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全国版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十七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精练含解析.docx

    • 资源ID:44952803       资源大小:2.30M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国版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十七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精练含解析.docx

    专题十七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考点1 反射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2020河南洛阳第一次联考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强度的刺激均可引起感受器兴奋B.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不都在脊髓C.抑制性神经递质不能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的改变D.聋哑人会丧失一切言语功能2.2020皖江名校第一次联考如图所示为某反射活动的局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神经元有许多树突,但只有一个突触小体B.图中显示出来的神经细胞核应位于神经中枢内C.图中神经元兴奋部位,膜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D.反射活动的完成离不开刺激和反射弧的完整性3.2020湖北黄冈模拟当呼吸道黏膜受到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后,产生的兴奋传到延髓的相关中枢,会引起呼吸肌快速收缩、舒张,产生咳嗽反射。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引起咳嗽反射的感受器位于呼吸道黏膜上B.传入神经兴奋部位膜内侧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C.兴奋由传入神经元传递给传出神经元必须经过突触结构D.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内Na+浓度高于细胞外4.2019湖北四地七校联考下列关于人体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B.能听懂别人的谈话,但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属于运动性失语症C.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大脑皮层能控制位于脊髄的排尿中枢D.语言功能是人特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高级功能考点2 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5.2020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到肌纤维内部B.传出神经元在产生动作电位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C.可兴奋细胞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D.兴奋在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6.2020黑龙江佳木斯调研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可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神经递质的突触来说,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会发生()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B.突触后膜的Na+通道关闭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7.2020安徽六校第一次联考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B.经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C.线粒体为与结合提供能量D.与结合使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8.2020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质检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为一个反射弧的局部,显示两个神经元B.d的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效应器,此图没有体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C.兴奋在b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兴奋传至c处会在脊髓中形成痛觉D.c处表示突触结构,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点,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9.2019山东青岛调研将完好的某动物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模拟细胞外液)中进行实验,A、B为神经元膜外侧的两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可测得A、B两处的电位不相等B.静息状态时,膜两侧没有离子进出C.B处兴奋时,与任氏液相比,细胞内Na+浓度高D.若阻断Na+内流,给予适宜刺激后,A、B两处不能产生兴奋10.2020贵州贵阳模拟,9分人体受到一定刺激后可作出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缩手反射是基本的反射活动,该过程中兴奋以、形式进行传导和传递。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  。 (2)某人运动时不慎扭伤脚踝感觉疼痛,其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导致心跳和呼吸加快、出汗,此过程的调节方式有  调节。 (3)据研究,某镇痛药物是通过作用于突触而有效缓解疼痛症状的,从兴奋传递角度分析其作用机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2020陕西百校第一次联考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的,其基本方式是反射B.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C.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主要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神经调节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2.2020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B.神经调节,免疫调节C.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D.体液调节,免疫调节3.2020浙江十校联考临睡肌抽跃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是一种无意识的肌肉颤动,就是刚入睡时身体猛然一抖,而且通常会伴随着一种跌落或踏空的感觉。过于劳累、缺钙、肝肾亏虚、焦虑等都可能引起临睡肌抽跃。下列关于临睡肌抽跃的推测,错误的是()A.多伸展肌肉、适当喝水、规律作息等可以减少临睡肌抽跃B.完成临睡肌抽跃的反射弧没有反射中枢,所以肌肉才无意识颤动C.临睡肌抽跃中跌落或踏空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D.因紧张而出现的打嗝现象与临睡肌抽跃的原理可能相同4.2020江西南昌模拟以新鲜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为材料,在a处给予适宜的刺激,肌肉会产生收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刺激部位a处能产生神经冲动B.a处给予适宜刺激后,在b处膜外电位会由正变负C.该实验中刺激a处后,肌肉产生收缩属于反射活动D.肌肉会产生收缩,说明肌细胞是一种可兴奋的细胞5.2020山东济南外国语模拟图中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引起猫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兴奋,插入脑内的电极可记录神经膜电位变化,当兴奋产生时,对膜电位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B.Na+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C.K+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D.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双向传导6.2020全国名校第一次大联考云南民间有食用草乌炖肉驱寒的习惯,但草乌中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可与神经元上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从而引起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下列相关表述,合理的是()A.钠离子通道打开会使细胞内的Na+外流B.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会使神经元持续处于静息状态C.动作电位的峰值随神经纤维传导距离的延长而变小D.阻遏钠离子通道开放的药物可以缓解乌头碱中毒症状7.2020河南顶级名校模拟如图所示,a、b、c三个神经元构成了1、2两个突触,甲、乙、丙3条曲线为不同刺激引起c神经元上的膜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表明刺激a神经元时兴奋以电信号形式迅速传导给c神经元B.乙表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C.只刺激b神经元时,a神经元的膜电位变化一定也能用乙表示D.由甲、丙可推测b神经元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8.2019山东八校第二次联考研究人员用狗做了三个实验。实验:狗吃食物时能自然地分泌唾液;实验:在发出铃声的同时给狗提供食物,狗也能分泌唾液;实验:在发出铃声的同时给狗提供食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即使在只有上述铃声的情况下狗也能分泌唾液。下列对上述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唾液腺是上述反射弧的效应器B.实验、和中,刺激引起狗分泌唾液的反射弧是相同的C.脑内神经递质参与了实验条件下狗分泌唾液的过程D.唾液分泌过程中,突触处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9.2019江西红色七校第一次联考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与人体肥胖有关的蛋白质类激素。图1表示瘦素通过下丘脑发挥作用的过程,已知瘦素可分别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抑制;图2为图1中某局部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图1 图2A.瘦素合成后,以胞吐的方式被分泌出细胞,可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下丘脑B.当图2中神经元B释放物质甲,并引起抑制时,处的膜电位无变化C.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A、 B分别兴奋、抑制,可能与其膜上瘦素的受体不同有关D.若人体血液中瘦素含量正常,但神经元B上缺少相应受体,仍可能导致肥胖二、非选择题(共17分)10.2020广东惠州一调,9分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健康人体内5-羟色胺在大脑皮层神经突触内的含量比较高,缺乏该物质会使人情绪低落、紧张易怒,易患抑郁症。请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中,5-羟色胺通过方式释放出来。 (2)冬季光照时间短、气温低,可能会导致人体生理节律和内分泌失调,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该过程中存在的机体稳态调节方式有调节,生物节律的控制中枢在。 (3)研究发现,突触小体会摄取部分已经分泌出去的5-羟色胺,据此推测,抗抑郁药是通过(填“促进”或“抑制”)该过程,从而(填“增加”或“降低”)5-羟色胺的含量来缓解抑郁症状。但有些抑郁症患者体内5-羟色胺含量正常,推测该种患者的病因可能和突触后膜上的有关,若该结构与体内抗体结合导致其无法发挥作用,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病属于。 11.2019湖北七校联考,8分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如图表示牵张反射的过程,请分析回答:(1)牵张反射属于 反射,其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 。 (2)肌肉受牵拉时肌梭兴奋,兴奋以 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导,经过神经中枢后,兴奋再由传出神经传至肌肉,引起肌肉收缩,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细胞的接头部位类似于突触,兴奋在此部位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同时兴奋也经 传出神经引起肌梭再兴奋,使肌肉收缩强度更大。 (3)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举起杠铃并维持一定的时间,这主要是大脑发出的冲动作用于和 传出神经的结果,这说明 。 (4)在骨骼肌被过度牵拉时,会引起骨骼肌另一种感受器兴奋,通过脊髓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抑制传出神经的活动,使相应肌肉。 一、选择题1.生命观念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年人可以憋尿,说明低级中枢的生理活动可受高级中枢的调控和支配B.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该过程的神经结构有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等C.某人因脊髓受伤而四肢瘫痪,该人会像婴儿一样经常尿床D.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植物人的脑干和大脑皮层均受损2.新情境,科学思维双硫仑(Disulfiram)是一种戒酒药物,服用该药后即使饮用少量的酒,身体也会产生严重不适,形成对酒精的厌恶反射,让嗜酒者对饮酒产生厌恶和恐惧心理,从而放弃酗酒而达到戒酒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嗜酒者服用该药后对酒精产生的厌恶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该过程中嗜酒者对酒精产生的厌恶反射形成后不会消退C.嗜酒者产生的恐惧心理与钠离子的内流有关D.嗜酒者产生厌恶反射和恐惧心理的过程中不会消耗ATP3.新情境,生命观念某些神经元释放的肾上腺素可以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也可以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肾上腺素的继续释放。多数肾上腺素最终又被突触前膜摄取,并储存在突触小泡中,实现重复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释放的肾上腺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信息B.肾上腺素作用于突触后膜,促进Na+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神经细胞C.神经元释放的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立即被分解以防止其持续起作用D.肾上腺素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突触前神经元继续释放肾上腺素属于负反馈调节二、非选择题4.科学思维、科学探究9分图甲是两个兴奋性神经元之间连接的示意图,A、B、O、P、Q为神经纤维上的位点(其中O点为PQ的中点),M、N为接在神经元膜外的电流计。图乙为图甲中C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1)图甲中的称为,其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相接触形成C结构。某研究人员提出如下实验思路:刺激A点,检测N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情况;刺激B点,检测M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情况,该实验可以用来验证。 (2)在O点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则N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情况是。若同时在O点、B点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刺激,要保证N的指针不偏转,则B点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3)图乙中,的形成与(填细胞器)直接相关,其内的神经递质以图示方式释放主要依赖于细胞膜的。图乙所示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是。 1.B当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引起感受器兴奋,A错误。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可能在脊髓或大脑等处,B正确。抑制性神经递质可能会引起突触后膜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C错误。聋哑人的言语功能不会完全丧失,D错误。2.A从图示信息可知,一个神经元可有多个突触小体,A项错误;图中显示出来的神经细胞没有神经节,因此该神经细胞不可能是传入神经细胞,而中枢神经细胞和传出神经细胞的细胞核均位于神经中枢内,B项正确;神经元兴奋部位,有大量钠离子内流至细胞内,但钠离子浓度依然是膜外高于膜内,C项正确;反射活动的进行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反射弧完整和足够强的刺激,D项正确。3.D根据题意可知,引起咳嗽反射的感受器位于呼吸道黏膜上,A正确;传入神经兴奋部位膜内侧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B正确;兴奋由传入神经元传递给传出神经元必须经过突触结构,C正确;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内Na+浓度低于细胞外,D错误。4.A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A错误;能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称为运动性失语症,B正确;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大脑皮层能控制位于脊髄的排尿中枢,C正确;语言功能是人特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高级功能,D正确。5.C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可通过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到肌纤维内部,A错误;传出神经元在产生动作电位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B错误;静息电位的形成与K+的外流有关,故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会导致可兴奋细胞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不易兴奋,C正确;兴奋在传导过程中以电信号形式传导,是不衰减的,D错误。6.C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不作用于突触前膜,故突触前膜流动性不会消失,故A错误;突触后膜仍能产生兴奋,故Na+通道没有关闭,B错误;中毒后,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不能正常被分解,仍然留在突触间隙并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故C正确;有机磷农药不作用于突触前膜,故D错误。7.A由题图可知,是突触前膜,为神经递质,是突触后膜,是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A正确;神经递质一般以胞吐的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B错误;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神经递质有可能是抑制性的,不一定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发生反转,D错误。8.C图示反射弧中缺少效应器,图中显示两个神经元,A项正确;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图中只有低级中枢脊髓,没有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图中没有体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B项正确;痛觉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C项错误;c处表示突触,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故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项正确。9.D静息状态时,K+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由于A、B两处均位于神经细胞膜外,故无电位差,A错误;静息电位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B错误;B处兴奋时,Na+内流,该过程属于协助扩散,即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与任氏液相比,细胞内Na+浓度低,C错误;如果阻断了Na+的内流,给予适宜刺激后A、B两处都不能产生兴奋,D正确。10.(除标明外,每空2分)(1)电信号(或局部电流或神经冲动,1分)化学信号(或神经递质,两空答案顺序可调换,1分)皮下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2)神经调节和体液(1分)(3)抑制致痛因子(神经递质)的产生和释放抑制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顺序不作要求,合理即可给分)【解析】(1)在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传递。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为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2)人运动时扭伤脚踝感觉疼痛,其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导致心跳和呼吸加快、出汗,该过程中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3)分析题干信息,某镇痛药物是通过作用于突触而有效缓解疼痛症状的,从兴奋传递的角度进行分析,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神经递质的产生和释放,或抑制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导致神经递质不能正常发挥作用。1.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反应,A正确;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在神经元间只能单向传递,B正确;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的释放是通过胞吐的方式进行的,主要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神经调节具有分级调节等特点,D正确。2.A血压升高刺激引起反射活动使血压降低,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血压升高刺激调节的结果是血压降低,故此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A项正确。3.B多伸展肌肉、适当喝水、规律作息等能缓解疲劳、焦虑等,故可以减少临睡肌抽跃,A正确;完成临睡肌抽跃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所以肌肉才无意识颤动,B错误;据分析知:临睡肌抽跃中跌落或踏空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C正确;因紧张而出现的打嗝现象是不受大脑控制的肌肉运动,与临睡肌抽跃的原理可能相同,D正确。4.C结合题干信息,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a处会产生神经冲动,并能传导到肌肉,A项正确;当兴奋传导到b处时,b处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项正确;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刺激a处后,肌肉产生收缩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而不属于反射,C项错误;肌肉能够收缩,可说明肌细胞是一种可兴奋的细胞,D项正确。5.B膜电位在兴奋时表现为内正外负,A错误;兴奋时,Na+通过协助扩散大量进入神经细胞,使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B正确、C错误;兴奋时,生物体内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D错误。6.D乌头碱的作用机理为与神经元上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钠离子通道开放会使细胞外Na+内流,A选项错误;Na+内流会使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处于兴奋状态,B选项错误;动作电位的峰值与神经纤维传导距离无关,不会随神经纤维传导距离的延长而变小,C选项错误;由于乌头碱中毒症状是乌头碱引起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造成的,则阻遏钠离子通道开放的药物可以缓解乌头碱中毒症状,D选项正确。7.D据图分析,甲表示只刺激a神经元时,c神经元产生的膜电位变化,即兴奋通过突触1由a神经元传到了c神经元,而且兴奋通常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突触)传递,A错误;由于没有设置对照实验,且乙中c神经元并未产生膜电位变化,因此乙不能说明兴奋在突触间是单向传递的,B错误;丙表示同时刺激a神经元和b神经元后,c神经元产生的膜电位变化,但是与单独刺激a神经元时c神经元产生的膜电位变化相比减弱了,分析可知,刺激b神经元抑制了a神经元向c神经元传递兴奋,由此可推测b神经元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若b神经元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只刺激b神经元时a神经元外正内负的膜电位差将增大,不能用乙表示,C错误、D正确。8.B根据题意,狗吃食物能自然地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后来在只有铃声的情况下狗也能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唾液腺是上述反射弧的效应器,A正确。实验和中,刺激引起狗分泌唾液的反射弧是相同的,两者都是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但实验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其反射弧与前两者不同,B错误。实验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脑内神经递质参与了实验条件下狗分泌唾液的过程,C正确。唾液分泌过程中,突触前膜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正确。9.B由题意可知,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且通过下丘脑发挥作用,因此它在脂肪细胞中合成后以胞吐的方式被分泌到细胞外,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下丘脑,A正确。抑制性神经递质会使突触后膜静息电位绝对值进一步增大,B错误。瘦素刺激使神经元A、神经元B分别兴奋和抑制,原因可能是其细胞膜上的瘦素受体不同,C正确。当人体血液中瘦素含量正常,但神经元B上因缺少相应受体而不能识别瘦素时,饥中枢不会被抑制,可能引起肥胖,D正确。10.(1)胞吐(1分)(2)神经调节和体液(1分)下丘脑(1分)(3)抑制(2分)增加(2分)(特异性)受体(1分)自身免疫病(1分)【解析】(1)5-羟色胺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2)据题干信息,冬季光照时间短、气温低,可能导致人体生理节律和内分泌失调,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该过程中存在的机体稳态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生物节律的控制中枢在下丘脑。(3)根据缺乏5-羟色胺会使人情绪低落、紧张易怒,易患抑郁症,可知增加5-羟色胺在突触间隙的含量可缓解上述症状,又由题中信息“突触小体会摄取部分已经分泌出去的5-羟色胺”,可推测抗抑郁药是通过抑制突触小体对5-羟色胺的摄取过程来缓解抑郁症状的。若某些抑郁症患者体内5-羟色胺含量正常,推断该种患者的病因可能和突触后膜上5-羟色胺的受体异常有关。若5-羟色胺受体与体内的抗体结合导致其无法发挥作用,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病为自身免疫病。11.(除标明外,每空1分)(1)非条件脊髓(2)电信号(或神经冲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分)(3)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控低级神经中枢(2分)(4)舒张【解析】(1)依据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牵张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举起杠铃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举起杠铃能维持一定的时间,是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这说明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控低级神经中枢。(4)依据题意可知,在骨骼肌被过度牵拉时,传出神经的活动受到抑制,导致相应肌肉舒张,以防止肌肉受到损伤。1.D成年人可以憋尿,说明脊髓等的生理活动可受高级中枢(如大脑皮层)的调控和支配,A正确。某同学正在跑步,身体平衡的维持需小脑参与,跑步路线的选择等需大脑皮层参与,呼吸活动需脑干参与调控,体温调节等需下丘脑参与,跑步动作的完成需脊髓参与,B正确。排尿反射为简单的反射活动,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该人因脊髓受伤而四肢瘫痪,排尿活动亦不再受大脑皮层控制,会像婴儿一样经常尿床,C正确。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植物人大脑皮层受损,但脑干完好,基本的生命活动可以完成,例如呼吸等,D错误。2.C嗜酒者服用该药后对酒精产生的厌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为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后需要加强,否则会消退,A、B错误。恐惧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涉及兴奋的传导与传递,与钠离子的内流有关,该过程与厌恶反射过程中都有ATP的消耗,C正确、D错误。3.D神经元释放的肾上腺素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作用于突触前膜或突触后膜,A错误。肾上腺素作用于突触后膜能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兴奋产生的原因主要是Na+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神经细胞,B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神经元释放的多数肾上腺素最终又被突触前膜摄取,C错误。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抑制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D正确。4.(除标明外,每空1分)(1)突触小体兴奋在C结构(突触处)的传递具有单向性(2)不偏转BQ大于PQ的一半(B点到Q点的距离大于O点到P点或Q点的距离)(2分)(3)高尔基体流动性蛋白M和神经递质降解酶(2分)【解析】(1)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称为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验证兴奋在突触处进行单向传递的实验思路如下:刺激A点,检测N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情况;刺激B点,检测M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情况。若N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M电流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则可证明兴奋在突触处进行单向传递。(2)O点为PQ的中点,刺激O点,P、Q两点的电位变化同步且相同,所以N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若同时在O点、B点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刺激,当BQ大于PQ的一半时,首先可以保证O点产生的兴奋同时引起P、Q两点电位发生相同的变化,从而不会引起N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然后可以保证B点产生的兴奋在到达Q点前就会与O点产生的兴奋相遇而相互抵消,从而也不会引起N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3)由图乙可知,代表突触小泡,其形成与高尔基体直接相关。突触小泡内含有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这主要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在图乙中,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既可以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蛋白M)结合传递信息,也可以被神经递质降解酶分解,故图乙中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有蛋白M和神经递质降解酶。- 14 -

    注意事项

    本文(全国版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十七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精练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