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docx

    • 资源ID:44927746       资源大小:579.33KB        全文页数:5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docx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6页 共56页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音乐是人类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另一套符号系统。对学前儿童来说,最容易接受的一个信息交流途径就是音乐。认真从事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成就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音乐发展心理学家哈格里夫斯,英国的心理学家舒特戴森,美国音乐心理学家戈登等人。(一)学前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舒特戴森) 01岁,对音乐作出各种反应 12岁,自发的、本能的“创作”歌曲 23岁,开始能把听到的歌曲片段模仿的唱出 34岁,能感知旋律轮廓,如果此时开始学习某种乐器的演奏,可以培养绝对音高感 45岁,能辨别音高、音区,能重复简单的节奏 56岁,能辨别理解响亮之声和柔和之声,能从一些简单的旋律或节奏模式中辨认出相同的部分 67岁,在唱歌的音高方面已较为准确,明白有调性的音乐比不成调的音乐好听(二)对音乐的反应穆格于1976年对6个月5.5岁的儿童的音乐能力发展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6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主动的对音乐作出反应,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音乐。表现为他们会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并作出高兴乃至惊喜的表情。2、6个月1岁,伴随音乐,儿童会连续的晃动身体。但在这个阶段早期,婴儿可能只是对纯音响作出反应,到一周岁时,才会对较鲜明的节奏作出相应的反应。3、1岁左右儿童开始发声的唱歌,这种唱歌称为“咿呀之歌”。所谓咿呀之歌,它是一种类似说话和简单的歌唱,其特点a、有变化的音高 b、用一个元音或很少的音节唱出的 c、在音节系统和节奏组织上还是不定型的、杂乱的,停顿只是呼吸的需要。注意:当听到咿呀之歌时,大人要高兴的看着孩子,模仿孩子的声音和唱法,让孩子与你产生目光对视,这样会促进孩子以后有意识的去唱。4、1岁以后的儿童对声音刺激的反应表现出明显的进步,不同类型的身体活动明显增加。1.5岁左右的儿童已有试图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节奏相协调的迹象,同时也表现出与大人一起跳舞的意向。5、在3岁以前,动作与音乐的协调能力逐渐提高。34岁时,儿童在边唱边做合乎歌曲内容的表情与简单动作方面有所发展,说明歌表演和游戏是这个时期幼儿音乐活动的主要形式。6、45岁,对音乐上的身体反应减少,儿童能坐下来听音乐的可能性增加(增加了思想上对音乐的反应),并且在更广泛的活动中会利用这些反应,进行富有想像力的表演和在音乐活动中增进与同伴的友谊等。(三)儿童歌唱的发展1、与咿呀之歌相联系的几个概念:(1)本能歌:(1岁以后)是一种儿童在活动、嬉戏时产生的、与身体动作相联系的、初步具有个性表达和音乐的声音。(对于本能歌大人要进行鼓掌和模仿) 本能歌与咿呀之歌的区别: 咿呀之歌是讲话的开始,在音乐方面非常简单。 本能歌比较复杂,具有音乐性和个性。(2)轮廓歌:(23岁)它是一种节奏变化简单的乐句,具有同音反复的特点,常常发生在儿童上下楼梯或者自己摆弄玩具的时候。(有些孩子在这时候喜欢大人的应和,有些不喜欢,如果不喜欢,大人可以静静的欣赏,不要打扰他的兴致) 补充:轮廓歌的几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特征:A、在音高和音程的掌握方面:1218个月儿童的歌,音高还模糊不清,19个月开始出现分离的音高,主要是二度音程,也有小三度音程;1723个月仍有近半数的音程是二度,到2.5岁左右,四、五度音程开始出现,但大二度和小三度仍是主要的。B、在旋律结构和组织方面的发展要慢一些:2岁以前的轮廓歌基本是无调性的,旋律起伏不定,节奏显得散漫,而且没有明显的节拍。C、2岁以后,儿童的歌开始向比较规则的模式发展,到28个月时,节奏的组织比较完善,这时期的儿童能以比较标准的节奏唱出歌词,在此之后,正确的旋律轮廓和音程很快会稳定下来。D、儿童在自发地创作本能歌的同时,也在接受与他们年龄相适应的儿童歌曲。E、3岁以后幼儿歌的轮廓已逐渐清晰,并开始走向内容的充实与完善。2、儿童歌唱的发展许多音乐心理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对婴幼儿时期的歌唱进行了研究,哈格里夫斯对他们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再加上自己的研究,将儿童歌唱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三方面:(1)婴儿的发声和本能歌初现轮廓(13岁)(2)“第一稿”歌曲的产生(主要了解儿童如何掌握歌曲) 一些研究指出,儿童掌握歌曲时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先要学会歌词,接着是节奏,然后是旋律轮廓和音程。具体表现在一下几方面:A、幼儿对歌词的理解与记忆:幼儿对歌词的理解,是与其言语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小班:对歌词含义的理解,常常会遇到困难,即使是听辨和发出语音方面,他们也常常会出现错误,特别是对于一些难发的音,如zh、ch、sh等。当孩子发音不准时,听音时就会发生错误,对歌词的含义也就难以理解。中、大班:由于对歌词的理解与记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因此,他们唱错音、发错音的情况一般很少。B、音域的年龄差异:小班幼儿,一般可唱出56个音,大致在c'a'之间,其中听起来最舒服的音是d'g'之间。个别幼儿的音域可能稍宽或偏高,向上可能达到c2,向下可能唱到a,而个别幼儿的音域可能偏窄,大致在3个音左右。中大班幼儿,音域会稍有扩展,向上一般可达到b'或c2,向下一般可达到b或a,虽然这时 的幼儿一般能唱到c2高度,但容易走调,同样,对于偏低的音,如b和a,这时的幼儿也不容易唱好。C、儿童的节奏能力:研究指出,儿童的节奏能力是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从18个月开始,儿童试图使身体的动作与听到的歌曲合拍,45岁幼儿能成功模仿打出2、3、或4个音符组成的简单节奏模式,在611岁之间,进入了一个稳定的发展期:6岁幼儿能准确的模仿3、4个音符组成的节奏模式,8岁和12岁则分别能准确的模仿出58个音符组成的节奏模式。(3)认知结构与歌唱的发展哈格里夫斯认为,如今音乐发展的研究已经进入与语言发展的研究和认知心理学研究相平衡的轨道,认知系统的理论成了研究音乐发展的基础。例如在歌曲发展方面它表现为这样一种认识:儿童早期的歌曲并非无节奏的,也不是随意的,它们是后来歌曲的萌芽。它从音高轮廓漂浮不定到准确地再现音高;音程从宽到窄、从模糊不定到准确;节奏从单调、散漫到丰富和有组织;还有曲式接受、调性、和声感觉各方面都随着年龄增长、环境变化及各种内部、外部的因素影响而逐渐朝成人阶段的合理化、规律化发展和完善。学前儿童的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也是学前儿童用于表现自己内心感受、意愿和情感的视觉语言。当儿童反复感知和多次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在头脑中形成事物的表象之后,他便想通过绘画等美术活动把头脑中形成的事物表象表达出来。当学前儿童创作出的图画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创造性潜力,成功感便会充溢他们的心中。由于对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研究大都集中于绘画活动,所以,本节也将重点置于绘画活动上。一、儿童画的心理价值(一)儿童画是视觉语言的表达方式信息交流是维系人类社会的重要手段。交流需要符号系统。除语言和体势语外,图画也是人类社会常用的符号系统之一。这种交际功能不仅表现在画家的画展中,也表现在各类交通标示中。人类的绘画是一种象征性语言,它不如说写的语言严密,富有逻辑性,但图画语言含有大量的冗余信息。冗余信息越多,艺术感染力就越大。儿童在人类社会中生活,每天耳濡目染,亲身经历大量事件,必然有很多想法和感受需要表达。在他们还没有掌握文字之前,绘画便成了他们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这就是为什么各种文化中的儿童都有相同的绘画发展阶段的缘由。绘画的根源来自视觉经验,绘画的符号是可视的。它既可以由自己诠释,又可以任他人发挥。儿童画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的表达方式,蕴涵儿童对自己、对他人、对他所有经历或想象的事物的记录。(二)儿童画是创造力的表现绘画是心灵的创造性活动,对于画家如此,对于儿童也是如此。第一次拿起笔涂鸦,儿童就发现自己的手臂动作能产生从未见过的线条,动作的重复会使线条重复,动作的改变会引起线条的改变。对婴儿来说,这不啻是一次伟大的发现。这一发现极大地激发了儿童的创造精神,儿童绘画变得欲罢不能。“绘画的活动其实也是身体的活动,画出的情景,就像自己的身体已经走进去一样,是一种创造,一种生存空间的膨胀,视觉的延展,思维意识图像化的浮现。”一幅画就是一个世界,儿童在自己的绘画中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世界他们所憧憬的世界和他们所惧怕的世界。二、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最早对婴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作阶段划分的学者是德国的克申施泰纳(DKerschensteiner),他花了七年的工夫,在分析了近6万名儿童的30万张图画之后,著有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一书,提出儿童绘画发展的阶段。以后又有众多学者将儿童绘画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虽然说法不一,但历程是一致的。我们以我国老一辈儿童心理学家黄翼的划分为基础,综合表述如下。(一)涂鸦期涂鸦是儿童绘画的先兆。最初是无秩序的信手涂鸦,大致发生于1525岁。此时,儿童以指掌式握笔,单纯由手腕动作产生反复的线条。由于手腕还不够灵活,线的方向与长度视手臂挥动的幅度而定,缺少手指的动作,有时儿童在涂鸦时甚至并不注视,但随着手臂的运动和线条的出现,儿童感到很愉悦。发展到第二阶段为有控制的涂鸦,表现为儿童注视自己画出的线条。此时画法也多样化,如出现复杂的轮状和涡状形。手腕动作变得更细致,画笔的握法类似于成人。格尔茨(EGoertz,1966)曾对48名1658个月的儿童做实验,给他们两种圆珠笔,一种笔有油,可以涂画,另一种笔没有油。她假设2岁以下的儿童不会在意笔是否有油。但实验结果出乎意料之外,每一个儿童,即使是年龄最小的儿童使用有油的笔涂画的时间较长。年龄较小的儿童看到笔里没油画不出线条就不再画了,而34岁的儿童嫌笔不能作画,纷纷要求调换。可见,儿童在涂鸦时是十分关注动作的效果的。(二)象征期354岁,儿童开始对自己画出的图画赋予事物的名称,进入象征期本质上是“命名的涂鸦期”。儿童常常画一些大圈圈、小圈圈,或模仿成人的文字书写动作,并懂得以一个单独的线条来命名一种物体。通常,儿童并不是先有主题再作画,而是画完后再赋予意义的。这时的成人如欲理解儿童的解释,没有一番想象能力是不行的。这时儿童对作品所赋的含义又是不确定的,经常会加以改变。有时,儿童也会先决定画个什么东西,然后一边画一边说,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态。儿童对自己的图画赋予含义对认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儿童表征和思维的表现,对将来的抽象思维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三)定型期这是儿童绘画的典型时期,又称图式期。4岁以后的儿童开始努力将头脑中的表象用图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一时期的儿童表达意愿、发泄情感的欲望增强,但又受语言尤其是文字符号的限制,不得不借助动作和表象来表达,图画便成了他们最有效的交流形式。儿童画不仅表示意中之物,也多少有点像所画的对象。10岁以前的儿童尤喜欢画人物,现以人物画为例,分析儿童画定型期的特点。(1)蝌蚪人。儿童最早画出的人是一个近似的圆形下面加上一两根线条,即成人形(见图4-2)。(2)渐益完备的正面人。“蝌蚪人”面部画上几个小圆圈,代表五官,以后身体各部分增加,渐成完备的正面人(见图4-3)。把人和物都画成正面,是儿童画的普遍特点,房屋的门也是正朝着画的作者。(3)侧面人。正面的身体加上侧面的头部,标志着侧面人的诞生(见图4-4)。图4-2 各种“蝌蚪人”图4-3 渐益完备的正面人图4-4侧面人的出现以后,儿童画的人物出现一些动作。5岁儿童的绘画有了明显的不同。绝大多数画出的东西能依据一般的规则,如出现了表示天空或地面的基线。儿童年龄越大,这条基线也越明确。最大的变化是画人时出现了躯体,手从躯体长出,而不是从头部伸出,手指开始出现,虽然数目也许不准。大都能画出头发。儿童不断尝试着各种画法,最终形成自己的绘画模式。定型期是儿童自主绘画的黄金时期,他们可以自由表达,大胆创造和尝试,既不为技术的限制而踟蹰,也不因批评自己而自馁。(四)写实期大约十岁左右,儿童经过训练,学会用写实的眼光观察事物,正确表现物体的远近和光线的明暗,注意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画面的布局结构等。对于大多数未能得到良好训练的儿童来说,前期的那种天真烂漫的自信渐渐消失,画笔也离手而去,绘画水平固结在定型期。大多数未经良好美术训练的成人终身就停留在定型期或写实期的开头阶段,而达不到专业水平。关于儿童绘画的划分的发展阶段,黄翼告诫我们:“这是一种不得已的办法,不可过于拘泥。因为演化的历程,大都是赓续渐进,天衣无缝,没有截然的阶段的。儿童的绘画也不例外。所以有时一张图画,可以介于两个阶段之间,不易断定当归入何段,也可以同时具有不止一个时期的特色。”黄翼著:儿童绘画之心理,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34页。老一辈的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是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开拓者,也是我国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研究的开拓者。他的儿童心理研究是我国儿童心理学的一部开拓性和奠基性著作。陈鹤琴的理论核心是把儿童的绘画看作是表情达意、反映客观现实的有效工具。他指出,随着生活经验的累积,儿童的时空观念等逐渐发展起来,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接触,他的语言也丰富起来了,他的思维能力包括一切的高级神经活动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因此,绘画的发展也是紧随着这些能力的发展而发展的。陈鹤琴根据对自己儿子的画所作的追踪研究,得出了以下的结论。(1)儿童的图画发展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陈鹤琴认为,儿童图画的发展体现出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的积累表现为感知、绘画技术和生活经验的增加;质的变化表现为儿童绘画在不同时期所能表现的事物的特征。陈鹤琴认为,他对儿童画发展的四个时期的划分与外国研究者的划分方法大致是相同的。这说明世界各国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是一致的,但是儿童绘画时期划分的年龄是各有不同的。(2)儿童先会画线,后会画圆,然后才会画点。陈鹤琴用物理学原理和绘画时儿童的坐姿、画姿来解释儿童为什么先会画线,然后用弧线与圆的联系来解释为什么从画线发展到画圆,最后用儿童手臂的大肌肉的发展比手腕的小肌肉发展早,来解释儿童为什么不是先会画点,后画线,而是先会画线,后会画点。(3)儿童的感知认识先于绘画技能的增进。陈鹤琴指出,儿童的绘画技能在早期还是远远地落后于他感知水平的,到后来,他的技术水平与认识水平逐渐接近,到最后二者间的距离就更加缩短了。在涂鸦期,儿童的绘画技能和他的认识水平是相差很远的。到象征期儿童的绘画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定型期,他的绘画技能就逐渐接近他的认识发展水平了。在这个时期,他常常画他所知道的而不画他所看见的。这种现象到了写实期就基本上消失了。在写实期他的技术和认识就更加接近,渐渐地能画出他所实际看见的了。(4)儿童从图画中反映的是印象最深的客观现实。陈鹤琴认为,许多儿童选择的图画都是根据他们的主观印象来决定的。因此常有某些东西在逻辑上有很大的意义,而由于儿童认为不重要而忽略了。而不重要的小节和根本看不到的东西却占了重要的地位,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从成人的眼光看来,儿童的图画十分奇特的原因之一。(5)生活经验和教育实践是儿童绘画技能的基础。陈鹤琴根据自己儿子的经历,认为儿童与自然界接触的机会越多,生活经历越丰富,他的绘画技术就会提高更多。三、学前儿童绘画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儿童的绘画除了与创造性紧密相关之外,还与许多其他心理活动密切相关。这些相关的心理活动有情感、言语活动、信息加工、智力发展和概念形成等等。(一)绘画与情感所有的美术活动都具有宣泄情感的功能。运用绘画发泄自己的情感,是儿童常用的方法。人们经常把儿童绘画看做一种游戏,事实上,儿童绘画除了游戏的功能外,最重要的是宣泄情感。例如一个膝盖受伤的女孩在画一个人时,把腿画得长长的,并在一条腿上涂上一个黑圈圈,并向询问的成人解释道:“她膝盖上受伤了,结了一个大疤,”她卷起裤腿,露出受伤部位,“你看,跟我一样。”有研究发现,在家庭中受到关爱的儿童比那些在家庭中缺少关爱的儿童更倾向于用图画来表现家庭。可见,每一件可能发生在儿童身边的情感事件,都会在儿童画中得到反映(见信息栏4-2)。信息栏 4-2 她是会哭的下面是一位学前教育研究者对某幼儿园大班一节美术课的真实记录。教师安顿全班幼儿坐好以后,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戴头饰的女孩的头像。她先用白色粉笔打好框架,然后再用彩色粉笔涂颜色。教师作画的时候,背对着幼儿不时说上几句:“哪个有声音?等一下我找他!”每一次话音一落,教室里就安静一会儿。教师画完后,对全班幼儿说:“今天我们的美工课要学一种新本领,画一个戴头饰的小姐姐。你们看,像老师这样先画出框架”教师边讲述边板演画头像的步骤。在画到头像的嘴巴时,教师没有言语,只是在黑板的空白处画了一段向上弯的曲线,表示女孩的嘴角向上面翘,在微笑。讲解完毕,教师依次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白纸、一盒水彩笔,让孩子们按照黑板上的示范学习画画,然后走出教室。孩子们边画边交谈,起初是嗡嗡的小声,不一会儿,音量逐渐加大。15分钟后教师回到教室,吆喝一声:“怎么这么大声音!”教室里又重新安静下来。教师便挨桌看每个孩子的画。当他看到男孩GP的画的时候,皱了一下眉头说:“你怎么搞的!你看看黑板上的小姐姐,嘴角是向上弯的,是高兴的。你怎么(把嘴角)画成向下弯的、哭泣的呢?”GP咬着手中的水彩笔,来回摇晃着自己的小椅子,没有答话。教师似乎并不期待GP对她的问话作出回答,迅速转过身去重新拿了一张白纸放在GP的面前,“看仔细了,认真些!重画!”顿了一顿又加上一句:“这幅画是要给(你)爸爸妈妈看的。”说罢,教师又去检查其他孩子的画去了。GP没有说话,对邻座的JJ吐了一下舌头,趴在桌上按照教师的要求重新画女孩的头像。课后,研究者与该教师有一段对话。研究者:“您觉得GP这孩子做事不太认真?”教师:“是的。我教了这么多年(十年)发现有一个特点小班的孩子做事是最认真的,最听话,你教他做什么怎么做,他就按你说的去做,(年龄)越大越不听话。”研究者:“GP刚才画了一个哭脸。”教师:“对!你说气人吧!你让他画个笑脸,他非和你对着干。真气得你胃疼!”那么GP为什么要画一个哭泣的女孩的头像呢?研究者利用观察的间隙,在水槽旁找到正在洗杯子的GP。研究者走过去,一边洗手,一边和GP搭话:“GP,我觉得你刚刚画的那个哭泣的小姐姐的头像画得很好。”GP抬眼望了研究者一下,目光中流露出惊讶,继而又转成羞涩的神情,默不做声,继续洗他的杯子。“那个小姐姐怎么会哭的呢?”研究者接着问道。GP没有抬头,只是轻声说了一句:“她是会哭的。”随后,拿起洗好的杯子快步离开盥洗室。刘晶波著: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112页。(二)绘画与言语发展儿童的绘画活动与言语活动有以下几种联系方式:(1)边画边说和边说边画,即儿童一边绘画,一边嘴里在说些什么;(2)根据听到的故事来画画;(3)给画好的图形命名,即当成人问他画的是什么东西时,他能说出所画图形的名称;(4)根据所画出的图形、图画讲故事,即根据儿童自己所画的图画,来讲述与图画有关的故事情节。通过这些形式,儿童的绘画活动就与言语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幼儿园里,尤其是大班的儿童很热衷于用图画记录事件的经过,并对每一张图画所反映的故事能绘声绘色地说将出来。所以,儿童的绘画不仅有利于他创造性的发挥,而且也促进了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活动。图形与命名的结合促进了儿童概念的形成;根据图画讲故事促进了儿童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根据听到的故事画图画促进了语言符号与图形的相互转化;边说边画有利于绘画活动的自我控制。(三)绘画与信息加工在儿童的早期,由于言语能力还比较低下,加之儿童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形象信息,所以,可以推断,儿童的视觉加工和表象加工一定十分活跃。又因为儿童的绘画要表达或创作内心的事物表象,所以,儿童的绘画活动也必定要促进儿童的表象加工。这样,儿童对视觉的信息加工和对事物表象的认知加工,必然会促进儿童形象记忆、再造想象和创造性想象活动的开展,从而促进形象记忆能力、表象概括能力、再造想象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的发展。(四)绘画与智力的发展早在1926年,古迪纳夫(FLGoodenough)研究用自编的“画人测验”的结果和用“比奈西蒙智力量表”所测得的智商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关甚高。有的研究还表明,在儿童的绘画中具有创造性才能的儿童在学校的功课方面成绩甚优。也有研究表明,低能儿童的绘画明显地劣于常态儿童的绘画。近期的研究(孔起英)表明,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的特征与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阶段论中的阶段特征有高度的一致性。这些研究都充分地说明,儿童的图画可以反映儿童的智力水平。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儿童图画来测查儿童的智力,也可以用儿童的绘画来鉴别超常儿童和低能儿童。至少可以用儿童的绘画测验作为鉴别的辅助手段。这就为儿童心理的发展研究提供了另一种研究方法。由于,儿童绘画的稳定性比一般的智力测验中的口头表达强,所以,儿童绘画测验的可靠性可能比一般的智力测验中的口头测验项目更可靠。这就是儿童绘画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意义所在。(五)绘画与概念形成儿童的绘画有助于儿童的事物概念的形成。儿童最初形成的概念是“形象概念”,即事物的表象。在形象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已经有了对形象信息的对比、抽象和概括。形象概念的发展早于抽象概念。因此,在儿童的早期让他们绘画,将有助于儿童形象概念的发展。形象概念是抽象概念的基础,形象概念也有助于向抽象概念的过渡和抽象概念的形成。另外,由于儿童的绘画活动伴随着言语活动,可以发挥大脑左、右两半球不同信息加工功能的相互协调,因此,儿童的绘画活动会促进儿童大脑的整体发展。四、如何读懂儿童画儿童画是有含义的。读懂儿童画不仅有助于了解儿童,也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下面结合俄罗斯学者巴尔坎()的一项研究俄巴尔坎著,王楠译:如何读懂你的孩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页。,分析如何读懂儿童画。研究者要求学前儿童和学龄初期儿童以“我的家”和“我想要的家”为题作画,然后分析儿童作品的内涵,十分有趣。(一)作画的顺序研究者发现,通常,儿童听到绘画主题后立即画上家庭的所有成员,然后再补充细节。儿童所画的第一个人通常是最爱他的人,或在他看来是最重要、最权威的人。如果儿童认为自己最重要,他会把自己先画上去。图画中其他成员的先后次序反映了他眼中家庭成员的地位。如果儿童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被忽视、被遗弃,他就会最后画上自己。如果儿童忘记画上父母和自己,或者先画一些次要事物然后再画人,或者把家庭某个成员最后才画上去,可能反映儿童对家庭感觉不舒服。(二)形象的大小一个人在儿童画中越高大,就表明这个人在儿童心中越有威信、越重要。如果一个人在儿童心目中威望很低,他就被画得很小。自认为自己是家庭中心的“偶像派”儿童,会把自己画得比父母还要大。自我感觉不良的儿童,往往把自己画得很小、很不起眼(见图4-5)。一名家庭处境不良的女孩(6岁)所画的“我的家”,反映她在这世界上很孤独。一名家庭处境良好的女孩(7岁)所画的“我的家”。她是家庭的中心。图4-5两个家庭处境不同的儿童所画的“我的家”(俄巴尔坎著,王楠译:如何读懂你的孩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6页)(三)人物关系儿童通常把自己画在自己依恋对象的旁边。如果他把自己画在父母的中间,或将自己画成家庭的主人,表明他感受到家庭需要他。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表明情感上的亲疏。如果情感亲密无间,儿童会把所有成员画得紧挨在一起。反之,儿童在自己与父母之间画上一些不相干的人或物体,表达自己的疏远感。如果儿童在画中没有画上自己,这可能是家庭冲突的信号。一个在生活中导致儿童不快甚至痛苦的人常常会在儿童画中消失,这是一种“报复”,如果你想了解为什么不画这个人,儿童会作一个搪塞性回答,如“他干活去了”等。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的一项儿童画研究,值得我们认真品味。研究者也以“我的家”为题,要求寄宿制幼儿园(A)的全托幼儿与非寄宿制幼儿园(B)的日托幼儿作画。研究发现,日托幼儿在图画中反映的人物关系普遍比全托幼儿在图画中所表达的关系要复杂些。这种情况在中班幼儿中表现尤甚(见表4-1)。孙磊:从绘画中比较全托与日托幼儿情感表现的特点,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4年6月。指导教师:周念丽。相当多(52%)的中班全托幼儿对“我的家”的理解仅仅局限于住房,类似于英文中的house的概念,而缺乏home或family的概念(见图4-6A),而日托幼儿能描绘出家庭中每个成员在不同房间中的活动情况(见图4-6B)。研究数据和幼儿绘画作品表明日托幼儿对“我的家”的理解和表达比全托幼儿更丰富、更生动。表4-1全托幼儿园(A)与日托幼儿园(B)儿童画中人物关系比较多个人两个人一个人没有人物(仅是房子)A园中班8%12%28%52%大班2121%3333%3939%606%B园中班1923%2692%2308%386%大班2424%3030%4242%303%ABA园中班一幼儿画的“我的家”房屋建筑的结构完整,并标明楼层,但没有表现人物关系。B园大班一幼儿画的“我的家”妈妈在厨房里做饭,爸爸在电脑前劳作,爷爷在看电视,奶奶在整理房间,我在做习题。一幅典型的世俗风情画。图4-6全托幼儿与日托幼儿对“我的家”的不同表现(四)细部处理儿童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交需要和渴望被理解的需要,会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上一些其他人或小动物。儿童对人物形象的细部处理为我们理解儿童画提供了大量信息。如儿童详尽地表达五官的细部,对脸部的兴趣明显大于身体其他部位,说明这位亲人对他非常重要。如画的人物面部五官缺失,通常是对该人物有消极的负面情绪。如果儿童把自己画得五官缺失,表明他与家庭的关系不和谐,与其他人交往不成功。如果儿童在五官中突出了嘴部,可能是儿童受到过多的说教和训斥而产生了恐惧感。手臂也包含大量信息。一个学习舞蹈的女孩把自己的手臂和手指画的又长又细。有时,儿童过于突出自己的手臂是为了表现一定程度的攻击性(见图4-7)。图4-7我在跳舞(请注意伸长的手指和空间的有趣运用)(美WLBrittain著,陈武镇译:幼儿创造力与美术,世界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49页)(五)图画的色彩儿童画中的色彩是情感的温度计,最能反映作画过程中回忆亲人时体验的情感。孩子们对自己钟情的人物和事件都会涂上暖色调,用最鲜明的色彩点染自己心目中的亲人,会给他们穿上彩虹般的盛装。通常,孩子们会为妈妈设计出最富有幻想色彩的服饰。受爱戴的亲人都会穿上亮丽的服装,细节也都受到充分的注意。孩子们在画外出游玩的画面时总是有一个红红的太阳,即便那天实际上是阴天。冷色调,表明孩子与家人关系不和谐。尤其是黑色表明孩子对此人在情感上难以接受。暗淡的色彩是暗淡心情的反映。有一天,一个小女孩在幼儿园将爸爸的脸涂黑了,细心的教师很快就了解到头天晚上她挨了爸爸的打。儿童画最集中地反映了儿童对生活有独特的视角。读懂儿童画是我们理解儿童的重要途径,也是及时了解儿童需要、发现儿童情绪变化、及时调整亲子关系和师幼关系的关键。综上所述,儿童画既是内在的表达,又是促进内在发展的途径,还是我们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窗口,如从儿童画中了解儿童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分析儿童的情绪状态和需要,也能通过分析儿童画鉴别儿童智力高低等。总之,儿童画是一个丰富的心理学宝藏,值得我们认真品味一、婴儿的表情和表情识别能力人类的表情是人类交流的“普通话”,不同文化之间,对表情的再认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婴儿出生后的几个月内,逐渐显示出各种面部表情,这些表情是先天的程序比模式。孟昭兰等对中国婴儿面部的六种表情(愉快、惊奇、悲伤、愤怒、厌恶、惧怕)的测试,经成人评定,得出五种较为基本的情绪模式(除惊奇外),与美国婴儿的标准化基本情绪模式“最大限度辨别面部骨肉运动编码系统”相比较,基本一致。而且,中国婴儿同中国成人的基本情绪的表情模式也是一致的。研究还发现,即使是社会化了的成人表情中,依然保留着大多数基本的先天表情模式。新生儿的面部表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反射性的。随着年龄的增加,婴儿的表情开始日益丰富多彩,并具有很大的适应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发展是表情的社会化。婴儿表情的社会化,集中表现在对成人尤其照看者表情的呼应上。研究发现,照看者通过了解婴儿发出的信号,为婴儿保持最佳的刺激水平,可以控制婴儿的情绪唤起。实验者让妈妈和孩子面对面坐着。第一种情景是单调刺激,让妈妈看着孩子,用平淡的语气说话,发现这时的孩子显得机警谨慎,较少有积极表情,甚至变得焦虑不安。相反,在第二种情景中,母亲用亲切、愉快的语气对孩子讲话,面部表情生动多变,孩子也变得轻松、舒缓和发声增加。以后,婴儿对自己的照看者,通常是母亲产生形式多样的依恋行为,如注视、微笑、跟随、拥抱、亲吻等,更加生动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情感。所以达尔文(CDarwin)说:“脸和身体上的各种表情及运动,无论它们起源于什么,对于我们人类都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表情或运动在母亲与婴儿的最初交流中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婴儿表情的社会化不仅表现在对亲人的关系中,也表现在对同伴的关系中。婴儿不仅能恰当地表达快乐和痛苦,也能准确地感受到主要照看者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婴儿与母亲之间情感交流不仅局限在亲子双方之间,还反映在母婴两人对于“第三者”的信息交流。这就是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中发生的特定情绪交流模式是人际间,特别是婴儿和成人间的主动的情绪交流活动。” 68个月的婴儿学会了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在这种不确定性增加的环境中,儿童需要从照看者,主要是母亲的面孔上寻找信息支持(从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领会到新生儿对人脸偏好的心理价值),从而决定自己该怎么办(见信息栏2-10)。尽管儿童出生后不久,亲子(母婴)之间就开始了情绪的交往,但社会性参照作用使情绪的信号功能大大地放大,面临着外部环境中的新刺激,亲子双方处于共同的情感状态中,婴儿受到成人情绪的感染,亲子共享同样的情感。社会性参照作用能促进儿童与成人对环境认识、经验、情感体验的分享,促使亲子心理过程的共发、共振、共鸣,因而有利于儿童自我知觉和道德行为的发展。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的最终形成有深远的影响。信息栏2-10看脸色行事视崖实验是吉布森等设计的一个研究婴儿深度知觉的经典实验。利用视崖装置同样也可以研究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研究者将12个月的婴儿置于视崖装置中间的平台上,还是由母亲站在装置的一边鼓励婴儿拾取一个玩具。当将玩具放在“浅侧”时,婴儿很容易地取得玩具。当母亲站在“深侧”一边,而将玩具放在“深侧”的“断崖”处,婴儿的深度知觉使他对爬向“深侧”的行为和取得玩具的目的产生了犹豫。显然,这个犹豫是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造成的。于是,婴儿抬起头看着妈妈的脸。这时,如果妈妈的面部表情是正向的肯定和鼓励,婴儿就消除顾虑,爬向“断崖”处取得玩具。如果母亲的面部表情是负向的恐惧、畏吓,那么,婴儿就停滞不前,不去取玩具。可见,社会性参照作用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行为。情绪的社会性参照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技能,昂德(REmde)将它的发展经历划分为四个水平。第一水平(02个月):不完整的面部知觉。新生儿往往视线停留在脸部的边缘,如下颌、发际,而对显示面部表情的脸部中心部位注视不够,因而不能融合脸部整体轮廓和表情。这时,婴儿自发的情绪与成人的表情还没有形成联系。第二水平(25个月):无评价的面部知觉。2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对成人的面部表情作出回应性情绪反应,但这些情绪反应不具备知觉表情意义的评价。例如,这时的婴儿无论是对成人面部的微笑表情还是忧伤表情,一律报以愉快的反应。又如在一个实验中发现婴儿能对露牙或不露牙的面部照片加以分化,至于是高兴的露牙还是生气的露牙无法分化。可见,这时的婴儿只是对成人面部的特征刺激作出反应,而不能对成人面部表情的信息进行加工。第三水平(57个月):对表情意义的情绪反应。6个月左右的婴儿对不同的正、负情绪发生不同的反应,能更精细分化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认识其表达的意义,因而对不同人或不同情景中表现出的表情有了一致性的理解,表明婴儿对面部表情有了概括化的认识。第四水平(710个月):在因果关系参照中应用表情信号。这时的婴儿已经学会识别他人的表情并影响自身行为,使情绪成为信息交流的方式。如8个月的婴儿面对母亲的微笑表现出相应的微笑,对母亲的悲伤的表情表现出呆视或哭泣,对母亲的漠无表情表现出犹豫等。二、学前儿童的情绪理解儿童情绪的表达能力,是与他们对他人情绪的理解能力密不可分的。儿童情绪发展的最高境界不仅包括对自己情感的表达和控制,也包括对他人情感的正确理解,即理解他人情感的原因、性质和真实性。在发展过程中缺失哪一个方面都是情感发展的不健康表现。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45岁幼儿能正确判断各种基本情绪产生的外部原因。如孩子们会说:“他今天得了一个小五星,所以他很高兴。”“她想妈妈了,所以她哭了。”他们甚至能理解一个人的情绪与心理活动相联系,如“当你想到伤心的事,你就会难过的”。学前儿童还能根据一个人当时的情绪预测他的行为。如4岁的儿童懂得愤怒的孩子会打人,快乐的孩子会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别人玩。但幼儿在处理情绪的内部原因时,困难要大一些,如将想象与现实相互混淆,分不清真伪。有研究者观察到,一名幼儿为了吓唬同伴假装一个妖怪,由于装得太过分,把自己给吓哭了。受认知水平(主要是表征能力)的限制,年幼儿童很难相信一个人同时有两种不同的情绪,正如一位幼儿所说:“一个人不可能一边笑,一边哭,因为他没有两张嘴。”还有儿童这样说:“你没有两个脑袋你的脑子不够。”六七岁之前,儿童一般只能描述先后诱发的两种情绪,如“起先很害怕,后来才高兴”。直到十岁左右,儿童才认识到一个人可能同时体验到两种相反的情绪,如又高兴又伤心。小学中年级的大孩子才懂得“情感交流”的复杂性,并且逐步明白人的情绪和表现并不一定是一致的。在同伴交往中,对情绪的理解对同伴交往起着重要作用。当一个人感知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心理学上称为移情。移情既是对他人情绪的意识,又是与他人情绪的共鸣。1岁的幼儿开始出现依恋的表现,如发现别人不愉快时会停止自己的哭闹,再大一些的幼儿会用拥抱、言语和递送玩具等方式来减轻对方的不愉快。6岁的幼儿能觉察到对方心中的不快,使用言语来安慰对方,包括自己的父母。移情到小学阶段有较显著发展。对弱者的情感理解和同情是移情的成熟形式。霍夫曼(M Hoffman)提出,儿童移情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下面以苦闷为例加以说明。第一阶段为整体移情,儿童通过情绪感染,获得他人情绪苦闷的信号,使自己感到不愉快。第二阶段是自我中心移情。儿童知道别人苦闷,但只在自己感到苦闷时才作出相应的反应。第三阶段开始分化,儿童开始认识到他人与自己的情绪是不同的。第四阶段能修正目标,儿童对他人的移情真正开始。这种移情的能力使儿童逐渐体验到他人的情绪感受,以便与同伴建立更加深入、和谐的合作关系。儿童对情绪的理解,显然与他们自身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关,我们从移情发展的四个阶段的划分中,感受到儿童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的影响。儿童积极的移情,是他们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内在因素。但消极的移情有时会对儿童自身形成发展障碍,尤其是当消极情绪,如烦躁、焦

    注意事项

    本文(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