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电离平衡课后培优习题— 高二化学上学期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docx
-
资源ID:4455825
资源大小:642.30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三章第一节电离平衡课后培优习题— 高二化学上学期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docx
第三章第一节电离平衡课后培优习题高二化学上学期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一、单选题(共16题)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四氯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B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C羟基的电子式:D乙酸的电离方程式:2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亚硝酸是弱电解质的是A亚硝酸溶液中存在HNO2分子,呈酸性B0.1mol/LHNO2溶液中,c(H+)=0.015mol/LC0.1mol/LNaNO2溶液的pH为9.5D用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3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又是强电解质的是A硬脂酸钠B乙二醇C苯酚DBa(NO3)24一般情况下,前者无法决定后者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B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的大小C电解质的溶解度大小强弱电解质的区分D溶液中离子浓度及所带电荷数溶液电导率5下列有关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BCD电解质CuCO2NaClNaOH强电解质HClBa(OH)2HClO4BaSO4弱电解质CH3COOHH2OFe(SCN)3氨水AABBCCDD6图为NaCl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Cl溶液为强电解质Ba离子为Na+,b离子为Cl-CNaCl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DNaCl的溶解可以在容量瓶中进行7室温下,有0.1 molL-1 HF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1 molL-1 HF溶液的pH大于1,说明HF是弱电解质B1 L 0.1 molL-1 HF溶液与1 L0.1 mol NaOH恰好完全反应C加水稀释,HF溶液的pH增大,一定说明HF存在电离平衡D加水稀释,HF溶液中增大8下表中的物质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编号ABCD强电解质NaOHHClOBaSO4HNO3弱电解质H2ONH3H2OCH3COOHNH3非电解质CH3CH2OHCO2Cl2HFAABBCCDD9下列因素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且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的是ACH3COOHBC升高温度DbX-10对室温下c(H+)、体积均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分别采取以下措施,下列正确的是A加适量的CH3COONa晶体,两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减小B使温度升高20,两溶液的氢离子浓度不变C加水稀释2倍,两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增大D恰好完全反应时,二者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相同11运用电离平衡常数判断可以发生的反应是( )酸电离常数(25 )碳酸Ka1=4.310-7Ka2=5. 610-11次溴酸Ka=2.410-9HBrO+Na2CO3=NaBrO+NaHCO32HBrO+Na2CO3=2NaBrO+H2O+CO2HBrO+NaHCO3=NaBrO+H2O+CO2 NaBrO+CO2+H2O=NaHCO3+HBrOABCD121 molL-1 HA溶液中有1%的HA电离,则HA的电离平衡常数Ka为A1.010-4B1.010-5C1.010-2D1.010-613常温下,H2CO3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百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人体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体系是碳酸氢盐,正常人的血液的pH在7.357.45,由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可知:pH=6.1l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c表示c(CO)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BH2CO3的Ka1的数量级为10-7C当血浆中c(HCO)增大时,pH一定增大D当血浆的pH=7.1时,则发生酸中毒,此时c(HCO)是c(H2CO3)的10倍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 LCl2和足量的NaOH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B标准状况下,22.4 LNH3溶于水,其水溶液中NH3H2O的微粒数为NAC10 g的含有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均为5NAD1 mol C2H6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6NA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0.10 molL-1氨水加水稀释后,溶液中不变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 7,则H2A是强酸C将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变小D用0.200 0 molL-1 HCl标准溶液滴定NaOH与NH3H2O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两种碱的浓度均为0.1 molL-1)至中性时,溶液中的碱未被完全中和16焊接时常用NH4Cl除锈,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NH4Cl为弱酸强碱盐BNH4Cl可以抑制水的电离CpH=7的NH4Cl、氨水混合液:c(NH)>c(Cl-)DNH4Cl溶液:c(H+)=c(OH-)+c(NH3H2O)二、综合题(共4题)17(1)已知:25时,H2CO3的Ka1=4.3010-7,Ka2=5.6110-11,HClO的Ka=2.9510-8,比较给出H+能力的相对强弱:H2CO3_HClO(填“>”、“<”或“=”);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说明和ClO-结合H+能力的相对强弱_。(2)CN2H4是离子化合物且各原子均满足稳定结构,写出CN2H4的电子式_。(3)常压下,SO3的沸点(44.8)比SO2(-10)的沸点高,其主要原因是_。18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1)“O”点为什么不导电:_。(2)a、b、c三点的氢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3)a、b、c三点中,醋酸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一点是_。(4)若使c点溶液中的c(CH3COO-)增大,在如下措施中,可选择(_)A加热 B加水 C加Zn粒(5)现有等浓度的硫酸、盐酸、醋酸,中和等量的NaOH溶液时,需上述三种酸的体积依次是V1L、V2L、V3L,所需V1、V2、V3关系为_。19I氯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稀硝酸与活泼金属M反应制备二价金属硝酸盐,当反应物之比m(HNO3):n(M)5:2时,还原产物为_(填化学式)。II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中含有的NOx、SO2等,是形成雾霾的主要物质,其综合治理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一)NOx的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g)和CO(g)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可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H。(1)已知:CO的燃烧热H1283.0kJmol1,N2(g)O2(g)2NO(g)H2180.5kJmol,则上述反应的H_(2)某研究小组探究催化剂对CO、NO转化的影响。将NO和CO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反应,相同时间内测量逸出气体中的NO含量,从而确定尾气脱氮率(脱氮率即NO的转化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代号)。A两种催化剂均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反应的H不变B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对脱氮率没有影响C曲线中的催化剂适用于450左右脱氮D曲线中催化剂脱氮率比曲线中催化剂的高若温度低于200,图中曲线脱氯率随温度升高而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是_;判断a点对应的脱氮率是否为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脱氮率,并说明其理由:_。(二)SO2的综合利用(3)某研究小组对反应NO2(g)SO2(g)SO3(g)NO(g)H0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使用某种催化剂,改变原料气配比n0(NO2):n0(SO2)进行多组实验(各次实验的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测定NO的平衡转化率a(NO2)。部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C、D两点对应的实验温度分别为TC和TD,通过计算判断:TC_TD(填“”“”或“”)。(4)已知25时,NH3H2O的Kb1.8105,H2SO3的Ka11.3102,Ka262108。若氨水的浓度为2.0molL1,将SO2通入该氨水中,当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的_20利用钒钛磁铁矿冶炼后产生的钒渣(主要含、及少量可溶性磷酸盐)生产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可与、组成的混合钠盐在高温下反应,并转化为、等可溶性钠盐。(1)焙烧包括氧化和钠化成盐两个过程,氧化的目的是获得,写出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废渣的主要成分是_。(2)精制加入后,写出相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结果不用化简)已知(3)精制中加入溶液除去磷酸盐,过小时影响除磷效果的原因是_;过大时,沉淀盘增大的原因是_。(4)沉钒所得沉淀需进行洗涤,洗涤时除去的阴离子主要是_。在500时焙烧脱氨制得产品,反应方程式为。但脱氨过程中,部分会被转化成,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参考答案1C【详解】A氯原子的半径比碳原子半径大,A错误;B次氯酸中O原子分别与H、Cl共用一对电子,结构式为H-O-Cl,B错误;C羟基显电中性,电子式为,C正确;D乙酸为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COO-+H+,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2D【详解】A亚硝酸溶液中存在HNO2分子,呈酸性,说明亚硝酸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A项不选;B0.1mol/LHNO2溶液中,c(H+)=0.015mol/Lc(HNO2),说明亚硝酸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B项不选;C0.1mol/LNaNO2溶液的pH为9.5,说明NaNO2是强碱弱酸盐,则亚硝酸是弱酸,C项不选;D用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小,但是不能说明亚硝酸部分电离,所以不能说明亚硝酸为弱电解质,D项选;答案选D。3A【详解】以上选项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硬脂酸钠、Ba(NO3)2;属于有机物的是:硬脂酸钠、乙二醇、苯酚。根据题意,既是有机物又是强电解质的只有硬脂酸钠。故选A。4C【详解】A因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故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也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故A正确;B相同类型的弱电解质,其电离常数越大说明该弱电解质越易电离,故B正确;C强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大部分盐,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等,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分与溶解度无关,如:乙酸是化合物,在水中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但在水中难溶,而氯化钠属于强电解质,但在水中易溶,故C错误;D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离子所带电荷成正比,所以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及所带电荷的多少,故D正确;故选:C。5C【详解】ACu是金属单质,而不是化合物,因此不属于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BCO2是化合物,但其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都不能发生电离而导电,因此属于非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C物质分类合理,C符合题意;D氨水是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因此不属于弱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C。6C【详解】ANaCl为强电解质,NaCl溶液为混合物,不是强电解质,故A错误;B水分子中H显正电性,O显负电性,根据异性相吸原理,Na+带正电荷,应该是围绕钠离子的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朝向钠离子,所以b离子为Na+,a离子为Cl-,故B错误;CNaCl为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出Na+和Cl-,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故C正确;D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仪器,不能用来溶解固体、稀释液体、加热、做反应容器等,故D错误;故选C。7C【详解】A0.1 molL-1 HF溶液的pH大于1,说明HF不能完全电离,HF为弱电解质,故A正确;B1 L 0.1 molL-1 HF溶液与1 L0.1 mol NaOH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两者1:1恰好能完全反应生成NaF,故B正确;C加水稀释,HF溶液中溶质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均减小,氢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即使是强酸其变化同样如此,不能说明HF存在电离平衡,故C错误;D加水稀释过程中增大,减小,则增大,故D正确;故选:C。8A【分析】完全电离出离子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部分电离出离子存在电离平衡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溶于水和在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据此解答。【详解】A三种物质的分类均正确,A选;B次氯酸、一水合氨均是弱电解质,B不选;C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不选;D氨气是非电解质,HF是弱电解质,D不选;答案选A。9C【详解】A醋酸电离得到氢离子,增大了氢离子浓度,抑制了水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故A不选;B增大OH-的浓度,抑制了水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故B不选;C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了水电离,水的电离向右移动,故C选;DbX-的质子数为2+8+8-1=17,该离子为Cl-,Cl-不影响水的电离,故D不选;故选C。10A【分析】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能促进弱电解质电离,氢离子相同的醋酸和盐酸,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据此回答问题。【详解】A向盐酸中加入醋酸钠,醋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醋酸和氯化钠,向醋酸中加入醋酸钠,抑制醋酸的电离,所以都导致氢离子浓度减少 ,故A正确;B盐酸是强酸,不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氢离子浓度不变,醋酸是弱酸,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促进醋酸的电离,氢离子浓度增大 ,故B错误;C加水稀释后,溶液的体积增大,氢离子的浓度减少 ,故C错误;D氢离子浓度相同的醋酸和盐酸,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体积相同的,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时,醋酸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多,故D错误;故选:A。11C【详解】弱酸的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依据题目中给出的电离常数可知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3HBrOHCO ,依据强酸制弱酸规律可知HBrO+Na2CO3=NaBrO+NaHCO3能发生,2HBrO+Na2CO3=2NaBrO+H2O+CO2不能发生,HBrO+NaHCO3=NaBrO+H2O+CO2不能发生,NaBrO+CO2+H2O=NaHCO3+HBrO可以发生,故可以发生的反应为,故答案为C。12A【详解】1 molL-1 HA溶液中有1%的HA电离,则电离的H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可建立以下三段式:Ka=1.010-4,故选A。13C【详解】A根据图象可知,曲线a表示c(H2CO3)、曲线b表示c(HCO)、曲线c表示c(CO)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故A正确;B根据图象可知,c(HCO)=c(H2CO3)时,pH=6.2,H2CO3的Ka1=,故B正确;C人体血浆中碳酸氢盐起缓冲作用,随c(HCO)增大,pH变化不大,故C错误;D正常人的血液pH在7.357.45,当血浆的pH=7.1时,则发生酸中毒,pH=6.1lg,所以此时lg=1,c(HCO)是c(H2CO3)的10倍,故D正确;选C。14C【详解】ACl2和足量的NaOH完全反应,产生NaCl、NaClO、H2O,每1 mol Cl2反应,转移1 mol电子。标准状况下,11.2 LCl2的物质的量是0.5 mol,故完全发生上述反应,转移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A错误;B标准状况下,22.4 LNH3的物质的量是1 mol,其完全溶于水,部分反应产生NH3H2O,同时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电离产生,溶液中同时溶液中存在NH3H2O、NH3、,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该溶液中NH3H2O微粒数小于NA,B错误;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0,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都是10个。10 g的的物质的量是0.5 mol,则其中含有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均为5NA,C正确;D在1个C2H6分子中含有1个C-C键和6个C-H键,共有7个共价键,则在1 mol C2H6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7NA,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15B【详解】A氨水中,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常数Ka=,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将0.10 molL-1氨水加水稀释后,溶液中不变,A正确;B酸式盐溶液的pH小于7,不能说明相应的酸是强酸还是弱酸,如果H2A是弱酸,NaHA溶液中HA-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也显酸性,B错误;C加水稀释促进CH3COOH电离,导致溶液中n(CH3COOH)减小,n(CH3COO-)增大,所以稀释过程中变小,C正确;D氯化铵溶液呈酸性,要使HCl和NH3H2O混合溶液呈中性,则NH3H2O应该稍微多些,所以至中性时,溶液中的碱未被完全中和,D正确;答案选B。16D【详解】ANH4Cl为强酸弱碱盐,A项错误;B,NH4Cl可以促进水的电离,B项错误;CpH=7溶液不一定是中性,常温下pH=7为中性,故无法判断离子浓度大小,C项错误;DNH4Cl溶液中,电荷守恒:,物料守恒:,两式相加得到:c(H+)=c(OH-)+c(NH3H2O),D项正确;答案选D。17> Na2CO3+HClO=NaHCO3+NaClO 两者都为分子晶体,SO3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作用力强,故SO3的沸点高。 【详解】(1)电离平衡常数越大,给出H+能力越强,25时,H2CO3的Ka1=4.3010-7,Ka2=5.6110-11,HClO的Ka=2.9510-8,则给出H+能力:H2CO3>HClO;酸越容易电离,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能力越弱,则结合氢离子能力为:>ClO-,相应的反应为:Na2CO3与HClO反应生成NaHCO3和NaClO,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O=NaHCO3+NaClO;(2)CN2H4是离子化合物且各原子均满足稳定结构,则该化合物为铵离子和CN-构成的离子化合物, CN2H4的电子式为:;(3)常压下,SO3的沸点(44.8)比SO2(-10)的沸点高,其主要原因是两者都为分子晶体,SO3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作用力强,故SO3的沸点高。18因为冰醋酸未电离,无自由移动的离子 cab c AC V1= V2=V3 【分析】(1)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有关,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2)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浓度越大,氢离子浓度越大,pH越小;(3)溶液越稀,越促进醋酸电离;(4)要使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可以采用加热、加入含有醋酸根离子的物质、加入和氢离子反应的物质;(5)中和一定量NaOH溶液生成正盐时,酸的浓度相等时,如果是一元酸,所用酸的体积相等,如果是二元酸,酸的体积是一元酸的一半。【详解】(1)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有关,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冰醋酸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冰醋酸不导电,故答案为:因为冰醋酸未电离,无自由移动的离子;(2)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浓度越大,氢离子浓度越大,则a、b、c三点溶液的氢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为cab,故答案为:cab;(3)溶液越稀,越促进醋酸电离,则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越大,电离程度越大,所以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故答案为:c;(4)A加热促进醋酸电离,则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故A正确;B加水稀释能促进醋酸电离,但醋酸根离子浓度减小,故B错误;C加入锌粒,和氢离子反应,促进醋酸电离,所以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故C正确;故答案为:AC;(5中和一定量NaOH溶液生成正盐时,酸的浓度相等,如果是一元酸,所用酸的体积相等,如果是二元酸,酸的体积是一元酸的一半,所以三种酸的体积大小关系是V1= V2=V3,故答案为:V1= V2=V3。19NH4NO3或N2O -746.5kJmol1 A、C 温度较低时,催化剂的活性偏低 不是平衡脱氮率,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根据曲线可知,a点对应温度的平衡脱氮率应该更高 = 2.24 【分析】I根据硝酸与金属反应,产物与硝酸的浓度、金属的活泼性有关;分两种情况讨论:再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出答案;II(1)根据CO的燃烧热,利用盖斯定律求解;(2)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因素求解;根据曲线描述的内容解答; (3)根据NO2的平衡转化率结合“三段式”计算,再根据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得出答案;(4)根据电荷守恒,利用当溶液呈中性时c(H)=c(OH)求解。【详解】I硝酸与金属反应,产物与硝酸的浓度、金属的活泼性有关。若硝酸为10mol,金属M为4mol,则生成了4mol M(NO3)2,还原产物中含2mol N原子。分两种情况讨论: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如果只有1nol氮的化合价降低,则由+5降至-3,还原产物为NH4NO3;如果2mol氮的化合价都降低,则由+5降至+1,还原产物为N2O,故答案为NH4NO3或N2OII(1)根据CO燃烧热的H1283.0kJmol1,可得到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O2(g)=CO2(g) H1283.0kJmol1,N2(g)O2(g)2NO(g)H2180.5kJmol1,根据盖斯定律,由x2得2NO(g)2CO(g)N2(g)2CO2(g)的H=(-283.0kJmol1)2(+180.5kJmol1)=-746.5kJmol1,故答案为-746.5kJmol1(2)两种催化剂均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的H,A正确;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脱氮率增大,B错误;观察图象,曲线在450左右催化活性最大,曲线中的催化剂适用于450左右脱氮,C正确;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不影响脱氮率,D错误,答案为:A、C;温度若低于200,催化剂的活性偏低,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比较小;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脱氮率增大,根据曲线可知,a点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脱氮率应高于450时曲线对应的脱氮率。故答案为温度较低时,催化剂的活性偏低;不是平衡脱氮率,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根据曲线可知,a点对应温度的平衡脱氮率应该更高;(3)C点,原料气配比为1,设c(NO2)=c(SO2)=1molL1,NO2的平衡转化率为50%,根据“三段式”有: NO2(g)+SO2(g)SO3(g)+NO(g)起始浓度(molL1):1 1 0 0 转化浓度(molL1):150% 0.5 0.5 0.5平衡浓度(molL1):0.5 0.5 0.5 0.5化学平衡常数Kc=;D点,原料气配比为1.5,设c(NO2)=1.5molL1,c(SO2)=1molL1,NO2的平衡转化率为40%,根据“三段式”有:NO2(g)+SO2(g)SO3(g)+NO(g)起始浓度(molL1): 1.5 1 0 0转化浓度(molL1): 1.540% 0.6 0.6 0.6平衡浓度(molL1): 0.9 0.4 0.6 0.6化学平衡常数KD=;KC=KD,根据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TC=TD,故答案为=(4)NH3H2O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SO2通入氨水中,根据电荷守恒有c(NH4)c(H)=c(HSO3)2c(SO32)c(OH),当溶液呈中性时c(H)=c(OH),则c(NH4)=c(HSO3)2c(SO32),Ka2=,c(SO32)=,c(NH4)=c(HSO3)2= c(HSO3) ,=,故答案为2.24。【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及平衡常数的应用等,试题难度较大。最后一小题为难点,解题时应充分利用电荷守恒式并结合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进行计算。20(1) (2) (3) 形成溶解度较大的酸式盐(成形成溶解度较大的磷酸氢钙或硝酸二氢钙) 产生了沉淀 (4) 【分析】(1)通过以上分析知,氧化过程中被氧气氧化生成和Fe2O3,反应方程式为:,钠盐易溶于水,只有氧化铁难溶于水,所以废渣I为Fe2O3,故答案为:,Fe2O3(2)加入盐酸后偏铝酸根变为铝离子,加入氨水,调pH使铝离子可以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已知,pH=9.8,故答案为:、(3)精制中加入溶液除去磷酸盐,过小时溶液呈酸性,则磷酸根离子和氢离子、钙离子形成溶解度较大的酸式盐(成形成溶解度较大的磷酸氢钙或硝酸二氢钙),从而影响磷的去除效果;过大时,生成了沉淀,故答案为:形成溶解度较大的酸式盐(成形成溶解度较大的磷酸氢钙或硝酸二氢钙)、产生了沉淀(4)溶液中含有大量阴离子Cl-,则得到的沉淀易吸附Cl-,所以需要洗涤沉淀;脱氨过程中,部分会被NH3转化成V2O4,V元素化合价由+5价转化为+4价,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则氨气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2,设氧化产物中N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则x=0,所以氧化产物为氮气,根据元素守恒知,还生成水,所以反应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