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杂诗十二首(其二).docx

    • 资源ID:44620113       资源大小:29.57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杂诗十二首(其二).docx

    杂诗十二首(其二)菩萨蛮(其二)学案 菩萨蛮(其二)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背诵此词。2、深化感受词人笔下的江南美景(美在何处?)。3、理解词人笔下的江南美景与思乡之情之间的关系。重难点目标1,2(重点)目标3(难点)学法指导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从景、情的角度切入这首词。理解词人是如何写景的,又是怎样言情的。景与情又有怎样的关系。在谈及这首词的情感时,能知人论词。【诱思导学】(预习展示内容)一、形式认读菩萨蛮(留意韵脚)二、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游人只合江南老应当2、春水碧于天比3、垆边人似月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4、皓腕凝霜雪雪白5、还乡须断肠肯定,应当 三、内容理解1、请从词作第一、二句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短语概括韦庄菩萨蛮所写的内容。答:江南好 2、江南详细好在哪里?(请用词作中原有的句子回答)答: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四、思索:“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江南美女那么多,词人为什么偏偏提到“垆边人”?(垆边有家的感觉,貌美的垆边人唤起了他美妙的回忆与思念。)学生感悟【预习展示】(我敢我能我行)【合作探究】1、(江南之美)“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这幅江南美景图,美在何处?你为什么这样认为?答:碧波阳春(视听结合),美酒佳人(月与雪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2、(故园之思)“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还乡为何肯定要到老?还乡又为何断肠?答:人到年老会特殊思念故土。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当时正处在唐朝将灭之际,中原地区烽火连天,今若还乡,目击离乱,只令人断肠,故惟有暂不还乡,以待时定。3、(江南之美与故园之思)作者对江南的酷爱与他对家乡的思念又有什么关系?答:碧波阳春,美酒佳人,最终仍旧难以消退根深蒂固的“还乡”之意,正如王粲登楼赋所言“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江山信美,而不是我的故土,我也不愿久留,中国还有句老话:“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词人以乐景写哀情,更觉沉郁深挚。【达标反馈】一、自我检测1、赏析此词,选择不正确的答案(C)A、词的开头就点名“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借他人对江南的赞美和断然劝留的口吻,突出江南的好处。B、“春水碧于天”,不但形容了春水的颜色,言外尚有水面开阔,明净,倒映着整个蓝天白云的漂亮意境在。写江南景色之美,“画船听雨眠”,写出江南春季多雨,那就不妨平稳地躺在画船中,听着雨声人眠,写得悠然之至。C、“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侧面描写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词中这两句前句是总写,后句是特写。D、“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江南的生活太值得留恋,正值年华,回去岂不要日夜思念而肝肠寸断。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而其中却是对家乡欲归不得的回旋郁结的感情。2、有感情背诵此词【学后小结】【拓展延长】请同学们课后搜集韦庄的其它四首词,进行比较阅读,深化理解其故园之思。老师我想对您说:【预习作业】张中丞传后叙诵读文章(字音、句读),把握其结构,合作解决字词。 高二语文马嵬(其二)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马嵬(其二)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述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又这样叙说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感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杨贵妃被杀的情形,诗歌这样讲解并描述: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杨贵妃去世后,唐玄宗的感受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看来格外哀痛。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商隐的锦瑟,今日接着来学习他的诗作马嵬,看看他是如何评价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的。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齐读全诗。 2、老师指导: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3、学生齐读课文。 三、分析课文: 1.学生参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诗意。 2.学生探讨,老师点拨。 三、解读马嵬(其二) 1.分析诗句 点名学生分析,老师引导。 更:还有。 徒闻:空闻,没有依据的听说。 笑:讪笑。 虎旅:唐玄宗的禁卫军。 鸡人:宫中驾驭时间的卫士。 如何:为什么。 首联: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徒然听说海外还有神仙世界九州地,来生未可预知,今生今世夫妻关系就此罢休。仙山寻妃用典 【提问】首联中用典,写方士寻仙之事,有何用意?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明确】似写玄宗思贵妃心切,其实讽刺唐玄宗白日做梦。 颔联: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马嵬之变对比、反衬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巡逻打梆声,不再有宫中卫士击筹报晓。空闻、无复意在嘲讽唐玄宗的荒唐误国。 【提问】颔联两句分别呈现了怎样的生活场景?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明确】“虎旅传宵柝”写的是逃难生活的担心适。“虎旅传宵柝”原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平安,而是要发动兵变了;“鸡人报晓筹”写的是宫中生活的安乐,也示意唐玄宗渴望重享从前的安乐,但“无复”点出了这一希望已幻灭,“无复”与“空闻”相对,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境况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今日六军约定驻马不前进,当年七夕还嗤笑织女牛郎不会面。七夕之盟 对比 【提问】颈联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明确】“此日”指马嵬之变这一天,也是杨贵妃的死日。玄宗“当时”七夕与杨贵妃盟誓,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恒久不分别,可在遇上“六军同驻马”的时候,结果又如何?“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痴迷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七夕笑牵牛”比照“六军同驻马”,两相衬托,就表现出了二者的因果关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 尾联: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作者在这里向世人发出冷峻的诘问和讽刺: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反不如一般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尾联以对比和反讽作结,寄予感慨,点明题旨,把批判的锋芒干脆指向唐玄宗。 【提问】尾联中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对比,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宠爱的妃子,而作为一般百姓的卢家却有更美满的婚姻,这一对比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提问】本诗在章法结构上有何特点? 【明确】用倒叙手法,先说寻仙,后说兵变一事。颈联也是倒叙,七夕之事在前而后说,驻马之事后发而先说。 【提问】从对偶上看,这首诗也颇为后人称道,请同学们分析诗歌的巧对。 【明确】对偶最整齐的是中间两联。“空闻”对“无复”,“虎旅传宵柝”对“鸡人报晓筹”;“此日”对“当时”,“六军同驻马”对“七夕笑牵牛”。最妙的是其中的“六军”对“七夕”,“驻马”对“牵牛”,这是两组借对,所谓借对,是指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而且往往相去甚远的对子。“驻马”是指军队停滞不前,而“牵牛”却是指牵牛星,不是牵着牛走的意思。唐宋以后,律诗对偶往往以借对为高,借对往往富于幽默风趣。 2、主旨思想(引导学生尝试总结,老师小结): 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警告当朝统治者要励精图治,不行荒淫误国。 3、当堂背诵。 四、对比鉴赏:对比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和李商隐马嵬(其二),总结咏史怀古诗在取材和技法上有怎样的特点?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引导分析: 所临之地:昭君村所忆之人:王昭君 所咏之事:昭君出塞关联诗人:命运相像 所抒之情:同病相怜,叹人伤己。 所用技法:对比反衬、融情于景、拟人手法、化静为动。 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巡游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务,以历史人物、历史事务、历史陈迹为题材,借怀念古人、凭吊古迹、登高望远、咏叹史实,引发出对自己身世或时局世事的感慨。或怀人伤己,或借古讽今,或理性反思,以寄予哀思、感慨兴衰、讽喻时政等。 1、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描其景)抒己情 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务、历史遗迹 内容:古人对比失落,同病相怜,个人失意,前人启示。 名地昔盛今衰,世事变迁。 国家叹惋国运衰微,总结历史教训。 统治者荒淫误国,引以为戒。 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咏史抒怀;即事争论、夹叙夹议。 语言风格:含蓄蕴藉、苍凉深厚。 3、鉴赏咏史怀古诗基本方法 、精确把握诗意。抓关键语言(标题、注释、诗眼)和意象快速把握诗歌大意。 弄清史实、典故。平常书上出现的典故和历史事务要熟知。 对接诗人、时代。要知人论世,为判定主旨做打算。 确定诗歌主旨。确定诗歌是伤己、感怀还是讽今。 品尝所用技法。 浓缩为:结合诗意,弄清史实知人论世,体悟感情调动储备,分析技巧.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诗歌。 2、完成练习册提高部分。 3、完成课后题三。 4、预习祝愿。 六、板书设计: 马嵬(其二)李商隐 首:仙山寻妃用典 颔:马嵬之变对比、反衬启发世人、警告统治者 颈:七夕之盟对比 尾:为什么?对比、反问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案(新人教选修)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案(新人教选修)一、教学目的1、了解阮籍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4、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5、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诗人“忧思”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动静结合的手法;意象的选用,意境的营造。2难点:“忧思”的深意。三、教学步骤:一、导入滕王阁序里我们学过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嗜酒如命,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路尽而返。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十二首(其一)二、作家作品1、生平、性格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他的父亲阮瑀是闻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时,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晋书阮籍传)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2、创作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是诗抒感慨,发争论,写志向。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溢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予,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讽刺世俗庸人的虚伪和贪欲,文笔辛辣至极。辑有集13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阮步卒集,近人有黄节著阮步卒咏怀诗注。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咏怀82首是非常出名的抒情组诗。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孤独、苦痛忧愤。有些诗表现了诗人胆怯政治风险,希望避世远祸的思想面貌;有些诗借古讽今,寄予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些诗嘲讽了矫揉造作的虚伪的礼法之士。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难过”为主要基调,具有剧烈的抒情色调。在艺术上多采纳比兴、寄予、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三、诗歌鉴赏1老师范读诗歌。六朝时期,五言诗的发展成为诗坛的主流。在正始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应推竹林七贤中的阮籍。阮籍有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抒写一生的志向、感受,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写夜中不寐,独自弹琴的情境。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难过。2师问:请找出诗歌的诗眼?生答:忧思3师问: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生答: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弹琴),婉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三、四、五、六句通过“明月、清风、孤鸿、翔鸟”以动写静,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内心的孤独和忧思。最终两句直抒胸臆,点破忧思、难过。 4.师问:诗人为什么会如此难过,如此忧思?(引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答)探讨: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非常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公元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立曹髦。公元260年,司马昭杀曹髦,立曹奂。死后,由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阮籍就是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当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困难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许多。阮籍原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行为,于是他实行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看法,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不过在有些状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卒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卒”。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实行容忍看法,对他放浪佯狂、违反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终得以终其天年。钟会,官至司徒,是司马昭的重要谋士。此人是个投机钻营的卑鄙小人,阮籍一向深恶痛绝。他时常来阮籍家作家,以此来探听阮的虚实。阮则置酒相待,开怀痛饮,对政事不发一言,钟会只得怏怏而归。阮有一女,容貌秀丽,司马昭想纳为儿媳,几次托媒人登门求婚。于是每天沉醉于酒中,等提亲的人来,已见他烂醉如泥,不省人事了。这样一连六十多天,他都宿酒未醒。司马昭奈何不得,联姻之事,只得作罢5.主题把握这首诗写诗人深夜弹琴和孤独担心的忧思。 6.阮籍诗小结:阮籍的咏怀诗体现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即深刻的理性思索和尖锐的人生悲伤。过去还从未有人把人生描述的如此孤独、悲凉。他的诗重在写心,从自己的心理感受揭露封建社会压迫人性、人权的本质。是另一种形式的愤世疾俗之情的发泄阮籍的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它摆脱了对乐府民歌的仿照,把深刻的哲理引入诗中,同时与一系列的艺术形象相结合,表现手法多用象征寓意,形成曲折幽隐的风格特点,使诗歌的内涵更为深厚。可以说,中国的诗歌到了阮籍的咏怀诗,明显变得厚重了。阮籍的咏怀诗首创了我国五言古体抒情组诗的体例。 四正始文学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249),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这一时期的政治现实却极其严酷。从司马懿用政变手段诛杀曹爽而实际限制政权起先,到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续执政,十多年间,酝酿着一场朝代更替的巨变。他们大量杀戮异己分子,造成极为恐怖的政治气氛。“天下名士,少有全者”,很多闻名文人死在这一场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另一方面,司马氏集团为了掩饰自己的行为,并为夺取政权制造舆论,又竭力提倡儒家礼法,造成严峻的道德虚位现象。以醒悟和理智的思维,面对恐怖和虚伪的现实,学问阶层的精神苦痛,也就显得尤其尖锐、深刻。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发生了重大改变。正式文人面对严酷的现实,很自然的发展了建安文学中表现“忧生之嗟”的一面,集中抒发了个人在外部力气强大压迫下的悲伤。由于四周环境危机四伏,动辄得咎,也由于哲学思索的盛行,正始文人很少干脆针对政治现状发表看法,而是避开现实,以哲学的眼光,从广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来视察事物,探讨问题。也可以说,他们把从现实生活中所得到的感受,推广为对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的思索。这就是正始文学呈现出深厚的哲理色调。深刻的理性思索和尖锐的人生悲伤,构成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正始时期闻名的文人,有所谓“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前者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夏侯玄。他们主要成就在哲学方面。后者又称“竹林七贤”,指阮籍、嵇康、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七人。其中阮籍、嵇康的文学成就最高。五作业 诗二首 诗二首教学目标1、了解两首古诗的意境,以及意境与作者的阅历、情趣、心境的关系。2、通过阅读、比较、分析,了解意与境二者的关系。3、把握松、菊两个意象在古诗文中的涵义。说明:要读懂诗歌,首先应当从意境入手,从诗歌所选择的意象动身,去探究诗歌所蕴涵的深层含义。而意境的表现又与作家的阅历、情趣和心境等因素密不行分,所以,学习、评价和鉴赏诗歌必需要做到“知人论世”,要考察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和志趣,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反复比较、分析,驾驭作者笔下景物的特点,最终做出对诗歌意境的品析和评价。比如,“松”、“菊”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在学习这两首诗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对这两个意象的分析,联系作者的创作状况,才能正确理解它在诗歌中的涵义。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两首诗歌所表现的意境。2、通过了解作者的身世背景、情趣、遭受等因素,精确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在诗歌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说明:王国维认为意境分为“写境”和“造境”两个层次,写境是表现的是生活真实,造境表现的是艺术真实。无论是写境还是造境,从诗歌生成的角度看,它都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主观印象的外化,都打上了作者深深的印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作者的身份、家庭、经验、特性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作一番考察和了解,然后,结合诗歌中一些典故学问形成对诗歌的正确相识和理解,从而把握诗歌所表现的意境和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让学生说说“松”在日常生活中的外形特征,以及松树的象征意义,从而导入新课学习。回顾初中课文桃花源记的创作风格,导入陶渊明饮酒诗的学习。学生发言,说出松树的特征,比如一年常青,枝干笔直,亭亭如盖等。通过对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的回顾,了解陶渊明憧憬自由,厌恶世俗的思想。了解松树的特征,能够自然而然地联系到松树的象征意义,对左思诗歌的创作意图有一个比较精确的把握。初步了解陶渊明的创作风格,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阅读思索 从整体上把握全诗通过阅读,思索全诗的主要写作手法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全诗采纳对比的写法(如松与苗、世胄与英俊、金张与冯公)揭露和抨击了门阀制度的不合理以及对人才的压抑。领悟作者创作风格和情感。(提示)整首诗是比较典型的田园风格,充分表现了作者在归隐田园后的舒适心情。参照课文注解,通过自读、个别朗读、齐读的形式,初步形成观点,回答问题。在阅读的基础上思索问题,通过课文里的注释,学生探讨以及对陶渊明创作风格的了解,形成观点。写作手法是品析诗歌的一把钥匙,而且对比的写作方法,学生是很简单理解和驾驭的。在理解创作手法的基础上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就水到渠成了。通过诗歌中出现的情境,可以比较简单的理解这首诗歌的风格,也能领悟到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即情感。 意境的把握松树在这首诗歌中有何特征?它的象征意义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找出诗歌中能体现作者超脱尘世、悠然自得心情的词句,进一步领悟这首诗所表现出的意境。在阅读的基础上,分小组探讨。朗读、思索。发言:说出作者归隐后的心境。本部分是两首诗歌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在学生反复的阅读过程中思索和发言,既能够让学生形成对诗歌的正确分析和理解,也能够比较顺当的完成教学目标。 抒情方式的探究左思诗歌中以松为抒情的意象,分析这一意象与作者的情感之间的关系。“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这句诗所体现出的“无我之境”的分析。思索、发言。这一部分是属于诗歌鉴赏方面的学问,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学问面,提高学生的鉴赏实力。 布置作业朗读、背诵两首诗歌。朗读、背诵。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诗歌的意境。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思路点拨这两首诗歌的学习都可以从时代背景动身,通过介绍作者的身世、经验、特性和情趣入手去阅读、赏析。选择一个切合的角度绽开教学,比如咏史诗可以从写作特点入手,先理解诗句的含义,再探讨诗歌意境。饮酒诗则可以从“此中有真意”这一诗句的研读为切入点,先理解“此”所指代的内容,然后分析这些内容所表现的“意”在何处。练习举隅1、从“意”与“境”的关系这个角度,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2、联系饮酒诗的意境,体会下列诗句的含义,并回答问题。“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画面与前两句诗所表现的志趣是怎样和谐地统一起来的?3、请举出你所看到的有关“松”的文章、诗歌或绘画作品,比较、分析与左思笔下的“松”的异同。 第18页 共18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

    注意事项

    本文(杂诗十二首(其二).docx)为本站会员(ylj18****70940)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