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原子结构教案,(3).docx
-
资源ID:44283366
资源大小:13.9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原子结构教案,(3).docx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原子结构教案,(3) 授课人 时间 课题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奇妙 课题2原子的结构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初步相识原子的结构,了解原子的结构不仅包括原子构成粒子的种类和数量,也包括构成原子的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和中子在结构层次、电性、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相互关系,而后者在化学上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留意从结构的角度系统地相识原子的构成。 学情分析 本节的内容比较抽象,与学生的生活阅历距离较远,这个给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带来肯定的挑战。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了解微粒的电性。 3. 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数据信息的分析比较,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提炼规律 2.通过自学培育学生的总结归纳实力。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通过原子构成的相识,培育学生空间想象实力和抽象思维实力。 2.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奇妙,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相识观 教学重点 1.原子的内部结构; 2. 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的构成 2、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3、知道各微粒的带电状况。 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 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水分解的动画. 通过水的分解动画,我们知道了化学改变的过程是分子分解成( ),( )重新结合成新的( )。在化学改变中( )可以再分,( )没有再分,( )是化学改变中的最小微粒。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请同学们把你心中的原子图示画下来。 观看水的分解动画. 绽开想象,激起学习爱好。 通过水分解动画回忆化学改变实质,以及原子的定义。进一步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步入充溢神奇色调的微观世界,激起无穷的想象。 三、 合作沟通互助探究: 多媒体展示科学史话原子结构的探究历程: 道尔顿原子模型、汤姆生原子模型、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的闻名粒子(带正电)散射试验。 沟通探讨: 分析卢瑟福所作粒子(带正电)散射试验为什么是: 1.绝大多数粒子直线通过; 。2. 少数粒子转向。3.个别粒子反弹。 这一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这个试验推翻了原子是一个“实心球”的假设,为现代原子结构理论奠定了基础。 结合原子结构的探究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1. 原子是实心球体吗? 2. 原子是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 3.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什么部位? 4.原子中原子核和电子所占原子的空间大小如何? 讲解:原子核为什么带正电呢?它能不能再分?我们接着探究原子的内部结构。 了解原子结构的探究历程. 思索问题 回答问题 知道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通过对科学史的了解,体会严谨的科学看法 四、: 才智阅读结合原子结构的探究历程,阅读书P53思索: 1. 原子核由哪几种粒子构成? 2. 原子中各种粒子带电状况如何? 3. 原子核是否带电?为什么? 什么叫核电荷数? 提出问题: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 出始原子模型: 阅读教材 师友互助 解决问题 小结原子的构成 学生与自己画的原子模型对比。 从问题入手,让学生在探讨与沟通中相互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丛中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 是原子结构在大脑内形成模型 五、 视察表格(表3-1),思索下列问题: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钠 11 12 11 1. 同种原子的质子数是否相同?不同种原子质子数是否相同? 2.视察表格探讨原子显不显电性?以钠原子为例说明。 2质子数、中子数在数量上肯定相等吗?请举例说明。 3. .全部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吗? 视察表格(表3-1),思索问题(师友互助沟通探讨) 师友沟通探讨后小结: 1.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2.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但它们不肯定等于质子数 3.原子中肯定含有质子可能不含中子,如:氢原子。 从问题入手,让学生在探讨与沟通中相互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丛中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通过以上的学习,你们对原子的结构了解多少? 小结后板书: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 中子(不带电) (不带电) 电子() 追问:原子为什么不带电? 老师板书: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追问:分子带不带电,为什么? 学友小结:原子的结构以及各微粒的带电状况,学师补充。 师友小结:原子不显电性的缘由。 师友小结: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的关系。 师友思索回答:分子带不带电,因为分子是有原子构成,原子不带电所以分子也不带电。 培育学生的总结、概括实力。 七、 1. 填写下表中的空格。原子种类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氧 8 8 硫 16 16 镁 12 12 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_的原子核和核外带_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_和_构成。由于它们所带的电荷_,电性_,所以整个原子_(填显或不显)电性。3.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化学改变中的最小粒子是_;原子中带正电荷的粒子是_ _;不显电性的粒子有 、 、 。4.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觉了一种新原子,它的原子核内有111个质子, 161个中子,则该元素核外电子数是_ 。 仔细思索完成习题 巩固训练实力提升 八、:播放微课视频本课总结 学生观看 回顾本课学问 加强记忆 九、 1.课后习题3。 2.预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内容。 学生课下完成 巩固旧知预习新知 本课题的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阅历,学生学习时有肯定的困难,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书上的插图和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氛围,让学生细致视察、细心体会,绽开探讨,将抽象学问形象化、详细化。 本节课教学在调动学生主动性方面有所欠缺,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想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宁晋十一中 徐 丽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