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doc
-
资源ID:44408285
资源大小:828.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doc
1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 2019-20202019-2020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试题考试时间:10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下列说法关于内环境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内环境的概念是针对多细胞动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组织液中的物质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因此淋巴的成分与组织液类似。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会与缓冲对中的 NaHCO3 结合产生的 CO2 经呼吸系统排出体外。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其中蛋白质起主导作用。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方面,任何一个出现异常,机体代谢都会发生紊乱。细胞不断进行的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是恒定不变的。A.3 B.4 C.5 D.62、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D.喂食和铃声反复结合可以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3、下图中左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 分别是神经纤维上的刺激位点,甲、乙是分别置于神经纤维 B、D 上的电位计,可记录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A 为骨骼肌;右图是 C 处某部位放大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 b 点,会引起 A 的收缩,E 不会发生反应,但属于反射活动B.刺激 a 点,甲能记录电位变化而乙不能,表明反射弧的某部位受损C.若增大处钠离子浓度,则兴奋时的动作电位峰值将增大D.若由于某种原因使释放神经递质受阻,则刺激 b 点,甲能记录到电位变化4、右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a、b、c 表示激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2A.血糖含量升高甲b 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B.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通过主动运输分泌相应激素C.图中 a 激素具有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抑制血糖的氧化分解的作用D.图中 a和c在调节血糖升高方面的关系与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在促进生长方面的关系相反5、下列关于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植物激素是由温特命名的B、动物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植物激素不作用与特定的器官C、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生长激素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D、并不是所有的激素调节都存在分级调节,如胰岛素的分泌调节6、如右图中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方式属于体液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B.神经调节的速度快而且准确,作用范围比较广泛,但维持时间短C.在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主要以的调节方式为主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通过激素等化学物质传递引起相应器官、组织产生相应的反应7、下丘脑是联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枢纽,在体温、血糖、水盐平衡的调节中都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健康人体内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只通过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B.下丘脑可以释放与垂体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激素C.下丘脑可通过控制垂体产生激素促使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D.大量出汗时,皮肤等处的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可将刺激传到下丘脑形成渴觉8、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3A.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B.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加C.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产生抗体发生免疫反应D.切除胸腺后,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都会受到影响9、右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据图判断下列与这种免疫失调病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B.接触某些花粉引起荨麻疹C.HIV 破坏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D.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10、1928 年,温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采用胚芽鞘尖端是因为前人初步证实胚芽鞘尖端可产生某种化学物质B.实验结果可用于解释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因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C.步骤 T 时,若在胚芽鞘右侧进行光照,相同时间后其角将比未光照组大D.为了排除琼脂本身的影响,还应该设置在胚芽鞘上放置空白琼脂块的对照组11、右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背光侧,IAA 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4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D.IAA 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12、分析下列各图,正确的是()A.图甲由于单侧光照的影响,胚芽鞘将向光弯曲生长B.图乙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少,所以外侧生长得快C.图丙中若固定光源,暗箱及植株整个装置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幼苗将弯向小窗生长D.图丁中光源随暗室同步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根向下弯曲生长,茎向上弯曲生长13、图 1 表示幼苗在水平放置时的生长情况,图 2 表示根和茎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则在图 3 中能表示 a(茎的近地侧)、b(根的近地侧)两点的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依次是()A.和 B.和 C.和 D.和14、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B.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C.凡嫁接矮果及花,以小便浸之,以泥封处之,则生根(据种艺必用)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15、果实生长、发育、成熟过程中发挥生理作用的植物激素种类众多,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脱落酸由根冠和萎焉的叶片中特定的腺细胞合成,主要作用是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B.植物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根本上在于多种激素的相互作用共同调节C.乙烯主要在根冠、成熟的叶片和发育中的果实等成熟组织中合成,主要促进果实成熟D.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较高,它们主要通过促进细胞伸长来促进果实的5生长和发育1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 6个月。右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种群 10 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17、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装置上的电灯B.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了四周边缘的酵母菌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D.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18、下面的图 1 和图 2 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净补充量(为出生率、死亡率之差)和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 1 中曲线 a 代表死亡率,曲线 b 代表出生率B.在渔牧业生产上要获得最大的持续产量,种群密度应保持在图 1 中的 E 点C.图 2 中在 F 点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D.图 2 中 G 点的密度表示种群的环境容纳量19、下面为四种生物种间的关系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大小两种草履虫(青霉菌与其他细菌);狐与兔;细菌与噬菌体四种种间关系的依次是()6ABCD20、如图 a、b、c 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800m 的海拔高度内,山坡 a、森林 b、海洋 c 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在-2003800m 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B.a 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b、c 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D.影响 b 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21、在统计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置灯光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趋湿、避高温的习性B、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7C、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22、如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在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而没有水平结构23、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A“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可看作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典型实例B农业生态系统必须依靠人力来维持,否则可能发生演替C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置于认为控制之下D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24、如图为液体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 点时酵母菌数量增长最快,此时无种内斗争B.定期补充营养物质和清除代谢废物,b 点会上升C.cd 段,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和增长速率呈负相关D.该种群的 K 值只与培养基中养分、空间、温度有关25、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8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植物激素的浓度,因变量为生根数B.由图中结果不能判断 0.5(molL1)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C.图中信息没有体现出激素类似物甲具有两重性的特点D.若想进一步探究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 4 组实验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50 分)26、(6 分)血糖平衡的意义在于为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提供能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作用的实验设计中,若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注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顺序应是_。(2)已知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值,在不同生理状况下是不同的,当机体处于_ 状 况 时,该 比 值 明 显 下 降,此 时 机 体 物 质 代 谢 的 变 化 是_。(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引起靶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4)某糖尿病患者由胰岛 B 细胞损伤引起,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 B 细胞的抗体和效应 T细胞,据此推测:该糖尿病是针对胰岛 B 细胞的一种_病;胰岛 B 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_(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导致的。27、(8 分)图 1 为 T 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递呈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图 2 为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肿瘤细胞大量表达PD-L1,与 T 细胞表面的 PD-1 结合,抑制 T 细胞活化,逃避 T 细胞的攻击。请回答下列问题:9(1)图 1 中抗原递呈细胞通过_方式摄取肿瘤抗原。(2)图 1 中 T 细胞识别肿瘤抗原后被激活,增殖并_形成效应 T 细胞群和_细胞群。(3)图 1 中效应 T 细胞通过 TCR 只能识别带有同样抗原的肿瘤细胞,因此发挥的免疫作用具有_性,效应 T 细胞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_死亡。(4)为阻断图 2 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通路,利用相关技术,制备了抗 PD-L1 抗体。该抗体注入体内后通过_运送与_结合,可解除 T 细胞的活化抑制。(5)为应用于肿瘤的临床免疫治疗,需对该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为人抗体区段,目的是_。28、(10 分)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1)植物生长调节剂 2,4D 是一种最早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它在质量浓度为 10mg/L 的浓度下,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具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如果把浓度升高到 5001000mg/L,就可使一些双子叶植物死亡。因此,在农业生产上常常把它作为双子叶杂草的除草剂,同时还可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下图 1 是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 2,4D 浓度的反应曲线,其中表示单子叶农作物的是曲线(填“”或“”)。在施用 2,4D 时,应把浓度控制在(填图中字母)所对应的浓度范围内。10(2)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取一正常生长的玉米植株水平放置,由于重力影响了生长素的重新分配,根将向地生长,茎将背地生长。下图 2 是根、茎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茎的远地侧的是。(3)如图 3 生长素合成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合成酶,而这种酶是乙烯合成所必需的,因此,一定条件下,生长素的合成会促进乙烯的合成。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那么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调节。29、I.(8 分)如图 1 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图 2 表示某-区域不同年份甲树种与乙树种存有量的比值(C 值=甲存有量/乙存有量)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若种群每年以倍按图 1 曲线 X 的方式增长,11A 为种群起始数量,则 t 年后该种群数量 N t 可表示为_。图 1 中阴影部分可以表示的意义是 _(2)若图 1 中的曲线 Y 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要想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鱼的数量需保持在曲线中的_点左右,C 点后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是_。(3)从图 2 分析,两树种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是_。从 a 年到 e 年,_ 逐渐成为优势树种,群落的这种变化叫做_。.(6 分)某地区城市绿化,建立了由松柏、刺槐、橡子等组成的人工园林,建立后灌木、草本植物、动物等逐年增多。灰喜鹊在 8 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表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据表可知,灰喜鹊种群数量增长呈_ 型。第 5 年灰喜鹊的年龄组成为_,达到环境容纳量的时间为_。(2)在 2 hm2 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80 只灰喜鹊,第二次捕获 30 只,其中有标记的是 15 只。该灰喜鹊种群密度是_只/hm2。若标记的部分灰喜鹊能主动逃避捕捉网,这样导致灰喜鹊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0、(12 分)为了探究温度和营养物质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某兴趣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并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试分析回答:(1)除表中的变量外,请列举两个无关变量_(2)1 mL 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应采用_的方法进行计数,在培养后期种群密度过大时,计数前需对样液进行_处理。(2)某同学在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12对显微镜下一个中方格计数时,对压线的酵母菌的计数原则是_。在 上 述 操 作 中 有 一 个 明 显 的 错 误,其 正 确 的 操 作 应 该 是_,这种错误操作会导致得到的结果与实际值相比偏_。13生物学科答案一.单选题(共 50 分,每小题 2 分)1-5::C D C A A 6-10:A B D D C 11-15:C C B B D16-20:D A D C C 21-25:D C D B 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50 分)26、(共 6 分,每空 1 分。)(1)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2)低血糖 肝糖原分解加强,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加快(3)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4)自身免疫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27、(共 8 分,每空 1 分。)(1)胞吞(2)分化 记忆(3)特异 裂解(4)体液 肿瘤细胞表面的 PD-L1(5)降低免疫排异28.(共 10 分,每空 2 分。)(1)CG(2)B C(3)(正)反馈29.(共 14 分,每空 1 分。)I.(1)种群密度 At 在环境阻力作用下被淘汰的个体数(2)B 出生率等于死亡率(3)0e 乙(次生)演替.(1)标志重捕法“S”增长型 第 7 年(2)80 偏大30、(共 12 分,每空 2 分。)(1)pH、溶氧量、取样的时间等(答“接种量”、“培养液体积”等表中变量不给分,其他正确列举两项即给分)(2)抽样检测(适量)稀释(3)记上不记下,计左不计右(或相邻的两边)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的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