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第三、四、五章).docx
-
资源ID:44232073
资源大小:22.8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第三、四、五章).docx
初中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第三、四、五章)初中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 初中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 一、地球的形态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2、人类相识地球形态的过程:古代(凭直觉)“天圆地方”;近代(视察,麦哲伦环球航行胜利)“球形”;现在(测量计算)不规则的椭球体。3、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球仪的概念2、地轴假想轴3、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三、经纬线和经纬度1、纬线与纬度(1)纬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2)纬线的特点A.形态全部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B.长度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渐渐缩短,最终成一点。C.方向指示东西方向。(有多数条)(3)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全部北纬均位于北半球,全部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2、经线和经度(1)经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2)经线的特点A.形态全部的经线都是半圆状;B.长度全部的经线长度都相等;C.方向全部的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有多数条)(3)经度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为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为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4)经线圈全部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组成经线圈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5)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切记:0°-20°W虽为西经,但是东半球;160°E180°虽为东经,但是西半球。)四、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大约是24小时(3)产生的现象: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2、地球的公转:(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一年。(3)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季节改变(4)公转的重要特征: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的夹角,并且北极总指向北极星旁边。(5)昼夜的长短:阳光直射赤道(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越往北去白昼越长,直射北回来线(夏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长。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北去白昼越短,直射南回来线(冬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最短。五、温度带的形成与分布1、五带的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2、范围:0°23.5°S(23.5°N)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23.5°S66.5°S为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66.5°S90°S为南寒带。3、特点: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温带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四季改变明显。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复习提纲 第七章复习提纲日本。 1、位置:日本东部面临_洋,北临海,西临海,南临海2、日本事土由、和四个大岛及旁边数千个小岛及四周海疆组成其中_岛面积最大。在图中填出日本四大岛屿3、日本的居民主要是族,通用语4、日本面积,海岸线,形成许多优良港湾。5、日本的地形以_、为主,沿海平原狭小,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6、日本最高山峰是山,它是一座火山。7、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多山,而且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提示:日本位于_板块和_板块交界处,地壳,使日本多火山地震w:日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8、日本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拥有带和带季风气候。9、河流:日本多山,降水又较多,河流的特点是而。:日本经济特点、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9.为了便于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日本利用岛国优越的地理位置,把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和沿岸.首都:填出日本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京滨工业区10日本文化既有深厚的_民族的传统色调,又有剧烈的_气息,是_文化兼容的典型。其次节东南亚 (1)位置纬度位置:东南亚绝大部分处于带。 海陆位置:地处洲与洲,洋与洋的“十字路口”。 (2)范围:包括和两大部分。(3)地形中南半岛:相间,分布,城市与人口主要分布在及河口三角洲。城市名称旁边大河名称所在国家名称河内金边万象曼谷仰光 马来群岛:地形坎坷,多火山、地震,有世界上“火山国”之称的国家印度尼西亚 (4)气候:主要气候类型:中南半岛的气候和马来群岛的 气候。2、农业:粮食作物主要为,热带经济作物主要有:、棕榈油、和。 3.东南亚是世界上和最集中的地区。 4.连线 印度尼西亚大金塔 缅甸仰光婆罗浮屠 柬埔寨水上市场 越南吴哥窟 泰国曼谷花园城市新加坡下龙湾第三节印度 A、地理位置和范围从海陆位置看,印度位于我国的面(填方位),是(填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东临湾,西临海;从纬度位置看,大 部位于7°S和34°N之间,属带和带,以气候为 主。首都。B、地形和河流读“印度的地形”图,回答:印度地形自北向南有三个地形区,北为山脉,中间为平原,南为高原,境内的主要河流恒河发源于山脉,经国的恒河三角洲注入湾。(属洋)C、世界其次人口大国1、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目前人口已经超过亿,仅次于国,居世界第位。D、气候与农业生产水旱灾难频繁1、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为全年,有明显的两季。由于受季风的影响, 印度极不稳定,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灾难频繁; 2、69月雨季盛行风,风从吹向;(填陆地 或海洋),暖湿气流带来较多的降水,10月次年5月为旱季,风从吹 向,气流干燥,降水较少;3、由于夏季风活动异样,假如夏季风来得,退得,风力, 降水过,就会发生灾;反之,假如夏季风来得,退 得,风力,降水过,就会发生灾。所以印度的降水主要受影响,而水旱灾难主要与风活动异样有关。 4.主要粮食作物有:和。5.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其中,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印度被形象地称为“”。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6.服务外包产业特点:、。 第四节俄罗斯(一)学问储备:A、海陆位置俄罗斯位于大陆的北部,东临洋,西临海,北临洋,西南临海和海; B、领土组成地跨亚欧两大洲的欧洲国家,邻国有:。上图中画出俄罗斯境内的亚欧分界线俄罗斯欧洲部分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人口却占总人口的,历史 上始终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首都位于欧洲部分中心, 故俄罗斯虽地跨两大洲,但历来被公认为洲国家。 C、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国家,东西距离长多千米,南北宽约4000 千米,面积超过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纬度位置和气候:从俄罗斯所处纬度看,俄罗斯气候类型以气 候为主。其特点是冬季,夏季;降水较少,由于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高,故冬季特别寒冷。 E、地形和河流、湖泊视察俄罗斯的地形,可以看出: 1、其特点是大部分地形比较。叶尼塞河以西为(填地形), 以东为、,。 地势特点为凹凸,凹凸,所以在亚洲北部的河流鄂毕河、 叶尼塞河、勒拿河都由向注入洋。东部河流阿穆尔河 就是中国的江,注入洋。 2、东欧平原上的伏尔加河,注入海,是欧洲第长河,由于它流量 丰富,水流平稳,航运价值很高,被俄罗斯人称为“”;中西伯利亚 高原南部的湖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3、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填写下表4、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经济工业区:在图上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工业区 1).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主要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 2).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这里的石油化工、造船、电子、造纸和航天工业非常发达,也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3).乌拉尔工业区:。这里主要生产石油、钢铁和机械等产品。4).以库兹巴斯为中心的西伯利亚工业区:这里主要生产煤炭、石油、自然气、电力、钢铁等重工业产品和军事工业产品。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 五俄罗斯的人口、民族、城市、交通 1俄罗斯人口主要集中在部分,讲(语言)。 2找出两大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称为“”。 3.客运主要以和运输为主,货运主要以 和运输为主,其中管道主要运输和。3三大海港: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是;位于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是;位于太平洋沿岸的是。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四章)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四章) 第四章世界居民与地区发展差异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一、世界的人口:1、世界人口数量:1999年达到60亿;现在每年约增加0.8亿的人口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以1800年为界,世界人口增长分三个阶段,经验缓慢增长、快速增长、目前仍以较快速度在持续增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有亲密联系。2、世界人口增长:人口增长率最大的大洲是非洲,人口增长率最小的大洲是欧洲年增加人口数最多的大洲是亚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主要是由诞生率和死亡率确定。反映人口的增长快慢。亚非拉国家人口增长快、欧美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P40)3、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来表示。该地区的总人口÷该地区的总面积(2)人口稠密区: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东部等(3)人口稀疏区:干早的荒漠、寒冷的极地、高寒的高原、湿热的热带雨林都是不适合人口长期居住4、世界的人口问题:(1)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粮食短缺、毁林开荒、草场超载、生态恶化、用水惊慌(2)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资源不足,国防兵力不足(3)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交通拥挤、治安恶化、用水惊慌、就业困难5、正确的人口观: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大。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二、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人种:依据人类体质特征将世界上的居民划分为白色、黄色、黑色人种。分布: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州、及非洲北部、亚洲西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世界的居民,分布最广泛的是白色人种,分布范围最小的是黑色人种。从地理分布来看,人种由赤道向极地渐渐变浅,这与各地太阳辐射的强度亲密相关。其次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英俄阿西法);运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流传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了解:比利时、瑞士为法语国家;巴西为葡萄牙语国家:俄语在东欧具有广泛影响;伊拉克、埃及主要为阿拉伯语。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不同宗教的建筑物特征:尖顶、圆顶、塔顶)基督教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州伊斯兰教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中国的西北地区(新疆、宁夏等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在我国被称为回教。佛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1、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人口越来越集中、房屋越来越高大密集、交通越来越拥挤、环境越来越嘈杂与污染。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寒冷、湿热、干旱地区的民居特色;寒冷地区的民居:厚墙、小窗、屋顶高耸湿热地区的民居:薄墙、大窗、有完备的排水系统干旱地区的民居:屋顶大多平顶城市利用交通条件:河流干支流的汇合处或河流的入海处爱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