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烃的衍生物--酚类知识点训练.docx
-
资源ID:4488452
资源大小:429.96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烃的衍生物--酚类知识点训练.docx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烃的衍生物-酚类知识点训练一、单选题(共16题)1下列物质既属于电解质,又能导电的是( )A盐酸BC苯酚D熔融状态的氧化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甲醇和苯酚都能与饱和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苯乙醇、苯酚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两个CH2原子团,故二者互为同系物C、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醇、苯甲醇苯酚都既能与钠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3去甲肾上腺素可以调控动物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去甲肾上腺素分子中含有3个酚羟基B1mol去甲肾上腺素最多能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C1mol去甲肾上腺素最多能与2molBr2发生取代反应D1mol去甲肾上腺素最多能与3mol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的沸点比二乙醚的沸点低B分子式为C4H10和C20H42的烃互为同系物C苯酚俗称石炭酸,酸性比碳酸强D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都是醛5中草药黄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其有效成分汉黄芩素结构如下。由于该中药产量较小,可以通过有机化学合成来补充。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含有4种官能团 B遇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C汉黄芩素不易被氧化 D1 mol该物质最多消耗8 mol H26茚地那韦被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未画出其空间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茚地那韦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B虚线框内的所有碳、氧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C茚地那韦可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D茚地那韦属于芳香族化合物7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与主要分离方法都错误的是( )不纯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苯(苯酚)浓溴水过滤B乙烯(二氧化硫)NaOH溶液洗气C乙醇(水)生石灰蒸馏D溴苯(溴)NaOH溶液分液AABBCCDD8相同条件下,下列化合物中最易电离出H+的是( )AH2OBCH3COOHCCH3CH2OHDC6H5OH(苯酚)9乳酸具有很强的防腐蚀保鲜功效,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乳酸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乳酸分子中含有两种含氧官能团B乳酸不属于烃类有机物C乳酸能发生酯化反应D1 mol乳酸能和1 mol金属钠反应放出1 mol氢气10在有机反应中,无机试剂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有机基团与对应的无极试剂反应时,对应物质的量关系一定不正确的是( )An(HCHO):n(Cu(OH)2)=1:2Bn():n(Mg)=2:1Cn():n(H2)=1:4Dn(R-COO-R):n(NaOH)=1:111对下列事实的描述,所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C17H35C18OOC2H5+H2OBCH3COOH溶液除去水垢中的碳酸钙:CaCO3+2CH3COOH=Ca2+H2O+CO2+2CH3COO-C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C2H5Br+OH-CH2=CH2+Br-+H2OD用碳酸氢钠溶解检验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中的羧基:+2+2CO2+2H2O12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的成分之一,它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胡椒酚最多可与4mol氢气发生反应B1 mol胡椒酚最多可与4mol溴发生反应C胡椒酚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合物D胡椒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13香草醛用作化妆品的香精和定香剂,也是食品香料和调味剂,还可做抗癫痫药。香草醛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香草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8H8O3B遇FeCl3溶液会显紫色C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D与香草醛有相同官能团且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的香草醛的同分异构体有10种1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海带通过灼烧、水溶、过滤,在滤液中依次滴加稀硫酸、H2O2、淀粉溶液溶液变蓝海带含碘单质B向苯酚浊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浊液变澄清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C加热浸透了石蜡油的碎瓷片,将产生气体通入酸性K2Cr2O7溶液中溶液变绿石蜡油分解产生了不饱和烃D向鸡蛋白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产生沉淀重金属使鸡蛋白的溶解度降低,发生盐析AABBCCDD15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装置制取少量乙烯B用图2装置检验乙醇具有还原性C用图3装置分离苯和苯酚D用图4装置检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必要时可加热)能鉴别甲酸、乙醇、乙醛B向苯酚浊液中滴加溶液,浊液变清,说明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C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可加入足量的饱和溶液,经分液除去D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二、综合题(共4题)17精神病学专家通过实验发现“快乐机理”:在大脑的相应部位“奖赏中心”,给予柔和的电击,便会处于似乎极度快乐的状态。人们已经将“奖赏中心”各部分的脑电图绘制出来,并认为,在各区域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是多巴胺,所以“奖赏中心”又称为多巴胺系统。多巴胺结构如图:(1)多巴胺分子式:_。(2)试判断多巴胺能发生的化学反应_。A加成 B取代 C氧化 D水解(3)写出所有符合下列条件的与多巴胺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的结构简式_。属于1、3、5三取代苯苯环上直接连有一个羟基和一个氨基分别能与钠和氢氧化钠反应,消耗钠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4)多巴胺可由香兰素与硝基甲烷发生系列反应而得。合成过程表示如图:.写出下列反应类型:反应_,反应_。.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18含苯酚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流程如图所示。(1)流程图设备中进行的操作是_(填操作名称)。实验室里这一步操作可以在_(填仪器名称)中进行。由设备进入设备的物质A是_(填化学式,下同)。由设备进入设备的物质B是_。在设备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在设备中,物质B的水溶液和CaO反应后,产物是、H2O和_。通过_(填操作名称)操作,可以使产物相互分离。图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和CaO。(2)为了防止水源污染,用简单而又现象明显的方法检验某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有无苯酚,此方法是_。(3)为测定废水中苯酚的含量,取此废水,向其中加入浓溴水至不再产生沉淀,得到沉淀0.331g,此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_。19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选项中互为同系物的是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属于同种物质的是_。和CH3CHO和CH3COCH3和戊烯和环戊烷和HCOOC2H5和CH3COOH(2)有机物A、B的结构简式如图:有机物A_(填能或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机物B一定共面的原子数为_(个),可以和_mol溴水发生反应。(3)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精(N),它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以及调味品中。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CH3CHO+H2OM物质的名称_;有机物N侧链与溴水发生反应的类型:_(4)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将15.2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的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4.4g,再通过足量碱石灰,碱石灰增重26.4g,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_20某课外小组以苯酚、苯和乙醇性质的比较为例,分析与实验探究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基团与性质的关系,以及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1)苯酚、苯和乙醇物理性质比较:以水溶性为例乙醇苯苯酚水溶性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不溶于水室温下,在水中溶解度是9.3g,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试分析苯酚、苯和乙醇水溶性差异的原因_。(2)实验发现苯不和氢氧化钠反应,理论计算与实验发现:室温下苯酚的饱和溶液pH5,此时所测蒸馏水pH在56。考虑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该小组认为需进一步实验以确认苯酚的酸性。写出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证明苯酚显酸性的实验现象是_。苯不显酸性、乙醇不显酸性,苯酚中的羟基具有酸性是因为_。(3)设计实验并结合实验现象证明苯酚中羟基对苯环的影响_。(文字描述、画图等均可)参考答案1D【详解】A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B在水中自身不能电离,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苯酚在水中能发生部分电离,是电解质,但是苯酚属于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C错误;D熔融状态的氧化钠,是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故D正确;答案选D。2C【详解】A苯甲醇不能与饱和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错误;B苯乙醇、苯酚的结构不相似,故不互为同系物,B错误;C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D乙醇、苯甲醇都不与NaOH溶液反应,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3B【详解】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2个酚羟基和1个醇羟基,A错误;B该分子中只有苯环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ol去甲肾上腺素最多能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B正确;C酚羟基的邻对位氢原子易被取代,所以1mol去甲肾上腺素最多能与3molBr2发生取代反应,C错误;D只有酚羟基能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所以1mol去甲肾上腺素最多能与2mol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4B【详解】A乙醇有分子间的氢键,使得其沸点要高得多,乙醇的沸点比二乙醚的沸点高,A错误;B分子式为C4H10和C20H42的烃互为同系物,结构相似且相差n个-CH2,B正确;C碳酸与苯酚钠生成苯酚,苯酚俗称石炭酸,酸性比碳酸弱,C错误;D含有-CHO的有机物均可发生银镜反应,如醛、HCOOH、葡萄糖等,D错误;答案选B。5C【详解】A含有羟基、碳碳双键、醚键、羰基共4种官能团,故A正确;B含有酚羟基,因此遇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故B正确;C含有酚羟基、碳碳双键,因此汉黄芩素易被氧化,故C错误;D该物质含有2个苯环、1个碳碳双键、1个羰基,因此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8 mol H2,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6D【详解】A手性碳原子是指与四个各不相同原子或基团相连的碳原子,茚地那韦含有5个手性碳原子,如图,故A正确;B苯环12个原子均共面,环烷烃碳原子不共面,故虚线框内不是所有碳、氧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故B错误;C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含有酚羟基,茚地那韦无酚羟基,故C错误;D茚地那韦中含有苯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D。7A【详解】A苯酚可以和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不溶于水,但溶于苯,所以无法通过过滤的方法将三溴苯酚分离,选择的试剂和分离方法均错误,故A选;B二氧化硫能溶于NaOH溶液反应,乙烯不和NaOH反应,可以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将乙烯中的二氧化硫洗气除去,所选试剂和分离方法均正确,故B不选;C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然后蒸馏,可以将乙醇蒸馏出去,所选试剂和分离方法均正确,故C不选;D溴能和NaOH溶液反应:Br2+2NaOH=NaBr+NaBrO+H2O,溴苯不溶于水,也不溶于NaOH溶液,向混有溴的溴苯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溶液分层,然后再分液即可得到溴苯,所选试剂和分离方法均正确,故D不选;故选A。8B【详解】H2O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很难电离出H+,CH3COOH是一种弱酸,其水溶液显酸性,其电离出H+的能力比水强得多,CH3CH2OH是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H+,C6H5OH(苯酚)的水溶液虽然有弱酸性,但是酸性比碳酸还弱,其电离出H+的能力比水强,但比CH3COOH弱,故电离出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B D A C,故答案为:B。9D【详解】A乳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和羟基,A项正确;B乳酸分子中除碳氢两种元素以外还含有氧元素,不属于烃,B项正确;C乳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和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C项正确;D羧基和羟基均能和金属钠反应,1 mol乳酸能和2 mol金属钠完全反应,1 mol金属钠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5mol,D项错误;故答案为D。10A【详解】A甲醛可以看成有两个醛基,所以甲醛和氢氧化铜的比例为1:4,A错误;B苯酚中的羟基可以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所以苯酚和镁的比例为2:1,B正确;C苯乙烯中的苯环和碳碳双键都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苯乙烯和氢气的比例为1:4,C正确;D酯基能在氢氧化钠的条件下水解,所以二者比例为1:1,D正确;故选A。11B【详解】A根据酯化反应,“酸脱羟基、醇脱氢”的规则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C17H35COOH+C2H518OHC17H35CO18OC2H5+H2O,A错误;B乙酸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B正确;C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醇,不是乙烯,C错误;D酸性强弱由大到小排列为:-COOH>H2CO3>苯酚,所以酚羟基不能把氢离子给碳酸氢根,D错误;故选B。12B【详解】A该物质中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有苯环和碳碳双键,1mol胡椒酚含有1mol苯环和1mol碳碳双键,1mol苯环最多能和3mol氢气发生反应,1mol碳碳双键最多能和1mol氢气发生反应,所以1mol胡椒酚最多可与4mol氢气发生反应,故A正确;B胡椒酚苯环上酚羟基的邻、对位上氢原子能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1mol胡椒酚能和2mol溴发生取代反应,和1mol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ol胡椒酚最多可与3mol溴发生反应,故B错误;C胡椒酚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合物,故C正确;D胡椒酚-OH的对位上的基团为憎水基,所以胡椒酚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苯酚小,故D正确;故选B。13D【详解】A.该有机物中含有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分子式为C8H8O3,A正确;B.该有机物中含有酚羟基,遇FeCl3溶液显紫色,B正确;C.该有机物中苯环、醛基可以与H2加成,根据加成比例苯环3H2、-CHOH2,确定1mol该有机物最多消耗4mol H2,C正确;D.根据题意,苯环上三个取代基为酚-OH、-CHO、-OCH3,可采用定二移一确定同分异构数目,符合要求的结构如下:、(R代表OCH3),共9种结构,D错误;答案选D。14C【详解】A酸性条件下,H2O2能把I-氧化为I2,I2能使淀粉变蓝,海带通过灼烧、水溶、过滤,在滤液中依次滴加稀硫酸、H2O2、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说明海带含碘离子,故A错误;B向苯酚浊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生成苯酚钠、碳酸氢钠,酸性H2CO3>C6H5OH>HCO,故B错误;C不饱和烃能被酸性K2Cr2O7溶液氧化,加热浸透了石蜡油的碎瓷片,将产生气体通入酸性K2Cr2O7溶液中,溶液变绿,说明石蜡油分解产生了不饱和烃,故C正确;DCuSO4溶液使蛋白质变性,故D错误;选C。15B【详解】A浓硫酸与乙醇混合加热170,发生消去反应制取乙烯,装置图缺少加热仪器,不能制取得到乙烯,A错误;B乙醇与CuO加热时反应产生乙醛、Cu、H2O,可以用于检验乙醇具有还原性,B正确;C苯酚易溶于苯,不能采用分液方法分离,C错误;D乙醇具有挥发性,挥发的乙醇及反应产生的乙烯都能够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不能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16A【详解】A甲酸为弱酸,可与氢氧化铜发生反应,溶液显蓝色,乙醇与氢氧化铜不反应无现象,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会生成砖红色沉淀,A正确;B向苯酚浊液中滴加溶液,生成苯酚钠、碳酸氢钠,说明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氢根的酸性,B错误;C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不能用溶液去除,乙酸乙酯会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碱性水解,C错误;D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苯酚与浓溴水充分反应后生成了2,4,6-三溴苯酚,2,4,6-三溴苯酚易溶于苯,即又引入了新的杂质,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分液,以除去苯中少量苯酚,D错误;答案选A。17C8H11NO2 ABC 、 加成反应 还原反应 +H2O 【详解】略18萃取、分液 分液漏斗 过滤 溶液 向污水中滴加溶液,若溶液呈紫色,则表明污水中有苯酚 940 【分析】由流程可知,设备I中中含有苯和工业废水,可经萃取、分液得到苯酚的苯溶液混合物,进入设备;设备中加入溶液,可得到苯酚钠溶液;在设备中通入,分离出苯酚;在设备中主要物质是,溶液中加入,可生成、,通过过滤操作分离出;在设备V中高温分解可得和,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设备I中废水和苯混合后分离出水,进行的操作是萃取、分液,实验室中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故答案为:萃取、分液;分液漏斗;设备中向苯酚和苯的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目的是分离出苯,故物质A是苯酚钠溶液;在设备中通入CO2,分离出苯酚,故物质B是NaHCO3溶液;故答案为:;NaHCO3;在盛有苯酚钠溶液的设备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在设备中向NaHCO3溶液中加入CaO,生成NaOH、H2O、CaCO3,可通过过滤操作分离出CaCO3,故答案为:CaCO3;过滤;在设备V中CaCO3高温分解可得CO2和CaO,所以图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OH溶液、CO2、C6H6和CaO,故答案为:NaOH溶液;CO2;(2)苯酚和氯化铁溶液之间会发生显色反应,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若溶液呈紫色,则表明污水中有苯酚,故答案为:向污水中滴加FeCl3溶液,若溶液呈紫色,则表明污水中有苯酚;(3) )设每升废水中含苯酚,根据反应关系可知:94:331=xg:0.331g,解得,所以此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故答案为:940。19 不能 12 2 苯甲醛 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C3H8O2 【详解】(1) 同系物指结构相似,分子量上相差n个CH2单元,则和属于;同分异构体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物质,则戊烯和环戊烷属于;同种物质是:和;(2)有机物A不含有酚羟基,不能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机物B中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由于单键可旋转,这甲基结构中最多3个原子共面,则一定共面的原子数为12;苯酚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时,是在两个邻位碳和对位碳取代,由于对位有甲基,则可以和2mol溴水反应;(3)M的名称是:苯甲醛;有机物N侧链上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醛基,能与溴水发生氧化反应;(4) 浓硫酸增重14.4g为H2O的质量,则,n(H)=1.6mol,碱石灰增重26.4g为CO2质量,则,n(C)=0.6mol,则15.2g有机物中O原子的质量为:m(O)=15.2-1.61-0.612=6.4g,则,原子个数比:C:H:O=0.6:1.6:0.4=3:8:2,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C3H8O2。20-OH是亲水基,烃基是憎水基,苯中没有亲水基,溶解度最小,苯酚中烃基大于乙醇中的乙基,溶解度小于乙醇,即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醇、苯酚、苯。 C6H5-OH+NaOH C6H5ONa+H2O I中红色褪去、中红色变浅,但不褪色 因为酚羟基的氧原子采用sp2杂化,提供一对孤电子与苯环的6个碳原子共同形成离域键。大键加强了烯醇的酸性,羟基的推电子效应又加强了O-H键的极性,因此苯酚中羟基的氢可以电离。 取体积相同的苯和苯酚溶液分别滴入浓溴水,苯中出现分层,上层呈橙色,下层呈无色;苯酚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受羟基的影响,苯环变得活泼。 【详解】(1)-OH是亲水基,烃基是憎水基,苯中没有亲水基,溶解度最小,苯酚中烃基大于乙醇 中的乙基,溶解度小于乙醇,即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醇、苯酚、苯。(2)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6H5-OH+NaOH C6H5ONa+H2O。证明苯酚显酸性的实验现象是I中红色褪去、中红色变浅,但不褪色。苯不显酸性、乙醇不显酸性,苯酚中的羟基具有酸性是因为酚羟基的氧原子采用sp2杂化,提供一对孤电子与苯环的6个碳原子共同形成离域键。大键加强了烯醇的酸性,羟基的推电子效应又加强了O-H键的极性,因此苯酚中羟基的氢可以电离出来,而显弱酸性。(3)苯只能和液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而且只能取代一个氢原子。但受羟基的影响,苯酚可以和浓溴水在没有催化剂的作用下直接发生取代反应,而且是取代3个氢原子,这说明受羟基的影响,苯环变得活泼。取体积相同的苯和苯酚溶液分别滴入浓溴水,苯中出现分层,上层呈橙色,下层呈无色;苯酚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受羟基的影响,苯环变得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