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试卷--高中物理 .doc
-
资源ID:44988074
资源大小:234.7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08-2009学年度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试卷--高中物理 .doc
2008-20092008-2009 学年度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试卷学年度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试卷物理试题物理试题本次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满分100 分。第一卷(选择题共 30 分)注意事项:1作答第一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密封线外。2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卡上,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如果在入射光子的电磁场的影响下,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同时两个状态之间的能量差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去,这种辐射叫做受激辐射 发生受激辐射时。原子的总能量 En、电子的电势能 Ep、电子的动能 Ek的变化是()AEp增大,Ek减小BEp减小,Ek增大CEp减小,En减小DEp增大,En增大2 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波长/,hp式中 h 为普朗克常量,P 为运动物体的动量,人们把这种波叫做德布罗意波现有一德布罗意波波长为1的中子和一个德布罗意波波长为2的氘核相向对撞后结合成一个氚核,该氚核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为()A1221|B1221|C12|2D12|23如图所示是三个从 O 点同时发出的正、负电子的运动轨迹,匀强磁场方向垂直向里,可以判定()Aa、b 是正电子,c 是负电子,a、b、c 同时回到 O 点Ba、b 是负电子,c 是正电子,a 首先回到 O 点Ca、b 是负电子,c 是正电子,b 首先回到 O 点Da、b 是负电子,c 是正电子,a、b、c 同时回到 O 点4 图 1 是 t=1.0s 时沿 x 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的图象,已知波速 u=1.0m/s。对于 X1.0m 处的质元的振动图象是下面图 2、图 3 中中的()5 半圆柱体 P 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向挡板 MN,在 P 和 MN 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 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若用外力使 MN 保持竖直且缓慢地向右移动,在 Q 落到地面以前,发现 P 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 对 Q 的弹力逐渐减小BQ 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C地面对 P 的摩擦力逐渐增大DP、Q 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6 如图所示,水平的传送带上放一物体,物体下表面及传送带上表面均粗糙,导电性能良好的弹簧的右端与物体及滑动变阻器滑片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在墙壁上,不计滑片与滑动变阻器线圈间摩擦当传送带如箭头方向运动且速度为v时,物体与传送带发生相对滑动,当传送带逐渐加速到 2v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灯泡的亮度将()A摩擦力不变,灯泡的亮度变亮B摩擦力不变,灯泡的亮度不变C摩擦力变大,灯泡的亮度变亮D摩擦力变小,灯泡的亮度变暗7在图甲、乙、丙三图中,除导体棒 ab 可动外,其余部分均固定不动,甲图中的电容器 C原来不带电设导体棒、导轨和直流电源的电阻均可忽略,导体棒和导轨间的摩擦也不计,图中装置均在水平面内,且都处于方向垂直水平面(即纸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导轨足够长今给导体棒 ab 一个向右的初速度 v0,在甲、乙、丙三种情形下导体棒ab 的最终运动状态是()A三种情形下导体棒 ab 最终均做匀速运动B甲、丙中 ab 棒最终将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乙中,ab 棒最终静止C甲、丙中,ab 棒最终将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乙中,ab 棒最终静止D三种情形下导体棒 ab 最终均静止8 我国在 2007 年 10 月份发射的探月卫星“嫦娥 1 号”,在环绕月球沿椭圆轨道运动时,用 m 表示它的质量,h 表示它近月点的高度,表示它在近月点的角速度,a 表示它在近月点的加速度,R 表示月球的半径,g 表示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忽略其他星球对“嫦娥 1 号”的影响则“嫦娥 1 号”在近月点所受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大小等于()AmaBm(R+h)v2Cm(R+h)2Dm22)(hRgR9如图所示的理想变压器,两个副线圈匝数分别为 n1和 n2,当把电热器接在 ab,使 cd 空载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1;当把同一电热器接在 cd,而使 ab 空载时,电流表的示数为l2,则 I1:l2等于()A n1:n2B n12:n22C n2:n1D n22:n1210如图所示,倒立气缸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一根竖直的弹簧支持着缸内活塞,使气缸悬空而静止设活塞与缸壁间无摩擦且可以在缸 内自由移动,缸壁导热性能良好使缸内气体总能与外界大气温度相同则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外界大气压增大而气温不变,则气缸中气体压强必定变大,弹簧将再压缩一些B若外界大气压增大而气温不变,则气缸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减小,气缸中气体分子密度必定变大C若外界大气压不变而气温升高,则气缸中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必定变化D若外界大气压不变而气温升高,则气缸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气缸中气体内能必定增加二、填空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_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11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从地面向上竖直抛出,其动能之比12:3:1KKEE,不计空气阻力则它们抛出时动量之比 p1:p2_,上升的最大高度之比 h1:h2_12如图所示,由两块相互靠近的平行金属板组成的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 N 与静电计相接,极板 M 接地用静电计测量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U。在两板相距一定距离 d 时,给电容器充电,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电容器所带电量 Q 不变(1)若将 M 板向上移,静电计指针偏角将_(2)若在 M、N 之间插入云母板,静电计指针偏角将_13如图所示,用伏安法测定未知电阻 RX,已知 AB 接在恒定的电压两端,当开关接通 a时,电压表示数为 10V,电流表示数为 0.2A;当 K 接通 b 时,电压表示数为 12V,电流表示数为 0.15A,那么为了较准确测定 RX,开关应接_,未知电阻 RX的实际阻值应是_14三块质量均为 m 的相同物块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已知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1)现有一水平力 F 作用在最底下的物块上,使之从上面两物块下抽出,则 F 必须大于_(2)若水平力 F 作用在中间的物块上使它从上、下两物块中抽出,则 F 必须大于_15如图所示,一玻璃柱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细的单色光束从空气射向柱体的 O 点(半圆的圆心),产生反射光束 1 和透射光束 2,已知玻璃折射率为3,入射角为 45(相应的折射角为 24),现保持入射光不变,将半圆柱绕通过 O 点垂直于图面的轴线顺时针转过15,如图中虚线所示,则光束 2 转过的角度等于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满分 50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8 分)如图所示,在一次警车 A 追击劫匪车 B 时,两车同时由静止向同一方向加速行驶,经过 30s 追上两车各自的加速度为 aA=15m/s2,aB=10m/s2,各车最高时速分别为VA=45m/s,VB=40m/s,问追上时各行驶多少路程?原来相距多远?17(10 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 m,带电量是为g 的粒子(重力不计),从原点 O 处沿 oy 方向以初速 V0射出,想加一个匀强磁场,使这个带电粒子能在 xoy,平面内一开始就沿圆弧运动并通过 a 点a 点坐标为(x0,y0),这个匀强磁场的方向如何?磁感应强度 B 多大?18(10 分)如图所示,为真空电子射线管,当电源接通时 A 极就发射电子,电子在 A、K间的电场作用下向 K 板移动而形成电子流,若 AK 两极间加速电压为 80V,电子被阳极K 全部吸收,电流表读数为 500mA,求电子流轰击 K 板时对 K 板的压力(电子电量为1.61019C,质量约为 91031kg)19(10 分)如图所示,MN、PQ 是两条水平放置彼此平行的金属导轨,匀强磁场的磁感线垂直导轨平面导轨左端接阻值 R1.5的电阻,电阻两端并联一电压表,垂直导轨跨接一金属杆 ab,ab 的质量 m=0.1kg,电阻 r=0.5.ab 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0.5,导轨电阻不计,现用 F=0.7N 的恒力水平向右拉 ab,使之从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 t=2s后,ab 开始做匀速运动,此时电压表示数 U=0.3V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1)ab 匀速运动时,外力 F 的功率(2)ab 杆加速过程中,通过 R 的电量(3)ab 杆加速运动的距离20(12 分)有一倾角为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档板,另有三个木块 A、B、C,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mA=mB=m,mC=3m,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其中木块 A 和一轻弹簧连接,放于斜面上,并通过轻弹簧与档板 M 相连,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 A静止在 P 点弹簧处于原长,木块 B 在 Q 点以初速度 VU0沿斜面向下运动,P、Q 间的距离为 l,已知木块 B 在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木块 A 碰撞后立刻一起沿斜面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一个最低点后向上运动,木块 B 向上运动恰好能回到 Q点现将木块 C 从 Q 点以初速度032v沿斜面向下运动,木块 A 仍静止于 P 点,经历同样的过程,最后木块 C 停在斜面上的 R 点(图中未画出)求:(1)A、B 一起开始压缩弹簧时速度 v1;(2)A、B 压缩弹簧的最大长度;(3)P、R 间的距离 l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