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石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44962846
资源大小:29.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广东省中山市石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人教版化学教材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的课题1“分子和原子”的第二课时,是继前两个单元学习氧气、氮气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建立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说出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用微观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或直观教具展示),了解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现象了解分子的本质,使学生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分子、原子的过程中,通过实验现象获得对分子的感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逐步形成辨证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重点:分子、原子的概念;难点: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教学过程:提出问题:1、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的情形与电解水时水“跑”走的情形是否一样?为什么? 2、一种分子是如何变成新分子的?以水的电解为例,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与讲解,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演示fl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教师引导:电解水时,水分子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新的分子,所以是化学变化。一旦发生变化之后,分子的化学性质是否也发生改变呢?教师分析:一旦发生化学变化,分子将不再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学生活动:得出分子的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教师板书:一、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学生练习:展示课件演示过氧化氢和氧化汞分子分解的示意图教师引导:在过氧化氢和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发生了变化,那么原子是否也发生改变呢?教师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可以发生变化,而原子种类不会发生变化。学生活动:得出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学生练习:展示课件板书: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巩固与提升 : 氢气(H2)是一种新型能源,用氢气(H2)和氧气(O2)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水(H2O),试用图示表述其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微粒变化情况。反复利用几种物质氢气(H2)、氧气(O2)、水(H2O)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各种变化,刺激学生思维,使“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的认识得到深化和升华。延伸性研究:放飞思维:(可放在课后进行)思考问题:氢气燃烧可释放能量。这样,汽车加油站能不能变成加水站?教学反思:鉴于分子和原子这个课题是关于微观粒子的纯理论知识,学生缺乏抽象思维理解的能力,如果按正常的理论性的讲解,会让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因此,我采用了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联系生活实例、模型展示、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这种生动有趣且直观、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掌握甚好,而且对微观世界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