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国民间组织赈灾手册(最新).docx

    • 资源ID:44746225       资源大小:3.13MB        全文页数:8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民间组织赈灾手册(最新).docx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 85 -页 共86页中 国 民 间 组 织赈 灾 手 册 编撰:滕长波目录目 录 1 序 言 3第一章 认识灾害4 第一节 地震概括4 第二节 次生灾害8第二章 国家地震应急机制11 第一节 地震灾害分级12 第二节 地震应急响应机制14第三章 地震发生后灾区的情况15 第一节 地震发生时的情况15 第二节 地震发生后的情况16第四章 民间组织进入灾区18 第一节 赶赴灾区前的准备18 第二节 进入灾区20 第三节 民间组织在灾区的救援22第五章 志愿者进入灾区25 第一节 志愿者的装备25 第二节 志愿者的注意事项29 第三节 志愿者的自我保护32第六章 地震后的应急救援33 第一节 现场协调33 第二节 现场救援34第七章 地震后的自救互救44 第一节 自我救援44 第二节 互救的方法45 第三节 棍类物品在救援中的应用45第八章 高原地震救援46 第一节 防止急性高原病46 第二节 救援过程中的防护48 第三节 返回平原地区的注意事项50第九章 灾区的呵护及心理疏导50 第一节 受灾者的压力分类51 第二节 受灾者的心理状况52 第三节 灾区成人的呵护及心理疏导54 第四节 灾区儿童的呵护及心理疏导59 第五节 灾区志愿者的呵护及心理疏导61 第六节 灾区心理健康测试及预防63第十章 民间组织急救常识65 第一节 止血65 第二节 搬运受灾伤员77 第三节 人工呼吸79 序言 现代民间组织救灾的起始只有短短的几年,我们回望民间组织救灾史,每个朝代都有民间组织救灾的身影涌现,民间组织救灾之所以成为中国赈灾史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是有其特殊性的。第一,在灾后反应灵敏,在第一时间迅速行动起来。公益组织之所以会在灾后迅速行动,主要基于内外两方面原因。从外因来看是基于灾害的深重社会影响,从内因来看是基于公益组织的公益使命与价值追求。正是内外因的相互“交织”使得公益组织在灾后一刻也“坐不住”,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灾区参与救助。第二,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弥补了政府救助体系的不足,发挥了政府难以起到的作用。当大灾发生时,政府积极地履行救灾职能,而民间救灾则成为政府救灾有力补充。这种官民互补的救灾方式,能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随着中国民间组织对救灾领域的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其救灾经验缺失的状况正在慢慢的改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是民间组织救灾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 第一章 认识灾害 我们生存在地球上会遇到一些料想不到的灾害,其中,由自然现象引起的被称为自然灾害(天灾),由人的行为引起的被称为人为灾害(人祸)。一般来讲“自然灾害是不可预防 的”、而“人为灾害是可以预防的”,但是两者的区别并不是很明确。比如说,地震所引起的火灾,虽然是因为地震,但是如果人不使用火,火灾也就不会发生。 另一方面,即使是容易引起地震或者是火山喷发这类灾害的自然现象,如果在无人的地方发生,也不会把它看作是灾害。灾害规模的大小不是取决于自然现象能量的规模大小,而是被活动在发生地点的人们的状况所左右。也就是说,虽说是天灾人为的原因可以使受害状况变大或变小。天灾是由自然现象引起的,因为不可能完全预防,所以清楚地了解自然现象,拥有知识和心理准备是最有效的防灾措施之一,同时,对自然灾害救援的志愿者来说,这也是保证自身安 全的重要对策。 第一节 地震概括一、 地震的概念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 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它同台风、暴 雨、火山爆发等灾害一样,是严重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现象。 据统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 500 万次,其中能造成破坏性的 5 级以上的地 震约 1000 次,7 级以上造成巨大灾害的约十几次。上个世纪,全世界因地震死 亡人数已达 260 万,占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总和的 58%,从某种意义上 说,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 二、 地震的分类 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四种类型。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叫构造地震; 由火山活动引起的叫火山地震;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统称为天然地震,由地面塌陷和山崩引起的叫陷落地震;由人工爆 破、水库蓄水、深井注水和深井采油所引起的地震叫诱发地震。 1、构造地震 在地壳运动中,由于地块之间的相互挤压和相对拉伸,使地 壳内部同时产生了一个与外力相对保持平衡的力,这种力称为内力。就在这种力 的作用下,使地球表面的岩层产生弯曲和破裂。弯曲和破裂也可以称为是褶皱和 断裂,在地质学上统称为地质构造。由于岩层弯曲和破裂造成的地震,叫构造地 震。全世界 90%的地震都是构造地震。 2、火山地震 地球上有些地震是火山活动造成的,这种地震人们称为火山 地震。火山爆发时,岩浆上涌,会使大地产生震动。因为火山爆发拥有一定的能 量,而一次较大火山爆发释放出来的能量能够造成中强地震。在火山爆发前后也 有地震发生。 3、陷落地震 陷落地震是由地面塌陷、山崩引起的,这种地震多发生在石 灰岩熔岩地区和大面积采空地区。这些地震的震级都不大,造成的破坏规模也较小。 4、诱发地震人类的许多活动,如人工爆破、核试验、油田深井注水、矿 井采空区塌陷、大型水库储水,以及打桩等人类活动,都能触发地震。由于触发 引起的地震,我们称为诱发地震。三、地震震级1、震源深度浅源地震 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 中源地震 震源深度为60300公里 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 地球上75%以上的地震是浅源地震。其中震源深度多为520公里。2、震级大小 微震 1 级 震级(M)< 3 级的地震 小地震 3 级 震级(M)< 4.5 级的地震 中地震 4.5 级 震级(M)< 6 级的地震 强地震 6 级 震级(M)< 7 级的地震 大地震 震级(M) 7 级的地震 特大地震 震级(M) 8 级的大地震 有感地震 震中附近的人能够感觉到的地震 破坏性地震 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 严重破坏性地震 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灾区丧失或部分丧失自我恢复能力的地震3、地震中距大小 地方震 震中距小于100公里 近震 震中距100-1000公里 远震 震中距1000公里以上 地震的大小用震级 M 来表示。震级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 一个 6 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震 级相差 1 级,能量相差约 30 倍。也就是说,一个 6 级地震相当于 30 个 5 级地震, 而 1 个 7 级地震则相当于约 1000 个 5 级地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级 为 8.9 级,发生在1960年5月21日的智利,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万颗日本广岛的原子弹造成200多万人无家可归。四、地震烈度 地震时对地面破坏的程度一般用地震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发生后,离震中区 近的地方和离震中区远的地方所受到的破坏是不一样的。因此,烈度值也由大到 小发生变化。我国地震烈度分为十二度,破坏程度大体分为: 12 度:无感觉。 3 度:少数人有感觉。 45 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摆动。 6 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78 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 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 度:毁坏性的破坏。 五、地震波: 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一样。 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快点作出防备。 第二节 次生灾害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一、本震和余震 在大规模的地震发生之后通常会伴随比较小的地震,我们称它为余震。通常余震比本震 规模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的频率也会快速减少。但是,即使是余震,也会发生较大的 摇动,本震时受到损伤的建筑物在余震时会出现倒塌的情况,必须引起注意。在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心中感到不安的情况下,预先知道“本震发生后会有余震,但是 比起本震规模小”这一点,可能有助于缓和对余震的恐惧心理。 二、伴随地震的灾害 地震中,除了会发生建筑物和地盘的物理性损失以外,还不能忘记还会发生人在心理上 的伤害,比如由于对今后生活的不安而产生的恐惧感,或是由于失去重要的人或物而导致的 心灵创伤。物理性损失可以以重建的方式迅速恢复,但是心理上的伤害因为看不到,并且由 于个人差异,有些人可能花很长的时间也恢复不了,情况会变得非常严重。在此,我们主要考虑以物理性损失为原因的地基灾害 。 1、 塌方地裂 地震时发生频率最高,灾害的大小由其下方的地基状况决定。塌方 和地裂有的是由于地震引起的地基直接运动,有的则是由于地基沙土液化所造成的。 2、液化 含有很多地下水的沙层,在静止状态下保持沙粒之间的接触状态,作为固 体层相对比较安全,但是接受冲击后,沙粒之间互相分离变成沙粒在地下水中漂浮的状态。 这样整个沙层像液体一样流动,只要地盘发生一点的倾斜,沙粒就会向那个方向流动,这被 称为液化现象,因液化产生地下沙层流动时,会发生电线杆倾、地裂等现象。地裂时,地下水由于受有压力会产生喷砂现象,砂子和水象喷泉一样从裂缝处喷出,有时还会有地下成块的砂石或者泥炭喷出来此外还有当地层变成液体状时,地下的蓄水池或者是窨井浮 起,流动停止后就会产生地盘下沉的情况。3、 斜面崩溃(滑坡) 斜面崩溃包括崩溃(在急斜面突然的山崩或者石头滑落)、滑坡(在 缓和斜面的缓慢流动)、泥石流(含水分的大量土砂的倾泻)等。不只是在地震发生的时候, 地震后大量降雨的时候,发生斜坡崩溃的情况也比较多,而开山造地的区域则很可能会发生 斜坡周围的崩溃或者是填土地的滑坡,不仅如此,有时还会对人造成的很大危害,需要引起 注意。 三、灾害的进化 目前中国造成灾害扩大的很多人为因素在于不理解自然现象。反过来说,如果在一定程度上理解 自然现象,就可以减少由此引起的灾害。1、城市化造成的人口集中以及追求便利性的生活方式,在灾害发生时,引发了 许多过去不曾有过的各种各样新的灾害,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称之为“灾害进化”,一个人所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但是让更多的人正确理解自然现象,应该是减少人为原 因、把灾害控制在最低限度的一条捷径。 2、在自然体验活动中,最基本的安全对策是“预测、回避、对应”。最重要的是“预测可 能发生的事情以及发生的原因”。 3、我们对自然灾害的心态也是一样。在培养正确对待自然的态度以及在自然界中的求生技 能以外,我们还应该把学习和理解自然现象作为一项安全对策认真对待。不杞人忧天,但要 懂得未雨绸缪,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而且还能帮助受灾者不被谣言所迷惑,早日恢复心 情平稳的生活。 第二章 国家地震应急机制 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的,我国的各级地震应急预案在组织内容上存在相似性,下级部门的应急预案是以上级部门预案为依据结合本部门实际制订的,目的是细化本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强可操作性。各级地震应急预案核心是应急响应机制,应急响应机制的核心则是协调、高效,我国应急响应机制的重要特点是实行分级响应,了解国家地震应急机制有助于在民间组织在救灾过程中加强政府救灾的相互合作,方便在救灾过程中更好的与政府方便沟通。地震发生后在半小时内中国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就会收到了震区的部分信息,但是由于灾区通讯和电力设施的破坏及灾情收集的渠道并不通畅,中国地震应急指挥中心首先会依照先前获得的信息加震区抗震能力,首先启动级别响应,随着灾情时间推移不断发展,依照实际数据将应急响应的级别提升到了与灾情相对应的级别第一节 地震灾害分级一、灾害级别 地震灾害依照损害及损失情况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地震发生地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7.0级以上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地震,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2、重大地震灾害 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3、较大地震灾害 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4.0级以上、5.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4、一般地震灾害 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4.0级以上、5.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二、分级响应 根据地震灾害分级情况,将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分为级、级、级和级。 1、应对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启动级响应。由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 2、应对重大地震灾害,启动级响应。由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情况,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国家地震应急工作。 3、应对较大地震灾害,启动级响应。在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市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灾区需求,协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4、应对一般地震灾害,启动级响应。在灾区所在省、市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灾区需求,协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发生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其他特殊地区,可根据需要适当提高响应级别。地震应急响应启动后,可视灾情及其发展情况对响应级别及时进行相应调整,避免响应不足或响应过度。 第二节 地震应急响应流程 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作为国家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将震情、灾情快速评估简报和震区基本情况上报中国地震局;灾区所在省(市、自治区)地震局负责快速获取震情和灾情,上报灾区所在省级人民政府与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负责汇总灾情、社会影响等情况上报给国务院及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灾区所在省级人民政府了解震情和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报告国务院并抄送中国地震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国务院及抗震救灾指挥各成员单位根据掌握的灾情,结合本部门所制订的应急预案响应等级判定标准,启动相应等级应急响应,按照预案实施救灾工作。 地震应急响应流程 第三章 地震发生后灾区的情况 各级地方政府为防备地震、海啸、火灾、暴雨、暴雪、洪水等各种自然灾害,根据国家灾害应急预案,都制定了紧急对应的方针和应对策略,地震发生后政府做统筹,受灾地方政府也会在最快的时间里响应。 第一节 地震发生时的情况大型灾害发生后,应该最优先人员救助、紧急避难、物资供给等紧急救援活动,随后才是灾后重建的过程,地震、洪灾等发生时,除了房屋、建筑物的倒塌以外,水、电、煤气、电话线路、手机信号等生命线,以及道路、铁路等交通网都将无法正常运行。此外,地震之后的暴雨引起的泥 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还会造成停电、房屋的倒塌和冲毁等突如其来的严重情况。第二节 地震发生后的情况1、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当大型灾害的发生情况得到媒体报道以后,全国各地都会伸出援助之手,依照汶川、芦山、鲁甸地震的经验,部队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灾区,再就是救援队和各地的民间组织奔赴灾区,当部队、救援队、民间组织在进行急救活动时,国家、省、市、县、村等各 级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也同时成立抗灾指挥部,组织救援及震中自救行动,要想把握具体的受灾情况、必要物资等信息是相当困难的。2、 政府抗震抗灾指挥中心的工作是非常繁重,他们要负责向国家、附近的省、市等各级政府 部门申请支援,调查和预测建筑物的倒塌、泥石流等二次灾害的情况,组织避难,安置遗体,管理和分配部分生活物资,接待志愿者、安排媒体报道等等。3、 水、食物等生活物资在地震发生后的几天内会急缺,因为地震后伴随的雨水较多,地震造成房屋倒塌后,帐篷、彩条布等防雨物资需求量会比较大。4、 地震发生后对于受灾人员心理造成的影响会持续,再则随着死亡人员的陆续确认,受灾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到达极限,这时候不仅仅需要救援团队的现场救援,更需要心理疏导团队的及时介入,为受灾人员展开心理疏导和治疗。5、 地震往往发生在偏远,贫穷,交通不方便的地方,道路因地震出现塌方、滑坡等情况,救援车辆进入道路会逐渐出现堵车等问题,依照以往地震救援经验,在发生地震的第二天,进入灾区的主要路口政府会实施交通管制,社会车辆禁止通行,以方便救援车辆的进出,一般摩托车和徒步不在交通管制的范围,货车、新闻采访车进入灾区需要通行证。6、 随着大量的救援人员、新闻媒体、民间组织、志愿者进入灾区,住宿会逐渐紧张,因为地震的发生,部分房屋不能居住,人员只能住宿帐篷;交通管制后,进入灾区的救援人员不能马上进入震中,离震中最近的县市酒店、宾馆会出现爆满。7、 地震后电、通讯中断后,除了政府部门的部分无线电话之外,手机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手机充电将是最大的问题。 8、 安置点产生 一旦灾害发生,因为外界力量还没有进入,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避难。并且,由受灾群众自己采取的抗灾救援活动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救出受伤人员等, 地震造成房屋损坏,灾民会在政府的安排下聚集到地势平坦相对安全的地方,形成灾民安置点。由于灾民安置点是临时性组建 ,能够对各个避难所进行管理和运营的工作人员很少,所以物资的配给、信息的传达也就变得极为困难。 受灾群众长期的避难生活家里房屋严重损坏,不能回到以前生活的人在搬进临时住宅之前一直住在避难所里。有的人 看着别人一个个回到自己的家里,受到不安、疲倦、心里的创伤和矛盾所困扰,变得无精打采,民间组织心理疏导团队的介入就变得相当重要。灾害发生时,避难所里的人是受灾者,而在灾后重建开始后,避难所里的人就成了社会 弱者。同时,志愿活动也由“非常时期的紧急支援”转变为“日常时期的生活重建支援”, 而救援队则开始撤离灾区。 第四章 民间组织进入灾区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救灾领域的民间组织依照实际情况紧急启程赶赴灾区,但是很多的民间组织进入灾区后因为准备不充足,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没办法进入震中,无事可做等等问题。 第一节 赶赴灾区前的准备 经常参与地震救援的民间组织的工作人员每个人的手机上都会下载“地震速报”软件,一个地震预报非常准确的小软件,它会在第一时间把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位置、震级、深度、距离你的位置距离一系列详细的数据呈现给你,让你第一时间掌握地震的信息。1、 紧急会议 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召开组织紧急会议,确定是否参与地震救援,组织人员达成共识后,确定明确的分工,启动紧急救灾预案,参与地震救援,一般救灾紧急预案包括前方救援和后方支持两方面,前方救援包括信息采集、物资发放等事宜,后方支持包括依据前方信息展开物资募集和信息传播及为前方救援提供后勤保障,地震发生后灾区对于食品、饮水、帐篷、彩条布是硬性的需求,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马上可以募集购买。2、 震中信息收集 通过地震速报得到相关信息后,马上通过网络了解震中的详细信息,经济状况、房屋结构、道路信息、风土人情、往年同期的气候环境等等基础数据的收集为进入灾区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地震发生到组织进入灾区至少需要两天的时间,这期间政府已经对进入灾区的道路交通管制,民间组织到了之后也不会很快的进入灾区,出发前最好通过收集的信息定好当地的酒店或者随身携带帐篷,露宿街边。3、 保险购买 地震后的灾区会余震不断,进入灾区的工作人员的意外险要在第一时间购买,减少不必要的危险因素。4、 准备物品 车辆最好是越野型,灾区塌方不断,小车是没有办法通行的,至少要准备五天的水、速食食品,灾区的物资是短缺的,对讲机、充电宝、必要的生活用品。5、高速路通行证 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后,在出发前还有一件事就是要去组织所在地的民政局或者相关单位开救灾车辆通行证,这会为组织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地震发生后各高速路会根据你提供的相关资料办理免费通行,为了更方便快捷的通行,车身横幅也是必不可少的。6、 高原救灾 灾害发生地如果发生在高原地区,进入灾区的司机必须有高原行车经验,对于高原的地理特征及行车中的风险有熟悉的了解,这在准备工作阶段必须要确定。第二节 进入灾区 灾区因为交通管制,为部队救援车辆和救护车开辟通道,社会车辆是严禁进入的,物资运输车辆和采访车辆也有着严格的控制,必须有通行证才能进入,民间组织只能就地宿营或者做摩托车进入震中。一、 民间组织报备 民间组织进入灾区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到政府部门做报备,这是以后在灾区开展工作所必须的。二、 民间组织分类1、救灾领域的基金会 民间组织中涉及救灾领域的基金会会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奔赴灾区,在距震中最近的县或市设立指挥部,建立物资中转仓库。2、民间组织中的基金会救灾网络成员 随着中国民间组织救灾的发展,涉足救灾领域的基金会开始在全国建立自己的救灾网络,平时救灾伙伴散居各自组织所在地的省市,灾害发生后,网络伙伴会齐聚灾区,共同参与灾后救援,大部分救灾完成后也会参与到灾后重建项目的运作。他们到达灾区后会第一时间到基金会设立的指挥部报道,参与救援。 3、直接进入震中的民进组织 涉及救灾领域的民间组织第一时间进入灾区,目的第一是为了现场救援,第二是为了灾后重建项目搭建区域平台,为以后的救灾项目落入打下基础,他们在进入灾区后,因为道路交通管制,会在离震中最近的县、市做停留,了解灾区的实际情况,再想办法进入灾区参与救援。 4、物资发放中转的民间组织 有一部分民间组织筹集很多的物资,就地搭建平台,只参与救灾物资的发放,发放方完成后就撤回,他们进入灾区后,会在距离震中最近的县、市建立临时指挥部,地点一般选在民间组织、志愿者必经的路段,同时也是离当地的民政、公安、交警部门最近的地方,在协调物资转运发放的同时为灾区的民间组织和志愿者提供支持和帮助,想进入震中的民间组织和志愿者也可以找他们协助,这在芦山地震中比较有代表性。 5、民间组织大本营 民间组织大本营也就是有一家大的民间组织牵头成立的站点,他们为各地到灾区的民间组织提供住宿和任务安排,民间组织大本营的概念是在鲁甸地震之后提出实施的。第三节 民间组织在灾区的救援 随着第一阶段生命救援的结束,(在地震发生后的黄金救援七十二小时内,建议志愿者和非专业救援的民间组织不要进入震中,为生命通道提供空间)持续十天到十五天的物资发放随后展开,同时灾区的灾民、儿童受地震的影响,恐慌、焦虑等情绪积压,急需要民间组织的介入。一、 民间组织注意事项1、 遵循灾区的秩序,服从管理。2、 建立管理制度,加强志愿者管理。3、 树立安全意识,加大志愿者安全宣导力度,降低安全风险。4、 坚定灾区服务意识,坚持以服务为中心。5、 加强灾区沟通,避免纠纷发生。二、 民间组织在灾区的活动 民间组织进入灾区后,随着救援展开,各民间组织依据组织实际情况展开了工作。1、 生命救援 专业救援队会在第一时间进入灾区开展紧急的生命救援。2、 物资现场发放 随着生命救援的结束,为了保证灾民的正常生活,大批物资发放随后展开。 A、救灾物资的分发一定要遵循节约、公开、公平的原则。物资应以满足幸存者自己难以解决的要求为标准。B、受灾群众在经历过灾害后容易导致安全感缺失,因此救灾物资一般都处于非饱和状态,一定要节约发放。C、救灾物资发放中的工作人员必须在物资发放前进行基础培训,减少物资发放过程中的风险。D、做好救灾物资的出入库登记,加强救灾物资的管理,防止缺失。E、严格把控救灾物资的质量关,防止过期、发霉、污染的物资发放给灾民。 F、受灾群众情绪不稳定,物资发放最好是以村、社或组为单位发放,民间组织监督,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G、发放物品前准备好物资发放花名册做好登记工作,并及时物资的发放情况要及时公开。 H、发放过程中,组织好措辞,稳定群众的情绪。 I、物资接收花名册发放现场签收,不要事后补单。J、妥善保管好救灾物资发放花名册,备案存档,以备查验。3、 常规活动开展民间组织在发放物资的同时,依照灾区需求建立灾区服务站为后续的服务搭建服务基础。(1)在物资发放过程中,依照灾民需求和组织能力,寻找服务站点搭建的地点。(2)服务站点应该设在灾民比较集中的安置点内。(3)要先同集中安置点所在的村、社或小组报备,并且建立良好的关系和沟通机制及就建立服务站达成共识。(4)提前准备建立服务站的设施,帐篷、床、生活物资及建站后灾民中目标人群的活动设施。(5)提前和安置点所在的村、社或小组确定水、电等建站基础的使用规则。(6)所有同村、社或小组确定的关于服务站建立的相关事项以书面形式列出,签订协议,防止以后纠纷的发生。(7)服务站内的服务,对于灾民要一视同仁,遇到紧急情况,会同村、社或小组一起协商解决。 第五章 志愿者进入灾区 在历次的地震抢险救援中到处都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作为志愿者进入灾区,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不能给灾区增加负担。收集确认好当地的信息, 自己的事情全部要自己做。这是最基本的事情。此外,大量救援工作和重建工作需要志愿者的参与,如果参加志愿组织的话,一定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具有团队意识。 第一节 志愿者的装备 灾情发生后的灾区各种物资短缺,人员混杂,志愿者进入灾区在帮助灾民的同时也要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工作顺利执行,这就需要志愿者在进入灾区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意外险购买 志愿者在进入灾区前给自己买一份人身意外险是非常有必要的。二、 志愿者标示 在中国的民间灾害救援中,大部分的志愿者是以个人名义参加救援的,在灾区为了能够被受灾群众马上认出,志愿者之间相互认识识别,志愿者的标示非常重要。在进入灾区前胸卡、袖章、服饰等志愿者标示是要提前准备的 如果自己没有准备标示,很多民间组织也有配备,从汶川到芦山再到鲁甸,民间组织也在不断的成长,大部分的组织都配有专业的服装、标示等,志愿者在到达灾区后不要单独行动,先找到自己所在省市的志愿者团队报道,领取标示,了解完灾区情况后再做下一步的打算。三、志愿者基本配备1、 帽子、适合灾害发生地气候且活动方便的衣物(灾害发生后,气候会发生改变,要带稍厚的衣服);手套;厚底或安全鞋;野外背包(装乘自己携带的物品);三天的速食干粮和水。2、 (基本用品):雨衣、常用药(感冒、消炎,高原灾害区域需配有红景天等药品)、笔、本、口罩、卫生纸、打火机、垃圾袋、手机、充电器、充电宝、电筒、现金、身份证。 (生活用品):洗漱用具、帐篷、睡袋、防潮垫、应急灯。3、装备详细说明(1)承载装备:最好是登山包,它的承载能力很强,而且依照人体力学设计,可以把人体的承重过载降低。没有的话也要尽量选用双肩背包。(2)衣物: 外衣最好是长袖长裤,迷彩服之类的工作用装最佳,尽量不要选用紧身的衣物,紧身衣物压迫汗腺,不利于散热。内衣应该是比较吸汗而且容易干的,尽量多带几套内衣更换!袜子要多带几双,经常更换,最好是运动袜,鞋要用底厚的运动鞋或者登山鞋之类的,防滑耐穿刺,适于远足!帽子,可以避免你的脸直接被太阳暴晒,防止被晒晕!地震之后灾区下雨多,帽檐也可以保证视线的正常! (3)药品: 自古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灾区环境恶劣,为了保证我们自身的安全,基本的药物是必备的。 口服的抗生素类药品:罗红霉素,盘尼西林,阿莫西林等 肠胃药:止吐、止泻类的药品 外用药:云南白药 止痛药:散利痛 消毒类药:消毒水、碘酒、医用酒精 外用包扎用品:绷带、纱布、医用棉、棉签、创可贴 抗高原反应药品:高原红景天胶囊 常用药品:感冒药之类、藿香正气液 (4)食物饮水 为了不占用灾区资源!我们要尽量自己携带足够的食物和饮水,食物首推压缩饼干,一包是6块,可以支持两天, 携带三天的饮用水及野外生存用的饮水消毒片。 (5)生活用具: 毛巾、水壶、雨衣、多功能刀具、睡袋和帐篷(个人认为不是必须的能带就带) (6)防护用品: 口罩、手套、手电是必备品,口罩选用专业的医用口罩, 手套选用专用的劳保手套,手电用普通的高亮手电就行。 (7)特殊物品: 厚实的密封好的垃圾袋用于自己垃圾的清洁装运,避孕套用于灾后多雨天气手机、相机、电池等电子产品的防雨。四、志愿者的心态调整 灾区内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泥石流、滑坡、余震,志愿者要做好完全的心理准备,救援阶段,会有着意想不到的事件冲击志愿者的心灵防线,汶川、芦山都曾出现志愿者救援阶段接受不了灾区能的一些情况而崩溃的,所以志愿者进入灾区前要确定自己行还是不行,心理承受能力是否坚强。第二节 志愿者注意事项 志愿者开展活动的安置点以及周边地带,常会有余震和次生灾害发生,志愿者一定要了解周围的情况,在保证服务顺利的进行的同时也可以保证自身的安全 志愿者活动注意事项是由各民间组织根据救灾经验及灾区的实际情况而形成,因为灾区受灾情况的不同,注意事项也各有不同,清楚所处的受灾地或者所属团体的志愿者注意事项非常重要。1、 拍照摄影需谨慎 志愿者进入灾区不要刻意的为灾民拍照,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受灾者,志愿者让你摆个姿势照相,你会怎么想,再则对于很多志愿者拍下你和被地震损坏的房屋,你又怎么想。 另外,志愿者之间也要避免相互拍纪念照,避免在房屋废墟上摆姿势照相因为这会对受灾群众心理造成伤害。除了作为传播照片和允许的以调查记录为目的的摄录以外,其余的原则上不要拍照,即使是以传播为目的照相和摄录也要在最大限度上考虑受灾者的感受和意见。 2、 不承诺 志愿者进入灾区后看到的都是满目疮痍,到处都是物资需求和救助,志愿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事情,不要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地震后灾民情绪不稳定,不切实际的承诺会带来不可预见的后果,获得需求信息后最快的时间上报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了。 3、 不动用救灾物资 在进入灾区前志愿者要做好自给自足的准备,确保自己所需的物品。志愿者是不准领取和使用救灾物资的,即便物资有剩余或者是有人请你使用,志愿者也要婉转的拒绝,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 4、 受灾者优先 灾区内的通讯设施、交通设施及其他相关设备都要以受灾者为优先。 5、 言语要慎重 在受灾地鼓励的话在灾区有时并不合适的,例如加油、努力等等.,在灾区很多受灾者都想找人说话倾诉,志愿者最重要的时要学会倾听,但是不要主动去询问灾民受灾时的一些情况,这等于解开了灾民受伤的心理撒盐。其中,还要特别注意,可能有些人因为受地震的影响并不希望你主动说话,有的甚至不想听别人说话。 6、 情绪有效控制 志愿者是以团队的形式开展活动的,往往看上去激情澎湃,热情高涨。但是志愿者情绪的有效控制在灾区是必须的,过分的热情会给灾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民间组织赈灾手册(最新).docx)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