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能恢复吗.docx
常用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能恢复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002 中药引起肾毒性的缘由 用量过大:中药在短时间内用量大是引起肾毒性的主要缘由。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木通的临床规定用量为36g/日。但从文献报道的木通中毒事例来看,每日服用总量1020g,有人甚至达到50200g。 药物蓄积:由于药物在体内排泄的时间不同,一些排泄缓慢的药物,亦不能忽视其长期累积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如长期服用特殊简单引起肾小管及间质的病变。如国外探讨就有因长期服用含有防己、厚朴的减肥中药而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的报告,再如朱砂及一些含有朱砂的中成药可致汞毒性肾损害。 药源品种:大多是滥用或误用中草药而致。新近出版的中华本草考证:正品木通为木通科植物木通,含木通皂苷,利尿作用准确;川木通为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绣球藤;而历代本草所载的木通也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但目前商品流通药材多为马兜铃科关木通,具有肾毒性。 药源污染:如生蜂蜜的蜜源来自雷公藤、钩吻等有毒植物之花,则可致中毒;或中药种植过程中,运用农药过多;或种植的土壤、大气、水质等受四周有毒环境污染,使中药药源造成污染,而引起服用中毒。 中草药引起肾损伤的临床表现 中药引起肾脏损害时表现各异,通常有全身症状和泌尿系统表现。全身症状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贫血、心慌、气短等,泌尿系统的表现以肾衰和各种肾炎为主。 按病情进展快慢可引起急性和慢性肾衰。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在服用中药后较短时间内发生,常有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很快出现氮质血症、少尿、无尿。病理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也可为急性间质性肾炎,预后一般较好,刚好停药并赐予支持治疗常可复原。慢性肾衰起病隐匿,呈进行性发展,多表现为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病变较难逆转。 马兜铃酸造成的肾损伤 常见的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有关木通、淮木通、广防己、汉中防己、青木香、天仙藤、朱砂莲等。中成药包括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含青木香的冠心苏合丸、耳聋丸、大黄清胃丸、分清五淋丸、当归四逆丸、排石冲剂等。 依据马兜铃酸肾病病程进展和病变程度,目前国内一般将马兜铃酸肾病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肾小管功能障碍型。与其他药物引起的肾脏损害比较,马兜铃酸肾病具有很多独特之处,即使停药后很长一段时间也可引起肾损害,且迁延不愈,终致慢性间质纤维化和肾功能衰竭。 马兜铃酸肾病以慢性肾衰竭居多,其临床特征包括病人早期表现为严峻贫血、轻度蛋白尿和管型尿,半数病人血压正常,但肾活组织检查发觉肾皮质从深层到浅层的间质发生广泛纤维化,萎缩的肾小管和肾小球渐渐增加。近半数病人肾盏和输尿管的上皮发生恶性病变。有报道称尿中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和Clara细胞蛋白在马兜铃酸肾病早期出现异样,可作为本病的早期监测指标。 治疗及预防 关于中草药引起肾损伤的治疗,目前尚无成熟的治疗方案。一般药物引起的肾损伤,只要刚好诊断,坚决终止此类药物的应用,肾功能可以快速改善,多数病人可完全复原。对于出现肾功能衰竭患者,急性期可按急性肾小管坏死紧急救治。鉴于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延缓早期慢性肾衰竭进展,现国内外学者普遍主见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慢性马兜铃酸肾病,认为激素疗效可能与抑制细胞因子及抗纤维化有关。对于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行透析或肾移植。 为了避开中药对肾脏的损害,应重视其预防措施。首先,尽量不运用含肾毒性成分的药物,如对于马兜铃酸肾病,国外有学者甚至提出禁用含马兜铃酸成分的药物。其次,提高对中草药肾毒性的相识,严格按药典规定剂量用药,从小剂量起先,避开长期服用。另外,要重视对中药肾毒性的相识及平安用药教化,留意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对孕妇、儿童及过敏者慎用有毒中药。最终,加强中草药不良反应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