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docx

    • 资源ID:44316437       资源大小:39.64K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docx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并驾驭比的基本性质,知道“最简洁的整数比”,会依据比的基本性质将比化成最简洁的整数比。 2、培育学生自主迁移、自主构建学问的实力。 3、搞清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分与联系,建立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念,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化。 教学重点: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 教学难点: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分和联系 教具:小黑板 一、故事引入 引言:同学们知道猴子最爱吃桃子,下面就来看一看一个猴王分桃的故事。猴王管辖的猴群分为三个组,一组有4只猴分得3个桃,二组有8只猴分得6个桃,三组有12只猴,分得9个桃。请问猴王的安排公允吗? 让学生思索:每只猴分得几个桃?桃与猴的比怎样?比值是多少? 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4 6÷8 9÷12 3:4 6:8 9:12 =3/4 =6/8 =9/12 =3/4 =6/8 =9/12 1、三个除法算式有什么关系? 2、三个分数的值相等吗? 3、三个比相等吗?(相等)为什么? 4、猴王的安排公允吗?(公允)为什么? 是啊!猴王的安排是公允的,由于它的公允才被众猴推为猴王。 三、探讨规律 师:上面的三个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比的前后项变了,比值没变。 师:比的前后项是如何改变的?改变有没有肯定的规律可循?下面我们来共同找寻、共同探讨。 1、首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视察前后项的改变:前项36(39、69),后项48(412、812)分别是怎么改变的?让学生通过“视察思索探讨”后回答,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4=(3×2):(4×2)=6:8 3:4=(3×3):(4×3)=9:12 6:8=(6×1.5):(8×1.5)=9:12 上面的改变谁能用一句概括性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探讨回答,老师板书: 2、然后从右往左视察前后项又是如何改变的: 9:12=(9÷3):(12÷3)=3:4 6:8=(6÷2):(8÷2)=3:4 9:12=(9÷1.5):(12÷1.5)=6:8 3、探讨:上面同乘以或除以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可以? 4、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日学习的“比的基本性质”。 5、尝试:(1)、4:5的前项扩大2倍,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当( ) (2)、假如3:2的后项变成15,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应当为( ) 四、运用规律 3:4、6:9、8:12这三个比中,比的前后项为互质数的是哪个比?(3:4),像这种前后项为互质数的比叫最简整数才(简称最件简比)。(板书) 1、化简比。 出示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洁的整数比。 (1)14:21 (2)1/6:2/9 (3)0.25:1.2 30:10 让学生探讨14:21如何化简? 2、小结化简比的方法。 师:谁来说说整数比如何化简,分数比如何化简,小数比如何化简?化简比的方法是什么? 3、比较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异同。 强调:比值是一个数,化简比仍是一个比。(板书) 五、强化相识 1、推断:、1/2:1/4化简后得2( )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两个数的比值是1/3,这两个数同时扩大5倍,它们的比值是1/3( ) 、圆周率表示一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 ( ) 2、填空。(小黑板出示) (1)、3÷4=()/()=()÷()=21:() (2)、两个的比值是5/6,这两个数的最简比是()。 3、甲数是乙数的50%,用比的角度来描述这两个数的关系。 4、两圆的重叠部分是圆的1/7,也是圆的1/5,求、两圆的面积比 六、总结全课 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应用它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化简比和求比值是否一样?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实力: 经验分数基本性质的建构过程,归纳概括并驾驭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育学生视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及动手实践的实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须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 : 探究、发觉和驾驭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 自主探究、归纳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具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出下列各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和它包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商不变规律。 (1)计算:120÷30 12÷3 40÷5 400÷50 (2)说一说,你有什么发觉? (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1。 (1)动手操作:拿3张同样的正方形纸片,分别对折一次,两次,三次,平均分成2份,4份,8份,涂上颜色,分别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提示:你发觉了什么?板书: (为什么相等?) (2)小组沟通:视察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根据什么规律改变的? (3)汇报:随着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4)视察以上例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提问:为什么0要除外? 小结:分子和分母假如都乘上0,则分数成为 ,而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又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0。 (5)提问:你能不能依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2.教学例2。出示题目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说一说依据什么。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四习题 第1题:按要求涂色,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第2题:比较每组中的分数大小是否相等。 第3题:同位合作完成。 2.作业:练习十四4、5题,选作13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学问?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怎样的? 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节课,戴老师老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楚、数学语言表述精确。着重培育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来让学生主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驾驭分数的基本性质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同时培育了学生主动参加,团结合作,主动探究,引导视察鈫捬罢夜媛桑止媛桑揖醯谜馐且惶贸渎盍目翁茫艽俳娣沟目翁茫逑中驴伪昀砟畹目翁茫又形业玫搅艘恍驶畹木楹陀幸娴钠羰尽咛甯爬韵录傅悖?/p> 一、教学思路清楚,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老师依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学思路。这节课以鈥湸瓷枨榫车既胄驴沃傅嘉剿鳎鼋萄悸非逦饨诳未骼鲜怀雠嘌植僮鳎鞫骄康难盗罚ü萌磐蟮某沃秸垡徽诺摹可然疃刺剿鞣质肿印帜傅谋浠媛桑佣醚止媛桑怀鲋啬训愕哪谌荩鼋萄龅较曷缘玫保啬训惆盐兆既贰庋杓品涎炅涮氐愫腿现媛桑逑至艘匝魈宓难肮蹋嘌搜难澳芰?/p> 二、创设情境,重视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老师能创建机会,让学生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相识,使抽象学问详细化、形象化。引导学生比较视察三幅图的异同之处,分数的分子分母的改变过程,从而证明改变的规律,整个操作过程层次分明,通过折涂,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人人参加学习过程,不是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让学生视察三个图形来说明概念,降低了难度。通过操作,让学生既学得兴奋又充分理解学问。形象直观地推导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概念,这样概念形成过程非常清楚,充分培育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实力,把被动地接受学问变为主动地获得学问,达到教学目的。 三、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开放性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设计,既使学生坚固的驾驭了所学的学问,巩固了本节课的基础学问,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相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2、理解并驾驭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验探究的过程,体验胜利的欢乐。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驾驭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导视察,自主探究发觉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教学比例的基本学问。 1、复习: 师:什么叫比例?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出示: 1/31/4和129 15和0.84 74和53 802和2005 学生依据比例的意义进行推断,老师结合回答板书: 1/31/4129 7453 150.84 8022005 2、相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介绍“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2)3 :5 = 18 :30 学生尝试起名。 师介绍:比例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3 :5 = 18 :30 内项 外项 (3)假如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还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 出示:3/5=18/30 (4)已经知道了比例各部分名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有爱好吗? 师:刚才,你们是依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比值再作出推断的。老师不是这样想的,可很快就推断好了,想知道其中的隐私吗?告知你们,老师是运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推断的。 二、教学例4 1、提问:你能依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 (1)引导学生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并逐一板书,同时说出它们的内项和外项。 (2)引导思索:细致视察写出的这些比例式,你能否发觉有没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或规律呢? 2、学生先独立思索,再小组沟通,探究规律。 (板书: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3、验证:是不是随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 课件显示复习题(4组): 1/31/4和129; 15和0.84; 74和53; 802和2005 学生验证。 学生随意写一个比例并验证。 老师将学生所举比例有意写成分数形式,追问:哪两个是内项,哪两个是外项,让学生算出积并结合回答板书。通过交*连线使学生明确:在这样的比例中,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达为: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相乘,结果相等。 师:老师也写了一个比例(板书:3254),怎么两个外项的积不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你们发觉的规律可能是有问题的。 引导学生得出:你举的例子从反面证明白我们发觉的规律是正确的。因为32和54这两个比是不能组成比例的。只有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师:很有道理!同学们很会视察,很会猜想,很会验证,自己发觉了比例的基本性质。 板书: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假如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项,即a:b=c: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什么。 (4)完整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读书P44页,勾画 5、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发觉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写了一些比例式,视察比较,发觉规律,再验证) 6、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1)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 (2)做“试一试”:出示“36 :18和05 :025”。 A、先假设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让学生自己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推断,假如能组成比例就写出这个比例式。提问:36 :18和05 :025能组成比例吗? 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推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吗? b、说出写出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分别是几,再分别算出外项和内项的积。 C、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推断组成的比例是否正确。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一练 (1)学生尝试练习。 (2)沟通探讨。使学生明确:可以把四个数写成两个比,依据比值是否相等作出推断。也可将四个数分成两组,依据每组中两个数的乘积是否相等作出推断,其中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推断比较简便。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5:3=( ):4 12:( )=( ):5 先让学生尝试填写,再沟通明确思索方法。 3、补充一组敏捷训练题: A、假如让你依据“2×93×6”写出比例,你行吗?你能写出多少个呢? B、你能用“3、4、5、8”这四个数组成比例吗?若能,请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C、你能从3、4、5、8中换掉一个数,使之能组成比例吗?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真行!不仅探究发觉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还能自觉地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去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去求比例中的未知项。 能告知我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吗?你觉得学了它有什么用处? 五、课堂作业。 1、做练习十第1、3题 2、独立完成2、4题 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3 :5 = 18 :30 内项 外项 6:4=3:2 4:6=2:3 4:2=6:3 3:6=2:4 3×4=6×2 a:b=c:d ad=bc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第8课时 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 课本第55页例9、例10和“练一练”,练习九第5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驾驭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特性质把比化成最简洁的整数比。 2、通过教学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实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 学生相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课前打算: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 师:除法、分数和比之间有什么联系? 2、做复习题。 师:第一题你这样做依据的是什么?(商不变的性质)它的内容是什么?其次题呢? 3导入课题。 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今日我们就在这些旧学问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学问。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探讨。(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9比的基本性质。 (1)学生填表 (2)提问: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两特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规律可循? (3)师生共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师:你觉得哪些词语比较重要? 0除外你怎样理解? 2、教学例10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我们以前学过最简分数,想一想:什么叫做最简分数?最简洁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98就是最简洁的整数比。 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洁的整数比。 (1)12:18 (2) 5/6:3/4 (3)1.8:0.09 (1)让学生试做第(1)题。 师:你是怎么做的?6和12、18有着怎样的关系? 引导学生小结出整数比化简的方法:(演示课件出示)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使比的前后项是互质数。 (2)化简第(2)题。 师:这个比的前、后项是什么数?(分数)我们已经会化简整数比了,那么你能不能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分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呢? (3)引导学生小结出分数比化简的方法:(演示课件出示)比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就可以把分数比转化成整数比,进而化简成最简洁的整数比。 (4)化简第(3)题。 师:想一想如何化简小数比呢? 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化简,指名板演 师:那么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整数比、小数比、分数比化成最简洁的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把“练一练”第1题填完整。 2、“练一练”第2题。 指名板演,其余练习,完成后集体核对。 3、做练习九第7、8题。 4、出示选择 (1)1千米20米( ) A 120 B 100020 C 51 (2)做同一种零件,甲2小时做7个,乙3小时做10个,甲、乙二人的工效比是( ) A 2021 B 2120 C 710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日的学习,你又学习了哪些学问?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如何把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化成最简洁的整数比? 五、布置作业 练习九第5、6题。 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中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育学生实际操作实力和抽象概括实力。 2、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加、主动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单位”1”的建立 学具打算:学具袋(圆形纸片1张、长方形纸片1张、一分米棉线1根、水蜜桃图片5个、火柴棒12根、同一样式的纽扣8个) 教学过程: 一、单位“1”的意义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数字1。 师:这是几?表示什么?能详细说说可以表示1个什么吗? 学生回答(1个苹果、一张白纸、一根绳子、一群羊、一个学校的全体学生) 师:对于数字1如此丰富的意义,老师可以给它加上引号,起名叫作单位“1”。 师:取出学具袋,倒出其中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哪些能用单位“1”表示? 【评:开宗明义教学单位“1”,突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动身,让学生亲身经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说明与应用的过程”,单刀直入式的导入无疑是本课亮点之一,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其分一分、说一说的教学设计为学生供应了丰富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师:我们可以把单位“1”怎么分? 师:以前我们学过分数的初步相识,今日我们接着探讨分数,探讨“分数的意义”。(老师板书课题) 师:用以前所学的分数的学问,分你手中的单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数? 学生操作,组内沟通,各组举荐汇报。 老师提示学生留意倾听别人的看法,对不精确的地方要加以修正,尤其要强调“平均分”,尽量做到不要重复别人的发言内容。 【评: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老师将几种学具材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操作用分数表示,既敬重了学生的已有学问储备,又在不知不觉中为新知的构建架设桥梁。】 二、探讨分数单位 师:你们想探讨别的分数吗? 老师出示1/ 师:这是分数吗?你会读吗?它有什么特殊之处? 师:请大家拿出12根火柴棒,分一分、说一说,看看可以有多少种不同方法来表示1/ ? 学生操作,小组探讨、沟通,老师巡察,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1/2 6根、1/3 4根、1/4 3根、1/6 2根、1/12 1根。 师:你又发觉了什么? 师:同学们真了不得,发觉了这么多学问! 【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同一枚枚石子投进蓄势已入的湖里,激起了层层涟漪,让学生在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中自主探究、主动合作,足以让学生获得主动的、深层次的体验。行云流水般的分数单位的教学全无例行公事,思路闭锁,空间狭小之嫌。正所谓“灵感总青睐有打算的头脑。”】 三、深化探讨分数的意义 老师出示/ 师:猜猜看,老师想让你干什么? 老师出示要求: 分一分(选择合适的学具表示这个分数) 画一画(用简洁的图形来表示这个分数) 折一折、涂一涂(选择合适的学具,用折叠、涂色的方法表示这个分数) 说一说(组内相互说说这个分数) 学生动手操作、组内沟通,老师巡察指导。 各组举荐学生汇报 【评:遵循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问题设计得精且极具开放性、挑战性,以丰富的操作实践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注意学生感性相识,学生真正在“做数学”。】 师:关于分数的学问,以前我们学习过一些,在课前我们也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请教别人,你现在知道多少分数的学问,能告知老师吗? 学生回答 师:让我们看看数学书上专家是怎样说的? 学生看书、圈划、摘读,组内沟通。 师:什么是分数单位?我们刚才探讨了吗?35 的分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 7/12 、11/20 呢? 【评:教者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熏陶。在设计时,教者留意到学生自我获得信息实力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育,让学生课前自学课本、查阅资料、请教别人,了解分数的有关学问,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分数的写法 师:从沟通的过程中,老师已经知道同学们会读分数了,想写吗? 师:会写的请到黑板上在随意位置随意写一个你喜爱的分数,比一比,看谁写的规范好看。(学生一拥而上,在黑板的上上下下写下大大小小、各不相同的分数。) 师:生活中人们常用分数来进行描述。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黑板上这些分数的?你情愿说哪个就说哪个? 学生汇报 【评:教者不再将黑板视为老师神圣的领地,把板书的权利回来学生。黑板上每个分数后面都藏着那句经典的概念,学生的沟通无不是将已经获得的主观印象投射在所写的分数中,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学生的求异的心态无时无刻不让其他学生处于活跃的互动之中。】 师:你觉得谁写得规范好看?写分数是要留意什么?分数有几个部分?能结合详细分数说说各个部分表示的意义吗? 【评:生成性的课堂评价让学生体验到了胜利的喜悦,剧烈地拨动着思维之弦。】 师:下面请同学们练习写分数,比一比谁写得规范好看?任务是8个。 学生在写分数的过程中老师突然叫停。 师:数一数,你写了几个分数?你能用刚学的分数说一句话,让大家猜一猜你完成的状况吗? 师:对于分数的意义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提问。 学生质疑,学生解答,老师补充。 师:关于分数的学问你驾驭的状况如何,你能用今日学习的分数的学问说一说吗? (假如学生说出类似5/5 这样的分数) 师:这是一个特别的分数,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接着探讨。 【评:学以致用,在应用中给予数学活力与灵性,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活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所谓“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真分数和假分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真分数和假分数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较分数的大小等学问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数教学有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一个是分数的意义,一个是分数的单位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驾驭了这两个概念,学习分数就可以举一反三,因此在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时,帮助学生从分数意义上理解和驾驭新课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实力: 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并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 2.过程与方法: 培育学生视察、比较、概括的实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培育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 教具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分数? 2.说出下列各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包含的分数单位的个数。 3.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填一填。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1 (1)按要求涂色,并说一说把什么看作单位“1”。 (2)视察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你发觉了什么? (3)想一想: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为什么?(比1小) (4)明确真分数的意义: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2.教学例2 (1)用分数表示出各图的涂色部分。 (2)视察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 (3)想一想: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 (4)明确假分数的意义: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依据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辨别出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在直线上表示出来。 2.练习十三的第13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作业:同步练习十三1-2题,选作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学问,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板书设计: 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等式的性质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等式的性质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p7练习一第9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进一步理解等式性质,能依据等式性质正确地解方程。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等式性质。 教学难点: 能依据等式性质正确地解方程。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什么是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 18+17=35 x=1 12-Y=4 S+12=49 21-b24 x=1478 16a=27b a +b=6 b-8=100 X+10 4X=60 2.让学生说一说等式的性质一和等式的性质二 (1)解方程。带“”写出检验过程。 X+25=37 X-23=52 0.7X=3.5 X÷0.5=12 48X=25 4.8÷x=20 集体订正,帮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缘由,使其明白算理。 3在运算符号,在填数字。 (1)X-20=30 (2)5x=2.4 解: X=30 解:x=2.4 X= x= (3)3.6+X=5.7 (4)4.8÷x=12 解: X=5.7 解:x=4.8 X= x=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使学生明白:依据等式的性质。 小结:通过把解方程的过程补充完整,启发学生简化解方程的书写,提高解方程的娴熟程度。 二、指导练习 1p7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 2P7第11题:pp列方程求表中的未知数的值 学生看懂题意,列方程,解方程 3P7第13题 学生口答练习 4出示小黑板 推断题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旧是等式。( ) (2)方程肯定是等式,等式不肯定是方程。( ) (3)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 ( )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推断的理由。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解决数学问题时,方程的用处大吗? 四、作业 1P7第10题 2P7第12 板书设计: 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练习题 12x=31.2 9.6y=48 解:x=31.2÷12 解:y=48÷9.6 X=2.6 y=5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比较大小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比较大小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驾驭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依据数据特点敏捷选用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培育学生独立思索的习惯,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实力,发展对数学的主动情感。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先通分再比较分数大小。 7/15和5/12 8/9和11/12 13/20和5/8 独立完成,集体评讲。通分时,要留意什么? 2、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独立完成。汇报方法,说说自己的思索过程。指出:要依据数据特点敏捷比较分数大小。 3、完成第9题。独立完成。汇报沟通方法,说出自己的想法。分别视察比1/2小的分数和比1/2大的分数,有什么发觉?指出:假如一个分数的分子乘2,积小于分母,分数就比1/2小;假如分数的分母除以2,商小于分子,分数就比1/2大。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第10题。理解题意。指导方法。这两位同学的平均步长分别是多少米?怎样求?你打算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呢?独立完成解答。 2、完成第11题。独立尝试填表。说说思路与方法。要知道谁投的准,关键看什么?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三、课题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有什么要留意的?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分数与除法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实力: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经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视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教学重点: 驾驭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 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具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把谁看作单位“1”? 3.引入: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 假如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1:出示题目 (1)列出算式。(板书:1÷3=) (2)探讨: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3)老师画出示意图。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这个蛋糕的 ,就是 个“1”。 板书:1÷3= 1/3(个) 2.教学例2:出示题目 (1)动手操作。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2)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老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3)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即3个块,把3个块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即块,因此,3÷4=3/4(块)。 由此可见, 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学生相互说说 表示的意义。 3.教学分数

    注意事项

    本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1398****507)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