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第一本书》知识点整理.docx
-
资源ID:44251624
资源大小:24.31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第一本书》知识点整理.docx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第一本书知识点整理我的第一本书我的第一本书牛汉教学目的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2培育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实力,学会思索人生。教学重点、难点1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2注意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二、导人作者牛汉,现当代闻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起先写诗,有诗剧才智的悲伤、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相互补充、评议。四、学生自主阅读质疑、探讨,师生共同解决问题。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宝贵的经验,一本人生之书。)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一种感谢之情。)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体会书的宝贵,读书机会的宝贵。)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五、品尝语言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欢乐和梦幻。(我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但我的第一本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学问。)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假如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我的第一本书,作为我的启蒙老师对我后来走上文学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六、拓展训练学生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的经验、体会,相互沟通。七、小结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八年级下册我的第一本书教材分析 八年级下册我的第一本书教材分析 一、奇妙导入师:对于诗人牛汉,同学们并不生疏,我们曾学习过他的(生齐说)华南虎,今日我们学习诗人牛汉的一篇散文,一篇他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我的第一本书(生齐说)。牛汉先生在课文第1节中说明为什么写这第一本书时,这样说:(生齐读)(投影)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师:这节课,我和同学们就从这句话入手,一起走进课文。二、感知故事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一个阅读活动。(投影)活动一:请快速阅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写了哪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生默读课文,师巡察。)师:好,下面我们进行第一次沟通,哪位同学先说?生1:第一件事是写作者小时候看他父亲的书。师:这是文章第2节写到的事情。接着。生2:其次件事是他的父亲发觉他把书裁成两半,一半送给了没有钱买书的挚友。生3:第三件事是他的父亲让他把那半截书从乔元贞那里要回来,然后装订成两本完好的书。师:能否简洁些?生3:父亲替我补书。师:好!很简洁。还有补充吗?生4:第四件事是他们小时候上书房时候的一些事情。“我说大狗叫,大狗就汪汪叫几声,我说小狗叫,小狗也马上叫几声。”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师:是啊,这么好玩的事怎么能遗忘呢?但是你的回答还欠简洁。请概括一下。生5:大狗小狗陪“我”读书。生6:“我”教大狗小狗背书。师:感谢刚才几位同学的精彩发言。他们的回答基本概括了文章所写的人和事。老师将这些故事再精炼一下,请看大屏幕:(投影)“父亲”:问书考书灯下补书携子读书。“我”:裁书要书真诚送书带狗背书师:这些故事主要发生在父亲和“我”身上。这样的概括既简洁又紧扣一条主线,即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三、品尝情感师:在这些故事中,我们读出了父子亲情,同学友情,还有“我”读书时的乐趣。那么,在这些情感中,作者着力最多,最想突出的情感是什么呢?请看:(投影)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师:“酷似”是什么意思?生1:很像,极像。师:很好!“酷”有“很、极”的意思。如天气“酷寒”。师:谁知道卜劳恩的父与子,给我们简洁介绍一下。生2:父与子反映的是父子之间好玩的故事,秃头的大胡子爸爸慈爱、宽容、和善,留着刺猬头的儿子调皮、淘气、聪慧、可爱。父与子中的漫画尽管没有一个字,却很简单读懂,常使人发出会心的微笑!师:你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卜劳恩的父与子描绘的就是父亲卜劳恩和他的儿子克里斯蒂安之间的生活点滴,体现了父子之间浓浓亲情。师:那么,文章中哪些故事也体现了父子情深?生3:文章第3节和第4节。生4:文章第8节。生5:文章第5节,父亲考查“我”背书的情形也能体现。师:好,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一起品读第3、4、5、8节,进行其次个阅读活动。(投影)阅读文章第3、4、5、8节,联系相关语句,体会父亲哪些方面让人感动。(学生品读圈画,师适时巡察。)师:可以沟通了吧,哪一位先来?生6:第3节开头第一句说“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其次天,父亲回来了”。这句话呼应其次节最终一句“我父亲在离我家十几里地的崔家庄教小学,不常回家”。父亲很少回家,但一回家就关切“我”的成果,让人很感动。师:父亲对“我”的关爱很感人。接着说。生7:我也说第3节。父亲的动作和神态留给我很深印象。师:请联系详细语句品尝一下。生7:当得知“我”考了其次名时,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并“欣慰地夸奖”,让人感受到父亲对“我”的疼爱。师:那下面写父亲“板起了面孔”又怎么理解呢?生8:“板起面孔”说明父亲变得肃穆,露诞生气神色。但这是得知“我”学习名次有“水分”后的改变。这同样说明父亲对“我”学业的关切。师:分析得好!请你将这一段朗读一遍,留意读出父亲的心情改变。(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节。)生9:我从第4节中“父亲深深地叹着气”中读出了父亲的和善,对乔元贞境况的怜悯。师:对这一句的品尝还有补充吗?生10:我从这一句中还读出了父亲对“我”的理解、宽容。师:何以见得?生10:因为父亲对“我”的做法已经默许,不再追究。从下文父亲替“我”补书可以看出。师:父亲的理解、敬重、宽容让我们钦佩、感动。接着来。生11:第3、4节中父亲的温厚也让我感动。第3节最终,写父亲面对我“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时,要是其他父亲,或许巴掌就挥过来了,但是“我”的父亲却是“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师:请揣摩一下此时父亲的心理。生12:对“我”“不堪入目”课本的不理解。生13:对“我”“不务正业”做法的忧虑。生14:或许父亲在调整自己的心情,努力不让自己生气,耐性了解事情的真相。师:几位同学分析得很好。那么,接下来父亲为什么要“愁苦”地望着“我”呢?生15:或许愁的是家的条件太差了吧。生16:我不赞同刚才同学的发言。依据下面父亲的问话“那一半呢”,可知父亲更想了解事情的真相,书的下落,也就是对“我”做法的忧愁。师:你的分析能联系语境,读出人物的心理。师:这一节中父子之间的“三问三答”着实让我们感动。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4节,体会父亲和“我”的心理、语气。然后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4节。一位读父亲的语言,一位读“我”的语言,还有一位读旁白。哪位情愿自告奋勇?(很快有三位同学举手,老师刚好分工,同时提出要求:三位同学朗读时,其他同学仔细听读,然后点评。)师:感谢三位的精彩朗读,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生17:父亲的第一问应当读出“生气”的口吻,刚才朗读者语气嫌低了。师:他说要读诞生气的语气,同意吗?生18:不同意。因为这一问前面的语境是父亲“愁苦”地望着“我”,所以应当是声音低沉些。师:好!请你朗读这一句,体会一下。(生动情地读。)师:那么,读第3、4节,父亲感动我们的主要是什么呢?生19:对“我”学习的无比关切,对“我”的疼爱。生20:对“我”友情的敬重,对“我”做法的理解。师:这样的父亲值得羚羊木雕中的父亲学习。(生笑。)生21:对“我”的宽容和敬重。这样的父亲真了不得,你看,就因为我把“承”少写了一横,父亲就将“承”改为“成”字,很让人感动。师:同学们品尝得很到位,第8节还没有同学分析。让我们一起先把第8节读一遍。(生齐读第8节。)师:请联系这一节中相关语句,说说父亲的感人之处。生22:父亲为“我”补书,是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而且用好多白纸抄上去的。让人感动。师:补书条件之艰苦。接着。生23:父亲补书的时间是从晚上起先,但到其次天早晨就将补好的书交给“我”,让人感动。师:说明父亲补书时间之长,急迫地想把补好的书交给“我”和元贞。生24:我读“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这一句,感动于父亲是真正地专心在补两本书,特殊是他还用“牛皮纸包了皮,在封皮上写上名字”,显得无比庄重,真让人感动。师:说得真好!假如说第4节是父亲“语言”上的理解,那么第8节则是父亲“行动”上的支持。因此,补书递书的过程就是父亲言传身教的育人过程。提示一点,请同学们圈画出“课本”或“书”前的修饰语,品尝一下其中的情感。生25:感觉作者在突出“课本”前后的对比。师:这样做想表达什么情感?生26:应当是反复手法吧。似乎表现了作者对父亲补书的感谢之情。师:读出其中的味道了。我想还有一种崇敬之情,对父亲的宏大之举充溢崇敬!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第8节。(生动情地朗读。)师:通过同学们的精彩点评和朗读,我们读出了一位懂得宽容、懂得理解孩子的父亲形象。父亲通过言传身教,对儿子裁书的做法由默许到支持。如此父亲,作者怎能忘怀?!四、深化研读师:同学们,老师在读完这篇文章后,除了对这样的父亲产生深深的敬重之外,心中还有一份沉甸甸的酸楚,正如作者所说的,“看了很难笑起来”。下面,我们进行第三个阅读活动:(投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体会作者为什么“很难笑起来”。(学生默读思索,然后同桌探讨,师巡察参加探讨。)师:同学们刚才探讨得很热情,下面进行沟通。生1:乔元贞家生活贫困,无力供他读书,最终只好一辈子在村子里谋生,读来让人心酸。生2:文章第7节写乔元贞的妈妈不让他读书一事让人很难笑起来。(生读)“元贞把半本书交给我时,哭着说:我妈不让我上学了。”生3:阅读第13节,我感觉三个同龄人一起读书,但后来命运却迥然不同。特殊是乔元贞原来和“我”一样勤奋好学成果优异,连父亲都夸“元贞比你有出息”,最终却穷困潦倒一生,这样的结局让人心酸。师:一对友情深厚的童年好友,一对智力相当的学习伙伴,其人生结局却迥然不同。这怎能让作者笑得起来?那么,导致元贞失学的缘由是什么?生4:我感觉元贞失学与家长有关。第6节写乔元贞的父亲也是一名小学老师,但他却不像“我”的父亲那样关切“我”的学习,对元贞的失学负有责任。生5:我不赞同刚才同学的回答。因为第6节在介绍乔元贞父亲时,特殊写道:“脸又黑又皱,脊背弓得像个驮灯狮子。”这一外貌描写似乎突出乔海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已无力帮助儿子读书,更何况他两三年才能回家一次。师:你分析得很深刻!个人的不幸是时代苦难的结果。生6:第10节介绍老师“弄不成”得名的由来,可看出当时学习条件的落后,而且作为学生的“我”面对自己的新书,竟然要拦腰裁断,这样的描写,让人很难笑起来。生7:受刚才同学的提示,我感觉写父亲连夜在“昏黄的油灯下”补书,也可看出当时生活条件的艰苦。师:是啊,就是令人忍俊不禁的第12节,我们也不难体会到“四个年级十几名学生在同一教室上课”的心酸和难受。师:总结刚才同学的发言,我们发觉,正是生活的艰辛、学习条件的落后和三个好友的不同人生结局,让作者回忆起童年生活“很难笑起来”。师:因此,真正让作者一生难以忘怀的应当是第一本书中深藏着的那个时代的苦难生活,以及在那荒寒背景下特殊珍贵的人间温情。五、探求主旨师:记得有人这样说:“散文贵在有我。读散文最关键的是读出作者最想说的那句话。”那么,作者在文中最想说的那句话是什么呢?生(齐说):人不能忘本!师:说得好!请齐读课文最终一节,联系全文,说说你对“人不能忘本”的理解。(生齐读最终一节。)生1:这一句运用双关,“本”不仅指“我”的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也指“我”接受的人生第一课。“人不能忘本”,指不能忘掉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师:你的语言很精练。你能说说“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是什么吗?生1:我不太清晰。师:谁来帮助他?生2:依据刚才的分析,我感觉作者在提示人们不要遗忘过去的苦难。师:假如人遗忘苦难会怎样呢?生2:就会停滞不前,就会不珍惜拥有。师:你很聪慧,说得好。接着说。生3:作者也在告诫人们不要遗忘童年家乡的一切,尤其是那苦难条件下的人间温情。师:对作者来说,这些温情中最不能遗忘的是哪一种情感?请联系“人不能忘本”的前一句话谈谈。生4:“枉”有“白白地”的意思。从“枉读”和“枉写”两个词,可看出“我”对父亲的崇敬。师:何以见得?生4:因为从文章看,引导“我”走上读书和写诗道路的正是父亲,“我”的人生道路与父亲的谆谆训诲是分不开的。因此不管到何时,都不能遗忘父亲的教育。师:“我”的第一本书其实又是父亲对“我”的人生第一课。师:综合同学们的发言,我们认为,“人不能忘本”就是不能遗忘自己的苦难经验、自己做人的根本、自己人性中最美妙的品质。要珍惜生活,珍惜自己所拥有。不要因为条件境遇的改变而失去自己的立人之基,做人之本。对于这一问题,诗人牛汉有他独特的感悟:(生齐读)(投影)要让我谈苦难太简单了,我的作品里都有,血泪、生气、控诉我多么希望每一个人都活得完备,没有哀思,没有灾难。我之所以写苦难,绝不是为了咀嚼苦痛,只是让人们醒悟地从苦难中走出来。牛汉论苦难师: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理解,大声地朗读最终一节。(下课。)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3、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 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课前打算 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牛汉的资料,一开阔视野,增加材料积累。 课时支配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今日这个学问爆炸的时代,谁都离不开书。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请学生说说,并谈谈阅读感受)不少同学对自己的第一本书已经记不清了,那是因为我们的第一本书没有什么故事。但诗人牛汉对自己的第一本书却永志难忘。今日,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牛汉去了解,看围围着第一本书演绎了怎样的故事,在体会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把握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生字词的状况。 2、默读课文,感知内容,复述课文。 要求:A、交代清晰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 B、读音精确,口齿清晰,声音嘹亮。 C、语言简练生动,表达自然流畅。 3、再次默读课文,思索下列问题: A、说说“我的第一本书”的含义。 B、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呢? 三、研读与赏析 深深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而且是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述,以饱含热泪的笔触向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感人肺腑的画面,以及由书引发的父子之情、同学挚友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这些深刻的内容,又是靠精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体会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欢乐和梦幻。 2、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半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叹着气”?“我”的父亲是怎样的父亲? 3、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假如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4、作者的第一本书为什么“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四、拓展延长 “我”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元贞的时候,两人会有怎样的对话?请你想象一下,然后揣摩人物的心理,对一段话。 五、作业 1、熟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依据课文所供应的资料,发挥你的想象,虚构一个“二黄毛的故事”。 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