。“虽说华严岗门是后建的,但毕竟已经成为了明城墙的一部分。我前几天路过这里,城墙上还干净得很,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人涂得乱七八糟。”陈先生非常气愤地说。无独有偶,明孝陵神道中段有一石象的鼻子上方遭人刻名涂鸦,“黄友坤”大大的名字清晰可见。此外,还有“李尚德”“潘芳才”等四五处涂鸦;有的名字刻写上去已经有些时日了,而有的似乎是新刻的。 对此,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周菊萍明确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到现场看过了,这些名字的涂鸦都不是最近发生的。网友所说的有名字是新刻的,并不准确。这也就是说,水泥涂抹“治癣”也并非最近发生。对此,周菊萍表示,这种处理方式,也非常老。用水泥覆盖涂鸦的处理方式,是很久以前的老办法,现在不可能仿照。 让人痛心的是,由于是刻上去的,这意味着类似的涂鸦是几乎没有办法清洗掉的。未来,明孝陵再出现类似的涂鸦事情怎么办?对此,中山陵园管理局也有些无奈。周菊萍坦言,难度有些大,目前并没有安装监控“盯紧”石象路的石刻,只有部分路口安装了监控。 一个可喜的消息是,中山陵园管理局已经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建立监测平台,监测整个明孝陵景区。不仅包括文物本体,还包括周边环境等。比如说:明孝陵内的石象的风化情况,游客对它们的影响有多大。监控系统届时有望进一步完善,一旦发现刻字等不文明行为,系统就会发出预警,巡查工作人员有望第一时间到位制止。 8.类似在景区文物上刻字的违法行为,因游客繁多,追究责任以及处罚的难度不小。但不追究,景区文保就将陷入“因为情节轻,所以难追究;因为不追究,所以再破坏”的循环当中,导致景区文物保护工作遭遇尴尬。 “毁坏文物的,别存在侥幸心理。”江苏衡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封顶律师认为,现行法律对文物刻字行为是有约束的,有故意毁坏文物罪这一条,刻字者最高要承担刑事责任,一般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即便情节没有那么严重,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故意污损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损毁公共雕塑等,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也将处以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此外,还有旅游“黑名单”的约束等。 封顶强调,景区主管部门的文保措施也应更加到位,形成对文物破坏行为的严防死守,不给不文明游客留下机会及空间,从源头实现对文物的保护升级。无论是通过各项技术手段,使景区文物保护更规范科学,还是增加专门人手巡查看管,清除景区文保死角等等措施,都可以有效避免文物遭到游客无端破坏。“毕竟,每天出入景区的游客众多,素质高低各有不同,全凭游客自觉保护文物并不现实。”他还建言,在文物愈发珍贵的今天,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文物破坏行为的查处力度,给予文物破坏行为更严厉的警示和惩戒,进而对文物破坏行为形成更有效的震慑。 也有专家表示,我们现在绝大部分破坏和损坏文物的案件都是通过协调。近五年中,我们应用刑事诉讼法,也就是说进行判刑的案例只试用了一例。所以,我们对法律武器应用不够,这也是存在的问题。 9.2022年8月17日,国家文物局发布文物违法行为举报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举报文物违法行为。首开文物违法全国性举报窗口,文物保护与监督开启“全民时代”,同时也标志国家文物督察制度建设迈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