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电荷 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pptx
第1节两种电荷,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 .2.正电荷:用 摩擦过的 所带的电.负电荷:用 摩擦过的 所带的电.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排斥,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摩擦起电,4. 叫做电荷量,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5.实验室常用 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传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带 电荷,由于 而张开,且带电体带电量越多,张开的角度就 .,越大,互相排斥,同种,验电器,C,库,库仑,电荷的多少,6.(1)物质是由 构成的.原子由 和 组成. 带正电, 带负电.(2)在各种带电微粒中, 的电荷量是最小的,所带的电量为 .(3)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原子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 ,整个原子呈中性.(4)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两种不同物质 时, 的容易失去电子,显正电性;得到电子的物体,显 性.,负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摩擦,相等,1.610 -19C,电子,电子,原子核,电子,原子核,分子和原子,7. 是导体; 是绝缘体.8.金属导电靠的是 .,自由电子,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基础概念易错辨析】1. 摩擦起电是利用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2.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没有电荷.( )3. 用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则毛皮与玻璃棒相互吸引.( ),1. A、B、C为三个用丝线悬吊着的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K15-1-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A带正电,C一定带正电B. 若A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C. 若B带正电,A一定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D. A、B一定带同种电荷,C可能不带电,D,夯实基础,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产生电荷C.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D.组成物质的分子都是完全固定不动的,A,3. 小亮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图K15-1-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摩擦时,肯定是气球得到了正电荷,带上了正电B. 摩擦时,电子在头发与气球之间发生了转移C. 两个气球带的是异种电荷D. 若把气球靠近头发,气球与头发将互相排斥,B,图K15-1-2,4. 如图K15-1-3甲所示,两个验电器A和B,其中A带正电,B不带电。 用手捏住塑料使铜棒同时接触验电器A和B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角变小,验电器B的金属箔张角变大,如图K15-1-3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验电器B带上正电B. 塑料是绝缘体,不能摩擦起电C. 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角变小,说明它失去电子D. 验电器B的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两金属箔带上异种电荷,A,5.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纸屑,如图K15-1-4所示,此现象说明()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C分子是带电的粒子D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D,图K15-1-4,6. 金属导体之所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因为金属导体中存在大量的()原子B. 自由电子C. 质子D. 中子,B,1.下列物体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铅笔芯B.塑料尺C.橡皮擦D.玻璃杯2.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上了负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毛皮B.原子核从橡胶棒转移到毛皮C.毛皮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橡胶棒强D.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D,课堂检测,A,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荷,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过程中 (选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4.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期间,我们出门都要戴口罩.由于带电体可以 ,而防护口罩使用的是高静电过滤棉,从而使所有的粉尘和含毒飞沫无法通过口罩.,吸引轻小物体,失去,正,5.原子是由带正电的 和带负电的 构成的;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能够自由移动的微粒是 .6.(教材母题变式)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如果丙物体带负电,甲物体带_ 电.,正,电子,电子,原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