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2.3制取氧气.docx
-
资源ID:44283012
资源大小:12.4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2.3制取氧气.docx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2.3制取氧气老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化学 年级/册 九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民教化出版社 课题名称 制取氧气 教学目标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试验操作依次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学问点本身为新内容,试验操作过程留意事项较多,操作不规范会影响试验效果,而学生对试验室制取气体的学问储备和操作技能储备基本上为零。难点分析 学生对化学试验爱好深厚,但是缺乏学问储备,对试验操作过程的严谨性不高。教学方法 模拟演示试验法、PPT展示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视频播放:潜水员潜水时须要背上氧气罐,那潜水员呼吸的氧气是怎么得到的呢?在试验室又是如何制得氧气的呢? 动画播放:接下来由老师带你学习以下内容吧! 1、 试验药品和试验原理 2、 制取装置的选择 3、 试验操作步骤及留意事项 学问讲解 (难点突破) 1、 介绍试验药品:高锰酸钾KMnO4,它是一种暗紫色固体。2、 讲解并描述试验原理: 3、介绍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A:反应物的状态 B:反应的条件 因此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择固固加热型 (2)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A: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大小相比较 B:气体的溶解性 因此收集氧气既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4、检验和验满方法 (1)氧气的检验: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小木条复燃,说明瓶内气体是氧气。(2)氧气的验满 A:向上排空气法: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小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B:排水法: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5、观看试验视频 播放视频过程中老师进行讲解 (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 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然后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塞棉花的作用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目的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4) 点燃酒精灯,匀称加热后,固定在药品的底部加热; (5)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留意当气泡连续匀称冒出时再收集,若一有气泡冒出就收集会造成收集的氧气因含有空气而不纯。(6) 收集氧气结束后,将导管撤离水槽;先撤离导管是为了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7) 熄灭酒精灯。6、试验留意事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2)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3)当气泡连续匀称冒出时再收集 (4)试验结束时,先撤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 试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固定装置装入药品加热检查装置气密性用排水法收集,其操作依次正确的是( ) A: B: C: D: 2、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当视察到气泡在导管口连续匀称冒出时才起先收集,目的是( ) A:为了检验该试验装置的气密性 B:为了提高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 C: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压使试管炸裂 D: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 3、 某同学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缘由可能是下列中的 没有给试管匀称预热 试管外壁有水滴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收集完毕,先撤去酒精灯 A: B: C: D: 小结 通过模拟演示试验操作,让学生知道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留意事项以及氧气的一些性质,懂得了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学科,任何一个科学结论的获得,都是在试验的基础上得出来的。而且知道试验室制取气体要依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水溶性等来选择适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