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精编】村农村文化大院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
-
资源ID:44796469
资源大小:82.75KB
全文页数:5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精编】村农村文化大院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
XX村文化广场(大院)建设项目申报资料项 目 名 称: 项 目 类 别:项目主管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 二一七年五月目录一、项目立项报告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三、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四、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审核书五、规划条件通知书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七、社会风险评估报备表八、建设项目实施方案XX村文化大院建设项目实施方案XX村文化大院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目录目 录第1总论11.1项目背景11.2项目建设规模与目标31.3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情况41.4结论和建议4第2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52.1项目建设的背景5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第3章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93.1依据93.2文化服务用房规模分析93.3建设规模及内容9第4章场址选址及主要建设条件104.1场址选择104.2主要建设条件11第5章项目建设方案145.1总体规划145.2工程概况145.3总平面布局155.4文化大院建设方案16第6章节能216.1设计依据216.2节能措施216.3供排水节能措施21第7章环境保护237.1编制依据237.2环境保护原则247.3环境现状247.4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247.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9第8章劳动安全与消防308.1劳动安全308.2消防32第9章项目组织管理与劳动定员359.1组织机构359.2组织定员359.3管理措施及办法35第10章项目实施进度与招投标3810.1项目实施进度3810.2招投标38第11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111.1投资估算4111.2资金筹措42第12章社会稳定风险分析4312.1分析依据4312.2风险分析4312.3项目风险程度分析4412.4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4412.5结论45第13章社会评价4713.1项目社会效益分析4713.2社会影响分析4813.3社会风险分析48第14章结论与建议4914.1结论4914.2建议49附录.50 IIIXX村文化大院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第1章第1章 总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项目名称:松树镇南河村文化大院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承办单位:凉州区松树镇政府项目建设地点:凉州区松树镇南河村项目建设期限:2017年5月-2017年9月1.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4号);3、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甘办发201537号;4、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十三五”统计改革与发展规划的通知(甘政办发201662号);5、全省“乡村舞台”建设方案;6、甘肃省精准扶贫贫困乡村文化场所建设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7、甘肃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8、国家相关规定、规范和标准。1.1.3 项目建设的由来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文化强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战略平台,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根本,以强化资源整合、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效能为重点,因地制宜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得到全面加强和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加强文化工作,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奥运会的临近,也极大的激发了北京市人民的体育热情和体育需求。但目前北京市各乡镇的基层文化建设仍比较薄弱。在部分农村,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体育生活还比较贫乏。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体育建设,需要用先进文化占领城乡阵地,使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健康、科学、文明、时尚的健身和生活理念。“农家文化大院”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农民自办文化的一种新兴形式,是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农村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激发农村活力的有效平台,其以政府为引导,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大院、农家书屋、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等文化阵地为依托,集文艺演出、文化长廊、科普培训、信息查询、体育活动、农村党建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活动场所,其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先进宣传思想文化占领农民思想阵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民素质提高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是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广大农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迫 切,求知、求富、求美、求乐的愿望越来越强。因此,文化大院作为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场所的作用就显得更为突出,开展农村文化大院创建活动也就成为解决农民群众迫切愿望的一项民心工程。松树镇南河村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文明意识,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村的文明程度,促进全镇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特制定本方案。1.2 项目建设规模与目标本工程新建文化长廊40m(约合200),露天大舞台200;室外篮球场420,场地硬化1400。2、目标松树镇南河村文化大院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将积极开展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较强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通过各种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和引导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乡镇文化等群众文化的健康发展,增强人民体魄,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服务;策划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举办群众性体育、文艺比赛、文艺演出和各类展览,同时注重各类少儿、老年文化活动的开展。面向社会开展艺术培训和艺术教育;辅导、指导社会文艺团队的活动,培训各级文化干部及社会文艺骨干;组织和开展群众性的文学、文艺作品的创作,群众文化的调查和研究,搜集、整理、研究、开发民族民间优秀文化,挖掘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积极开展对外群众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并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高人民身体素质,争创全国文明城镇,建设小康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3 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情况建筑工程费参考相关建筑工程定额,采用投资指标估算法进行估算,总投资为40.00万元,建筑工程费用24.75万元,建筑安装费用6.41万元,设备工程费3.05万元,其他费5.79万元(含预备费1.36万元)。建设资金来源:申请政府财政资金解决。1.4 结论和建议1.4.1 结论本项目建设将极大的满足松树镇南河村人民日益增长的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本项目需求和建设必要性的深入研究,认为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同时工程建设条件基本成熟,项目建设可行。1.4.2 建议1、政府加强项目领导,各级部门加大支持力度。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建议当地政府加强项目的领导和协调工作,早日完善各种审批手续。县属有关部门采取特事特办,给予优惠政策,从各方面予以支持,促使项目尽快建成。2、建议业主加大引资力度,多方筹集建设资金,争取项目尽快报批实施。项目建设中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确保项目工程质量。49第2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的背景文化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和灵魂。武威地域文化资源丰厚独特,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多姿多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追求的提升,现有的文化阵地和活动方式明显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群众的现实需要和实践创造中,文化大院应运而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引导下,我市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这主要源于三个动因:一是群众自主创造。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强,我市部分农村地区群众自发形成了一种文化活动形式,即以兴趣爱好为纽带,以民俗文化为载体,以民间艺人为骨干,以村间院落为阵地,以农闲时节为契机,三五成群,自发聚集,灵活开展各类民间民俗文化娱乐活动,在实践创造中逐渐形成了文化大院的雏形。针对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实践创造,市县(区)党委政府组织人力深入调查研究,制定措施,加强引导,促使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不断成长和成熟。文化大院的兴起和发展,又进一步引导和激发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意识。二是党政重视支持。各级党委政府向来重视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把基层文化建设当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去抓。市委着力寻找有效载体,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按照“政府支持、社会捐助、自主管理”和“惠民、亲民、便民”的原则,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在凉州区南河村进行文化大院建设,建成集基层组织活动室、农民科技学校、文化广场、农家书屋、阅报栏、计生室、村级网络信息室、特色产品陈列室、乡土风情展室、民乐演奏室、书画创作室、村史陈列室为一体的文化大院。三是政策有效引导。按照中央和省上有关精神,市委根据各县(区)实际,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先易后难,重点突破,讨论制定了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标准和测评细则,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意见等政策规定,提出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以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学习教育为主线,聚合思想教育、文体活动、科普培训、文明创建、环境卫生等多种功能,整合各类资源,按照人口大村的分布情况在全市布点建设,逐步推广”的工作思路。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示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新成果,进一步推进我镇“四在农家”创建取得的新成就。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的同时,更有效地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引领了农村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成为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精神文明、撒播致富信息、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有效载体。凉州区南河村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为目标,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网络建设,投资改造完善镇文化活动中心,扶持村级建设文化活动中心,为全村人民提供良好的文化活动场所。建设集包括乒乓球、羽毛球、健身房等设施在内的镇级中心体育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活跃全镇人民生活,增强全村人民体质。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农村文化大院是文化惠民的重要载体文化既是凝聚民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关系民生的幸福指标。文化惠民工程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障文化民生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其内涵就是把文化和民生紧密结合。这对于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激活农村文化消费市场乃至文化创造力必将发挥积极作用。农村文化大院的兴起与发展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网络得到了延伸。真正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了有机联结。面向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的延伸和完善,体现了党和政府科学发展和文化惠民的理念,使政府与群众之间有了连接的纽带,密切了政府与群众的关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文化大院的兴起与发展使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载体得到了拓展。娱乐有了设施、学习有了内容、培训有了阵地、交流有了平台、参与有了渠道、活动有了场所,使他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改革和发展带来的实惠,特别是让农村群众共享了文化发展的成果。2.2.2 项目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为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必须要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一是要切实增加农村文化事业投入,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二是要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农村文化的内容形式。县、乡文化机构要面向农村,明确服务规范,改进服务方式。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2.2.3 项目建设是引导群众走上健康向上的生活道路的需要农村农忙时间不足一年的三分之一,文化大院形成之前,大量的农闲季节农民朋友无事可做,白天打麻将打扑克,晚上看电视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习惯。农村文化大院的建成把村民凝集在一起开展文艺、体育、科技等各种活动,形成一个农民活动中心,村民风气正了,人心齐了,打麻将赌博的没了,想致富要致富的人多了。2.2.4 项目建设是培养大批文艺人才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民对文化需求的程度也越来越高。适应这种形势,农村文化大院也不再是单纯地唱歌、扭大秧歌,他们不时把现代舞、街舞搬上自娱自乐的舞台;演唱形式也多种多样,体育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如城山子村组织“二人三足、跳大绳、猪八戒背媳妇、拔河”等体育比赛。农村文化大院在满足了群众精神需求的同时,也为当地培养了大批文艺人才。2.2.5 项目建设可化解干群矛盾在文化大院的活动中,基层党组织因势利导,把各项工作与文化活动融合在一起,号召力和办事成效大大提高。村里的党员干部也因为经常参加文化大院的活动,为大院的建设奉献了很多,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爱戴,过去积累的干群矛盾也逐步化解。第3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3.1 依据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4号);2、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甘办发201537号;3、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2号文);4、文化馆建筑规范。3.2 文化服务规模分析文化长廊:为了满足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和扩大知识面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建立文化长廊。参照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拟建长40米文化长廊,折合建筑面积约为200平方米。3.3 建设规模及内容本工程占地面积1400,新建文化长廊40m(约合200),露天大舞台200;室外篮球场420,场地硬化1400。第4章 场址选址及主要建设条件4.1 场址选择4.1.1 选址原则1、符合凉州区总体规划的要求,重视节约土地和合理用地。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环境适宜、交通方便、地形开阔、阳光充足、具备必要基础设施的地段。3、场址地形、地貌要适合项目特点,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防洪防涝、防震等条件,避开地震危险地段、泥石流易发地段、滑坡体、悬崖边及崖底、风口、洪水沟口、输气管道和高压走廊等。4、不与集贸市场,娱乐场所,生产、经营、贮藏有毒有害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噪声等污染源,医院太平间,殡仪馆,消防站等不利于生活、身心健康和的场所毗邻。5、工程建设和使用期间不会对周边环境和公众利益造成损害。4.1.2 地理位置与地点武威市凉州区位于东经101°59103°23,北纬37°2338°12,地处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武威市中部。东面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西邻肃南裕固自治县,南连天祝藏族自治县,北与永昌县和民勤县相接。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松树镇南河村,建设地点四周为南河村村民住宅,北临省道211线。拟建地道路畅通,交通便利,场地平坦,活动空间宽阔,建设环境优良,无不良地质状况,适合本项目建设。4.1.3 土地权属本项目总用地面积1400平方米,项目用地属国有、集体建设用地(允许建设区),项目建设符合凉州区城乡规划要求。4.1.4 场址现状项目建设场地地势平坦,地面附着物为农用地55.7平方米、建设用地1344.3平方米。项目建设用地由凉州区政府出面解决均已达成铲除协议;建设场地周边交通便利,车流、人流、物流顺畅,条件适宜项目建设。4.2 主要建设条件4.2.1 水文、气象条件项目所在地凉州区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部,地处腾格里沙漠边陲,属中山寒冷半干旱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全年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春季多风沙,夏秋短促而凉爽,冬春漫长而寒冷。多年平均降水量271.8mm,多年平均蒸发量1200mm。多年平均气温7.27.8,多年平均冻土深141cm,多年平均无霜期176210天。气象条件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主要气象要素如下:年平均气温 7.27.8年平均最高温度 21年平均最低温度 -21.5最高气温 38主导风向 东南偏东年平均风速 2.8m/s年最大降水量 210.4mm 年最小降水量 49.8mm日最大降雪量 12.6mm 最大冻土深度 141cm冻土期 115天4.2.2 地质条件项目建设场地地质结构相对简单,属祁连山区山前冲积扇平原,冲积层深厚,地层岩性单一,分层清楚,成层性良好。根据周边已有建筑地质勘测资料,场址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符合建设要求,第四系地质结构完整,地基有较好的耐压性和稳定性。4.2.3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6)、甘肃省地方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62/T25-3055-2011之规定,项目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地震特征周期0.45s,建筑场地类别类。4.2.4 建筑材料建设区内建材资源丰富,各类建材厂家众多,项目建设所需的石料、砖、木材等均由松树镇及周边乡镇厂家提供,钢材可从各地厂家驻武销售点购买,水泥可以就近择优购买。4.2.5 区位交通条件凉州区交通路网发达,312国道、省道308线、省道211线贯穿全境;境内主要高速公路有:连霍高速公路、定武高速公路、金武高速公路、西武高速公路、临武高速公路等;兰新、干武铁路和连霍高速G30线贯穿全境,是兰新线与包兰、包中线的交汇点。项目建设地点北侧紧靠省道211线,周边乡村道路四通八达,因此,本项目建设交通便利,环境良好,项目区位条件优越。4.2.6 公共设施条件供水:水源由西营水管处自来水厂给水管管径为DN400,水压为0.40Mpa。项目建设区内给水引入管管径为DN160,水压为0.35Mpa,项目建设区内给水管沿道路主干道敷设,形成环状供水管网系统,能够满足项目建成后用水需求。供电:电源由南河村变电所引入一路10KV高压电源至变配电室,本次增设1台800KVA箱式变压器,电力供应能够满足项目新建建筑物的用电需求。通讯:项目建设区内固定电话线路、电视、宽带及移动电话信号已覆盖,通讯条件良好。4.2.7 施工条件该项目土建工程在施工期所需建筑材料和构配件、施工机具和大宗材料等均可就地采购,建设场地有部分空地可供施工材料堆放,施工用水、用电较为便利,满足该项目施工条件。第5章 项目建设方案5.1 总体规划5.1.1 规划原则本项目的设计应具有前瞻性,重点是营造合理的内在功能、良好的资源配置、高效的工作和活动场所。因此,本项目在设计方案上应体现其科学性,具体体现如下:1、适用原则: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充分发挥其功能特点,满足不同人群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2、建筑设计要进行合理的功能配置,应系统分明,布置整齐,在适用、经济、安全和卫生的前提下讲究美观;3、建筑外观具有简洁明快,充分注意环境设计,做好绿化、小品及室外配套工程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健身锻炼、学习和安全使用,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文化体育氛围。4、考虑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和文化需求、文化传统等因素,设计上应有前瞻性。5.2 工程概况5.2.1 设计依据1、现行的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3、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4、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5、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8、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9、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10、国家各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法规及条文。5.2.2 场地概况本工程为松树镇南河村文化大院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松树镇南河村,四周为居民住宅。建设场地范围内地势平坦,周边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满足消防要求、供水、电力、电讯保障供给。5.2.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名称单位设计指标备注文化长廊m40(约合200)露天舞台200.00篮球场420.00场地硬化14005.3 总平面布局5.3.1 设计依据1、详见“第一章、一”中现行国家及省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2、建筑规划用地的要求:(1)与周边用地内建筑满足采光、通风、消防等要求;(2)出入口:文化大院南侧。5.3.2 总平面布置1、本工程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松树镇南河村。建筑之间间距满足规划、日照及消防要求;周边道路布置合理,满足要求。2、区域位置:拟建文化大院建设项目在武威市凉州区松树镇南河村,四周为居民住宅。3、文化大院建设项目南侧为出入口。满足室外消防通道的要求。4、场地内道路以外的区域主要以草坪绿化为主,点缀观赏性植物,形成丰富宜人的环境。在室外隐蔽处设有集中垃圾收集点。5.3.3 竖向设计文化大院竖向设计采用地面道路雨水有组织排水,坡水方向按地势由高低汇水,考虑到当地降雨量不大,场地内排水通过设置地面横坡直接排入绿化带内。5.3.4 交通组织文化长廊、篮球场、露天大舞台,为混凝土地面,四周临村道,同时与村道路网连通。5.3.5 无障碍设计文化大院主要出入口设置无障碍坡道。5.4 文化大院建设方案5.4.1 建筑设计1、平面设计新建文化长廊长40m(约合200),篮球场420,露天大舞台200。 2、立面设计本项目建筑方案的建筑造型以简洁大方及稳重为出发点,可较好地展示文化大院庄重而又具有强烈时代感的韵律。立面设计结合功能需要不作过分的装饰,不抄袭时髦的流派,摒弃商业气息。建筑层层高为4米。3、装修设计内装修应适应各类用房特点,另外还要考虑各种人群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员的特点,采用明快和容易清洗耐磨的中档或普通装修材料。外装修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采用体现文化类建筑特点和不易老化的中档或普通装修材料。5.4.2 结构设计1、设计依据(1)本专业有关的规范、规定;(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T2002)。2、结构选型本建筑主体结构抗震设防按8度考虑。结构形式为钢筋砼框架结构,楼板和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砼板。5.4.3 采暖通风设计1、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5版);(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21-2005。2、采暖设计热源:本工程采暖热源为火炉燃煤取暖。3、通风设计本工程通风以自然通风为主。5.4.4 电气、照明设计本建筑电气负荷中:应急照明、演出照明等为一级负荷,其余为二级负荷。设计包括以下系统:1、主要依据(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2)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6)建筑物照明设计标准。2、强电设计(1)电源、负荷在本项目所在村有110千伏变电站,可满足项目用电要求。(2)防雷接地工程:供配电系统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及建筑防雷、消防等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3、弱电系统本项目设计应充分体现智能化。(1)综合布线系统本项目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实现全球范围资源共享,包含语音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数据库)。在相关功能用房预留端口。(2)有线电视(CPTV)系统电视信号由室外有线电视电缆引来。有线电视系统图象清晰度达到四级以上。由室外有线电视信号引入的馈线均加装避雷保护器,以防止雷电波的侵入。(3)广播音响系统本项目消防广播系统和背景音乐系统合用,文化长廊、活动室用房均设有扬声器。平时为各广播区域提供背景音乐或寻呼广播,火灾时强切做事故广播,可分开播放,也可同时播放。5.4.5 建筑给排水系统1、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5版)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2、生活给水本系统提供生活用水,又可分为生活给水系统和热水系统。给水系统:本项目生活给水系统可利用市政给水管网压力直接供水。热水系统:生活用热水可由在各室安装的电热水器(炉)供应。3、排水系统排水系统主要考虑室外雨水排水方式: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采用外置式排水系统,直接排入室外雨水管道。4、消火栓及灭火器的配置(1)室内设消火栓给水系统(2)建筑灭火器的配置在建筑物各功能区域设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每具规格为MF4,每处一具。灭火器与消火栓布置位置相同。第6章 节能6.1 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国务院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3、机械工业节能设计技术规范(JBJ142004);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的通知(发改投资200721号);5、国家有关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6、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6.2 节能措施一、建筑1、武威市凉州区属于寒冷A区。2、外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外贴60厚岩棉保温板。3、外门为HD55系列热断桥型中空玻璃铝合金门;外窗为隔热金属型材(6mm高透光Low-E+12Ar+6mm透明)。二、电气1、采用LED日光灯,一般工作场所采用LED日光灯。2、选用绿色、环保且经过国家认证的电气产品,在满足国家规范的前提下,选用高品质电缆、电线降低自身损耗。3、合理的选择电线电缆。6.3 供排水节能措施1、合理确定供排水方案,供水设备选用现在市场上的先进设备;2、各用水部门均安装计量水表,为降低产品成本提供依据;3、重复利用水处理系统排水,可用来浇洒场区道路和浇灌绿化植被;4、减少新鲜水用量,使用循环水,达到节水目的;5、做好日常的管网养护管理工作,减少管网的漏水量。第7章 环境保护7.1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九号)2015-01-01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9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音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年10月;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1998年11月;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8年10月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分类管理名录;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年10月;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修订;11、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1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14、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1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16、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试行)GBT18883-2002。7.2 环境保护原则环境保护工作遵循以下原则:环境适应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7.3 环境现状l、空气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地块周边无大型厂矿及污染源,项目区内无粉尘、工业废气污染,有部分生活废渣排放,对项目区空气有一定的影响,但项目区内空气质量总体良好。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产生少量生活污水,对地下水和当地河流的影响不大。3、声环境质量项目区域内无明显噪音来源,声环境质量良好。4、生态环境现状项目区主要为已有村庄,场地内无珍稀动植物及文物古迹分布,生态环境较为简单,不敏感。7.4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本项目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属公共设施建设项目范畴。7.4.1 施工期对环境影响及其防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一般包含建设期和运营期。根据项目建设的特点,本项目环境保护主要在项目建设期。土建施工规模相对较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其主要表现为对项目地周围的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1)对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1)施工扬尘、噪声的影响工程施工期间,工程基础开挖时,大量的泥土通常堆放在施工现场,直到施工结束,长达数月。堆土裸露,风吹日晒,以致车辆过往,满天尘土,使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含量巨增,影响周边空气质量;阴雨天气,因雨水冲刷以及车辆辗压,使施工现场变得泥泞不堪,行路困难。工程施工期间,大量的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直到施工结束,长达数月。工地食堂厨房设备会产生一定的油烟,影响空气质量。减少扬尘的措施主要为:制定合理施工组织设计,及时拉运建筑垃圾,拆除建筑物时,如果天气干燥要使用喷洒车和挖掘机同时施工,把扬尘降低到最小。风力达到4级时,停止拆除。基础开挖时尽量缩短挖方和填方的间隔时间。干燥、大风气候条件下对堆土用遮土布覆盖,减少扬尘。降雨集中期对堆土周围进行围档,降低土壤流失。工地食堂选用抽油烟设备,减少食堂操作间的油烟。2)噪声的影响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包括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和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施工场地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装卸碰撞噪声及施工人员的活动噪声,各施工阶段的主要噪声源及其声级见表6-1。声级最大的是电钻,可达115dB(A)。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主要是各施工阶段物料运输车辆引起的噪声,各阶段的车辆类型及声级见表6-2。本项目运输车辆安排时尽量避开居民楼。表7-1 各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状况施工阶段声源声级施工阶段声源声级土石方阶段挖土机78-96装修、安装阶段电锯100-115冲击机95电锤100-105空压机75-85手工钻100-105打桩机95-105无齿锯105地板与结构阶段混凝土输送泵90-100多功能木工刨90-100振捣器100-105混凝土搅拌机100-110电锯100-110云石机100-110电焊机90-95多角磨光机100-115空压机75-85表7-2 交通运输车辆声级序号施工阶段运输内容车辆类型声级/dB(A)1土方阶段土方外运大型载重机902地板与结构阶段钢筋、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罐车、载重车80-853装修阶段各种装修材料及主要设备轻型载重卡车75根据噪声污染源分析可知,由于施工场地的噪声源主要为各类高噪声的施工机械,这些机械的单体声级一般均在80dB以上,且各施工阶段均有大量设备交互作业,这些设备在场地内的位置,同时使用率有较大变化,因此很难计算其确切的施工场界噪声,为了使施工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噪音影响降至最低。开挖基坑时尽量降低设备的轰鸣声,为降低运输车辆噪声和安装设备噪音的影响,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规划好运输路线、运输车辆种类、车速、进出施工现场区的时间等。根据本项目施工量,按经验计算阶段其各施工阶段的昼夜声级见表7-3。表73 各施工阶段昼、夜声级估算值单位:dB(A)施工阶段昼间场界噪声标准值夜间场界噪声标准值175-857575-8555270-857065-8055380-9085禁止施工55(2)对水体环境质量的影响1)生活废弃物的影响工程施工时,施工区内大量劳动力集中食宿,这些临时食宿人员产生的生活废弃物若处理不当,则会造成当地水体的污染。尤其是在夏天,施工区内废弃物乱扔,轻则蚊蝇孳生,影响城市环境卫生,重则致使施工区流行病爆发,导致施工人员体力下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蚊蝇、臭气、疾病亦可能给周边居民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生活废弃物做到定点堆放、专人及时清理。依托城市环境卫生部门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施工现场实行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经沉淀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雨水直接排入城市雨水管网。2)工程废弃物的影响施工期间将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等施工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在运输、处理过程中都可能对环境质量产生影响。车辆装载过多导致沿途废弃物散落,影响城市环境,降低行人和车辆过往环境质量。工程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运输车辆采取遮盖、密闭外运措施,减少沿途抛洒。对抛撒散落在路面上的建筑垃圾及时清扫,对外出工地的车辆轮胎进行冲洗,减少对市政路面的污染。对工地出口的路面洒水压尘。工程废弃物必须清运到政府指定的场所,严禁乱倒。3)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由于项目土建工程较多。因此,施工期土方开挖、回填、场地修筑等工程行为,使地表原有的植被破坏、地表扰动,易诱发水土流失。施工期人员活动、车辆的运行、施工设备产生的噪声等对当地鸟类、动物的栖息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施工完成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