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前术后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术后生存质量评价.docx
-
资源ID:44322202
资源大小:13.1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前术后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术后生存质量评价.docx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前术后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术后生存质量评价 摘要:目的视察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老年冠心病病人60例,随机分为介入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应用冠心病病人特定的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的自测量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作为评价指标,视察两组病人生存质量的改变。结果介入组与药物组比较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状况、治疗满足程度、疾病相识程度4个大项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541.4R256.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7-0637-02 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通过医疗干预延长病人生存时间的同时,使病人生存质量提高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生存质量探讨已成为国际性的探讨热点。随着技术进步及器械的完善,老年冠心病病人从介入治疗(PCI)中获得的好处自不待言。临床视察发觉,介入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冠心病病人的生存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珠海市人民医院的住院病人,共60例。符合1979年WHO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剔除无痛性心肌缺血及脑、肝、肾功能不全者。共纳入60例病人。其中3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30例行单纯药物治疗;年龄60岁84岁(70.38岁±3.25岁);男42例,女18例。 12方法采纳前瞻性试验性设计方案分组。遵循随机、比照的原则,选择合格病人60例,按治疗组与比照组病例数1:1,分组病人拒绝行介入治疗者纳入药物组,同意介入治疗者纳入介入组。介入组30例,药物组30例。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分别于入院时、介入药物治疗后6个月,填写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及心绞痛评级。 介入组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或(和)支架植入术.术后常规应用药物治疗;药物组单纯常规药物治疗。 13视察指标 131生活质量评价采纳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Question Naire)评价病人的生活质量。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心绞痛稳定状态(AS)、心绞痛发作状况(AF)、治疗满足程度(TS)、疾病相识程度(DP)5个方面进行评价。 132心绞痛评级参照加拿大心脏病学会劳力型心绞痛分级标准(CCSC)。1级:一般日常活动例如走路、登楼不引起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猛烈、速度快或长时间的体力活动或运动时;2级:日常活动轻度受限,心绞痛发生在快步行走、登楼、餐后行走、冷空气中行走、刮风中行走或心情波动后行走;3级:日常活动明显受限,心绞痛发生在平路一般速度行走时;4级:稍微活动即可诱发心绞痛,病人不能做任何体力活动,但休息时无心绞痛发作。自发型心绞痛分级:轻度为有较典型的心绞痛发作,每次持续数分钟,每周猛烈难受至少发作2次或3次或每月发作1次3次,但难受不严峻,有时需含服硝酸甘油;中度为每天有数次较典型的心绞痛发作,每次持续数分钟至10min左右,心绞痛较重,一般都需含服硝酸甘油方可缓解;重度为每天有多次典型心绞痛发作,因而影响日常生活活动,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长,需多次含服硝酸甘油方可缓解。 14心绞痛症状疗效标准轻度:胸痛消逝或基本消逝为显效;胸痛发作明显减轻为有效;胸痛症状无改善为无效;胸痛发作加重,达到“中度”以上标准为加重。中度:胸痛消逝或基本消逝为显效;胸痛减轻1级,达到“轻度”标准为有效;胸痛症状无改善为无效;胸痛症状加重,达到“重度”或以上标准为加重。重度:胸痛消逝或减轻到“轻度”标准为显效;胸痛减轻到“中度”标准为有效;胸痛症状与治疗前相同为无效;胸痛发作加重为加重。 15统计学处理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纳t检验,应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 2结果(见表1、表2) 3探讨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冠心病严峻危害老年人的生命和健康,60岁以上心肌梗死住院病死率为26.1,出院后1年病死率为13.5,再梗死率为3.5,4年存活率仅为46,7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AMI)药物溶栓易并发脑出血,且尿激酶溶栓后再通率仅约65。因此,老年冠心病者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和疗效均有限。虽然老年冠心病病人血管病变较重且多合并其他脏器病变,但巫相宏等报道高龄组(>75岁)的支架术胜利率为94.7,非高龄组(0.05)。我国全军第三次(20032004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报道了1.6842例的PCI病例注册资料,PCI病例总胜利率97.7,近年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已胜利地用于冠心病治疗。Kaehler等应用SF-36对80岁以上的不伴有其他危急因素的稳定心绞痛病人进行调查探讨,结果显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以同样改善高龄病人的生存质量,甚至在某些方面改善的明显程度要高于低龄组。本探讨显示,随访老年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半年,应用SAQ评价病人的生存质量,PCI组较药物组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状况、治疗满足程度、疾病相识程度等方面明显改善,可整体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并大大提高老年冠心病病人运动耐受性,其与冠状动脉供血得到改善、心功能改善亲密相关,但更远期效果,是否能降低冠心病病人总死亡率及冠心病事务尚待进一步探讨。 (本文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