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雨污水分流制排水工程施工方案.doc
道路雨污水分流制排水工程施工方案根据四川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概念性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本项目排水工程采用雨、污水分流制体制。金秋大道北段延伸线本次仅设计雨水管道,雨水按道路全线铺设,本次设计雨水分段排放进入道路涵洞;本次雨、污水管道与道路同步实施。雨水管管径d300d800,管道总长4455m。金秋大道北段本次设计雨、污水管道,雨、污水按道路全线铺设,本次设计雨水分段排放进入道路涵洞,污水排入下游污水管道,最终进入规划污水处理厂。本次雨、污水管道与道路同步实施。污水管管径d300d400,管道总长4267m。雨水管管径d300d1200,管道总长7972m。金秋大道中段道路仅铺设雨水管道,收集范围仅为道路雨水,雨水顺道路坡向分段排入水库或现状河沟。雨水管主管管径d600,主管总长5400m。金秋大道南段排水工程采用污、雨水分流制体制。根据片区排水规划,上段雨水管道排入河道,下段雨水近期临时排入堰塘,待下游道路修好后接入规划道路。污水管道均接入下游规划道路。污水管主管管径d400,主管总长550m。雨水管主管管径d600,主管总长650m。环湖路西段根本次设计雨、污水管道,雨、污水按道路全线铺设,本次设计雨水最终排入道路末端涵洞,污水排入下游污水管道。本次雨、污水管道与道路同步实施。污水管管径d300d400,管道总长555m。雨水管管径d300d800,管道总长711m。2)管道接口、基础及管顶覆土深度:雨污水管道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承插接口。管道连接方式为管顶平接。由于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管材性能较好,管道基础采用180度砂石基础。雨水口连接管采用级钢筋混凝土平口管,C15砼全包。电力通信预埋管采用d600钢筋混凝土平口管。管道基础应置于密实的土层上。3)雨水口:雨水口采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偏沟式单箅雨水口(详见05S518/35页)。雨水口深0.88m。井圈和雨水口箅子选用铸铁材料。雨水口的连接管均为d300,坡度为1% 。4)检查井:检查井采用混凝土检查井。d600及以下检查井采用1000矩形混凝土雨、污水检查井;d800检查井采用1250矩形混凝土雨、污水检查井;d800以上,d1000及以下检查井采用1500矩形混凝土雨、污水检查井;d1000以上检查井采用矩形混凝土雨、污水检查井。对于跌水深度小于1米的不做跌水井,仅在检查井内跌水。井盖采用铸铁防盗井盖,井盖面与路面平齐。位于非机动车道内的检查井盖需做井圈加固。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检查井加深0.3m、作为沉砂。管道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支管井,便于周边管网接入。支管井布置于道路红线外1.5m位置处,道路红线外现地标高低于道路设计标高1 m以上可暂不设支管检查井,仅将支管伸出道路肩墙0.5m,用页岩实心砖将管口封死。若道路红线外现地标高高于道路设计标高1.0m时,支管埋至路堑墙角,支管检查井视地块开发情况适时砌筑。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土方开挖原状土翻夯验槽天然砂砾垫层砼基下管、稳管清理管膛、管口撞口检查中线、高程锁管砼管座清理 沟槽回填交验。管线测量(1)将水准点引测进入施工区域内,作为施工测量依据,同时所有控制点必须经过校核并经过监理复核后方可使用。(2)严格按施工图定出管线平面位置,包括管中心线和开槽边线。定线完毕后,经有关部门校核后方可使用。(3)拉边线和高程桩线控制管道中心与高程:土方开挖时,在槽底给定的中心桩一侧钉边线铁钎,上挂边线,边线高度与管道中心高度一致,以控制管道中心。边线距管中的距离等于管外径的1/2加上一常数,常数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定(一般小于50mm)。在槽帮两侧适当的位置打入高程桩,其间距10m15m左右一对,并施测上高程钉。连接槽两帮高程桩上的高程钉,在连线上挂纵向高程线。拉紧高程线,用眼串线看有无折点,是否正常。以此控制管道高程。 采用边线稳管,具体操作:安外径相同的管时,用尺量取管外皮距边线的距离,与选定的常数相比,不超过允许偏差时为正确;安装外径不同的管时,用水平尺找管中,量取至边线的距离,与给定管外径的1/2加上常数相比,不超过允许偏差为正确。对管道高程控制的具体操作为:根据给定的高程下反数,在高程尺杆上量好尺寸,刻写上标记,经核对无误进行安管。安管时,将高程线绷紧,把高程尺杆下端放至管内底上,并立直,当尺杆上标记与高程线距离不超过允许偏差时为正确。土方开挖管线开槽采用机械开挖,挖至槽底后,剩余500mm采用机械翻出,人工用蛙夯机夯实。由于现场沟槽施工前,土路床已经施工完成,故现场沟槽深度为23m。开槽时严格按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放坡,若现场开槽过程中地质条件出现与地勘报告及设计图纸严重不符时,现场施工员要及时汇报总工,由总工根据施工规范及现场经验来确定采用支护或是增大放坡系数。管道采用砼基础。槽底夯实后,复核槽底高程。开槽土方:采用槽边堆土及土方外弃相结合的形式,槽边堆土距槽边大于1m,高度小于1.4m,注意保护测量标志。施工过程中,在沟槽顶靠近道路一侧的边沿线外1.5m处用栏杆做围护。在沟槽两侧距沟槽边线0.5m处设200mm高挡水土埂。槽底翻夯后,及时约请监理、设计院、勘察院等单位共同验槽。如需进行基础处理,按商定的方案进行,基础处理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进行管线施工。管道安装管线安装采用吊链拉入法。(1)管道基础采用砼基础,按设计要求在槽底铺设规定厚度的砼垫层,洒水润湿后,用平板振动夯压实整平(至少三遍)。吊中心线,人工修整弧形撑托面,并在估计垫层预沉量的前提下复核垫层高程。基础做好进行排管,然后按排管位置开挖承插口工作坑(随稳管随挖工作坑),使接口操作阶段承口悬空。管道工作坑大小:承口前20cm,承口后超过斜面长20cm,左右大于管径。(2)下管管径小于500的采用人工压绳法下管,管径大于500的采用8t吊车。下管前, 将管子沿准备铺设的管线一侧排放好,排放过程中,防止管子碰撞受损。下管时必须轻吊轻放,找出管体重心,做出标志。并在吊管时在钢丝绳和管体之间垫橡胶皮以避免损伤管体,缓慢下管,防止扰动管道基础。使管节承口迎向水流方向。(3)稳管及上胶圈稳管时,为防止管道横向移动,在管道两侧用两组4个楔形混凝土垫块以90支撑角位于管道两侧,其纵向位置为每组距管端1/5处。排管时遵循逆流方向排放原则。管道承口应为进水方向,从下游开始安装。先把第一节管按照井位稳好,并在管体上套好两根钢丝绳。将管道承口工作面清扫干净,均匀涂抹润滑剂。把第二节管子插口工作面清理干净,把胶圈套在插口顶端,检查配套的密封胶圈是否均匀、平顺、无扭曲,胶圈作到均匀、平直、无扭曲,确保在撞口时胶圈均匀滑动。胶圈质量必须符合要求,使用前逐个检查。(4)对口利用边线调整管身位置,使管子中心线符合设计要求。把插口对准承口八字。(5)撞口(使用吊链拉入法)在已安装稳固的管子上栓上钢丝绳,在待拉入管子承口处架上后背横梁(由槽钢、方木、橡胶垫组成)。把后背横梁两端套好钢丝绳和吊链,连好绷紧、对正,这时两侧同步拉动两个吊链,当插口头顶到承口止推槽时,胶圈刚好到止胶台处。吊链拉入法安管示意图(5)检验管体(水平、高程)位置每一管节安装完成后,校核管体轴线位置与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管体轴向锁定和两侧支固。(6)锁管撞口结束后,为防止前几节管子管口回弹或移动,用2组4块楔形混凝土垫块以90度支撑角置于管道两侧,其纵向位置每组距管端1/5处。同时用钢丝绳和吊链琐在后面的管子上。(7)管座混凝土管道安装一个井段后即可开始支模浇筑管座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方可拆模。管道闭水试验管道及检查井的外观质量及“量测”检验均已合格;沟槽内无积水,全部预留孔洞应封堵不得漏水时,可以开始进行闭水试验。闭水试验需有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参加进行管道带井闭水试验。管道闭水试验控制点:所试验管段按井段分隔,带井试验;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验收合格,质检资料齐全;管道两端砌砖封堵,用1:2水泥砂浆抹面,必须养护34天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向闭水段的检查井内注水,注水的试验水位,应为井段上游管内顶以上2m,注水过程中同时检查管堵、井身,无渗水和严重洇水,再浸泡管线12天后进行闭水试验;将水灌至规定的水位,开始记录,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应不少于30min,根据井内水面的下降值计算渗水量,渗水量不超过规定的允许渗水量即为合格。管道回填控制沟槽的回填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及时回填。槽内砖、石、木块等杂物应彻底清除干净;回填土时,槽底至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采用人工回填,蛙夯夯实,不得含有机物、冻土以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填土夯实做到夯夯相连,确保无漏夯。沟槽两侧同时回填,两侧高差不得超过300mm;非同时进行回填的两个回填段的搭接处,不得形成陡坎,应将夯实层留成台阶状,台阶的长度应大于高度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