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望海潮》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44282160       资源大小:73.23KB        全文页数:8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望海潮》教学设计.docx

    第 1 1页共 8181页20222022望海潮教学设计望海潮教学设计望海潮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打算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望海潮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望海潮教学设计 11、导入:有些诗句大多人不知道它出自何人之手,却能恒久牢记,千古传诵!比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2、结合注释一走近作者,结合注释二三了解词人写作背景。3、思索:辛弃疾因何而登“亭”?明确:为了消愁解闷(板书“愁”)。4、让我们走进诗词,了解词人的愁情所在。第 2 2页共 8181页老师范读诗词,学生初步体会愁情。赏析上片:同学们集体有感情地诵读,思索以下问题:上片写景部分有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上片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板书:景:苍凉、空阔情)(学生回答)意象:楚天、秋水、山、落日、断鸿、游子;情:乡思、孤寂、空有理想、壮志难酬。同学们依据品出的情感诵读。赏析下片:同学们诵读下片,思索问题:下片用了哪些典故?抒发了什么情感?(学生回答)典故:张翰、许汜、刘备、桓温;情:乡思、激愤、为国为民反用其意;壮志难酬、年华虚度正面用典。赏析“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第 3 3页共 8181页情感:苦无知己、壮志难酬。(呼应上片“无人会,登临意”)5、总结:辛弃疾生不逢时,他的文韬武略换来的是大半生报国无门的悲愤和苦痛。他经常将满腔雄心壮志化作杜鹃啼血式的悲愤长歌。这是英雄人格意识的变向表达。我们从这首词中分明也能品出他对英雄悲壮人格的追求。然而,也正是这一特定遭受,使他一寄之于词,成为一代词宗,在词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6、拓展延长:赏析词人的青玉案元夕,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辛弃疾,用精炼的语言评价辛弃疾。板书:景:苍凉、空阔情愁张翰许汜典:刘备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桓温望海潮教学设计 21、学问与实力:了解作者。驾驭诗词的诵读技巧。学习诗中点染、铺叙的表现手法。第 4 4页共 8181页2、过程与方法: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正确评价作者的写作目的。1、名句观赏。2、这首词的写景特点,品尝诗歌的意境美。学习本词中点染和铺叙手法的运用。1、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反复诵读,感悟体会。一课时。第 5 5页共 8181页一、导入同学们,俗话说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么,杭州城究竟有怎样的迷人景色能令我们的古人发出如此的感慨呢?今日我们就跟随词人柳永一起来学习一下他的 望海潮,来领会一下这人间天堂的漂亮景色。二、朗读诗歌1、初读课文:要求: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准词意。强调以下词语的音、形、义:形胜:地理形势重要。参差:形容楼阁凹凸不齐。天堑:自然的壕沟,此处形容钱塘江的壮阔。堑,qin。重湖叠巘清嘉:巘,yn,山峰。清嘉,秀丽。高牙: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词中代指高官孙何。异日图将好景:画下来。将,助词,无实义。2、齐读课文:第 6 6页共 8181页诵读指导:感情饱满,适度夸张,铿锵有力。上阕写形胜之地和钱塘江潮的壮丽,词句短小,要读出一种气概来。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美丽,词曲变长,节奏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三、整体感知1、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杭州是太平盛世里富庶而又漂亮的繁华大都市。在那里,人们生活安定和美,一切显得极为和谐。2、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漂亮的?从地理位置上看。从历史传统上看。从自然景观上看。从市井面貌上看。从百姓生活上看。钱塘长官生活看。第 7 7页共 8181页3、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惊羡赞美艳羡。四、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1:杭州在诗人的笔下有漂亮的景色和旺盛的经济,还有人们安乐的生活,一切显得很诗情画意。然而作者是怎样做到详细微小地描写的呢?请结合词的上阙和下阙详细的内容加以分析。详细分析词:1、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美丽,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别条件,所以“自古繁华”。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自古繁华”进行铺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绽第 8 8页共 8181页开描写。“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的绽开描写。这里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绽开描写。描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状况“市列珠玑”,只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业的丰富、商业的旺盛;二是衣着状况“户盈罗绮”,家家披罗着锦。“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2、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西湖是美的,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饮湖上初晴后雨)也是写了山河水量个方面。“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叠巘”,写湖岸,山峰重叠。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样,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子芳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南宋杨万里说:“终归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秋”,从时间第 9 9页共 8181页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所以就有游人去游玩。接下来就写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写的是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人们晚上欢乐欢快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时对前面两句的总括,所以这一句写的是杭州人民的游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写的是杭州官员的游乐,分两方面写的,一是“乘醉听萧鼓”宴酣之乐,二是“吟赏烟”山水之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对官员的祝福。问题探究 2:找出词中你最观赏的句子并加以品析。“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几句被称为千古名句,你是如何鉴赏的?五、诗歌艺术手法分析探讨:点染手法。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第 1010页共 8181页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详细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显明的情志。本词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请加以说明。本词点染一。点染二本词的又一特色:擅长铺叙这首词选取最典型、最具表现力的景物,从最有特色的角度,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对杭州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特殊是对钱塘潮和西湖的描写,特别充分,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特别详细形象。极力铺排,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杭州的旺盛、漂亮、富裕。六、拓展延长展示部分同学填词习作,大家共同沟通。七、小结这首词着力描写了钱塘江的繁华,呈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借以歌颂此地的长官治理有方,政绩卓著。八、作业:背诵这首词。第 1111页共 8181页望海潮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1、从地理位置上看2、从历史传统上看3、从自然景观上看 惊羡赞美艳羡4、从市井面貌上看5、从百姓生活上看6、钱塘长官生活看望海潮教学设计 3教学目标:1、赏析诗歌语言之美2、了解干谒诗课时支配:一课时预习作业:1、熟读并尝试背诵诗歌。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第 1212页共 8181页写下:全词你认为最好的一句和最难懂的一句。教学过程一、导入、诵读、感知风格同学们,今日我们来学习一首宋词柳永的望海潮。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请同学们齐读这首词。(如有字音错误订正字音,如无字音错误,就说看来大家预习得很好,)我们诵读古诗词,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词的风格特点。老师来读一遍,请同学们听读体会。(老师范读)词的上下片风格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上片意境开阔,下片清丽婉约。(如学生答不出来,提示学生留意上下片用词的不同。)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读出词的风格特点。哪位同学情愿为大家朗诵一下这首词?(学生读)声音悦耳,情感饱满,体现出了上下片的不同风格,为什么同一首词会出现这样不同的风格呢?随着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一探原委。二、梳理品尝第 1313页共 8181页昨天预习时让同学们写下初读后自己不理解的句子,这是大家所写(出示手里的页子),其中有一句诗句提出的最多(出示手里的页子),就是这一句(ppt 显示: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大家是哪里不理解呢?(说明字面意思。)字面意思正如大家所说,但是内在的深层含义就须要我们再深化研读一下了。1、夸什么比如这个“夸”字,夸的是“好景”,有哪些“好景”呢?(学生可能会拎详细的句子),这些属自然风光,是好景色,词中还有好景况,是那些方面呢?(学生梳理回答,老师板书:地理位置、自然风光、都市繁华、民生安乐。)这些好景是哪个城市的?杭州。(板书)(10 分钟)2、怎么夸昨天预习时请同学们写出你认为写得最好的一句,大家的意向特别集中,超出百分之六十的同学写的是这一句: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既然我们这么多同学认为这句写得好,那么它好在哪里?第 1414页共 8181页(引导至意象、练字,简洁说)好在用词恰切,好在气概磅礴,更好的是同学们读出了它是“怎么夸”杭州之景的。其实风格清丽婉约的句子也有一句特殊好,咱们班也有同学提到: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我们来细致品读品读,揣摩一下这一句词人是怎么“夸”的。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句诗。(同桌来评价一下他的描述。如好:描述很好,点评也到位;如不好:整体语言流畅,我觉得,会更好。)(评价引至品尝典型意象、推敲精彩词句、绽开合志向象)“烟”字探究,写垂柳颜色鲜嫩润泽、姿态温柔灵动,望之朦胧迷离、数量上成片成林;“画”字突出杭州城的繁华与富庶;“风”修饰“帘”,与前文“烟”字照应,更具动态美,引人遐想帘后的风情;“翠”幕,颜色浓郁,与烟柳形成色调上浓淡适宜的层次,使整幅画面更美;(换字,珠帘罗幕。)“风帘翠幕”连接上下句,由景而人,引出“参差十万人家”。第 1515页共 8181页大家已经明白了柳永是怎么“夸”的,现在请同学们品赏下片,选择你最喜爱的一句,拿起笔,将我们心中的美景升华成漂亮的文字吧!(3 分钟时间书写,展示)记得读王国维的 人间词话,王国维强调词人必需具有赤子之心,要有真情,只有发自内心的东西才能感动人。其实不仅是词人作词,我们鉴赏词作,也须要真情。同学们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了品读者的真情真意。通过同学们的精彩重现,我们发觉,望海潮这首词对景物的描摹刻画不吝笔墨,特别细致。这也正是慢词的特点。(ppt 出示)请大家齐读慢词,就是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与小令相比,慢词曲调变长、字句增加、节奏放慢,音乐更加悠扬好听,情感更为曲折宛转、困难多变,景物可以铺陈渲染、细笔工描。(1520 分钟)3、谁来夸铺陈渲染的是都市风情,细笔工描的是杭州美景,如此情致,是第 1616页共 8181页柳永在夸吗?(提示学生看注释。)(明确:孙何)4为何柳永来写既然是孙何将来升迁至中书省后夸于同僚,为何这首词由柳永来写?(板书,柳永)(再读注释:投赠,为了谒见地方官孙何。)小结:至此我们明白了这句“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的真正意蕴,是借祝愿孙何将来加官进爵至朝廷中心向同僚夸耀他治理下的杭州盛景来夸赞孙何的治理之功。(老师讲解并描述)相传,柳永到杭州后,得知老挚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便去拜会孙何。无奈孙何的门禁甚严,柳永是一介布衣,无法见到。于是柳永写了这首词,请了当地一位闻名的歌女,请她在孙何的宴会上演唱。当日,孙何被吸引就问这首词的作者,歌女说是你的老挚友柳三变所作。孙何请柳永吃了一顿饭,就把他打发走了,也没有怎么提拔他。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恳求对方举荐自己。(板书,干谒诗)这样我们就明白了这节课一起先我们提出的问题,这首词的上下片风格不同,其根本缘由还是由词人的写作目的确定的。孙何是地方第 1717页共 8181页长官,城市的繁华富庶需大手笔烘托;西湖是杭州核心景观,景色的秀美清丽需工笔细描。总之,目的确定了内容,内容确定了风格。大家不必觉得尴尬,在当时的情境中,这是柳永最得心应手的武器。将自己的才华适时绽放,并没有什么不对。我国的文坛上,就有许多闻名的干谒诗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闺意献张水部、上枢密韩太尉书)(ppt 协作,显示作者)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我们只须记得词坛中有这样一位柳永,只须传唱词坛中的这样一篇经典。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带着理解和感情。(齐读)(5 分钟)三、诵读拓展读得真好,也希望同学们能多喜爱我们的诗词经典。老师就很喜爱这首词,此时,此地,更加地喜爱,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老师是河南人,同学们是福建人,这首词是诞生于福建崇安的柳永,前往当时的都城河南开封的路上所做。我们今日能在这里一起学习这首词,真的是一种奇异的缘分。感谢柳永给我们创建的机缘。所以昨天在打算这节课时,我特殊有感受,依着望海潮的词第 1818页共 8181页牌,试着为柳永填了一首词,与大家共享:望海潮怀柳永才子卿相,风流倜傥,天生词人柳郎。漂泊天地,浮名忍弃,砥砺千古乐章。荷花盈十里,丹桂醉三秋,高歌徜徉。紫陌红尘,恣游狂荡,任苍茫。功名半生茫茫,清酒入柔肠,愁绪满腔。岸边杨柳,残月空望,遥遥再难成双。遗贤谁边向,得丧总凄凉,何须心伤。唯有低唱浅斟,缠绵醉飞觞。感谢同学们的激励。时间仓促,遣词用字粗糙,格律平仄不严,欢迎大家指责。四、布置作业有人说,读柳永,一读鹤冲天,识得柳永傲骨肝胆;二读定风波,识得柳永恣荡真情;三读雨霖铃,识得柳永婉约缠绵;四读望海潮,识得柳永大家手笔;五读八声甘州,识得柳永唐人气象;最终读戚氏,识得柳永一生凄凉。请同学们课下诵读柳永的这些词作,体会不同风格柳词的语言之美。(作业,ppt 出示)第 1919页共 8181页选做:阅读探讨柳永及其词作的有关文章。(5 分钟)五、板书设计望海潮教学设计 4一、诗词导入江南胜景自古叫人魂牵梦绕,素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八月钱塘,西湖秀色,杭州的美景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杭州或者西湖美景的诗词?有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终归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今日我们再来学习柳永的望海潮,感受一下什么叫真正的美,什么叫脱俗的美。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第 2020页共 8181页先由学生介绍,然后老师出示课件补充:柳永(约 987约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为人放荡不羁,但才情卓异。最终,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代表人物,有乐章集。2、写作背景先由学生介绍,然后老师出示课件补充: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探望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探望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广泛歌颂以使孙何知道,其次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三、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这首词,思索这首词上片写了什么?下片写了什么?第 2121页共 8181页上片: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2、由此可以看出杭州是一个怎样的城市?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明确:生活和平,富足安乐,景色美丽,安定和谐,国泰民安,官民同乐等。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羡、赞美与艳羡之情。四、详细探究1、作者在词中给我们描绘了哪些图景?请为这几幅图景命名。学生先自主思索,然后小组探讨。明确:自然风光图都市繁华图民生安乐图2、找出你喜爱的词句并进行赏析。(进行方法指导:引导学生从意象、炼字、手法、意境等方面进行赏析)示例: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描绘画面:郁郁葱葱的树木环围着整个江堤,汹涌的江涛发怒似的奔腾而来,激起如霜如雪的巨浪,壮阔的钱塘江像一道自然的壕沟阻挡着北方敌人的进犯。第 2222页共 8181页赏析意象、字词:该句意象显明,“云树”以云来修饰树,既表现了树的浓密又与前文“烟柳”呼应,增加了一份清爽朦胧之美。一“绕”字表现了绿树成行,长堤迤逦的情态。“怒涛”中波涛怀怒意奔涌而来表现其澎湃汹涌之态,一“卷”字,极富形象性和动感,再现了钱塘江白浪滔天、浪花飞溅的景象。分析手法:“霜雪”以比方的手法表现了波涛的颜色和寒冷。概括意境:“天堑”暗指钱塘江,以“无涯”表现其宏伟壮阔,使词的意境变得雄浑壮阔。五、拓展延长相传,金主完颜亮读到柳永的望海潮一词,对其中关于杭州盛景的描绘大为赞美,遂即作出南下攻宋的确定。并在出兵前赋诗言志,极具慷慨豪迈:“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课件出示:你认为本词描写的哪幅画面激起了金主完颜亮对南宋的觊觎之心,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六、课堂小结这首词上阕极力赞美杭州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阕极力描写第 2323页共 8181页西湖美景以及百姓安家立业的生活景象,歌颂了杭州山水的漂亮风光和人民安定快乐的生活,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以后,所显现的旺盛太平景象,借以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七、布置作业请课下阅读白居易的 忆江南,对比赏析与本词在写景方面的异同。望海潮教学设计 5课文研习一、要点解析1 望海潮是描写北宋时期杭州繁盛景象的词。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词的下片描写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词作以铺叙见长。首先,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领全篇,概括介绍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然后分别从“形胜”“都会”和“繁华”三个方面铺开叙述:“烟柳画桥”之中家家户户安家立业,人烟阜盛;“云树”“堤沙”之外惊涛拍岸,汹第 2424页共 8181页涌壮丽;都市街衢,珠宝遍陈,一般人家,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过片(下片起句)之后,先描写西湖水碧山青、桂子飘香的景象,后叙羌笛横吹、菱歌互答的欢愉场景。由民众忘情山水之乐引出官员宴饮之乐,一路铺叙下来,但又不是平铺直叙,很见裁减功力。这是一篇投赠之作。作者路经杭州,想谒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便写了这首词。词作一方面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后,经过真宗、仁宗两朝的养精蓄锐,的确呈现了旺盛的景象,但收笔也流露了粉饰太平、献宠官僚的味道,有唐朝干谒诗的遗风。2 雨霖铃是描写作者在长亭与情人话别的词。词作主要采纳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其一,用哀景写悲情。词作开篇用“寒蝉”“长亭”“骤雨”等意象,烘托离别时凄冷沉郁的气氛。其二,以无情衬有情。离人难舍难分,而无情的舟子却督促起航,有情人只得以泪相向,“无语凝噎”。其三,以想象将来之景诉悲情。作者用一“念”字引出离别后行人消逝在烟波浩淼的楚地江天,极目远眺,一片茫然,不觉悲从中来。“良辰美景”原为快乐开心的场景,但是随后而来的“虚设”二字顷刻间就使快乐之情顿然消逝,而沉入到无穷无尽的愁伤之中,所以,这里第 2525页共 8181页也是“乐景写悲情”。二、学法指导1知人论世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想谒见此时正好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介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探望的,他就写下了望海潮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颂以使孙何知道,以求得引荐。所以,词中不乏溢美之词。柳永写雨霖铃,正是他离开汴京(开封)去各地漂泊时。由于封建时代文人政治命运难以自持,加上交通等经济条件落后,离别就赐予青年男女以爱情的深厚打击,赐予漂泊游子以羁旅愁苦的悲叹。雨霖铃正是这两个方面感情的真实流露。2正确看待望海潮引发的种种传闻。宋人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记载:“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扬鞭渡江之志。”当然,这只是传闻而已,诱使金兵入侵,导致北宋灭亡的缘由,是由于统治者醉生梦死的腐朽本质;金兵南下,给南宋统治者带来威逼的,仍旧是第 2626页共 8181页统治阶级“直把杭州当汴州”(林升题临安邸)的腐朽本质所确定的,与柳词本无干脆关系。从传闻中可以看出望海潮的影响之大。3诵读指导望海潮词“音律谐婉,词意妥贴,承平气象,形容尽致”(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以,朗读时应当留意音律的和谐,语势的激越。开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一句有总起夺势之妙,朗读要在“繁华”处升调且停顿,为下文的朗读蓄势。下文从三方面铺叙,朗读由三个层次推动,逐一昂扬,至“竞豪奢”到高潮。下片描写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朗读语气平缓和乐,“有三秋桂子”中的“有”是领字,朗读要作较长停顿。最终两句是祝福之辞,朗读时语气恳切,节奏和缓。雨霖铃是描写作者在长亭与情人话别的词。朗读时当声情哀婉缠绵。如“寒蝉凄切”“切”字为韵脚,要读得显明;尾音拖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情感;“竟无语凝噎”的“竟”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念去去”的“念”是领字,要稍重、稍停,第 2727页共 8181页拖音以带出下文;“酒醒何处”的“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那堪”二字要稍重,随后的“冷落清秋节”稍缓;“便纵有千种风情”中,“便”字要顿住,“更与何人说”要稍重、稍停,拖音里表达苦痛无奈之意。三、延长拓展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到宋代成了“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颂的诗体,是诗的一种。词有许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2关于词牌和标题: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状况:原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原来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望海潮就与所写内容相关。但绝大多数的词的内容都不是用词牌“本意”的,如雨霖铃。因此,有的词牌之外还有词题。3词的分类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 字以内)、中调(59-90 字)、长第 2828页共 8181页调(91 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基础测评一、积累运用1下列诗句的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B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繁华 fn 帘幕 m参差 c叠巘清嘉 xinB罗绮 q钓叟 su 箫鼓 xio 吟赏烟霞 ynC寒蝉 chn 骤雨 zhu 暮霭i 良辰美景 chnD凝噎 y经年 jng 甘霖 ln 兰舟催发 cu3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第 2929页共 8181页A今日的钱塘江岸,一派旺盛景象,大厦拨地而起,长桥飞跨而过,只感觉钱塘江畔繁华中更多了一份安静。B“夕阳萧鼓”是一首闻名的琵琶曲,明清早已流传。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等人首次将其变更为丝竹合奏。C黄庭坚在东坡先生真赞里写道:“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可见其对苏东坡的赞美和仰慕。D在傍晚的最终一线余晖从窗前消隐时,我正趴在桌边,透过窗台,庸懒地望着天际的终点,俨然沉溺于一幅水墨山水。4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词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颂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词有许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B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柳永、李清照等是婉约派的主要作家。C慢词就是篇幅长的、节奏缓慢的词。慢,有延长引伸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望海潮 雨霖铃都属于慢词。D词牌一般是与词的内容相关的。如踏歌词咏的是舞蹈,欸第 3030页共 8181页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望海潮写的就是杭州胜景等。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5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详细的描述。请就本词的上片举一例说明“点染”手法的运用。答:6.赏析“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在词中的妙处。答:第 3131页共 8181页(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7.对雨霖铃的鉴赏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实写送别之境,但更是借痛楚的声音、萧条的景物、伤情的地点,衬托出了词人内心深厚的苦痛。从而真正做到了景中有情、情景相生。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句将“别”字形象化,把彼此眷恋之情、无穷的离别之恨、无可奈何之心表现得神情逼真,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由“念”字领起,实写离别之后的情形。浩淼的烟波,沉重的暮云,高远的天空,第 3232页共 8181页这些景物全都覆盖上一层黯淡的色调,衬托出旅人前途的渺茫,欲与情人再相见的无期。D“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几句把词人的思念之情刻画得细致入微。“虚设”表示良辰美景已经成为虚空的妄想,正因为这样,词人由己推人,设想将来,才更感受这次离别的苦痛。8.赏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情景交融的手法。答:三、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少年游柳永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注:前期:指旧日之志意心期。一说指旧日的欢爱约期。狎兴:失意时狎玩之意兴。第 3333页共 8181页9.赏析“高柳乱蝉嘶”与“寒蝉凄切”中“乱”与“寒”的表达效果。答:10.联系全词,分析“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所表现的失意之情。答:(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注释:危楼:高楼。黯黯:迷漫不明。拟把:准备。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11.历来评家认为,这首词的点睛之笔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两句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第 3434页共 8181页答:12曹操的短歌行里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句。比较其中“对酒当歌”所表达感情的不同。答:(三)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小重山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月,一笛碧云风。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注释陈亮曾在宋孝宗与金约和之后,上 中兴五论,没有结果。以后又向孝宗连上三书论复原方略,受到朝廷攻击,斥为“狂怪”。他在长期的乡居生活中,报国之志未衰,曾在自己的家里葺治小圃,有柏屋三间,名之曰“抱膝”,这是用诸葛亮的典故,可以看出他的志趣所向。13词中“槐枝啼宿鸟,冷烟浓”的“冷”字和“小楼愁倚画阑东”的“愁”字,好在哪里?请结合词句进行简析。第 3535页共 8181页答:14“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运用了什么典故?其寓意是什么?答:(四)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采桑子吕本中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聚是几时?15 词的上阕“恨君不似江楼月”,而下阕“恨君却似江楼月”。这是否冲突?为什么?答:16词作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试加以分析。答:四、片段写作依据望海潮的诗意,绽开联想,扩写“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的画面,约 200 字。第 3636页共 8181页望海潮教学设计 6教学目标(一)学问与实力1、了解作者,驾驭诗词的诵读技巧。2、品尝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美丽的意境。3、学习诗词中铺陈的表现手法(二)过程与方法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三)情感看法价值观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育对祖国河山的酷爱之情教学重点品尝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美丽的意境;学习炼字方法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对杭州西湖的酷爱之情;感受词的意境、情韵;学习诗第 3737页共 8181页中铺陈的表现手法学习方法1、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反复诵读,感悟体会课时支配: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江南胜景自古令人魂牵梦绕,绽开柳永的望海潮满眼一派商似繁盛的承平气象,富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八月钱塘西湖秀色,钱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的黄钟大吕,西湖美景则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丝竹管弦,美的景致,美的画面,美的笔调,美的神韵,美的音律,柳永在这里告知我们什么叫真正的美,脱俗的美。二、学问积累1、词牌介绍第 3838页共 8181页2、作者介绍柳永(约 987约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对宋词的发展有肯定的影响。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 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出名。3、背景介绍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探望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探望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颂以使孙何知道,其次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三、整体感知。反复诵读第 3939页共 8181页1、请同学听朗读录音(仅为参考找出瑕疵)2、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感知大意(沟通以什么样的语调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来读)3、再读课文(配乐)朗读指导:感情饱满,适度夸张。上片首句朗读在“繁华”处升调且顿为下文蓄势,写钱塘江潮的壮丽,词句短小、如“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调浓烈的而有气概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翻天覆地、不行阻挡之势。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美丽,词曲变长,节奏要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结尾祝福之辞要读的恳切。4、概括词上下片的内容四、合作探究赏析(品尝语言、鉴赏形象、感受意境)激励学生合作沟通分析自己喜爱的语句,依据不同语句侧重某一方面分析鉴赏上片重点赏析“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第 4040页共 8181页下片重点赏析“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引导学生读透全词并有重点的进行鉴赏(从概括词意、分析意象、推敲词语、描述意境、修辞表现手法引导学生鉴赏,每个同学可以重点选取一句鉴赏,之后形成集体才智取长补短)(一)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美丽,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别条件,所以“自古繁华”。是主旨句,在结构上总起全文。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自古繁华”进行铺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绽开描写。“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的绽开描写。这里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一“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霜雪”比方浪花,一“卷”字又状狂涛第 4141页共 8181页汹涌,波浪滔滔之势。写出浪涛力度与气概,对浪花飞溅的情态写的更形象逼真。大有滔天浊浪排空来,移山倒海山可催的气概。城外,烟云绿树环围着江堤平沙,江水涌起的波涛如霜如雪,钱塘天险无边无际。钱塘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写杭州钱塘江潮是必不行少的一笔。“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绽开描写。描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状况“市列珠玑”,只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业的丰富、商业的旺盛;二是衣着状况“户盈罗绮”,家家披罗着锦。“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诗人笔下钱塘繁华的不得了。(二)下片:写西湖美景和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叠巘”,写湖岸,山峰重叠。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样,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第 4242页共 8181页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子芳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南宋杨万里说:“终归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三秋”,从时间着眼,点出桂子飘香的季节。“十里”,从空间着眼,渲染荷花的种植之广。这一句牵动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这些意象扑面而来读了令人心旷神怡,“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工整的一联描写的不同季节的美景写得高度凝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的最美的景致概括出来,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气。传闻金主完颜亮读到这首词后,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非常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于 1161 年大举进攻南宋。谢处厚有感于此,写了一首诗:“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作者把完颜亮大动干戈的责任归到柳永身。虽是传闻柳永差点犯了个漂亮的错误,就是把杭州美景写到了极至。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景美人更美接下来就写第 4343页共 8181页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谓笛声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扬,在月夜下荡漾。“羌管弄晴”写的是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人们晚上欢乐欢快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是对前面两句的总括,所以这一句写的是杭州人民的游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写的是杭州官员的游乐,分两方面写的,一是“乘醉听萧鼓”宴酣之乐,二是“吟赏烟”山水之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对官员的美妙祝福。“好景”,表层意思是指钱塘的美妙景观,实际代指其政绩成就。五、问题探究:1、这首词描绘了一

    注意事项

    本文(2022《望海潮》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