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21年高考化学冲刺压轴卷新高考含解析.docx
-
资源ID:44959287
资源大小:896.87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全国2021年高考化学冲刺压轴卷新高考含解析.docx
(新高考)2021年最新高考冲刺压轴卷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Cu 64 Ge 73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1苏颂本草图经有关不灰木(火浣布)有如下描述:“不灰木,出上党,今泽、潞山中皆有之,盖石类也。其色青白如烂木,烧之不燃,以此得名。或云滑石之根也,出滑石Mg3(Si4O10)(OH)2处皆有”。“不灰木”成分可能是A纤维素 B硅酸盐 C氧化铁 D动物毛皮【答案】B【解析】不灰木,盖石类也,云滑石之根也,出滑石Mg3(Si4O10)(OH)2处皆有,则与滑石同类,都属于硅酸盐,故选B。2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H2O2的电子式:B海水中Br-的电子式为:C海水中通入氯气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Br+Cl2=Br2+2NaClDCa2+的结构示意图:【答案】B【解析】AH2O2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不需要标方框和电荷符号,正确的是,A项错误;B溴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能得一个电子形成溴离子,电子式为,故B正确;C海水中通入氯气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Cl2=Br2+2Cl,故C错误;DCa的原子序数为20,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3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酸性K2Cr2O7溶液与酒精反应:3CH3CH2OH+2Cr2O+16H+=4Cr3+3CH3COOH+11H2OB向Cu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Ba2+SO=BaSO4C用足量氨水吸收CO2气体:2OH+CO2=CO+H2OD电解NaCl溶液:2NaCl2Na+Cl2【答案】A【解析】酸性K2Cr2O7溶液与酒精反应,乙醇被氧化为乙酸:3CH3CH2OH+2Cr2O+16H+=4Cr3+3CH3COOH+11H2O,A正确;B.向Cu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两种沉淀:2OH+Ba2+Cu2+SO=BaSO4+Cu(OH)2,B错误;C一水合氨难电离,用足量氨水吸收CO2气体:2NH3·H2O+CO2=2NH+CO+H2O,C错误;D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2Cl+2H2O2OH+H2+Cl2,D错误;答案选A。4糠叉丙酮()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可由糠醛()和丙酮(CH3COCH3)反应制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糠醛的全部原子可共平面B1mol糠醛最多可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糠叉丙酮的分子式为C8H8O2,可发生还原反应D含苯环和羧基的糠叉丙酮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答案】D【解析】A糠醛中含有碳碳双键、醛基,由其结构简式可知,全部原子可共平面,A项正确;B1个糠醛分子中中含有2个碳碳双键、1个醛基,所以1mol糠醛最多可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B项正确;C根据其结构简式可知,糠叉丙酮的分子式为C8H8O2,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醛基,可发生还原反应,C项正确;D含苯环和羧基的糠叉丙酮的同分异构体有:、,共4种,D项错误;答案选D。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mol SO2与足量O2充分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目为0.1NAB常温下,将1mol CH4与1mol Cl2混合光照,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分子数为2NAC48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D将一定量的Cl2通入FeBr2溶液中,当有1mol Br转化为Br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答案】C【解析】A0.1mol SO2与足量O2充分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目小于0.1NA,因为是可逆反应,A错误;B常温下,将1mol CH4与1mol Cl2混合光照,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分子数不是2NA,因为除了一氯甲烷和氯化氢是气体外,另外三种卤代烃不是气体,B错误;C正丁烷和异丁烷均是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48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丁烷的物质的量是1mol,根据分子式C4H10可知其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C正确;D将一定量的Cl2通入FeBr2溶液中,当有1mol Br转化为Br2时,亚铁离子已经全部被氧化,则转移的电子数大于NA,D错误;答案选C。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纳米碳管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可用作新型储氢材料BSi具有半导体性,可制作光导纤维CCO2可用于制备饮料,也可作蔬菜大棚中的“气体肥料”D用氨水吸收废气中的SO2,再将吸收液与硫酸反应,将富集后的SO2循环使用【答案】B【解析】A纳米碳管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可用作新型储氢材料,A项正确;B硅可以用来做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可以用于制作光导纤维,B项错误;C碳酸饮料中含有CO2,蔬菜大棚中的光合作用离不开CO2,C项正确;D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达到一定浓度后,再与硫酸反应放出SO2,SO2可循环利用,D项正确;答案选B。7复旦大学王永刚的研究团队制得一种柔性水系锌电池,该可充电电池以锌盐溶液作为电解液,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N极发生还原反应B充电时,Zn2+向M极移动C放电时,每生成1mol PTOZn2+,M极溶解Zn的质量为260gD充电时,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PTO+8e+4Zn2+=PTOZn2+【答案】D【解析】放电时,金属Zn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Zn2+,即M电极为负极,则N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PTO+8e+4Zn2+=PTOZn2+;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连接原电池的正极N,外加电源的负极连接原电池的负极。由分析可知A正确,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M连接外加电源的负极作阴极,电解质中阳离子Zn2+移向阴极M,故B正确;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2PTO+8e+4Zn2+=PTOZn2+,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电子守恒有4ZnPTOZn2+,所以每生成1mol PTOZn2+,M极溶解Zn的质量=65g/mol×4mol=260g,故C正确;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N连接外加电源的正极作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PTOZn2+-8e=2PTO+4Zn2+,故D错误;故选D。8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用于分离镧系金属的化合物A,其结构如下图所示。短周期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Z位于第三周期。Z与Y可以形成分子ZY6,该分子常用作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介质。下列关于X、Y、Z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合物A中,X、Y、Z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离子半径:YZC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Y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X【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A的结构可知,正离子中Z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3个共价键,说明Z原子最外层为6个电子,且Z位于第三周期,则Z为S;负离子中Y形成一个共价键,为-1价,不是第三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大于X,应为F;X得到一个电子形成4个共价键,说明其最外层为3个电子,则X为B元素,结合分析可知,化合物A分子中B、F、S元素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其中B原子周围形成3个共价键和1个配位键,故A正确;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则离子半径FS2,即YZ,故B错误;在标准状况下,HF为液体,而H2S为气体,则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HFH2S,即YZ,故C错误;非金属性:BS,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3BO3(弱酸)H2SO4(强酸),即XZ,故D错误;故答案为A。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称取2.0g NaOH固体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B配制FeCl3溶液将FeCl3固体溶解于适量蒸馏水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D验证铁的吸氧腐蚀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答案】C【解析】氢氧化钠易潮解且具有腐蚀性,不能用滤纸称量;氯化铁易水解而使溶液变浑浊,应将氯化铁溶于少量盐酸中,再稀释;加热时铵离子与氢氧根反应产生氨气,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氨气变蓝,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C正确;在盐酸作用下,铁发生析氢腐蚀,D错误;故选C。10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答案】D【解析】正极片碱溶时铝转化为偏铝酸钠,滤渣中含有磷酸亚铁锂,加入硫酸和硝酸酸溶,过滤后滤渣是炭黑等,得到含Li、P、Fe的滤液,加入碱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中加入碳酸钠生成含锂的沉淀。A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排放容易污染环境,因此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A正确;B根据流程的转化可知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B正确;C得到含Li、P、Fe的滤液,加入碱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因此“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是Fe3+,C正确;D硫酸锂能溶于水,因此上述流程中不能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D错误。选D。二、多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11“碘伏”又叫“聚维酮碘溶液”。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其结构表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中虚线表示氢键)AC、N、O原子的电负性依次增大B聚维酮碘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氢键等化学键C聚维酮碘易溶于水的原因是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D分子中的含N五元环一定是平面结构【答案】AC【解析】AC、N、O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C、N、O原子的电负性依次增大,故A正确;B聚维酮碘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氢键,但氢键不是化学键,故B错误;C因为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碘,聚维酮碘中也存在氢键,水分子中也存在氢键,根据相似相溶,聚维酮碘水溶性良好的性能与氢键有关,故C正确;D分子中的含N五元环上有3个亚甲基,亚甲基上的碳原子为sp3杂化,则五元环一定不是平面结构,故D错误;故答案为AC。12常温下,将等溶液的NaOH溶液分别滴加到等pH、等体积的HA、HB两种弱酸溶液中,溶液的pH与粒子浓度比值的对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酸性:HA>HBBa点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约为1×1010mol·L1C向HB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7时:c(B)>c(HB)Db点时,c(Na+)>c(B)=c(HB)>c(H+)>c(OH)【答案】D【解析】Ka(HB)=,Ka(HA)=,该图是混合溶液的pH与lg、lg变化的图像。A当横坐标相同时,即与相同,发现HB的pH大,说明此时HA溶液的c(H+)小,则Ka(HA)>Ka(HB),酸性:HA>HB,A正确;Ba点,lg=0,pH=4,酸过量抑制水的电离,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算出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约为1×1010mol·L1,B正确;C当lg=0时,等于5,所以溶液至pH=7时lg>0,c(B)>c(HB),C正确;Db点时,pH等于5,HB的电离大于NaB的水解,所以c(B)=c(HB)>c(Na+)>c(H+)>c(OH),D错误;故选D。13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Ca(NO2)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已知:2NO+CaO2=Ca(NO2)2;2NO2+CaO2=Ca(NO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入N2是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B装置B、D中的试剂可分别为水和浓硫酸,F装置中的试剂也可使用氢氧化钠溶液C若将铜片换成木炭,则不可以制备纯净的亚硝酸钙D借助装置A及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可以分离CO2和CO【答案】B【解析】向装置中通入N2,吹出装置中的氧气,点燃酒精灯,向三颈烧瓶中滴加稀硝酸,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通过装置B中水除去气体中的硝酸,通过装置D中浓硫酸干燥气体,再通过装置E中过氧化钙反应生成Ca(NO2)2,最后通入酸性重铬酸钾可将剩余的NO氧化成NO,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Cr3+),停止通入氮气。A通入N2是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CaO2与水、二氯化碳反应,故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装置B、D中的试剂可分别为水和浓硫酸,而NO与NaOH溶液不反应,不能用于除去尾气,故B错误;C将铜片换成木炭,会生成二氧化碳,在E中反应会引入新杂质(如CaCO3),故C正确;D因二氧化碳与NaOH反应,CO不能,则借助装置A及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可以分离CO2和CO,故D正确;故答案为B。14H2S分解反应:2H2S(g)2H2(g)+S2(g)在无催化剂及Al2O3催化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只充入H2S,在反应器中不同温度时反应,每间隔相同时间测定一次H2S的转化率,其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0B由图可知,1100时Al2O3几乎失去催化活性C不加催化剂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DA点达到平衡时,若此时气体总压强为p,则平衡常数Kp=0.25p【答案】BC【解析】A由图可知,升高温度,H2S的转化率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H0,A项错误;B1100,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时,H2S的转化率相等,表明Al2O3几乎失去催化活性,B项正确;C不加催化剂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C项正确;DA点达到平衡时,H2S的转化率为50%,设加入的H2S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列出三段式:2H2S(g) 2H2(g) + S2(g)达平衡时总物质的量为1.25x,D项错误;答案选BC。152019年3月,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型的锌碘单液流电池,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B电极反应式为:I2+2e=2IB放电时电解质储罐中离子总浓度增大CM为阳离子交换膜,N为阴离子交换膜D充电时,A极增重65g时,C区增加离子数为4NA【答案】C【解析】由装置图可知,放电时,Zn是负极,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石墨是正极,反应式为I2+2e=2I,外电路中电流由正极经过导线流向负极,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2I-2e=I2、阴极反应式为Zn2+2e=Zn。A正确;放电时,左侧即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所以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B正确;离子交换膜是防止正负极I2、Zn接触发生反应,负极区生成Zn2+、正电荷增加,正极区生成I、负电荷增加,所以Cl通过M膜进入负极区,K+通过N膜进入正极区,所以M为阴离子交换膜,N为阳离子交换膜,C错误;充电时,A极反应式Zn2+2e=Zn,A极增重65g转移2mol电子,所以C区增加2mol K+、2mol Cl,离子总数为4NA,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三、非选择题(共60分)16工业上可以直接氧化PCl3制备POCl3。某兴趣小组模拟该工艺设计实验装置如下(某些夹持装置、加热装置已略去):部分物质的性质如下表:熔点/沸点/其他PCl3-11275.5遇水生成H3PO3和HCl,遇O2生成POCl3,缓慢通入氧气POCl3产率较高POCl32105.3遇水生成H3PO4和HCl,能溶于PCl3实验步骤如下:I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关闭K1、K2,打开K3、K4,点燃酒精灯制备气体。II缓慢向C中通入适量气体至C中白磷消失,熄灭酒精灯。III关闭K3、K4,打开K1、K2,A中开始发生反应。IVC装置控制反应在6065,最终制得POCl3产品。回答下列问题:(1)B、D装置中盛放的相同试剂是_,B装置的作用有_(写出两条)。(2)仪器a的名称是_,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步骤IV控制温度6065,其主要目的是_。(4)该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设计缺陷,改进方法是_。(5)通过下面步骤可以测定三氯氧磷产品中Cl的含量:I取x 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产品完全反应后加稀硝酸至酸性。II向锥形瓶中加入0.1000mol/L的AgNO3溶液40.00mL,使Cl完全沉淀。III向其中加入20mL硝基苯,振荡,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IV加入指示剂,用c mol/L NH4SCN溶液滴定过量Ag+至终点,记下所用体积V mL。(已知:Ag3PO4溶于酸,Ksp(AgCl)=3.2×1010,Ksp(AgSCN)=2×1012)滴定选用的指示剂是_(填标号)a酚酞 b淀粉 cNH4Fe(SO4)2 d甲基橙步骤III若不加入硝基苯,所测元素Cl含量将会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浓硫酸 观察O2的流速、平衡气压、干燥氧气等 (2) 长颈漏斗 4H+2Cl+MnO2Mn2+Cl2+2H2O (3) 加快反应速率,温度不能太高为了防止PCl3气化 (4) 在球形冷凝管上端连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球形干燥管 (5) c 偏小 【解析】根据题给物质的性质和实验步骤可知,先关闭K1、K2,打开K3、K4,点燃装置E中的酒精灯制备氯气,由于PCl3遇水生成H3PO3和HCl,则装置E中制得的氯气必须通过装置D干燥后再通入装置C中,在C装置中白磷与氯气反应制得PCl3;然后关闭K3、K4,打开K1、K2,A中开始发生反应制备氧气,由于PCl3、POCl3与水都反应,则O2必须经过装置B干燥后再通入装置C中,在C装置中PCl3与O2反应制得POCl3;测定三氯氧磷产品中Cl的含量的原理为:产品与足量NaOH溶液作用,其中的Cl全部转化为Cl,然后加入硝酸至溶液呈酸性,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将Cl完全沉淀,用硝基苯覆盖沉淀,用NH4SCN溶液滴定过量的Ag+。(1)根据分析,B、D中盛放的试剂用于干燥O2、Cl2,则B、D装置中盛放的相同试剂为浓硫酸,防止水蒸气使产物水解;B装置的作用是:干燥O2、平衡气压、观察氧气的流速;故答案为:浓硫酸;观察O2的流速、平衡气压、干燥氧气等。(2)根据仪器a的结构特点知,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装置E中MnO2与浓盐酸共热反应制备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Cl+MnO2Mn2+Cl2+2H2O;故答案为:长颈漏斗;4H+2Cl+MnO2Mn2+Cl2+2H2O。(3)步骤IV中发生的反应为2PCl3+O22POCl3,根据表中提供的物质的性质,反应温度应控制在6065,原因是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温度过高,三氯化磷会挥发,影响产率;故答案为:加快反应速率,温度不能太高为了防止PCl3气化。(4)氯气有毒、会污染空气,外界空气中水蒸气可进入三颈烧瓶中使PCl3、POCl3与水反应,故改进装置中要增加干燥装置、氯气的尾气吸收装置,改进的方法是:在球形冷凝管上端连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球形干燥管,碱石灰不仅能吸收多余氯气及混入的HCl,防止污染空气,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影响产品纯度;故答案为:在球形冷凝管上端连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球形干燥管。(5)NH4SCN溶液与Fe3+作用显红色,故滴定选用的指示剂为NH4Fe(SO4)2,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NH4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且30s内不褪去;答案为c。加入少量硝基苯可以覆盖氯化银沉淀,若不加硝基苯,由于Ksp(AgCl)Ksp(AgSCN),在水溶液中部分氯化银可以转化成AgSCN,使得实验中消耗的NH4SCN溶液的体积偏大,过量的Ag+物质的量偏大,则与Cl反应的Ag+物质的量偏小,会使测定的三氯氧磷产品中Cl的含量偏小;故答案为:偏小。17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索,A2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C、D为同周期元索,C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1)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填元素符号),其中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2)单质A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沸点高的是_(填分子式),原因是_;A和B的氢化物所属的晶体类型分别为_和_。(3)C和D反应可生成组成比为13的化合物E,E的立体构型为_,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4)化合物D2A的立体构型为_,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_,单质D与湿润的Na2CO3反应可制备D2A,其化学方程式为_。(5)A和B能够形成化合物F,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参数,a0.566nm,F的化学式为_:晶胞中A原子的配位数为_;列式计算晶体F的密度(g·cm3)_。【答案】(1)O 1s22s22p63s23p3(或Ne3s23p3) (2) O3 O3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范德华力大 分子晶体 离子晶体 (3) 三角锥形 sp3 (4) V形 4 2Cl2+2Na2CO3+H2OCl2O+2NaHCO3+2NaCl(或2Cl2+2Na2CO3Cl2O+CO2+2NaCl) (5) Na2O 8 【解析】C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应为P元素,C、D为同周期元素,则应为第三周期元素,D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应为Cl元素,A2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结合原子序数关系可知A为O元素,B为Na元素。(1)四种元素分别为O、Na、O、Cl,电负性最大的为O元素,C为P元素,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3;(2)A为O元素,有O2、O3两种同素异形体,二者对应的晶体都为分子晶体,因O3相对原子质量较大,则范德华力较大,沸点较高,A的氢化物为水,为分子晶体,B的氢化物为NaH,为离子晶体;(3)C和D反应可生成组成比为13的化合物为PCl3,P形成3个键,孤电子对数为(5-3×1)/2=1,则为sp3杂化,立体构型为为三角锥形;(4)化合物D2A为Cl2O,O为中心原子,形成2个键,孤电子对数为(6-2×1)/2=2,则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立体构型为V形,氯气与湿润的Na2CO3反应可制备Cl2O,反应的方程式为2Cl2+2Na2CO3+H2O=Cl2O+2NaHCO3+2NaCl;(5)A和B能够形成化合物F为离子化合物,阴离子位于晶胞的顶点和面心,阳离子位于晶胞的体心,则Na的个数为8,O的个数为8×1/8+6×1/2=4,N(Na)N(O)=21,则形成的化合物为Na2O,晶胞中O位于顶点,Na位于体心,每个晶胞中有1个Na与O的距离最近,每个定点为8个晶胞共有,则晶胞中O原子的配位数为8,晶胞的质量为(4×62g/mol)÷6.02×1023/mol,晶胞的体积为(0.566×107)cm3,则晶体F的密度为。18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以CO2和H2为原料制造更高价值的化学产品是用来缓解温室效应的研究方向,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常用CO2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CH3OH),过程中发生如下两个反应:反应I:CO2(g)+3H2(g)CH3OH(g)+H2O(g) H1=-51kJ·mol1反应II:CO2(g)+H2(g)CO(g)+H2O(g) H2=+41.17kJ·mol1已知:键能指断开1mol气态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气态键所释放的能量。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化学键CHCOHO(H2O中)HO(CH3OH中)HHCO键能/kJ·mol1406351462.5465436a则a=_kJ·mol1。若反应II逆反应活化能Ea(逆)为124kJ·mo11,则该反应的Ea(正)活化能为_kJ·mol1。(2)向2L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2mol H2,若只发生反应I,测得反应在不同压强、不同温度下,平衡混合物中CH3OH体积分数如图1所示,测得反应时逆反应速率与容器中c(CH3OH)关系如图II所示:图I中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A)、K(B)、K(C)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图I中C点CO2的转化率为_。图II中当x点平衡体系升高至某一温度时,反应可重新达平衡状态,新平衡点可能是_。(3)若反应II:CO(g)+H2O(g)CO2(g)+H2(g)的正、逆反应速率分别可表示为v正=k正c(CO)·c(H2O)、v逆=k逆c(CO2)·c(H2),k正、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c为物质的量浓度。则下图(pk=-lgk:T表示温度)所示、四条斜线中,能表示以pk正随T变化关系的是斜线_,能表示pk逆随T变化关系的是斜线_,图中A、B、C、D点的纵坐标分别为a+3、a+1、a-1、a-3,则温度T1时化学平衡常数K=_。【答案】(1)800 165.17 (2) K(C)>K(A)>K(B) 75 d (3) 100 【解析】(1)由反应热=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可得:反应I中H1=(2a+3×436) kJ·mol1-(3×406+351+2×462.5+465)kJ·mol1=-51kJ·mol1,解得a=800kJ·mol1,故答案为:800;由反应热=Ea(正)活化能-Ea(逆)活化能可得:Ea(正)活化能-124kJ·mo11=+41.17kJ·mol1,解得Ea(正)活化能=165.17kJ·mol1,故答案为:165.17;(2)反应I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由图可知,反应温度:B>A>C,则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A)、K(B)、K(C)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K(C)>K(A)>K(B);设生成甲醇的物质的量为a mol,由题意建立如下三段式:则C点甲醇百分含量为50%可得:×100%=50%,解得a=0.75,C点CO2的转化率为×100%=75%,故答案为:K(C)>K(A)>K(B);75%;升高温度,正、逆反均应速率增大,反应I为放热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醇的浓度减小,则图中d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3)反应II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v正、v逆均增大,则pk正、pk逆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v正>v逆,pk正pk逆,由图像可知,能表示以pk正随T变化关系的是斜线,能表示pk逆随T变化关系的是斜线;当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正,则k正c(CO)·c(H2O)=k逆c(CO2)·c(H2),K=100,故答案为:;100。19中国航空航天事业飞速发展,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从银铜合金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如下:注:A1(OH)3和Cu(OH)2分解温度分别为450和80(1) 在电解精炼银时,阳极材料为_。(2) 加快渣料(含少量银)溶于稀H2SO4速率的措施为_(写出两种)。(3) 滤渣A与稀HNO3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红棕色,滤渣A与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 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5) 固体混合物B的组成为_;在生成固体B的过程中,需控制NaOH的加入量,若NaOH过量,则因过量引起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6) 煅烧阶段通入惰性气体的原因_。【答案】(1)粗银 (2)搅拌、渣料粉碎、适当升温、适当增大H2SO4的浓度或其它合理答案 (3)3Ag+4H+NO=3Ag+NO+2H2O (4)漏斗、玻璃棒 (5)Al(OH)3和CuO的混合物 Al(OH)3+OH=AlO+2H2O (6)保护气(或防止铜被氧化) 【解析】银铜合金在空气中熔炼,渣料中含有氧化铜和少量的银,加入稀硫酸,过滤后得到硫酸铜溶液,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酸铝和稀氢氧化钠溶液,煮沸、过滤得到Al(OH)3和CuO的混合物,煅烧可得到CuAlO2。(1)电解精炼铜时,纯铜作阴极,粗铜作阳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电解精炼银与此类似,则纯银作阴极,粗银作阳极,硝酸银溶液作电解液,故答案为粗银。(2)加快渣料(含少量银)溶于稀H2SO4速率的措施有搅拌、渣料粉碎、适当升温、适当增大H2SO4的浓度或其它合理答案。(3)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Ag,稀硝酸是氧化性酸,能溶解银、产生无色气体,即3Ag+4HNO3(稀)=3AgNO3+NO+2H2O,离子方程式为:3Ag+4H+NO=3Ag+NO+2H2O。(4)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5)结合信息和流程图可知:硫酸铜、硫酸铝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铝,煮沸时氢氧化铜分解生成氧化铜,氢氧化铝不分解,所以固体B的主要成分是Al(OH)3和CuO的混合物,若NaOH过量,两性氢氧化物Al(OH)3就会溶解,反应氮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H2O。(6)煅烧阶段通入惰性气体的原因是做保护气。20阿扎司琼对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和呕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下图是某课题组报道的阿扎司琼的合成工艺路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的分子式_,D 中含氧官能团有硝基、_(写名称)。(2)A的名称_。(3)反应到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填反应序号-)(4)写出B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X是C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与C相同的官能团种类和数目,满足下列条件的X的结构有_种。(不含立体异构)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 遇FeCl3溶液显紫色 能发生银镜反应(6)根据上述路线,设计一条以苯酚为原料合成的路线(其他试剂任选)_。【答案】(1)C7H14N2 酚羟基、酯基 (2) 邻羟基苯甲酸 (3) (4) +2NaOH+CH3OH+2H2O (5) 20 (6) 【解析】根据反应条件及可以分析出,B是,A是。(1)的分子式为C7H14N2;D中含氧官能团有硝基、酚羟基、酯基;(2)A是,其名称为邻羟基苯甲酸;(3)、是取代反应,是还原反应;(4)B是,与NaOH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CH3OH+2H2O;(5)X是C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与C相同的官能团种类和数目X遇FeCl3溶液显紫色,表明X含有酚羟基,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X含有醛基,且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则这三个取代基为CH2Cl、OOCH、OH,当CH2Cl、OH位于邻位时,由4种同分异构体,当CH2Cl、OH位于间位时,有4种同分异构体,当CH2Cl、OH位于对位时,有2种同分异构体,共10种;同理当这三个取代基为Cl、CH2OOCH、OH时也有10种,总共有20种。(6)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和反应生成,合成路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