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课件31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声声慢李清照(含配套学案),一、作家与创作背景介绍,李清照 (1084-1155) 号 , (时期)杰出女文学家,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易安居士,南宋,一、作家与创作背景介绍,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我们讲到李清照的时候不得不提到“愁”字,李清照是十分善于描写愁情的人,所谓“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一、作家与创作背景介绍,1.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少女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李清照的少女时代,当时的她事事如意:出身名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官居吏部员外郎,对李清照也是极其的宠爱。,一、作家与创作背景介绍,这个时期的李清照清丽脱俗,才气纵横,家风开明通达,这个时期的政治风气也清明和谐-少女时代的她无忧无虑,尽情欢乐,且把这欢乐形之于词。代表词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作家与创作背景介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作家与创作背景介绍,主要描写了一次愉快的郊游。这首小令就如一扇窗,向我们洞开着这位传奇女子的人生一断片-活泼天真又任性洒脱的少女时期。,一、作家与创作背景介绍,2. 情思悠悠,轻愁绵绵的少妇时期第二个时期是李清照婚后不久。李清照18岁嫁给赵明诚,她与丈夫赵明诚门当户对,赵明诚父亲赵挺曾官至宰相之位,并且赵明诚本人也十分喜好诗词、古玩字画和鉴赏金石刻词,夫妻二人志趣相投,感情深厚,才子佳人自是神仙眷侣。可是婚后丈夫为仕途奔波,夫妇聚少离多,离愁也多。不过哪怕是离愁,也是甜蜜的忧愁,那心心相印、两情相悦的爱情,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绵绵相思,填满了这对年青夫妇的心田,也洋溢在李清照这个时段的诸多词章里。,一、作家与创作背景介绍,这个时期的代表词作有一剪梅,词作一改少女时期的活泼俏皮,展现了一位少妇思念丈夫的愁肠绵绵,情思悠悠。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作家与创作背景介绍,3. 颠沛流离,愁寂哀怨的夕阳岁月第三个时期是李清照丧夫之后,此时的她国破家亡,丈夫死去,珍藏的文物也大半散失,独自一人流离异乡,人生的苦痛集于一身。这个时期的代表词作有声声慢,此词写尽了她凄凉惨淡的晚景,也见证了乱世离人的普遍心态。,二、课前预习与学习目标,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课前预习与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二、课前预习与学习目标,2、技能目标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二、课前预习与学习目标,3、情感目标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三、精读文本,1.初读课文,感知作者在词中传达的情感,找出词眼。,主旨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是这首词传达的情感,也是词眼。,三、精读文本,2.我们感知了作者的愁,那么愁缘何而来,因何而生呢?下面我们结合背景,探究词中愁的根源和深刻内容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三、精读文本,1127年: 金灭北宋 ,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1130年: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 漂泊 。1131年: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 离婚 。被 判刑 两年。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三、精读文本,2.从上我们得知:李清照由亡国到丧夫,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了解这些之后,你能深刻了解作者的愁情吗?请指出“愁”的内容,国愁,家愁,情愁 / 亡国之恨 飘沦之苦 思念之痛 寡居之悲,三、精读文本,原来作者的愁包含这么多深刻内容,难怪作者有这样的感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三、精读文本,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什么是意象呢,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清照在写作愁情的时候,同样是借助一些意象来抒写。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意象,品愁情。,作者是如何体现“愁”情的?,三、精读文本,4.清照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淡酒 晚风 孤雁 黄花 梧桐 细雨,三、精读文本,5.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呢?,酒 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三、精读文本,5.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呢?,风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三、精读文本,5.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呢?,雁 象征悼亡之悲、怀乡之思,三、精读文本,5.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呢?,黄花 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飘零的晚境,三、精读文本,5.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呢?,梧桐 一叶知秋 牵愁惹恨,三、精读文本,5.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呢?,细雨 雨滴梧桐 却敲碎人心 哀伤愁丝的象征,三、精读文本,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个句子的特点是什么?如果把几个词的顺序颠倒一下行吗?为何作者这样安排?,a 叠字运用产生音乐的美感/押韵/觅/戚/息/急/心/积/滴,三、精读文本,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个句子的特点是什么?如果把几个词的顺序颠倒一下行吗?为何作者这样安排?,b 动作怅惘、失落环境、内心寂寞,清冷内心悲愁、感伤由外到内,逐渐深入,三、精读文本,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个句子的特点是什么?如果把几个词的顺序颠倒一下行吗?为何作者这样安排?,c 为这首词奠定了哀婉、愁苦的感情基调,四、总结,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