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女 [神经阻滞+穴位注药手法治疗肩周炎120例体会] .docx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女 神经阻滞穴位注药手法治疗肩周炎例体会 摘 要 目的:视察神经阻滞+穴位注药手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通过120例神经阻滞+穴位注药手法治疗,视察肩周炎难受缓解及功能复原状况。结果:优63例,良48例,有效9例,优良率92.5%。结论:神经阻滞+穴位注药手法治疗可明确止痛,解除肌肉痉挛,复原功能,是较志向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肩周炎 神经阻滞 穴位注药手法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194 资料与方法 本组肩周炎患者120例,男39例,女81例,年龄3962岁。其中左侧69例,右侧49例,双侧同时发病2例。 肩胛上神经阻滞:为治疗肩周炎首选的阻滞术,尤其适用于肩部广泛难受者。患者取坐位,手臂靠在椅背扶手上,按常规方法定位肩胛上神经阻滞穿刺点,消毒皮肤后用长穿刺针垂直刺入皮肤,向下内前方推动,直到喙突的基底部而受阻,后再探肩胛切迹,由此滑进,深45cm。当穿刺取得向同侧肩部及上肢放射/异感扩散时,注入混合液510ml,每周23次,5次为1疗程。 腋神经阻滞:尤其适合于肩关节后下部、三角肌肌腹有深在充满性压痛的病例。患者取端坐位,患肩外展45°角,取肩峰的背侧下方约4cm为穿刺点,此处常有压痛,并可摸到凹陷,相当于三角肌后缘,冈下肌和小圆肌外下缘及肱三头肌头外侧缘之间。消毒皮肤后取长穿刺针对着喙突方向刺入,深45cm即可到达四边孔旁边,穿刺精确时可引出腋窝后外侧、三角肌深部明显胀感,当注药时这种胀感加剧并向四周扩散,注入混合液1015ml,每周23次,5次为1疗程。 肩关节四周痛点阻滞:在患肢外展、旋内、旋后等不同姿态下反复找寻痛点,精确地刺中并进行局部阻滞是确定疗效优劣的关键。用7号针头穿刺,精确刺出针感,每点注入混合液12ml,每周23次。注入混合液配方:0.25%0.5%利多卡因,内含维生素B1 2500g,急性期则可加激素制剂。 穴位注药:取穴肩、外关,注入药物维生素B1,每穴50mg。穴注方法:取穴后常规消毒,右手持针快速刺入,上、下缓慢提插,鹗病人有酸、麻、胀感后回抽无血即可将药液渐渐注入。 手法治疗:在神经阻滞后行手法康复治疗:使患者上肢被动做上举、外展、摸棘、搭肩动作的状况下,医者对肩关节四周胸大肌、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三角肌、肱二、三头肌行捏、滚手法,对粘连肌腱和挛缩部分,重点弹拨和击锤法。医者一手扶肩,一手握肘缓慢摇动肩关节,掌拍及摩擦肩部及上臂,轻轻牵抖上肢。 效果评定:优:症状完全消逝,功能复原正常。良:症状基本消逝,功能接近正常,活动范围小于正常10°。有效:症状有所减轻,功能有所复原,活动范围增加15°20°。 结 果 本组120例中,治疗14个疗程,优63例(52.5%),良48例,(40%),有效9例(7.5%)。 讨 论 本组在神经阻滞基础上,并用穴位注药,加上手法治疗,扩宽了肩周炎治疗的方法,弥补了单一治疗的不足。肩关节四周满布丰富的自主神经纤维,简单引起反射性的血运障碍,形成所谓的“难受-肌肉缺血-难受”恶性循环。神经阻滞可以切断难受的恶性循环,解除难受,改善局部血运,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缓解纤维结缔组织的粘连和消退炎性反应,早期阻断病理变更,从而收到明显的效果。穴位注药疗法中针刺和药物作用干脆刺激经络上的穴位,弥散于穴位中的药物又通过经络反射和经络循环途径,快速并持续地作用于相应器官,发挥治疗效能;同时通过神经系统与神经体液对机体的作用,激发抗病实力,产生综合性疗效。外关穴循三焦途径肩关节后方,取之可疏调本经经气,与多血、多气 多气的大肠经肩外穴相配,可驱寒、止痛、散瘀、活血,使血液循环得以改善。维生素B1加强穴位的这种效能,并养分支配组织神经,从而促使损伤组织复原常态。手法治疗可松解受压神经,使硬结软化、汲取,粘连组织分别松散,进一步促进生理功能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