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魏书生先生的一节公开课-大班简单好上的公开课.docx
-
资源ID:44236891
资源大小:17.83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评魏书生先生的一节公开课-大班简单好上的公开课.docx
评魏书生先生的一节公开课|大班简单好上的公开课我在“中国语文论坛”网上发了几篇解读魏书生教化教学思想的文章。“凭栏”先生读后,给我发来一篇魏书生先生在湛江讲的一堂公开课人生的境界的记录(张海燕老师笔录),说是已经发在 k12网上,引起了探讨,希望听听我的看法。我托人找到了课文,读了两遍,又把魏先生的讲课记录看了两遍,下面是我的想法。应当说明的是, k12网上的探讨,我还一篇没看,我似乎没去过那个语文网站。本文按理应跟在“凭栏”先生的文章之后,因为3个附录较长,怕跟帖装不下,因此独立成篇了,请“凭栏”先生谅解。 人生的境界是中学语文第五册的课文,魏书生先生上课的对象是初二学生,课前学生根本不知要上哪篇课文,谈不上预习。 魏先生这堂课也许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1 正式上课前,用“冥想”的方法,解决学生惊慌问题。 2 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我的一天(十几年后的一天) 3 让学生猜一猜学哪一课书。 4 正式讲课文(这是本课主体部分) 主要让学生驾驭:“一,作者。二,三个词。三,几种境界,怎样达到。” 中间用了板书,“书空”,提问,朗读,背诵,抄写等方法。 5 指出学习也有几种境界,询问学生各属于那种境界。 6、 做练习 我认为,把中学三年级的这样一篇哲学随笔让初中二年级的孩子学,不是明智的选择,不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理解实力,虽然我不知道是魏老师有意这样做的,还是不得已这样做的。 不过既然已经确定讲这篇课文了,就应当首先让孩子们通读一下全文(因为事先没有预习)问问孩子们的感受,他们是否喜爱此文,是否能读懂此文,须要什么帮助。 可是魏老师没有这样做,他似乎完全不考虑孩子对课文的感觉,在孩子接触文章之前,就径自确定了学习此文的三个“学问点”“一,作者。二,三个词。三,几种境界,怎样达到。”而且说;“我们就做这三件事。”他上来就把这三条抽出来让学生书写,记忆。我从整堂课都没有发觉学生有完整的时间来通读全文。 可见这堂课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不是从学生的阅读感觉和问题动身的,而是从老师的既定支配动身的,是典型的“安排经济”思路。这堂课不是要发觉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真实问题,而是要学生“记住”老师要求他们驾驭的所谓“学问点”。 所以这堂课上完之后,这篇课文学生究竟领悟了多少,有什么感悟,有哪些怀疑,我们是不知道的。这堂课不是师生的双向沟通,而是老师单向的灌输,实现既定教学安排。总是老师问学生,少有学生问老师,其实后者比前者重要得多。 而且魏先生不住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悟,他只管抽出其中的“学问点”来让学生记忆,这也不符合阅读的基本原则。这种阅读方式可能只对考试有好处,对提高学生阅读实力是不利的。它把文章肢解了。 可怜冯友兰先生这样一篇充溢人文精神的好文章,到魏老师手里,变成一件“技术活”了。 我理解,冯先生此文的基本思想是要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其方法则是“觉解”,然而在这堂课上,我们看到的基本思路是要强化学生对死的学问点和练习答案的“驾驭”,基本方法是记忆、记忆。所以这堂课的整体气氛和冯先生文章的精神是正好相背的。这堂课是一个人文精神流失的例子。 这堂课使我发觉,魏老师的所谓“教学民主”,可能主要体现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和学生商议”,至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这些主要的东西,似乎是相当独断的。魏先生基本上不是“让教学适应学生”,而是相反:“让学生适应教学”。 所以本课唯恐体现不出素养教化的理念,也没有多少新意,倒是给人以相当明显的“应试主义”的感觉。 这就加强了我一个原有的印象:魏书生先生在语文教学方面的新东西,比班主任工作方面要少得多。 2003,5,27 附录1 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我曾提出,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主动的学问,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在这里更清晰地说明一下这个话的意思,好像是恰当的。 我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构成各人的人生境界,这是我的说法。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定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终,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当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建。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终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须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须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须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殊是达到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认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需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赐予他这种觉解。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我在第一章中指出,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在志向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需从感觉世界的“洞窟”上升到理智世界。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须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行能表演奇迹,也不须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他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随着将来的科学进步,我信任,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将来的哲学来满意。将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注释:本文选自冯友兰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 人生的境界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哲学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5年入北京高校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高校、中山高校、燕京高校、清华高校哲学教授。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7年任清华高校校务会议主席。1952年任北京高校哲学系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其次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30年头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确定了传统儒家的价值。40年头写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新理学”体系。建国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摘自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附录2: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范鹏) 一位留有长髯的长者,穿着灰蓝色的长袍,走在昆明西南联大校舍的土径上,两侧都是一排排铁皮为顶、有窗无玻璃的平房,时间约在1942年。这就是二战时期著名世界的中国的最高学府昆明西南联合高校。那位长者正在走向路边的一间教室;我和我的一位同窗远远跟在我们的老师、哲学家冯友兰教授的后面,也朝着那间教室走去,在那里“人生哲学”将绽开它层层的境界。 正在这时,从垂直的另一条小径走来一位身材高高的,带着副墨镜,将风衣搭在肩上,穿着西裤衬衫的学者。只听那位学者问道:“芝生,到什么境界了?”回答说:“到了天地境界了。”于是两位教授大笑,擦身而过,各自去上课了。那位带墨镜的教授是当时刚从美国回来不久的金岳霖教授,先生因患目疾,常带墨镜。这两位教授是世界哲学才智天空中的两颗灿星,在国内外都深受哲学界同行的仰慕。 这是当年有幸亲耳倾听冯友兰境界说课程的学生郑敏的一段回忆。那给这些学子带来精神的升华和无穷的享受的境界说,是冯友兰在国难中所形成的最精彩、最深刻、最重要的思想成果。也是他终生抱定,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政治高压下也没有真正放弃过的安家立命之说。 境界一词原指疆界、景象,但自晋唐以降,译佛经者却给它给予了一种特定的含义。佛教有所谓“六境”的说法,是指基于六根之官能与六尘之接触,然后由六识所产生的一种意识活动的状态。由此可知,在佛学中,所谓“境界”,主要指意识活动中之主观感受;由此而引申出的某方面的造诣的深浅称为境界的凹凸。在艺术和美学理论中,艺术境界,更与主观感受、创建有不行分的联系。冯友兰正是在综合上述各种含义的基础上,运用“境界”一词讲人生哲学的。所以,在冯友兰的人生哲学中,境界是指由人的主观觉悟和了解造成的精神状态。 冯友兰认为,人生哲学的根本问题有两个:一是人之异于禽兽者即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何在?二是人生之意义何在?他依据自己的哲学理论,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从而引出了人生四境界说。冯友兰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异于禽兽者在于其有觉解,人生的意义就在觉解之中。有觉解是人之理,求觉解是人之性,能觉解者人之心。人生在世,必追求人之理,以成就一个志向的人格;欲成就一个志向的人格,便需尽心尽性。这事实上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成就志向人格是人之理的要求,是做人的必需;而尽心尽性便能达到这个志向人格,是做人的方法,只有尽心尽性,力求觉解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人生才有意义。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人生的意义并不相同。人生的意义是主观的,全在于他对人之理的理解,这种理解有程度深浅之别。 人对于人生愈有觉解,则人生对于他,即愈有意义。 为什么会如此?冯友兰说明道:一个事物的意义和一个事物的性质是不同的。事物的性质是客观的,你了解不了解,它都是那个样子;意义却不同,它不是原来就有的,不完全是客观的,而是随着人对事物的了解才有的,是在人与事物的关系中发生的,因而,是主观的。 在确定了人生的意义在于各人对人生的不同的了解这个前提之后,冯友兰指出,人的了解可有最低程度的了解、一般的了解、深的了解(胜解)和最深的了解(殊胜解)几个层次,这几个层次的了解在人生方面表现为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四种境界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境界凹凸完全取决于觉解程度的深浅,标记着人格完善的程度。 第一,自然境界。 自然境界的特征是: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顺才或顺习的。这里的才是指人的自然属性,以区分于人的本质属性即人性。才是人之辅性即次要性质,性是人之正性即主要性质,顺才即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的自然要求而行事。顺习即不自觉地因袭传统、照章办事。自然境界的人“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所以,冯友兰说,古诗中“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识天工,安知帝力”几句最能代表自然境界中的人的心理状态。 自然境界中的人浑浑噩噩地混日子,以近乎本能的状态行动着,他们“少知寡欲,不著不察”,生活纯朴自然,经常得到道家的赞美。其实,自然境界的人实践实力和相识水平都非常低下,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冯友兰指出,道家知道纯朴自然之珍贵,以自然为美,这已经不是什么自然境界了。自然境界的觉解程度最低,几乎到了没有觉解的程度。而道家论自然已是有了很高的觉解,用我们今日的话说,自然境界的人是自然的必定性的奴隶,而道家已经相识到了这种必定性而去顺应它。不得已而顺才顺习与自觉的顺才顺习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前者是被动之顺,后者是主动之顺。冯友兰认为:照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说,自然境界不是人所应当有的。在他看来,要追求志向的人格,就不能停留在混沌自然之乡,而要自觉相识自然,了解宇宙人生之真谛,冲破自然境界之樊篱,达到一个较高的精神境界。 冯友兰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觉解,无觉解的人生便无意义,强调了自我意识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很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个哲学家对人生的深刻的领悟,也是鸦片斗争以后中国人不断觉醒的一种理论反映。他把不著不察作为自然境界的基本特征,把自然境界作为人生境界的逻辑起点,并认为自然境界是人所不应当有的,这些都是正确的。但是,冯友兰却只看到了人的觉解,只想靠人的精神改造精神。这正是他脱离开人的社会实践空谈精神境界的失误之处。 其次,功利境界。 自然境界的人是无所求的,随着人的觉解程度的提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