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古代教育] 中学综合素质必背考点.docx
-
资源ID:44319059
资源大小:13.1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8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古代教育] 中学综合素质必背考点.docx
2018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古代教育 中学综合素质必背考点老师资格证网权威发布2018老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养学问点:古代教化,更多2018老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养学问点:古代教化相关信息请访问老师资格考试网。下面是大范文网整理发布的2018老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养学问点:古代教化,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大范文网!老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养考点:传统文化素养(二)古代教化依据老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要求,中学综合素养传统文化素养这一节须要了解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学问。一、启蒙教化中国古代教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西周以前。中国人非常注意启蒙教化,优秀的启蒙读物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 子规等。二、国学西周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国学是中心设立的学校,有高校和小学之分。国学包括了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详细内容则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三、私学商周两代的学校教化,都是由国家来管理的。春秋时期产生了私学,最早的私学创立者是孔子。孔子以后,官学和私学并重,形成了中国古代教化的双轨制。四、官学汉代的官学中有中心政府主办的太学和鸿都门学.也有地方政府主办的郡国学。中国历史上正式设立的第一所高校是始于汉武帝时的太学,以五经博士为教官。太学,西汉时期出现的特地传授学问、探讨学问的机构,汉武帝时设在长安,是中国当时的最高学府。五、教化学专著礼记中的学记和高校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总结教化阅历和教化理论的教化学专著,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教化学专著。此外还有荀子·劝学管子·弟 子职。六、书院宋初四大书院有:湖南长沙市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市的睢阳书院(应天府书院)、河南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南宋四大书院有:张械主持的岳麓书院、朱熹主持的白鹿洞书院(第一个完整系统的书院学规是由朱熹制定的白鹿洞学规)、吕祖谦主持的丽泽书院、陆九渊主持的象山书院。七、科举考试1.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事实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相互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2.科举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纳分科取士的方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说明必需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3.及第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4.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实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实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实行一次考试为会试,因在春季实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各省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第一名叫会元。殿试: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会会试录用的贡士亲自测问,以定甲第。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其次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5.进士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与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与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6.状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唐代闻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7.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用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