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富饶西沙群岛,部编版(1).docx
-
资源ID:44212478
资源大小:14.9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富饶西沙群岛,部编版(1).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富饶西沙群岛,部编版(1)18 富裕的西沙群岛 1.相识“饶、优”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2个字,会写“位于、部分”等16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3方面来写西沙群岛风景美丽、物产丰富的,能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能发觉第五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3.能选择喜爱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4.能选择一幅画,写几句话描述图上的景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沙群岛是个漂亮富裕的地方,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借助段首的重点句理解第2、4、5自然段的内容,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一、经典诵读,检查预习 1.经典诵读山川之美 2.检查预习,认读词语师:课下大家都预习了这篇课文,现在老师要检查你们的预习状况,来看大屏幕上的词语,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遍,说一说你想提示大家哪个字的读音?(1)生自由读 (2)生提示其他同学跟读(3)齐读一遍字词 3.师:参这个字是个多音字,课文中读shen,可以组词海参,其他的音大家知道吗?生说其他的音并组词,后齐读一遍。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导入课文 1.师:今日老师想带领大家领会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那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板书:富裕的西沙群岛。2.师:同学们,通过预习,你知道西沙群岛在我国哪个省的哪个城市了吗?(预设生:海南省三沙市)(师相机出示地图)课文第一段有一句话很好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位置,谁来读读?出示:“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带领孩子们了解地理位置,并读好这句话。理解富裕 3.师总结:这就是课文所说的西沙群岛。西沙群岛是我国的南大门,是我国的海防前哨,也是我国海疆不行分割的一部分,更是我国重要的国土。4.师:作者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西沙群岛,什么词?生:富裕师:富很好理解,组词可以是生:富有,丰富,那富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词和之前我们学过的“找寻”“伙伴”“光明”这些词一样,两个字都表示同一个意思,所以富就是饶,饶就是富,富裕指的就是物产多,财宝多。师:在作者眼中,富裕指的是什么呢?请同学读读课文中的第一自然段,找找哪个词说明了富裕?(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生:物产丰富(板书) 5.师:除了物产丰富,西沙群岛还有什么特点呢?生:风景美丽(板书) 6.师:这里有美丽的风景,有丰富的物产,难怪作者夸这里是个可爱的地方,我们读一读这句话。ppt出示“那里风景美丽,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生齐读。7.师:本篇文章就是围绕这一个意思来写的,你能再从文中找到和这句话相像的关键语句吗?找一找。8.师:这两句话一前一后,首尾呼应,使这篇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理清脉络 1.师:西沙群岛究竟有哪些风景和物产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6页,自由朗读课文2至5段,边读课文边把每段主要描写的风景或物产圈出来。2.学生自读后沟通风景和物产,学生说,老师随机板书(板书结合板画,填入相应的位置)3.指着板书,师:刚才我们结合大家的学习成果,把这些风景和产物进行了位置的划分,通过板书,你们是否能说一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西沙群岛的?(引导学生把珊瑚、海参、鱼总结为海底的生物或者动物) 4.师:这三个部分哪个部分最吸引你?老师和你们一样,被那些好玩的海底生物给深深吸引了,现在我们想象自己在海底潜水,跟着作者游啊游,游到了珊瑚边.(出示图片) 学习第三段: 1.师: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珊瑚?生: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师:这是写了珊瑚的什么?外形(板书)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比方 2.师:海底只有这两种珊瑚吗?生:许多种。师: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生:各种各样(出示图片) 师:瞧,老师找来了各种各样的珊瑚,请你试着抓住这些珊瑚的外形特点,用上比方或者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一下珊瑚呢?(出示一些珊瑚的图片)生先思索,后说。3.师:作者通过抓住珊瑚的外形加上比方的修辞手法,把珊瑚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珊瑚的可爱! 4.师:这么漂亮的珊瑚,真是西沙群岛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啊,真是风景美丽,物产丰富(指着板书引导学生说。) 5.师:海参和大龙虾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谁能从文中找个词形容一下它们?生:海参:懒洋洋(板书) 师:文中哪个词让你觉得海参是懒洋洋的?生:蠕动, 师:蠕动这个词还能让你联想到什么动物?生:蜗牛、乌龟师:我们来看看海参是怎么蠕动的(播放视频,读科普)海参动作(板书)这么慢,怪不得作者说它懒洋洋的。谁能懒洋洋地读一读这句话? 师:那大龙虾又是什么样的呢?生:大龙虾:威猛(板书) 师:你从哪感觉到大龙虾特殊威猛?生: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 师:这外形和动作真像个威猛的将军正在巡逻呢!(板书) 师:谁能把大龙虾的威猛读出来? 师:瞧!作者很奇妙地抓住了海参和大龙虾的动作和外形来描写,把他们描绘的活灵活现。下面我们把海参的懒洋洋和大龙虾的威猛读出来吧。女孩子读海参部分,男孩子读大龙虾。6.师:海底世界真是丰富多彩,我们伴着音乐,一起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吧。7.师:西沙群岛的珊瑚多样、海参懒、大龙虾威猛,这么多好玩、可爱的海底生物,谁见了都喜爱。难怪作者要说西沙群岛(出示句子“那里风景美丽,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学生齐读。学习第四段: 1.师:除了这些,海里最多的是什么呀?(鱼)我们先来观赏一下海底的鱼。(播放视频)2.师: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总结出鱼的特点:样子美,数量多 3.师:作者和你们有同样的感受,围绕这两个特点写了这一段,你能找到其中哪句话既写了鱼的样子很美,又写了鱼的数量多吗? 生: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师:这就是这段的关键语句。 4.师:你从这段话哪些句子中能体会到鱼的样子很美呀? 生: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师:我们来跟这些小鱼打打招呼吧!(师出示一个图片,学生读一句) 5.师:海底只有这几种鱼吗?生:不是,是许多种 师: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生:各种各样 师:海里有许多奇形怪状的鱼,而且这些小鱼已经游到了你们的手中,谁来介绍一下你手中的鱼呢? 师:这么多漂亮的鱼在我们的西沙群岛里,真是多得数也数不清啊!难怪人们要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假如这就是整个海底,那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都上台来,把你手中的小鱼放回大海里吧! 6.师:真的是一半一半啊!可是,我们的小鱼是那么的活泼,它们喜爱跟随着大海游动,去探险,有的去海的更深处游,有的向海面游,有的还会窃窃私语呢.它们和大海是相融的,这一半,一半,其实是分不清的,水中有鱼,鱼边有水。所以课文中的“一半”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半,而是泛指鱼许多。这么多的鱼,既是丰富的物产,也为我们的大海带来了漂亮的景色,难怪作者说:出示句子“那里风景美丽,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学生齐读。7.师:下面我们想象自己正在海底潜水,看到这么多漂亮可爱的鱼,你的心情肯定特别开心,下面我们伴着音乐,把这段话美美地读出来吧!学习写作方法: 8.师:你们把鱼儿的美读的淋漓尽致,美丽的语言值得我们好好学习。那作者原委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把鱼儿们写的这么美的?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几句话,思索一下。预设:生可能会说细微环节、形态、特点、颜色、动作等等,师引导说出作者是抓住了鱼的详细部位的特点来写的。 生可能会说用了修辞手法 师:对,用好修辞也能把事物描写的很美 师:你们都关注到了内容,往往句式也可以带来美感,我们看一看作者用了什么句式呢? 生:排比 9.师总结方法:(1)抓住详细部位的特点(形态、颜色)(2)运用了修辞手法(比方、拟人)(3)讲究句式美(排比) 10.师:我们的黑板上有各种各样的鱼,老师把他们请到了大屏幕上,你能抓住它们的详细部位的特点来写一写吗? 11.出示第四段,标红关键句,说出关键句的位置。 师:请你给自己写的一段话在开头加上一句关键句吧。 写完后共享 四、课堂小结 师:指着板书说:今日,我们一起走进了海底世界,领会了海底世界的风景美丽、物产丰富。下一节课,我们再渐渐向上,来到海面和海岛,去观赏另一番漂亮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