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站立讲台]讲台站立的姿态最美.docx
凭什么站立讲台讲台站立的姿态最美 上世纪三十年头,闻名曲学家吴梅曾任教于北京高校。当时,唱曲子还被传统学问家视为“小道末技”,北大聘请吴梅讲课,就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连北大的高校者黄侃也特别不满,两人曾经在酒醉后发生口角,甚至动起手来。还有一次,黄侃讲完课,发觉吴梅坐在教授专用沙发上休息,于是怒问:“你凭什么坐在这里?”吴梅义正词严地答道:“我凭元曲。” 吴梅还真不吹牛,他不仅自己写词度曲,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传奇杂剧作家,还能唱曲,师承昆腔正宗,为当时公认的唱曲大家。他甚至还擅长表演,尤其擅长青衣、老旦,每逢曲会,必参与演唱,被人赞扬为“著、度、演、藏各色俱全之曲学大师者”。 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刘文典是闻名的庄子探讨专家,学问大,脾气也大,他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庄子嘿,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其自负由此可见一斑。这且不说,他在抗战时期跑防空洞,有一次望见作家沈从文也在跑,很是生气,大声喊道:“我跑防空洞,是为庄子跑,我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凭什么跑?”轻视之情溢于言表。好在沈从文脾气好,不与他一般见识。其实人家沈从文的成就并不比他小,人家凭的是闻名小说边城,凭的是畅销一时的湘行散记,凭的是精深的文学造诣,凭的是在读者中的巨大影响。作为为人师表的老师,我们经常扪心自问:“我凭什么站在讲台上?” “凭我是个人格的感染者”。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穆克“我不想成为一棵树本身,而想成为它的意义”。老师的人格魅力是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最绚丽的阳光。叶圣陶先生说:“老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老师人格魅力的感召力赛过千万句豪言壮语,它是无形的旗帜,引导学生走向才智的彼岸;它是无声的号角,激励学生攀登自我完善的巅峰。“教化是人和人的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苏霍姆林斯基语)在这“相互接触”的过程中,老师的人格魅力对于青少年学生心灵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无疑具有深刻的影响,这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圣言以及任何奖惩制度都无法代替的。 “凭我是一个麦田守望者”“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嬉戏,我呢,就站在那悬崖边上。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话语中的“我”,就是我,而不是美国作家塞林格。我要守望孩子们的日常起居,还有他们的精神家园,我更要守望他们弥足宝贵的特性。不惊扰他们成长的规律,成全他们特性的发展;不允许世俗的风气吹散天真烂漫的情怀,不允许功利的寒流侵袭那份童真童趣,专心守护着那个令人神往的、至真至纯的童话世界。我还是一个“牧者”,将“羊群”引领至水草丰盈之处,让他们享受天地的润泽,让花香沁入心脾,让白云牵着想象,于是他们的胸襟大了,世界却小了。 “凭我是一个执著的追梦者。”柏拉图在志向国中说,要学会从感觉世界的“洞窟”攀升到“智性的世界”。于是我带着一帮孩子从“洞窟”中爬出来,沿着一架“天梯”,攀登到一个“智性的世界”,这成为我一生的幻想、一生的追求。为了构筑“天梯”,我怀着赤子般的虔诚,白天叩问,黑夜冥思,将自己关注的焦点锁定在孩子们困惑的目光中,将自己的期盼搭建在大师的灵魂旁,用自己的思索拨响创建的心弦,用一本又一本教化经典建立着一级又一级台阶,于是孩子们的智性高度节节攀升。在生命相遇、心灵相约之中,让文字和符号流淌着人性的意义、闪耀着才智的光线。斗转星移,岁月如歌,我和孩子们为了一个约定、一个诺言,一步一步地靠近幻想。一路之上,我们一起流泪,一起欢乐我怀揣着教化志向,传承过去肩负将来,充溢对生命成长的敬畏,开启才智的大门。以人格塑造人格,以道德唤醒良知,以学问启迪才智。师生共同体验、享受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一起为胜利而欢呼,为挫折而相互激励。站立学生面前的老师,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一本生动的人生教科书。 (编辑 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