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教育法制基础》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42).docx
-
资源ID:44294559
资源大小:14.5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教育法制基础》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42).docx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教育法制基础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42)国家开放高校电大专科教化法制基础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4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化法的特征之一是其首先和主要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并最终确定于( )。A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 C物质生活条件 D法律意识 2依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的效力( )行政法规、规章。A等于 B高于 C低于 D由有关部门确定 3教化法律规范是( )。 A整个社会道德规范中一部分 B规定教化教学活动中,教化关系参与者权利义务的行为准则 C一种特定的职业规范 D教化者行为准则 4教化法律关系是教化法中规定的( )。 A教化关系 B权利义务关系 C行政关系 D教化教学活动关系 5教化行政执法是国家教化行政机关( ),针对特定事项和特定的教化行政管理相对人,适用教化法律法规并产生法律效力的活动。A自主 B依据法律 C根据行政程序 D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 6假如一所小学旁边的国家财产发生火灾,学校应当( )。A. 组织学生到平安的地方去 B主动带领小学生前去救火 C即使有危急,也接着坚持上课 D以上都对 7老师资格证书在( )范围内有效。A. 全国 B省、自治区或直辖市 C所辖区 D全世界 8我国未成年人爱护法中规定:“对侵扰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A学校 B教化行政部门 C任何组织和个人都 D老师 9法律救济是( )精神的体现。A人道主义 B爱国主义 C雷锋 D宪法 10.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遇到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物的规定不一样时,可以报请( ),由其送请国务院作出说明或裁决。A当事人 B受理案件的法院 C审理案件的法官 D最高人民法院 二、推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的“对”与“错”写在括号中) 11教化法是依靠舆论、信念、习惯和教化保证明施的。(错) 12我国教化法渊源的特点是以判例法为主要形式。(错) 13. 后果模式是法律规范主体发生了行为模式的行为后应获得的某种结果。这种规范不是每部法必不行少的。(错) 14权责统一原则是教化行政执法的原则之一。(对) 15学校章程是设立学校所必需具备的四个基本条件之一。(对) 16. 学校可以开除品德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未成年学生。(错) 17. 健康权是相对的,不属于公民人身权范畴。(错) 18. 对体罚学生情节严峻的老师,可以赐予行政处分,不能追究刑事责任。(错) 19学生对学校赐予的处分不服只能申诉,不能提起行政诉讼。(错) 20刑法规定,明知校舍或教化教学设施有危急,而不实行措施或者不刚好报告,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对干脆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殊严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1教化法是体现统治阶级在教化方面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明施的在教化活动中普遍遵守的行为规则的总称。22我国教化法的主要渊源是:宪法、教化法律、教化行政法规、地方性教化法规、教化规章以及教化条约和协定。 23.教化法律规范按指出的“法的后果”,可以分为制裁性规范和嘉奖性规范。 24.法律监督的种类,根据监督的主体,可以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25.学校是指经教化行政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以实施学制系统内各阶段教化为主的教化机构。 26.我国学制系统内的基本教化阶段分为幼儿(或学前)教化、初等教化、中等教化和高等教化。 27法律意义上的老师,是指履行教化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28.依据教化法规定,学生有权要求学校在学业成果和品德上赐予公正评价,并在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与学位证书。 29未成年人爱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30申诉制度,通常是指公民在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向国家机关申诉理由,恳求处理或重新处理的制度。 31刑事犯罪的构成要件有: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2简述学校的法定权利。答:(1)根据章程自主管理学校权; (2)组织实施教化教学活动权; (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化者; (4)对受教化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嘉奖或者处分; (5)对受教化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6)聘任老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嘉奖或者处分; (7)管理、运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化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33简述受教化者申诉制度。 答:是指受教化者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照教化法及其他法律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恳求处理的制度。我国教化法规定,受教化者对学校赐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起申诉,对学校、老师侵扰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这就为维护受教化者的合法权益确立了非诉讼法律救济的制度,也是教化法给予受教化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项民主权利。 受教化者申诉制度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受教化者申诉制度是受教化法爱护的法定的申诉制度。对受教化者的申诉任何人不得阻碍、压制;二是受教化者申诉制度是具有特定性的权利救济制度。受教化者申诉制度的本质,在于补救受教化者受损害的合法权益。五、论述题(10分) 34论述教化法与教化政策的关系。答:(1)我国的政治体制,确定了教化法和教化政策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它们都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确定并为之服务的,都是广阔人民群众利益和意志的体现,都具有规范性,并且教化政策对教化法的制定和实施具有肯定的指导作用。(2)主要区分表现在:制定机关和约束力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规范和稳定的程度不同。实施方式不同。六、案例分析题(20分) 35.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1996年5月,某小学进行了期中考试。三年级某班主任将学生考试成果进行了排榜。该班女生张某原来是班级尖子生,成果始终名列前茅。但是这次期中考试却排在中游。班主任在全班同学面前,公布排榜名次时,不问青红皂白,严厉地指责了张某。张某因为妈妈住院而影响学习成果自觉委屈,老师当面指责使她抬不起头。回家后,她神情懊丧、少言寡语,茶不思饭不想,躲进自己小屋不出来,并告知父母她不惦念书了。 请依据有关教化法律法规的规定分析老师的这一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1)老师的这一做法是错误的。 (2)老师违反了教化法中“以适当方式为受教化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化者的学业成果和其他有关状况供应便利”和受教化者有“在学业成果和品德上获得公正评价”以及老师法中老师“关切爱惜全体学生,敬重学生人格”的规定。侵害了学生的知情权和名誉权。(3)学校应责令班主任撤消排榜,并向学生本人及家长赔礼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