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docx
-
资源ID:44620911
资源大小:24.24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3.1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docx
第 1 1页共 1414页3.13.1 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要素改变与环境变迁请老师共享山西中学试卷、试题、教案、课件、学案、素材等各类稿件!31 自然地理要素改变与环境变迁学习目标理解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了解地质史上环境变迁导致的两次生物灭亡。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生产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学习重点生物进化、灭亡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结构预习1、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含精包括那些要素?自然地理环境(即地球表层)各要素在长期的演化历史中,彼此之间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困难关系,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它主要包括岩石、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要素。协作指导第 2 2页共 1414页2、阅读教材 P66 页的材料分析回答生物的进化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并完成教材 P67 页的活动内容。(1)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使大量的自由氧释放到环境中,变更了大气的性质,促使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2)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因为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加速了自由氧在海洋和大气中的积累,也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大大减弱,扩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3)从古生代寒武纪起先,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由此揭开了蒸蒸而上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的序幕。3、环境变迁与生物灭亡的关系?4、列举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亡。(1)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灭亡;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亡;蕨类植物明显衰退。(2)中生代末期:恐龙完全无影无踪;海洋中 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亡。所以说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亡时期。5、阅读课本68/陨石:中生代恐龙灭亡的证据,探讨中生第 3 3页共 1414页代恐龙的灭亡缘由。环境的变迁6、人类活动与环境有什么关系?1、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中特别特别的要素。2、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大7、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对自然环境造成那些影响?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致使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氮、臭氧、氟里昂等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变更了大气圈的组成和运行模式,造成全球气温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增加,导致全球变暖。(1)有利的影响: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2)不利的影响:给自然地理环境带来各种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拓展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能够促进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的是A无机物 B人类活动 C绿色植物 D动物2出现人类的地质年头是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元古代第 4 4页共 1414页3恐龙灭亡于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元古代4下列关于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之一B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会越来越小C人类大规模燃烧化石燃料,是全球变暖的主要缘由D产业革命后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大于产业革命前5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浇灌、排水不合理,会导致农田A遭遇水蚀 B沙漠化 C盐渍化 D受到污染6.读下图的学问结构,分析回答有关人类与环境的问题。(1)将下列选项序号填入与结构图中的方框相应的字母后面(每个选项只能选用一次)。改善环境质量人类与环境统一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养对立物质资料生产统一A.B.C.D.E.F.(2)从以上材料推断下面关于人类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对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确定因素第 5 5页共 1414页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赏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天共存”、“人地归一”7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孕育于A平原 B高原 C盆地 D海洋8地球上的人类形成于A古生代 B中生代C第三纪 D第四纪9 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亡时期所处的地质年头是A.太古代末期和元古代末期 B.元古代末期和古生代末期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D.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10.气候探讨表明,近若干年来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缘由最有可能是:太阳辐射呈愈来愈强的趋势全球人口日益增多,工业和交通日趋发达,工矿企业、家庭炉灶、各种机动车辆所排放的废热干脆使全球气温上升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各种制冷家电将热量排入大气中A.B.C.D.1.3.1自然地理要素改变与环境变迁教案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改变与环境变迁第 6 6页共 1414页从容说课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漫长的演化历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地球表层整体性的发展。生物演化在地理环境变迁中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而在地质历史时期,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变,导致了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亡。这充分体现了某自然地理要素改变对整体环境演化的影响,也说明白整体环境演化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改变的影响。人类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地理环境中特别的要素。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愈来愈广泛而深刻。人类必需敬重和顺应自然规律,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教学重点 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教学难点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课时支配 1 课时。?三维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理解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的关系。?2.驾驭不同地质时代相应的生物发展阶段。?3.辩证地相识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第 7 7页共 1414页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主动探究。?2.读图分析,理解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化。?3.运用典型案例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增加按客观规律办事,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其次章我们学习了地壳的物质循环、大气的三圈环流、水循环、洋流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它们体现了某种单一地理要素的运动改变规律,地理环境就是由这很多种要素共同组成的。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但不同区域也存在差异。今日我们学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板书: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推动新课自然地理要素彼此依存、相互影响,根据肯定的规律组合和运动,构成了奇异的自然地理环境,环境系统内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可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探讨自然第 8 8页共 1414页地理要素改变与环境变迁。?板书: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改变与环境变迁。附件下载3.13.1 自然地理要素改变与环境变迁(教案)(另一稿)3.1 自然地理要素改变与环境变迁(教案)一、教材分析:1、本课是第三章的第一节课的内容,它既是前面所学的各要素的综合归纳,又为学习后面的内容打下基础。2、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就是讲了两方面:一是生物的进化、灭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二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学生对其次方面的学问可通过平常对生活上的感性相识有了肯定的基础,学习起来较简单接受,但第一方面比较抽象,学生既没有亲身体验过,又没有实在的生物化石供学生观用,学习起来较困难。因此在学习这课时,我主要是根据生物进化、灭亡的时间依次,通过一种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来学习。3、由于本节课的内容与人类的发展有很亲密的关系,因此对学生分析人类活动的现状、预料人类的发展趋向,有很强的实际意义。第 9 9页共 1414页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了解地质史上环境变迁导致的两次生物灭亡。2、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生产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3、培育学生环保意识,树立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课题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 2 课时时间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 1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2了解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3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4能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物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的分析,理解地理环境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2结合实例分析,驾驭由地理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3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湖泊的演化过程的分析,驾驭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改变过程。4结合东北森林改变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修建水库利弊的辩论,理解某一地理要素的改变第 1010页共 1414页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和对水库建设的辩论,树立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的观念,培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2通过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体会自然的和谐美,养成善待环境,酷爱自然,敬重自然的情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探究的爱好和动机,提高学习实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2.以土壤形成为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难点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形成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随笔情景导入泰宁金湖景区风光、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长江三角洲的景观图片、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图片上反映出自然环境是有哪些地理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有无相互联系?构成地理环境的这些要素,他们之间是彼此孤立的吗?(不是)那么他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举例说明图中地理要素间如何相互联系?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的地理环境是纷繁困难的,他们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气候生物:热量足够,降水丰富,植物生长茂密,物种丰富;气候水文: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植被地貌: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等。水文地貌:流水的侵蚀使黄土高原的地表变得千沟万壑。依据大家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地第 1111页共 1414页理要素并非简洁地汇合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新课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整体性就是自然环境所具有的特征,要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这些地理要素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1、水循环水循环的定义、如何联系地理环境各要素、怎样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2、岩石圈物质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定义、如何联系地理环境各要素、怎样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3、生物循环(重点讲解:生物循环中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案例 1 中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提示:对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影响)。并结合示意图,绘制相应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的简图。在此基础上思索生物循环如何改造了三大圈层,而形成了相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的产物,则又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四周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能量流淌形式:太阳第 1212页共 1414页能化学能热能环境物质循环过程:通过生物循环,使自然界的物质迁移、能量流淌,联系了有机界和无机界,改造了自然地理环境。图 5.2,树如何自养?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新功能-生产功能。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1、生产功能这个过程须要那些自然要素的参加?植物、大气、土壤及水圈、岩石圈说明生产功能是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须要将大气、水、生物、土壤、岩石等要素统一在一起,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假如这是一棵阔叶树种,挪动我国的西北部地区,能不能成活?成活须要那些条件?为什么?在西北地区的植物为了适应环境,植物形态又是怎样的呢?西北地区的植被-骆驼刺的剖面图。说明由于水分的变更,物质能量交换作用的方式和强度发生了改变,为了生存,生物必需变更个体形态,达到协调。转入平衡功能。2、平衡功能藏羚羊的生存环境,数量变动的缘由?其数量是否保持稳定?结论:平衡功能表现在地理环境要素的性质的相对稳定,且此平衡是动态平衡。进一步举例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澳大利亚的兔灾。印证结论。地理事物是不断改变的,如气候改变、地貌改变等,为什么改变?如何改变?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案例 2 分析:第 1313页共 1414页画出黄土高原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的改变和人类影响的过程。内因: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垂直节理。过程:水土流失。结果:地貌的改变、植被的退化、地方气候的改变。结论: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各个要素统一的改变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让学生回忆厄尔尼诺现象,由于秘鲁沿岸洋流的改变,引发了那些改变?(渔业减产、全球气候异样、造成洪涝、干旱)理解此观点。P89 活动题:视察 a-e 图,发觉湖泊面积和深浅发生了什么改变?要求学生从每一组图总体感知地理要素的特征,再比较各地理要素的演化过程。地形:湖泊陆地;气候:潮湿干燥;生物:水生陆生;土壤:湿干;水文:水面渐渐缩小直至消逝。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大,对自然要素的干扰增加,特殊是水和生物,由此引发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变更。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热带雨林的破坏和植树造林分别会产生哪些连锁反应?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雨林的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改变。相反,植树造林可以改善局部小气候,促使生态向良性方向发展。案例 3 分析:找出东北森林的位置,依据案例写出森林改变导致环境整体改变的因果关系。1998 年东北水灾。分析缘由?重点说明人为缘由影响很大。2、一个地理要素的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变更探讨 p91 活动题:分析修建水库对自第 1414页共 1414页然环境的影响。长江三峡水库,黄河三门峡水库。同时说明三门峡水库的现状。课堂总结人类在进行大型工程的时候,必需反复论证,以确保工程发挥最大的效益。不行否认,造坝治理水灾和索取资源的确是人类的创举,但正如其他活动一样,人类可能并没有相识到这样做的长远代价。首先,在危机发生以前,可能没有预料到;其次危机发生时,可能毫无察觉;第三即使察觉到了,也可能没能实行行动;最终,即使行动了也解决不了问题。练习地理填充图册板书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作业搜集资料,分析北方沙尘暴天气频繁发生的缘由以及提出解决的措施。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