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评报告.docx
xx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评报告xx市人民政府履行教化职责状况自评报告 根据省人民政府教化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对市级人民政府履行教化职责的评价方案的通知(政教督办(2021)1号)要求,xx市依据测评体系相关内容,对市本级和所辖县(市)、区履行教化职责状况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相关状况函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xx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717所,其中:高校7所(5所驻牡、2所市属高校)、中专10所、职业中学7所、一般中学33所,初中82所、小学115所、特别教化学校6所、幼儿园457所。全市在校学生30.08万人,教职工2.93万人,其中高校在校生6.87万人、在职老师3415人;中小学生19.98万人、教职工2.02万人;在园幼儿3.23万人、教职工5622人。 二、工作成效 (一)学校党组织建设状况 1.党对教化领导全面加强。成立了xx市教化工委、xx市委教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市教化大会,出台了xx教化现代化2035xx市加快推动教化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年)xx市深化新时代老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加强党对教化工作的全面领导。 2.教化党建工作扎实。教化系统成立党委5个、党总支25个,联合党支部322个,构建了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和分级负责的党建管理格局,实现了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全覆盖;民办学校党组织关系正在逐步理顺调整。高质量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化、党史学习教化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我市“让力气在党旗下凝合”被评为全省教化系统最佳组织生活案例,党建工作先进阅历在全省推广。 (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深化教化一线调研、 为师生上思政课、联系学校和年终述职必述教化工作等制度落实状况 3.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深化教化一线调研指导。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非常关切教化的发展,市委书记杨廷双、时任市长王文力带头深化牡师院、牡医学院、黑幼专等学校,围绕“学校发展、市校合作、人才培育”深化调研、现场办公,为全市教化发展指明白方向,推动xx教化高质量发展。 4.思政课建设创新开展。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方案,建立统筹推动大中小学融合式发展机制。市委书记杨廷双深化高校开展讲思政课和作形势政策报告活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课建设,深化市校合作共赢。 5.落实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联系学校和年终述职必述教化工作制度。建立市级领导包保联系学校制度,每年开学初、六一儿童节、老师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市领导都要到学校进行走访慰问,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政府专题会议专题探讨教化工作,年终述职时,教化工作均作为必述内容。 (三)统筹推动教化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状况 6.健全教化系统疫情防控机制。在市防指统一协调、指导下,成立了教化系统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制定完善了学校疫情防控“两案九制”“日报告”“零报告”等规章制度,实行校内封闭式管理、闭环管理,进行应急演练。建立市领导包保学校、带班巡查、专班推动、视频调度、现场“走流程”、督导整改六项机制。 7.政府各相关部门职责履行到位。由市防指统筹协调教化、卫健、市场监管、交通、城管、公安等相关部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学校与属地街道、社区、镇村的沟通联系,加强信息共享、联防联控,形成工作合力。家庭之间联防联控,成为防控工作亮点,阅历在全省教化系统推广。 8.各级各类学校疫情防控状况良好。各学校仔细落实防控责任和防控举措,做到了组织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防控措施到位、宣扬引导到位、应急演练到位,未发生校内疫情。全体老师敬业爱岗,刚好启动线上教学,面对前所未有的线上教学模式,打造出4253节精品线上课,停课不停教。 (四)中小学劳动教化、体育、艺术教化课程开设状况 9.劳动教化(综合实践)、体育、艺术教化设施设备根据国家相关标准配备,基本能够满意教化教学须要。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载体,加大教化仪器设备投入,根据黑龙江省教化技术装备暂行标准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书目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书目配备设施设备。 10.劳动教化(综合实践)和艺体老师基本能够满意教化教学须要。目前,全市现有劳动教化(综合实践)老师611人、音乐老师659人、美术老师672人、体育老师1130人,基本保障了各项课程开全开满课时。 11.开齐开全劳动教化、体育、艺术教化课程。召开全市中小学生劳动教化现场会,编写制定劳动教化指导手册,优化落实劳动教化课程设置。开齐开足艺体课程,确保音体美课程全面落实。扎实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推动大课间体育、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落实每天熬炼一小时。体育中考分值达到全省目前最高的90分,并把冰上项目纳入体育中考。胜利承办全省中学生足球、排球锦标赛。 (五)新时代教化评价改革落实状况 12.加高校习宣扬培训力度。组织参与培训工作会议,广泛开展宣扬教化活动,增加改革创新意识,不断激发教化发展活力。 13.建立健全推动机制。围绕“五个方面”的改革项目,制定任务承接分解表,明确负责部门,形成了推动机制。 14.加大推动落实力度。启动对县(市)区政府履行教化职责评价改革,制定下发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对县(市)区政府履行教化职责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市督导委办公室制定下发2021年对县(市)区人民政府履行教化职责评价工作方案,建立起三级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其他评价改革项目正在谋划制定实施方案。 (六)学前教化普及普惠建设状况 15.大力提高学前教化“三率”水平。全市学前教化三年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和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达到86.82%、88.45%、50.80%。 16.加快普惠性学前教化资源建设。推动落实xx市第三期学前教化三年行动安排xx市关于学前教化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方案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评估认定和管理方法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实施方案,2020年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3所,新认定普惠性幼儿园252所,生均每年200元奖补标准全部落实,24所配套小区幼儿园建设全部完成。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 (七)义务教化均衡发展状况 17.推动义务教化优质均衡发展、建立推动机制的政策性文件。将义务教化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纳入市委工作报告、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接受国家评估验收的时辰表,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全市义务教化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化重点工作推动会,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参与会议。各县(市)、区政府均制定了义务教化优质均衡发展建设规划、建立了工作台账,穆棱市、绥芬河市2个试点县(市)建设工作稳步推动。 18.县域义务教化学校差异系数连续3年达到基本均衡标准。2020年,全市义务教化优质均衡发展投入建设资金1.58亿元,新建学校6所,改扩建学校16所;投入6794.8万元用于购置教化教学仪器设备,建设多功能教室42间,改造试验室20间。依据各县(市)、区供应的数据,学校差异系数连续3年达标。 (八)一般中学办学条件改善状况 19.标准化试验室建设状况。全市现有标准化试验室115间,基本满意现有教学需求。依据实施新课程及省教化厅要求,我市安排2021年底前完成一般中学试验室建设任务。 20.人员编制核定。市直及所属各县(市)、区均已根据黑编办(2020)146号文件要求进行核定。全市核定一般中学学校人员编制数为3185名。 21.新课程实施后现有老师能够基本满意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要求。全市一般中学现有教职工2477人,师生比为1:12.1。市、县(市)区编制部门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账户制度,实行区域统筹、保障急需、用后返还、动态流转的管理方法,解决已经满编、超编、但仍旧须要补充老师的问题,适应选课走班教学须要,重点补充紧缺学段或学科所需老师。 (九)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国家标准状况 22.生均校舍面积达到20平方米标准。全市7所职业中学生均建筑面积均达标。 23.学校有与开设专业相适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室),校外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现有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室)65个,有校外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182个,与389家企业建立实习实训联系。 24.专职老师、双师型老师达标状况。全市中职学校现有专任老师870人,其中,专业老师465人,占专任老师总数53%;双师型老师254人,占专业老师总数54.6%,达到国家要求。 25.保持中学阶段教化职普比大体相当。2020年全市一般中学安排招生13254人,中职学校安排招生8836人,职普比为4:6,做到大体相当。 (十)中小学老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状况 26.探讨部署、出台文件状况。市教化局会同市人社局、市委编办联合下发了xx市关于推动中小学老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看法(牡教联发(2020)12号)。结合我市各县(市)、区教化状况,选取海林市作为试点县(市),试点工作正在推动。 27.市、县建立中小学“县管校聘”岗位统筹、聘用等管理新机制。根据省委编委关于优化全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资源配置的通知对中小学老师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已全部核定到学校。 28.“县管校聘”改革试点推动状况。确定海林市作为中小学老师“县管校聘”试点县(市)。海林市制订了“县管校聘”改革实施方案,完成向各相关部门和广阔教职工征求看法和建议工作,待经海林市委常委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后,全面启动实施。海林市前期已经确定4所学校为试点,启动了竞聘上岗的前置分流工作。 (十一)财政投入状况 29.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教化支出。2020年我市国家财政性教化经费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例为4.99%,较上一年度4.85%增长0140.-船小土预管教化终费9089亿元.年9164亿7元削减0.75亿元,下降了2.38%。 30.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化支出。2020年,“五项指标”中的一般小学、一般中学一般公共预算教化经费分别为13156.81元、14267.41元,比上年分别增加7.03%、1.06%。 (十二)加快推动中小学幼儿园平安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落实状况 31.文件起草印发。根据省文件精神,制定实施xx市加快推动中小学幼儿园平安防范建设三年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提升校内平安防范建设整体水平。 32.校内封闭管理。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实行封闭管理的通知xx市中小学幼儿园封闭管理规定,全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已全面落实校内封闭管理制度,把好校内平安第一道防线。 33.完成2020年校内专职保安配备目标要求。全市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已完成专职保安配备工作,共配备保安918人。 34.实现校内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与公安机关联网。全市367所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完成一键式报警装置和视频监控系统安装,并与公安机关实现联网。 (十三)教化信息化2.0行动安排推动落实状况 35.成立网络平安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并明确责任。市、县(市)区教化部门均成立了网络平安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由属地教化局局长担当领导小组组长,教化局主管领导担当副组长。 36.有多媒体教室的学校占学校总数比例。依据全国教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反馈信息,xx市共有342所中小学校建设多媒体教室339间,占学校总数的99.12%。 37.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状况,开通学校空间、老师空间、学生空间状况。开通学校空间的学校为282所,占82.46%。开通老师空间17846个,占95.14%。开通学生空间187515个,占96.40%。 38.教化移动应用(APP)备案状况。辖区内中小学校幼儿园能够制定教化移动应用(APP)的选用制度,明确规定充分敬重广阔师生、家长的建议,严格选用标准及限制数量。目前,共登记教化移动应用(APP) 152 个,备案完成率为100%。 (十四)深化新时代教化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落实状况 39.关于落实教化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文件、教化督导委员会建立及职能划分的文件。xx市关于深化新时代教化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正征求相关部门看法,拟定以市级文件形式下发实施。2014年成立xx市人民政府教化督导委员会,由市政府主管副市长任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教化局局长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 40.教化督导机构基本健全。依据“三定方案”,市教化督导委员会下设市政府教化督导室(市政府教化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落实教化督导工作规章制度和标准,指导全市教化督导工作。依法组织实施对全市各级各类教化的督导评估、检查验收、发布教化督导报告、质量监测等工作。 41.配齐教化督导专兼职人员。市政府教化督导委员会核定督学2名,现实有4人。全市共聘任责任区督学132人,中小学、幼儿园实现全覆盖。 (十五)大班额问题解决状况 42.工作实效。制定落实xx市消退大班额规划,顺当完成2020年底消退中小学校大班额任务。 (十六)“四零承诺”机制落实状况 43.制度健全,措施有力。先后制定了在全市中小学校推行“四零承诺”实现办事不求人实施方法xx市阳光分班方法义务教化学校学区划分公示中小学校生源公示循环排座制度中小学生评先评优选班干细则等方法措施,不在规则之外人为设限,用制度管人、管事。 44.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公安、自然资源和教化部门协同协作,在入学儿童户籍、家庭房产住宅等方面出具证明,用于入学资格审核。 45.实际效果。2020年市区小学、初中、中学的近1.6万名起始年级学生顺当完成阳光招生、阳光分班,实现“四零承诺”工作目标,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充分确定。在省教化厅2019年第三方评估中名列第一位。 (十七)减轻义务教化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减轻中小学校外培训负担状况 46.学生作业管理制度健全, 落实有力。 制定下发xx 市教化局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学作业管理的实施方法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xx市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等管理制度。 47.建立监督举报机制。市本级及各县(市)、区均设立了举报电话,并面对社会公布。 48.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机制建设。建立xx市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探讨部署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教化、市场监管、城管、民政、消防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提升行动。 49.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取得实效。落实黑龙江省民办学校年度检查方法(试行)及年检标准,严格把好入门关。严格执行“黑白名单”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刚好面对社会公布,2020年共查处校外教化培训机构29家。 三、存在问题 (一)教化投入需加大力度。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疫情影响,我市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下降7.2%,造成教化投入还没有全部实现“两个只增不减”目标,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教化支出比上一年有所下降;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化支出中非义务教化阶段指标出现小幅下降。 (二)学前教化资源不够充分。学前教化仍是基础教化中的薄弱环节,公办幼儿园数量相对不足,有的县(市)、区存在“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的问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力度不够,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规范化建设还有差距。 (三)教化资源布局有待优化提升。受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外迁影响,乡村学校生源萎缩严峻,教化吸引力不足。市区以及县(市)中小学存在校舍惊慌、师资不足等问题。县(市)学校还存在学生运动场地硬质化不够,教化教学协助用房和专业教室数量和面积距离优质均衡发展要求差距较大等问题。 (四)老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全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老师学科结构性短缺以及年龄老化现象。乡村老师队伍还不够稳定,留不住优秀人才。在编幼儿老师比例不足,未达到70%。义务教化老师“县管校聘”改革推动还较为缓慢,试点还未形成典型给验做法,工作未全面推开。 四、下一步工作准备 (一)持续加大教化投入。坚持优先发展教化,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比例,增加教化投入,实现财政投入“两个只增不减”,优先保障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化资源配置等教化项目的实施。 (二)推动学前教化普及普惠发展。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加大督办力度,进一步优化学前教化布局,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规范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持续扩大公办学位供应。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行为指导和规范,促进其健康发展。 (三)推动义务教化优质均衡发展。加快义务教化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调整资源布局,加强城区配套义务教化学校建设,持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农村学校周转房建设。 (四)进一步加强老师队伍建设。落实老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加强统筹,落实好周转编制和根据上年度退休老师数量130140%的比例聘请补充老师等政策,建立稳定的老师补充机制,特殊是要加强音体美老师、一般中学新课程实施急需学科老师和幼儿老师的补充,确保教化发展须要。 (五)加大教化督导力度。全面落实教化督导职能,加强对县(市)、区政府履行教化职责评价督导,建立激励问责机制,将地方政府履行教化职责的状况纳入政策支持、资源配置和干部考核任免的重要依据,对履行职责不到位的单位或个人实行严格追责问责,压实地方政府发展基础教化的主体责任。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