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doc
-
资源ID:44963869
资源大小:20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doc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1. 金属防护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对健身器材涂油漆以防止生锈 B将炊具制成铁铜合金而不用纯铁制品C用牺牲锌块的方法来保护船身 D自行车的钢圈上镀上一层铬防锈2. 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3. 如图是市场上常见的两种燃料电池示意图:下列有关电池电极a、b、c、d的叙述正确的是()A电极a为正极,电极反应产物为H2OB电极b为正极,电极反应产物为H2O C电极c为正极,电极反应产物为H2O D电极d为正极,电极反应产物为H2O4. 已知反应AsO2I2HAsOI2H2O是可逆反应。设计如图装置(C1、C2均为石墨电极),分别进行下述操作: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40%NaOH溶液结果发现电流计指针均发生偏转。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操作过程中,C1为正极B操作过程中,盐桥中的K移向B烧杯溶液C操作过程中,C2棒上发生的反应为:AsO2H2e= AsOH2OD操作过程中,C1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I2e=I25. 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C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 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 CO2气体 L6. 如图装置中,小试管内为红墨水,带有支管的U型管中盛有pH4的雨水和生铁片。经观察,装置中有如下现象:开始时插在小试管中的导管内的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导管内的液面回升,略高于U型管中的液面。以下有关解释合理的是( )A生铁片中的碳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雨水酸性较强,生铁片始终发生析氢腐蚀C墨水液面回升时,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U型管中溶液pH逐渐减小7. 有一种燃料电池,所用燃料为H2和空气,电解质为熔融的K2CO3。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2O2=2H2O,负极反应为H2CO2e=H2OCO2。该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2H2OO24e=4OH BCO向负极移动C电子由正极经外电路流向负极 D电池中CO的物质的量将逐渐减少8. 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产生Ca(OH)2,溶液呈碱性。根据这一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E)法测水泥初凝时间,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uAg2O=Cu2O2A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制备普通水泥的主要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B在水泥固化过程中,由于自由水分子的减少,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变化导致电动势变化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u2OH2e=Cu2OH2OD测量原理装置图中,Ag2O/Ag极发生氧化反应9.金属铜不溶于稀硫酸,可溶于铁盐溶液生成铜盐与亚铁盐现将一定量的铜片加入到100 mL稀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液中,铜片完全溶解(不考虑盐的水解及溶液体积的变化)(1)写出铜溶解于上述混合液的离子方程式 (2)若铜完全溶解时,溶液中的Fe3、Cu2、H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测得溶液的pH1,则溶解铜的质量是_g,溶液中的c(SO)_mol/L.(3)若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发生(1)中的反应,请判断图中的正、负极,并选出适当的物质作电极,写出电极反应式,填在相应的表格。正、负极判断 电极材料电极反应式X极Y极练习卷19参考答案1B 2A 3C 4C 5B 6C 7B 8D (1)Cu2Fe3=Cu22Fe2(2)0.640.5正、负极判断电极材料电极反应式X极负极铜Cu2e=Cu2Y极正极碳2Fe32e=2Fe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