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六中2015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44951397
资源大小:785.5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黑龙江省哈六中2015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哈尔滨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生物试题(解析)【试卷综析】本卷为哈尔滨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重点考查了高中必须所有内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代谢,细胞生命历程,生物遗传与进化,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以及选修三内容:基因工程。该试题选题经典,既考查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符合高三一轮复习要求。【题文】【答案】【知识点】 A1 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糖类和脂质【答案解析】B解析:纤维素为多糖,胰岛素为蛋白质含有N S元素 性激素为脂质含有P,A错误;ADP、tRNA、质粒都由C H O N P构成,B正确;脂肪与丙酮酸含有C.H,O,核苷酸中核苷酸还含有N P ,C错误;抗体是蛋白质,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生长素是小分子有机物不含有S元素;D错误【典型总结】对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分类和组成不明确或记忆不牢容易造成失误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属于单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属于二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蛋白质:蛋白质的多样性除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有关外,还与氨基酸形成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DNA或RNA,也就是核酸,细胞生物中既有DNA,又有RNA,遗传物质就是DNA,而病毒中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因此遗传物质与核酸的关系并不完全统一,应注意结合案例分析。脂质:有的同学经常把脂肪和脂质混淆,以为二者是相同的,或者以为脂肪包括脂质,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脂肪只是脂质中的一类物质,脂质除包括脂肪以外,还包括磷脂和固醇。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题文】【答案】【知识点】 B2 细胞膜(生物膜系统)与细胞核【答案解析】D解析:是指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但不是环状结构,A错误;是核仁,是产生核糖体的产所,但是蛋白质的合成产生在核糖体上,B错误;核膜是由两层生物膜,四层磷脂分子层组成的,蛋白质和RNA不能穿过核膜进入细胞核,C错误;核孔只能让蛋白质和RNA等特定的物质通过,D正确【题文】【答案】【知识点】 B3 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答案解析】A解析: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是消化车间,A正确;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B错误;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C错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染色质,D错误【题文】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性激素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C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D抑制线粒体活性的物质直接阻碍根细胞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答案】【知识点】 B3 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答案解析】B解析:性激素属于脂质,其合成与内质网有关,在核糖体合成的物质是蛋白质,A错误;间连丝是贯穿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细胞质连线,为植物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B正确;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加工和运输的场所,C错误;根细胞吸收水分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因此抑制线粒体活性的物质不会直接影响水的吸收,但是会影响无机盐的吸收,从而改变了细胞内渗透压,间接影响水的吸收,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题文】5右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进行B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b点右移C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的D6 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答案】【知识点】 C2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答案解析】C解析: 成熟叶肉细胞有较大的液泡,可发生渗透作用,A正确;B溶液中之所以失水量由低到高再到低,是因为由于外界溶液浓度较高,细胞要维持与外界浓度一样,所以通过失水来维持,失水后细胞内部浓度升高,失水量逐渐减少,直到最后与外界趋于平衡,失水量逐渐减少,所以说若B浓度增大,则b向右移,因为细胞要失更多的水,B正确;B曲线是发生了自发的质壁分离复原。当细胞刚进入这个溶液时,外液浓度高,细胞失水;随着离子逐渐运入细胞,內液浓度逐渐升高,当內液浓度大过外液时,细胞转为吸水,质壁分离自动复原。两条曲线的差异不全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的,C错误;6min时两细胞都发生了一定的失水,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细胞失水与吸水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典型总结】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相关方法规律1质壁分离的细胞类型(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均可发生渗透作用,但因为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结构,动物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2)对于在溶质不能跨膜的溶液中(如蔗糖溶液),只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而对于在溶质可跨膜的溶液中(如KNO3溶液),则先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后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2明确半透膜袋胀硬与萎缩的实质,准确判断袋内外溶液浓度的高低【题文】6.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A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到胞外 B.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D.O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答案】【知识点】 D3 细胞的生命历程综合【答案解析】D解析: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将其分泌到胞外,A正确;蛋白质的形成细胞需要转录产生mRNA经过核孔进入细胞质,B正确;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细胞内的吸能反应需要的能量由ATP水解提供,C正确;O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线粒体,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细胞生命活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以及细胞凋亡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题文】7.将叶面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一定相同B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都将逐渐下降C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乙低,则甲叶片的呼吸强度一定比乙低D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乙低,则甲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较乙高【答案】【知识点】 C8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答案解析】B解析: 光合速率收外界因素影响,还受植物本身因素影响,如酶,色素等,故在相同环境下,不同种类光合强度不一定相同,A错误;由于甲乙植物一直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密闭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逐渐下降,2种植物光合速率随着下降,B正确。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净光合速率相关,净光合速率大,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快,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说明甲植物净光合速率较大,而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于甲乙植物都不知其实际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大小,只知净光合速率无法判断,C和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题文】8.右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染色体数目与DNA数目变化相同B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O条或1条Y染色体CCD段可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D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有2个染色体组【答案】【知识点】 E4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1 细胞的增殖及有丝分裂实验【答案解析】B解析:图AB表示DNA复制,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图BC段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细胞中可能有0条或1条Y染色体,B正确;图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C错误。图DE段着丝点分裂后,可能有四个染色体组,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解释现象的能力。【题文】9.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容器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变化量表示),实验结果如下(“+”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由表中数据可知,光合作用酶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相同B在适宜光照下,35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C由表可知,在适宜光照下,25和35时的总光合作用速率相同D在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也存在ATP的形成【答案】【知识点】 C8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答案解析】D解析:黑暗条件下,不同温度下二氧化碳的数值表示不同温度下的呼吸速率,而光照条件下的数值表示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作用数值。从表中数据可知,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为35,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为30,A错误;适宜光照下,35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为66,呼吸作用速率为40,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B错误;根据表格可知,植物在30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为70,植物在25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为51,C错误;黑暗时,叶肉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进行呼吸作用,有ATP的合成,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题文】10.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元素及物质的去向是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相关结果错误的是A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含有 18O,但尿液中会含有H218OB用含3H标记的T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D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答案】【知识点】 D1 细胞的增殖及有丝分裂实验 C5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及光合作用 F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解析】A解析: 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可能会含有18O,因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需要水的参与,A错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之一,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会进行DNA复制,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B正确。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C正确。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同位素标记法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间的综合把握及运用能力【题文】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全过程B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用健那绿染色后细胞不进行有氧呼吸,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答案】【知识点】 D1 细胞的增殖及有丝分裂实验 C4 细胞呼吸 C5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及光合作用【答案解析】C解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需要将根尖分生区细胞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步骤制成临时装片,才能观察,A错误;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是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溶解度越高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越快,反之越慢,B错误;;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C正确;健那绿是唯一在活细胞状态下能将线粒体染色的染料,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课本基本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题文】12.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答案】【知识点】 C8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答案解析】C解析:由反应式可知,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A正确;吸收光能是由色素蛋白复合体来完成的,不需要酶的参与,B正确;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氧气供应不足,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C错误;病毒核酸的复制是在宿主细胞内完成的,需要的能量由宿主细胞呼吸作用提供,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题文】13. 在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加入下列物质并保温一段时间后,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编号甲乙丙步骤1可溶性淀粉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步骤2淀粉酶溶液麦芽糖酶制剂0.5淀粉酶溶液0.5麦芽糖酶制剂步骤3适宜温度下保温至反应完成A温度、在本实验中均属于无关变量B加入碘液后,溶液变蓝的只有乙试管C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溶液呈现砖红色的在甲试管和丙试管D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均变蓝色【答案】【知识点】 C1 酶、ATP及代谢类型【答案解析】D解析:甲、乙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可验证酶的专一性,温度、在本实验中均属于无关变量,A正确;甲试管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还原糖,故会出现砖红色沉淀,乙试管麦芽糖酶不能水解淀粉,不能产生砖红色沉淀,丙发生和甲一样的过程,B和C正确;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均出现紫色现象,D错误【典型总结】酶与ATP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1)用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的实验,来探究酶的专一性时,所选择的检测试剂宜选用斐林试剂,不能用碘液。因为:其一碘液无法检测蔗糖,其二碘液只能证明淀粉的存在,对淀粉没有被水解和淀粉未完全水解的检测结果是相同的。(2)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叫自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叫因变量。除自变量之外,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成为无关变量。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中,自变量是催化剂的不同;在“探究温度对酶的活性实验中”自变量是温度的不同;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中自变量是pH的不同。【题文】14. 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C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像,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D若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换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答案】【知识点】 A3 细胞中糖类、蛋白质、脂质及核酸的实验 C2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D1 细胞的增殖及有丝分裂实验【答案解析】D解析:加入斐林试剂,不水浴加热,即使存在还原糖,也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B错误。成熟区表皮细胞无增殖能力,所以此区域观察不到有丝分裂图像;C错误。缩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目的是增大反差,容易观察;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生物学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题文】15. 人类的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血友病是伴性隐性遗传。一个患白化病的女性(其父患血友病)与一个正常男性(其母患白化病)婚配,预期在他们的子女中,同时患有两种病的几率是A12.5 B25 C50 D75【答案】【知识点】 G3 人类遗传病及优生【答案解析】A解析:根据题意知这对夫妻的基因型为,AaXHY和aaXHXh,他们所生子女患白化病的几率为1/2,患血友病的几率是1/4,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1/2×1/4=1/8,A正确【题文】16.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致病基因的来源与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分别是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答案】【知识点】 G2 染色体变异【答案解析】A解析:该患者既是红绿色盲又具有XYY,则其基因型为XbYY。其父母表现型正常,则其红绿色盲基因来自母亲。而其两条Y染色体来自父亲,是父亲在产生生殖细胞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Y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所致。A正确【题文】17. 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答案】【知识点】 H5 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答案解析】C解析:强毒性病毒会淘汰大部分抗性弱兔,中毒性病毒保留抗性中等兔,A正确。毒性过强会导致绝大部分兔死亡,病毒没有寄生场所,不能增殖,B正确。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选择了抗性中等兔,淘汰抗性弱兔;而强毒性病毒由于能够寄生的兔数量极少,其数量也少,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蚊子传播兔病毒,充当媒介,而病毒和兔相互选择,共同进化,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题文】18.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共同进化可以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或者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B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的“狮虎兽”,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离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生物进化也是定向的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生物发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 【答案】【知识点】G5 生物的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答案解析】D解析:共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A正确;生殖隔离是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或者杂交后代不可育,B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是生物进化的标志,C正确;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物的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题文】19.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内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一个氨基酸C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能产生新基因【答案】【知识点】 G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G2 染色体变异【答案解析】A解析: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 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正确;基因内增加一个碱基对,可能会使肽链变短或者延长,改变的不止是一个氨基酸,B错误;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只会改变基因的数目改变,基因突变才会使基因的种类增加,C错误;只有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基因,D错误【典型总结】1与生物变异有关的易错点(1)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的可遗传变异只有染色体变异。(2)基因重组指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或连锁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之间),转基因技术亦属于基因重组。(3)基因突变不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和位置,只是DNA分子上某一个基因内部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变化,只改变基因的结构组成,能产生新的基因,但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题文】20. 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当动物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了abb的精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间期发生基因突变 B联会时发生交叉互换C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答案】【知识点】 G2 染色体变异【答案解析】C解析:根据题干动物的基因型以及产生配子的基因组成分析 bb应该是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经过复制而来的基因,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会导致形成含有bb的精子,D正确。【题文】21.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D在没有迁入迁出的情况下,该种群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答案】【知识点】G5 生物的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答案解析】A解析:由题意可知,AAAa36%,aa64%,可确定a0.8,A0.2,随机繁殖一代,杂合子的基因频率为2×0.8×0.20.32。A正确【题文】2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高等植物都具有XX或XY染色体 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体细胞中含有性染色体上的基因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D伴性遗传均有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现象【答案】【知识点】 E7 细胞质遗传和伴性遗传【答案解析】B解析: 豌豆是两性花,细胞中没有性染色体,A错误;生物体中的所有细胞都来自于受精卵的分裂和分化,所以体细胞中也含有性染色体上的基因,B正确;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色盲基因,C错误;伴X显性遗传不具有隔代遗传的现象,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伴性遗传,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题文】23. 某紫花植株测交,后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1:3,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亲代紫花植株自交其后代紫花:白花为9:7C测交后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D亲代紫花植株自交子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16【答案】【知识点】 E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答案解析】D解析:根据题干“某紫花植株测交,后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1:3,”说明该性状不是受一对基因控制,而是受两对基因控制,亲代的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且该紫花自交后代子代出现了9:7的比例,ABC正确;亲代紫花植株自交子代紫花中能稳定遗传(AABB)的占1/9,D错误 【题文】24. 下图是甲、乙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有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7不携带致病基因,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4的甲病致病基因一定来自I2 B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8如果是一女孩,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1/2 D10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答案】【知识点】 G3 人类遗传病及优生【答案解析】C解析:甲病中中2父亲患病,中,4、5女儿都有病说明为伴X显性遗传病;中的双亲正常,而中4患乙病,6正常,说明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4的甲病致病基因一定来自I2 ,AB正确;假设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治病基因分别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4的基因型为bbXAXa,3的基因型为13BBXaY或者是23BbXaY,因此8如果是一女孩,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6,C错误;6、7的基因型分别是23BbXaY、BBXaXa;,因此-10不携带甲、乙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D正确【题文】25. 下图为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相同的分子在不同细胞中合成的肽链相同B该过程提高了转录的效率C最终合成的肽链在结构上是相同的D与的彻底水解产物各不相同【答案】【知识点】 F3 基因的结构和基因的表达【答案解析】B解析:由于肽链都是以同一mRNA为模板合成的,因此,其结构完全相同,AC正确;图中表示出一个mRNA可以同时合成多条肽链,因此,生物体内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提高了翻译的效率,B错误;为mRNA,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为肽链,基本单位是氨基酸,D正确【题文】26. 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均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植物杂交育种和动物杂交育种均能产生新物种C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分别为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杂交育种可获得杂种优势的个体【答案】【知识点】 G4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答案解析】D解析:单倍体育种需要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但是多倍体育种不需要,多倍体育种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植株直接生长,不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A错误;植物与动物杂交育种只能获得具有亲本性状的新品种,但不能获得新物种,B错误;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C错误;单倍体育种的明显优点是缩短育种年限,杂交育种除了得到重组类型纯合子外,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杂合子, 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几种育种方法,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题文】27.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细胞骨架与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科学上常用台盼蓝染色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这种“染色排除法”利用的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有些疾病是由于溶酶体内缺乏某种酶产生的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胰腺分泌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A B C D【答案】【知识点】 B3 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答案解析】B解析: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科学上常用台盼蓝染色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这种“染色排除法”利用的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错误;溶酶体内缺乏某种酶可能导致一些疾病产生,正确;对机体有利的细胞死亡都属于细胞凋亡,正确;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小肠黏膜分泌,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错误,B正确【题文】28.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抑制植物生长【答案】【知识点】 I1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答案解析】C解析: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使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生长,A正确;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从而发现了生长素,B正确;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运送到侧芽,C错误;生长素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抑制作用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实现的,D正确【题文】 29. 下列有关人体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素分泌减少B口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过度紧张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人体缺碘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答案】【知识点】 H4 体液调节(激素调节)【答案解析】A解析: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的,血糖降低时,胰岛素的分泌会减少,A正确;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口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B错误;过度紧张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错误;人体缺碘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所以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D错误【题文】30. 为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所示)中,正确的是【答案】【知识点】 I1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答案解析】B解析:生长素的运输在胚芽鞘尖端,且生长素不能穿过云母片,ACD均错误,D正确【题文】31. 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答案】【知识点】 H5 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答案解析】D解析:在人体中淋巴细胞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而成的淋巴细胞叫做B淋巴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成的淋巴细胞叫做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效应B细胞(浆细胞)可以分泌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结合,并能够释放淋巴因子。所以A、B、C均正确。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可以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D错误【题文】32. 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其中A、B、C、D、E、F各代表一个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A该图若要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成分还缺少分解者B图中B、C、F共同同化的能量占A种群同化能量的lO20C若D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E种群密度将会降低DC种群和D种群存在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答案】【知识点】 K1 生态系统的结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答案解析】B解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中仅有生产者和消费者,A错误;图中B、C、F均属于第二营养级,A属于第一营养级,能力传递效率是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之比,相邻两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10%20%,B正确;若D种群的数量增加,则E的数量也相应增加,C错误;C和D属于不同物种,说明他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但出于同一地域,没有地理隔离,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题文】33. 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鸟网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连续10年内得到如右图所示的曲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第26年,大山雀种群的年龄组成都为衰退型B大山雀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可用标志重捕法C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D第8年大山雀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答案】【知识点】 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A解析:24年间,1<<2,大山雀种群数量增加,为增长型,A错误;大山雀运动能力强,生活范围广,结合这些特点可以用标志重捕法,B正确;24年间1<<2,48年间0<<1,八年以后=1,所以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第8年大山雀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C、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题文】34.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都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种群密度能够真实地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C常用样方法研究植物种群的种群密度D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 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答案解析】B解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垂直结构上存在分层现象,A正确;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但是不能真实地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B错误;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常用样方法,C正确;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如捕食和竞争同时存在,D正确【题文】35.下列对导致群落垂直分层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地形的高低起伏、土壤湿度及盐碱度的不同B陆地植物对光的利用不同C动物对栖息空间及食物的依赖D水生生物与水体温度、盐度及溶氧量等密切相关【答案】【知识点】 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答案解析】A解析: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A错误;由于陆地不同植物对光的利用不同,导致不同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存在分层现象,同时为动物提供了栖息环境使得动物也存在分层现象,水生生物与水体温度、盐度及溶氧量等密切相关,在海洋中生物也存在分层现象,BCD正确【题文】36. 将水生植物和小鱼放入盛有水的玻璃缸中,密闭后置于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B.鱼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C.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也可以由鱼到植物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鱼和植物将会死亡【答案】【知识点】 K5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综合【答案解析】C解析: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A正确;鱼可以通过呼吸作用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B正确;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但不可以由鱼到植物,能量不能循环,C错误;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没有能量输入,鱼和植物都将会死亡,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二、非选择题(54分)【题文】37.下图为甲、乙两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 (1)甲、乙两种植物呼吸作用较强的是 植物。在A、C点时,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2)如果在图中F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含量将 。 若土壤中缺乏镁元素,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