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戎昱主题演练.doc
-
资源ID:4454264
资源大小:32.8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语文一轮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戎昱主题演练.doc
戎昱主题演练桂州腊夜(唐代)戎昱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注释】桂州:唐代州名,治今广西桂林。腊夜:除夕之夜。骠骑:飞骑,也用作古代将军的名号。这里指作者的主帅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夔。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写诗人在除夕夜守岁,一直坐到“三更尽”,“尽”字突出了诗人独坐的时间之长。B. 第三句以周围环境的寂静来衬托雪落竹林的声音,从而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C. 第四句中的“寒梦”,不仅说明是寒夜做的梦,而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怆感受。D. 颈联写景,先听觉后视觉,通过一闻一见,把诗人的乡思表现得含而不露,情在言外。16. 这首诗的尾联宕开一笔,丰富了诗作的内容与情感。请对此作简要分析。【答案】15. B 16. (1)尾联和首联相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2)抒发了诗人离乡万里,腊夜怀乡思归之情。【解析】【分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B.“以周围环境的寂静来衬托雪落竹林的声音”错误,“雪声偏傍竹”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以雪落竹林的声音衬托周围环境的寂静。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中间两联,那雪落竹林的凄清音响,回归故里的断续寒梦,清晓号角的悲凉声音,以及昏黄孤灯的断碎余烬,都暗示出主人公长夜难眠、悲凉落寞、为思乡情怀所困的情景,以渲染环境气氛,来衬托诗人的心境。尾联“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意思是这两年离家在外跟随骠骑,艰辛劳苦岁暮还滞留天涯,没有承接中间两联来写,而是和首联相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收结全诗。前六句写除夕之夜由坐至睡、由睡至梦、由梦至醒的过程,对诗中所表现的乡愁并没有说破,情感表达含蓄隽永,尾联则较为直接表达诗人离乡万里,腊夜怀乡的思归之情。塞下曲戎昱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注】骎骎(qnqn):马跑得很快。 卢龙塞:古地名。1请赏析首联“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的作用。 (5分)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概括。(5分)参考答案1.内容:首联描写边塞的白草为北风所凋,战马奔驰,外族军队步步逼近,正在加紧寇边的景象,营造了衰败/肃杀、寒冷的氛围,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手法:借景抒情/以哀景写哀情,表达了将士戍守边关的压抑、苦痛。结构:为边将出场作铺垫(能答出“引出下文”“以景起兴”也可) 。2塑造了一个久戍边塞/饱受环境恶劣之苦/厌恶战争的思乡的边将形象。情感:表达了对边塞将士的同情,和对从古至今延绵不断的战争的厌倦。(答“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也可)。罗江客舍戎昱山县秋云暗,茅亭暮雨寒。自伤庭叶下,谁问客衣单。有兴时添酒,无聊懒整冠。近来乡国梦,夜夜到长安。【注释】戎昱,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1)诗的首联“暗”“寒”两字颇为精妙,请作简要赏析。(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中表达了诗人哪些方面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暗”和“寒”两字语意双关(1分);即写出了当时秋云暗淡、暮雨的寒冷的季节和天特点,也借此含蓄地表现了自己内心忧郁、凄凉的感受(2分)。使情因景生,景助情浓,情景交融,浑然一体(1分)。(4分,意思对即可)(2)全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对生活细节的描摩,表现了诗人客居他乡时寂寞、孤独、悲凉的心情(2分),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怀恋(1分),同时也流露出心怀国事、报效朝廷的政治愿望(1分)。(4分,意思对即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