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0届高考复习化学精品题库07~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doc--高中化学 .doc

    • 资源ID:44349310       资源大小:667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0届高考复习化学精品题库07~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doc--高中化学 .doc

    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0709 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07 年山东理综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68O2和1 88O2互为同位素,性质相似B常温下,pH=1 的水溶液中 Na、NO3、HCO3、Fe2可以大量共存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DC(石墨,s)=C(金刚石,s)H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答案:D解析:A 选项中同位素是指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不同核素(原子)的互称,选项中给出的是分子,错误;B 中 PH=1 的溶液为强酸性环境,解答时应在离子组 Na+、NO3-、HCO3-、Fe2+中增加 H+,分析可知碳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不共存,在氢离子存在时硝酸根离子和亚铁离子不能共存,错误;C 中明矾的净水原理是其溶于水电离产生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能吸附水中悬浮物,而漂白粉是由其成分中的次氯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次氯酸能杀菌消毒,作用原理不同,错误;D 中此反应的H,说明此反应是吸热反应,也就是金刚石的具有能量大于石墨,物质具有的能量越大,该物质越不稳定,正确。1(07 年广东化学14)将 V1mL1.0molL-1HCl溶液和V2mL 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 22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CNaOH 溶液的浓度约为 1.0mol/LL-1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答案:B解析: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B 对,中和反应有水生成,但有水生成的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 H2+CuOH2O+Cu 是吸热反应,D 错,从表中分析当加入 HCl 溶液 5mL、NaOH 溶液 45mL 反应后温度为 22,故实验时环境温度小于 22,A 错,加入 HCl 溶液 30mL 反应放热最多,应是酸碱正好中和,故 C(NaOH)=1.0mol/L30mL/20mL=1.5 mol/L,C 错。2(07 年广东文基6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B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D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答案:B解析: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如可燃物的燃烧反应,A 选项错误;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 C 选项错误;水力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故 D 选项错误。正确选项为 B3(07 年广东理基19)下述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C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D限制使用电动车答案:B解析: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时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私人汽车代替公交车会使汽油的消耗量增加,带咯啊的空气污染物增多,限制使用电动车会增加有害气体的排放。因此正确的选项为 B4(2007 海南06)已知:(1)Zn(s)+1/2O2(g)=ZnO(s);H=348.3kJ/mol(2)2Ag(s)+1/2 O2(g)=Ag2O(s);H=31.0kJ/mol则 Zn(s)+Ag2O(s)=ZnO(s)+2Ag(s)的H 等于()A317.3kJ/molB379.3kJ/molC332.8 kJ/molD+317.3 kJ/mol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律。解析: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即可得出答案。5(08 年宁夏理综13)已知 H2(g)、C2H4(g)和 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1411.0kJmol-1和-1366.8kJ mol-1,则由 C2H4(g)和 H2O(l)反应生成 C2H5OH(l)的H 为A-44.2 kJmol-1B+44.2 kJmol-1C-330 kJmol-1D+330 kJmol-1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C2H4(g)3O2(g)2CO2(g)2H2O(l);H-1411.0kJmol-1,C2H5OH(1)3O2(g)2CO2(g)3H2O(l);H-1366.8kJmol-1,将上述两个方程式相减得:C2H4(g)H2O(l)C2H5OH(l);H-44.2kJmol-1。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6(08 年广东化学14)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AB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 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 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答案:AB解析:葡萄糖氧化放出热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 错;选项 D 应该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D 错。7(08 年海南化学8)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a kJmol1、PO b kJmol1、P=O ckJmol1、O=O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 正 确 的是 AA(6a+5d4c12b)kJmol1B(4c+12b6a5d)kJmol1C(4c+12b4a5d)kJmol1D(4a+5d4c12b)kJmol1答案:A解析:由图可以看出:P4中有 6mol 的 PP,5mol 的 O2中含有 5molOO,1mol 的 P4O10中含有 4mol 的PO,12mol 的 PO,所以H(6a5d4c12b)kJmol1。8(09 年广东理基26)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广东电力紧张问题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答案:A解析: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既不利于节能也不利于减排,故 A 选项符合题意。其余选项的措施或做法都符合节能减排的原则。9(09 年天津理综6)已知:2CO(g)+O2(g)=2CO2(g)H=-566 kJ/molNa2O2(s)+CO2(g)=Na2CO3(s)+21O(g)2H=-226 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ACO 的燃烧热为 283 kJB右图可表示由 CO 生成 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2(s)=2Na2CO3(s)+O2(g)H-452 kJ/molDCO(g)与 Na2O2(s)反应放出 509 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 6.021023答案:C解析:A 项,燃烧热的单位出错,应为 kJ/mol,错;图中的量标明错误,应标为 2molCO 和 2molCO2,故错。CO2气体的能量大于固体的能量,故 C 项中放出的能量应小于 452kJ,而H 用负值表示时,则大于-452Kj/mol,正确;将下式乘以 2,然后与上式相加,再除以 2,即得 CO 与 Na2O2的反应热,所得热量为57kJ,故 D 项错。10(09 年广东文基6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B充电电池放电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C放在冰箱中的食品保质期较长,这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关D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不需吸收能量就可以进行答案:C解析:A 项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但不能填埋处理因为电池里的重金属会污染土地,人吃了这些土地里的蔬菜后,就会引发疾病;B 项充电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D 项有的燃烧反应是需要吸收一定热量才可以反应的比如碳的燃烧。【考点分析】垃圾的处理、电化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化学反应与能量。11(09 年海南化学12)已知:Fe2O2(s)32C(s)=32CO2(g)2Fe(s)H=234.1kJmol1C(s)O2(g)=CO2(g)H=393.5kJmol1则 2Fe(s)32O2(g)=Fe2O3(s)的H 是A824.4kJmol1B627.6kJmol1C744.7kJmol1D169.4kJmol1答案:A解析:23(2)=(1)就可得 2 Fe(s)+23O2(g)=Fe2O3(s),则=232-1=-824.4 kJmol-1。12(07 年山东理综28)(11 分)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常用的化工原料,但也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综合治理其污染是环境化学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1)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 SO3:ABP/MPa0.500.100.800.85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2SO2(g)O2(g)2SO3(g)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将 2.0mol SO2和 1.0mol O2置于 10L 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 0.10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_。平衡状态由 A 变到 B 时平衡常数 K(A)_K(B)(填“”、“”或“”)。(2)用 CH4催化还原 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 kJmol1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 kJmol1若用标准状况下 4.48L CH4还原 NO2至 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 NA表示),放出的热量为_kJ。(3)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MFe2Ox3x4,MMn、Co、Zn 或 Ni由铁酸盐(MFe2O4)经高温还原而得,常温下,它能使工业废气中的酸性氧化物分解除去。转化流程如图所示:MFe2O4MFe2OxH2300500常温分解 CO2、SO2、NO2等请写出 MFe2Ox分解 SO2的化学方程式(不必配平)。答案:(1)800Lmol1(2)1.60NA(或 1.6NA)173.4(3)MFe2OxSO2MFe2O4S解析:(1)据题意当容器中总压强为 0.10MPa 时,SO2的平衡转化率为 0.80,据此可计算得出平衡时c(SO2)=0.040molL1;c(O2)=0.020molL1;c(SO3)=0.16molL1。根 据 平 衡 常 数 的 计 算 式:K=12121020.0)040.0()16.0(LmolLmolLmol=800Lmol1;只要温度不变,平衡常数就不改变,在此变化过程中,只有压强的改变,温度未发生变化,故 K(A)=K(B)。(2)用标准状况下 4.48LCH4还原 NO2至 N2,4.48LCH4的物质的量为 0.20mol,在此过程中 C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有-4 价升高到+4 价,转化为 CO2,失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为 0.20mol8=1.60mol,故转移电子数为 1.60NA。由题目给知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可以得出 CH4还原 NO2至 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 kJmol1,则 0.2molCH4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867 kJmol10.2mol=173.4kJ。(3)此题中反应物已知为 MFe2OX和 SO2,反应后生成 MFe2O4,由 MFe2OX转化为 MFe2O4,氧原子数增加,故 SO2失去氧原子转化为 S,反应式为:MFe2OX+SO2=MFe2O4+S。1(11 分)(08 年广东化学19)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碳酸钠是造纸、玻璃、纺织、制革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工业碳酸钠(钝度约 98)中含有 Ca2+、Mg2+、Fe3+、Cl-和 SO42等杂质,提纯工艺路线如下:已知碳酸钠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滤渣的主要成分为。(2)“趁热过滤”的原因是。(3)若在实验室进行“趁热过滤”,可采取的措施是(写出 1 种)。(4)若“母液”循环使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是。(5)已知:Na2CO310H2O(s)=Na2CO3(s)+10H2O(g)H1=+532.36 kJmol-1Na2CO310H2O(s)=Na2CO3H2O(s)+9H2O(g)H1=+473.63 kJmol-1写出 Na2CO3H2O 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答案:(1)Mg(OH)2、Fe(OH)3、CaCO3(2)使析出的晶体为 Na2CO3H2O,防止因温度过低而析出 Na2CO310H2O 晶体,令后续的加热脱水耗时长(3)用已预热的布氏漏斗趁热抽滤(4)溶解时有大量沉淀生成,使 Na2CO3损耗且产物 Na2CO3混有杂质其原因:母液中,含有的离子有 Ca2,Na,Cl,SO42,OH,CO32,当多次循环后,使用离子浓度不断增大,溶解时会生成CaSO4,Ca(OH)2,CaCO3等沉淀(5)Na2CO3H2O(s)=Na2CO3(s)+H2O(g)H=+58.73kJmol1解析:(1)因工业碳酸钠中含有 Mg2,Fe3,Ca2,所以“除杂”中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可生成 Mg(OH)2、Fe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OH)3、Ca(OH)2沉淀。(2)观察坐标图,温度减少至 313K 时发生突变,溶解度迅速减少,弱不趁热过滤将析出晶体。(3)思路方向:1.减少过滤的时间 2.保持过滤时的温度。(4)思路:分析“母液”中存在的离子,若参与循环,将使离子浓度增大,对工业生产中哪个环节有所影响。(5)通过观察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可将两式相减,从而得到 Na2CO3H2O(S)Na2CO3(s)H2O(g)。2(12 分)(08 年山东理综29)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1)丙烷脱氢可得丙烯。已知:C3H8(g)=CH4(g)HCCH(g)H2(g)H1=156.6 kJmol1CH3CH2(g)=CH4(g)HCCH(g)H2=32.4 kJmol1则相同条件下,反应 C3H8(g)=CH3CH H2(g)H2(g)的H=kJmol1。(2)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 O2和 CO2,负极通入丙烷,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电池反应方程式为;放电时 CO32移向电池的(填“正”或“负”)极。(3)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 CO2和 H2O。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 CO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 pH=5.60,c(H2CO3)=1.510-5molL-1。若忽略水的电离及 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 H2CO3HCO3H的平衡常数 K1=。(已知 10-5.60=2.510-6)(4)常温下,0.1 molL-1NaHCO3溶液的 pH 大于 8,则溶液中 c(H2CO3)c(CO32)(填“”、“=”或“”),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答案:(1)124.2(2)C3H85O2=3CO24H2O负(3)4.210-7molL-1(4)HCO3H2O=CO32H3O(或 HCO3=CO32H)、HCO3H2O=H2CO3OH,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解析:(1)将第 2 个方程式颠倒反写,然后与第 1 个方程式相加,即得所求的反应 C3H8(g)=CH3CHCH2(g)H2(g),H 也随方程式的变化关系进行求算:H=-H2+H1=124.2kJ.mol-1。(2)以丙烷为燃料制作的新型燃料电池,其电池反应方程式为 C3H8十 502=3C02+4H20,因电子从电池的负极经导线流入了电池的正极,故电池的正极是电子富集的一极,故带负电荷的离子 C032-在电解质溶液中应移向电池的负极而不是正极。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3)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公式可知:K1=c(H+)c(HCO3-)/c(H2CO3)=10-5.6010-5.60/l.510-5=4.210-7mol.L-1。(4)0.1 mol L-1NaHCO3溶液的 pH 大于 8,说明溶液呈碱性,即 c(OH-)c(H+),因在 NaHCO3溶液中存在着两个平衡:电离平衡 HCO3-CO32-+H+,水解平衡:HC03-+H20H2CO3-+OH-,其余部分水的电离忽略不计,由 c(OH-)c(H+),说明水解过程大于电离过程,从而推出 c(H2CO3)c(CO32-)。3(10 分)(08 年江苏化学17)工业上制备 BaCl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重晶石矿高温焙烧炭溶解盐酸气体吸收过滤结晶滤液产物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 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查表得BaSO4(s)+4C(s)高温4CO(g)+BaS(s)H1=571.2 kJmol-1BaSO4(s)+2C(s)高温2CO2(g)+BaS(s)H2=226.2 kJmol-1(1)气体用过量 NaOH 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Na2S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2)向 BaCl2溶液中加入 AgNO3和 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c(Br-)c(Cl-)=。Ksp(AgBr)=5.410-13,Ksp(AgCl)=2.010-10(3)反应 C(s)+CO2(g)高温2CO(g)的H=kJmol-1。(4)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答案:(10 分)(1)S2-+H2OHS-+OH-HS-+H2OH2S+OH-(可不写)(2)2.710-3(3)172.5(4)使 BaSO4得到充分的还原(或提高 BaS 的产量)为吸热反应,炭和氧气反应放热维持反应所需高温解析:Na2S 水解实际上是二元弱酸根 S2水解,因分两步,向 BaCl2溶液中加入 AgNO3和 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两种沉淀的平衡体系中银离子浓度是一样的,c(Br-)c(Cl-)=Ksp(AgBr)/Ksp(AgCl)=2.710-3,反应 C(s)+CO2(g)高温2CO(g)的H3等于H1减去H2。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空气,其目的是炭和氧气反应放热维持反应所需高温来维持反应所需热量。4(10 分)(08 年江苏化学18)“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 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 CO2浓度的有:。(填字母)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c采用节能技术d利用太阳能、风能(2)将 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a6CO2+6H2O光合作用 C6H12O6+6O2bCO2+3H2催化剂CH3OH+H2OcCO2+CH4催化剂CH3COOHd2CO2+6H2催化剂CH2=CH2+4H2O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3)文献报道某课题组利用 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研究过程如下:CO2H2O铁粉镍粉3006h冷却气体收集过滤固体滤液检测检测检测反应结束后,气体中检测到 CH4和 H2,滤液中检测到 HCOOH,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和 Fe3O4。CH4、HCOOH、H2的产量和镍粉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仅改变镍粉用量,其他条件不变):研究人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HCOOH 是 CO2转化为 CH4的中间体,即:CO2HCOOHCH4写出产生 H2的反应方程式。由图可知,镍粉是。(填字母)a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的催化剂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c反应、的催化剂d不是催化剂当镍粉用量从 1 mmol 增加到 10 mmol,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填字母)a反应的速率增加,反应的速率不变b反应的速率不变,反应的速率增加c反应、的速率均不变d反应、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的速率增加得快e反应、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的速率增加得快f反应的速率减小,反应的速率增加答案:(10 分)(1)abcd(2)ac(3)3Fe+4H2O300Fe3O4+2H2ce解析:控制和治理 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可以控制源头,也可以吸收大气中 CO2,光合作用利用了太阳能为最节能,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有机物,为原子利用率最高。由反应原料为铁和水,故 3Fe+4H2O300Fe3O4+2H2,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根据 CH4、HCOOH、H2的产量和镍粉用量的关系图可知,反应的速率均增加得快。5(09 年安徽理综25)(17 分)W、X、Y、Z 是周期表前 36 号元素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原子序数一次增大。W、Y 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X 的基态原子核外有 7 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Z 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 Z2O 和黑色的 ZO 两种氧化物。(1)W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W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 H2O(g)(填“强”或“弱”)。(2)Y 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Y 的第一电离能比 X 的(填“大”或“小”)。(3)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 Z 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s)12O2(g)=FeO(s)H=272.0kJmol12X(s)32O2(g)=X2O3(s)H=1675.7kJmol1X 的单质和 FeO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答案:(1)二VA弱(2)1s22s22p63s23p4大(3)Cu+2H2SO4(浓)CuSO4+SO2+2H2O(4)3FeO(s)+2Al(s)Al2O3(s)+3Fe(s)H=859.7KJ/mol解析:首先推出题中几种元素,W、Y 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在结合原子序数的大小可知,W 是氮元素,Y 是硫元素,X 的基态原子核外有 7 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根据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所遵循的原则,可以写出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X 为铝元素,Z 能够形成红色的 Z2O 和黑色的 ZO 两种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氧化物,推知 Z 为铜元素,两种氧化物分别为 Cu2O 和 CuO。6(09 年福建理综23)(15 分)短周期元素 Q、R、T、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期中 T 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T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W(填“强于”或“弱于”)。(3)W 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原子序数比 R 多 1 的元素是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R 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 的甲气体与 0.5L 的氯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 NaOH 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 R 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6)在 298K 下,Q、T 的单质各 1mol 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 akJ 和 bkJ。又知一定条件下,T 的单质能将 Q 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此置换反应生成 3molQ 的单质,则该反应在 298K 下的H=(注:题中所设单质均为最稳定单质)。答案:(1)(2)弱于(3)S2H2SO4(浓)3SO22H2O(4)2H2O2MnO22H2OO2(或其他合理答案:)(5)NaNO2(6)(3a 4b)kJ/mol解析: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性质,涉及化学用语、方程式书写、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热化学的知识。从给出的表,结合 T 在周期表的位置与族数相等这一条件,不难得出 T 为 Al,Q 为 C,R 为 N,W 为 S。(1)T为 Al,13 号元素。(2)S、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酸为硫酸强于碳酸,则可得非金属性 S 强于 C。(3)S 与 H2SO4发生归中反应,从元素守恒看,肯定有水生成,另外为一气体,从化合价看,只能是 SO2。(4)比 R 质子数多 1 的元素为 O,存在 H2O2转化为 H2O 的反应。(5)N 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为 NO,2NOO2=2NO2,显然 NO 过量 1L,同时生成 1L 的 NO2,再用 NaOH 吸收,从氧化还原角度看,2 价N 的 NO 与4 价 N 的 NO2,应归中生成3N 的化合物 NaNO2。(6)C O2 CO2H=a kJ/mol,4Al3O2=2Al2O3H=4bkJ/mol。Al 与 CO2的置换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为:4Al3CO2 3C2Al2O3,此反应的H 为可由3 得,H=4b(-3a)=(3a-4b)kJ/mol。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7(09 年广东化学23)(11 分)磷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有广泛应用。(1)同磷灰石主要成分在高温下制备黄磷(P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Ca5(PO4)3F(s)+21SiO2(s)+30C(s)=3P4(g)+20CaSiO3(s)+30CO(g)+SiF4(g);H上述反应中,副产物矿渣可用来。已知相同条件下:4Ca3(PO4)2F(s)+3SiO2(s)=6Cas3(PO4)2(s)+2CaSio3(s)+SiF4(g);H12Ca3(PO4)2(s)+10C(s)=P4(g)+6CaO(s)+10CO(g);H2SiO2(s)+CaO(s)=CaSiO3(s);H3用H1、H2和H3表示H,H=。(2)三聚磷酸可视为三个磷酸分子(磷酸结构式见右图)之间脱去两个水分子产物,其结构式为。三聚磷酸钠(俗称“五钠”)是常用的水处理剂,其化学式为。(3)次磷酸钠(NaH2PO2)可用于化学镀镍。NaH2PO2中 P 元素的化合价为。化学镀镍的溶液中含有 Ni2+和 H2PO2,在酸性等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a)Ni2+H2PO2+Ni+H2PO3+(b)6H2PO-2+2H+=2P+4H2PO3+3H2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并配平反应式(a)。利用中反应可在塑料镀件表面沉积镍磷合金,从而达到化学镀镍的目的,这是一种常见的化学镀。请从以下方面比较化学镀与电镀。方法上的不同点:;原理上的不同点:;化学镀的优点:。答案:(1)水泥;H13H2+18H3(2),Na5P3O10,(3)+1;2Ni2+1H2PO2+1H2O 2 Ni+1H2PO3+2 H+(4)化学镀中镀件直接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反应;电镀通过外加电流,在镀件外形成镀层;化学镀是利用化学腐蚀反应;电镀是利用电解池,外加电流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装置简便,节约能源,操作简便。解析:(1)由方程式可以看出副产物矿渣应该是 CaSiO3(s),结合炼铁我们不难得出答案是制水泥。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运用盖斯定律,反应 1反应 23+反应 318=总反应,则H=H13H2+18H3(2)结合题意三聚磷酸钠(俗称“五钠”)可知产物三聚磷酸应含有五个羟基,即三个磷酸分子之间有三个羟基相互反应脱去两个水分子,所以三聚磷酸的结构式为,三聚磷酸钠的化学式为 Na5P3O10。(3)因为 Na、H 的化合价为+1,O 为2,所以由化合价代数和为 0 可得 P 的化合价为:+1。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21)2=(31)1,可知 Ni2+和 Ni+的化学计量数为 2,H2PO2和 H2PO3的化学计量数为 1,再由电荷守恒 221=211+21,可知 H+在方程式的右边,H2O 在方程式的左边,化学计量数分别为 2 和 1。即总方程式为:2Ni2+1H2PO2+1H2O 2 Ni+1H2PO3+2 H+比较化学镀与电镀应该从反应环境和条件以及反应实质和产物方面去分析归纳问题,从方法上分析,电镀是利用电解原理通过外加直流电源,在镀件表面形成的镀层,镀层一般只有镍,而化学镀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镀件直接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在塑料镀件表面沉积镍磷合金,这是两者的不同;从原理上分析,无论电镀还是化学镀均有电子的转移,均是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这是两者的相同点,不同点是化学镀用的是化学反应,而电镀用的是电化学;很明显化学镀装置简单,而且不需要消耗电能,装置简单、耗能少、操作简便应该是化学镀优于电镀的。8(09 年江苏化学17)(8 分)废旧印刷电路板的回收利用可实现资源再生,并减少污染。废旧印刷电路板经粉碎分离,能得到非金属粉末和金属粉末。(1)下列处理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末的方法中,不符合环境保护理念的是(填字母)。A热裂解形成燃油B露天焚烧C作为有机复合建筑材料的原料D直接填埋(2)用 H2O2和 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已知:Cu(s)2H(aq)=Cu2(aq)H2(g)H=64.39kJmol12H2O2(l)=2H2O(l)O2(g)H=196.46kJmol1H2(g)12O2(g)=H2O(l)H=285.84kJmol1在 H2SO4溶液中 Cu 与 H2O2反应生成 Cu2和 H2O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印刷电路板的金属粉末用 10H2O2和 3.0molL1H2SO4的混合溶液处理,测得不同温度下铜的平均溶解速率(见下表)。温度()20304050607080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铜 平 均 溶 解 速 率(10-3molL-1min-1)7.348.019.257.987.246.735.76当温度高于 40时,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4)在提纯后的 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Na2SO3和 NaCl 溶液,加热,生成 CuCl 沉淀。制备 CuCl的离子方程式是。答案:(1)BD(2)Cu(s)+H2O2(l)+2H(aq)=Cu2(aq)+2H2O(l)H=-319.68kJ.mol-1(3)H2O2分解速率加快(4)2Cu2+SO32-+2Cl+H2O2CuCl+SO42-+2H解析:(1)有关环保的比较容易。(2)主要考察盖斯定律的灵活运用。适当变形,注意反应热的计算。不要忽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注意事项。(3)考察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结合双氧水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4)根据题目条件书写离子方程式常规题。【考点分析】本题考察的知识比较散,一道题考察了几个知识点。覆盖面比较多。但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都是重点内容9(09 年山东理综28)(14 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1)合成氨反应 N2(g)3H2(g)2NH3(g),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反应的H(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2)已知:O2(g)=O2+(g)+eH1=1175.7 kJmol-1PtF6(g)+e=PtF6(g)H2=-771.1 kJmol-1O2PtF6(S)=O2+(g)+PtF6(g)H3=482.2 kJmol-1则反应 O2(g)+PtF6(g)=O2+PtF6(s)的H=_ kJmol-1。(3)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已知 25时 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4)在 25下,将 a molL-1的氨水与 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时溶液中 c(NH4*)=c(Cl-)。则溶液显性(填“酸”、“碱”或“中”);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 NH3H2O 的电离常数 Kb=。答案:(1)向左 不改变(2)77.6(3)Cu(OH)2Cu2+2NH3H2O=Cu(OH)2+2NH4+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4)中01.0109amolL-1解析:(1)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恒体系中通入氩气,则反应体系体积增大,平衡左移;使用催化剂只是改变了反应的途径,没有改变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H 不变;(2)利用盖斯定律,H1+H2+(-H3)=77.6 kJmol-1;(3)由于,KsPCu(OH)2=2.210-20KspMg(OH)2=1.810-11,所以先生成沉淀;2NH3H2OCu2Cu(OH)22 NH4*;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原则,c(NH4*)=c(Cl-),则HOH-;溶液显中性;Kb=OH-NH4*NH3H2O,c(NH4*)=c(Cl-)0.005 molL-1;HOH-110-7molL-1(因为是 25下且为中性);NH3H2Oa2molL-10.005 molL-1,则:Kb=10-9a0.01molL-1。

    注意事项

    本文(2010届高考复习化学精品题库07~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doc--高中化学 .doc)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