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仓储管理人员历年真题和解答5章.docx
2022仓储管理人员历年真题和解答5章2022仓储管理人员历年真题和解答5章 第1章 科学堆码的原则是( )。A.安全(人、商品)B.经济合算C.仓库作业方便D.多储正确答案:ACD库内料架和料垛所占面积称为可使用面积。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答案:错误可剥性塑料封存可以阻隔腐蚀介质对金属制品的作用,以达到防锈的目的。()此题为判断题(对,错)。参考答案:正确 在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时,国家鼓励企业在不违反相应强制性标准的前提下,制定充分反映市场、顾客和消费者要求的,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此题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 中央储备粮代号?省级储备粮代号?最低收购价粮代号?正确答案:中央储备粮代号:ZZ,省级储备粮代号:SC,最低收购价粮代号:ZD。商品经日晒雨淋,会失去透明性、变色、发硬、变脆等这些仅引起商品物理性能变化。()此题为判断题(对,错)。参考答案:错误2022仓储管理人员历年真题和解答5章 第2章 图书物流应坚持的原则正确答案:安全、准确、迅速、经济。 仓储生产的三要素包括()A.信息技术B.劳动者C.劳动对象D.劳动资料正确答案:BCD 露天粮油堆放的原则与仓内堆放和成品粮堆放的原则基本相同,即干燥、质量好又属( )的原粮采用露天散装。A.长期储存B.短期储存C.不定期储存D.任何期限储存正确答案:A 自承运商品时起(承运前保管的车站、港口从接收商品时起)至商品交付给收货单位或依照规定移交其他单位时止,发生的损失由承运单位负责。此题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 润滑油的浊点是表示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数值时,润滑油中开始析出石蜡(即润滑油变得浑浊)时的温度。此题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仓储管理现代化的内容不包括作业方式自动化、机械化。()此题为判断题(对,错)。参考答案:错误2022仓储管理人员历年真题和解答5章 第3章 物流对宏观经济有()影响A.促进经济发展B.有利于交换功能的发挥C.降低商品的价格水平正确答案:ABC 磷脂极易吸附水分,会使油脂水分增大,容易引起油脂水解酸败。此题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 原粮可分为谷类、( )和薯类三大类。A.大豆B.豆类C.油料D.油脂正确答案:B 称量时,将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 )。A.左边的托盘里B.右边的托盘里C.左右的任一个托盘里D.基座上正确答案:A 以下类型的仓库可以勾选参与库存计算()A.正常仓B.不良品仓C.废品仓正确答案:A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最适宜灭火类型是()。A.家用电器B.B类火灾C.电气火灾D.易燃液体火灾正确答案:BC2022仓储管理人员历年真题和解答5章 第4章对于贵重商品不仅要专仓专储,还要()。A、仓内有仓B、仓外有库C、仓间分区D、专人保管参考答案:D 仓储基本生产作业过程包括( )。A.接运、发运与配送、流通加工等B.运输、装卸搬运、设备维修、包装加工等C.先进设备研制、作业设备制造、设备维护等D.货物入库、储存保管和出库等正确答案:D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GB/T29890-2022)中对粮食温度检测内容和检测周期是如何规定的?正确答案:对粮食温度检测的内容包括:检测粮温、仓温和气温,并根据检测结果绘制三温曲线图。检测周期:粮温15及以下时,安全水分粮食、油料或基本无虫粮15天内至少检测1次;半安全水分粮食、油料或一般虫粮10天内至少检测1次;危险水分粮食和油料5天内至少检测1次。粮温高于15时,安全水分粮食、油料或无虫、基本无虫粮7天内至少检测1次;半安全水分粮食、油料或一般虫粮5天内至少检测1次;危险水分粮食、油料每天至少检测1次。新收获的粮食、油料入仓后3个月内要适当增加检测次数。 气调储藏技术可归纳为生物降氧和人工气调两大类, 人工气调以生物学因素为理论g根据气体此题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 “两书一表”是指HSE作业指导书 、HSE作业计划书和现场检查表。此题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 稻谷储存的品质控制指标有( )、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A.色泽B.色调C.光泽D.光度正确答案:A2022仓储管理人员历年真题和解答5章 第5章 碳素工具钢“T45A”中,其钢的含( )量为4.5%。A.硅B.碳C.磷D.锰正确答案:B 在运输、储存、发放、使用爆炸物品的过程中严禁摩擦、碰撞、抛掷爆炸物品。此题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仓库在收到客户的退货时,必须尽快清点完毕,如有异议应以书面形式提出。()此题为判断题(对,错)。参考答案:正确下列中不是有色金属的是()。A、锌B、铬C、铝D、金答案:B 筛子除虫是利用害虫的个体比粮粒小,带虫的粮食通过筛面时,害虫就从筛眼中掉到筛下。此题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 与低温干燥特点不相符。A.烘后品质好B.干燥时间长C.粮食爆腰多D.风温不高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