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44996929
资源大小:229.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16届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关细胞说法错误的是( )AmRNA、tRNA都是转录的产物B细胞内都有ATP与ADP的相互转化C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D细胞都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1、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包括mRNA、tRNA、rRNA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 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一般110um)较大(1100um)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增殖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来源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共性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解答】解:A、转录的产物是RNA,包括mRNA、tRNA、rRNA,A正确;B、ATP是细胞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因此细胞内都有ATP与ADP的相互转化,B正确;C、原核细胞不含核仁,其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C错误;D、细胞都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ATP、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产物等基础知识;识记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及意义;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关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C在生物的繁衍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D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解答】解:A、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A错误;BC、因为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和蛋白质结合组成染色体,DNA和基因都存在于染色体上,故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三者行为一致,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BC正确;C、染色体复制之前,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复制之后,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且每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注意,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主要表现在: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稳定性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在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同样,成对的染色体也只有一条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4、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自由组合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3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的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B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C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高【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分析】1、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首先导致光反应中H和ATP的含量变化,进而影响暗反应过程;二氧化碳浓度主要影响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首先参与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首先导致三碳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的含量变化【解答】解:A、种子萌发时细胞代谢旺盛,自由水含量多,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比休眠时低,A错误;B、人体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其场所为线粒体,故同细胞质基质相比,线粒体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所以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低,B错误;C、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电位的产生与维持主要是由于K+外流,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是Na+内流,所以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低,C错误;D、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首先发生CO2的固定,即CO2与C5化合物结合生成C3,随后在光反应产生的ATP提供能量的前提下,C3被光反应的产物H还原,所以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高,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存在形式及作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兴奋的产生等相关知识,对于细胞内水的作用及存在想形式、光合作用的过程的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4下列关于实验的设计叙述,最科学的是( )实验目的自变量试剂观测指标A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有无氧气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否由蓝变绿变黄B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不同温度H2O2+过氧化氢酶产生气泡的速率C红细胞吸水和失水不同浓度的溶液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细胞的形态D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块NaOH溶液NaOH扩散速度AABBCCDD【考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分析】阅读题干和表格可知本题是考查课本部分实验的相关知识,先阅读题干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并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解答】解:A、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不能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A错误;B、由于过氧化氢在温度变化时分解速度也会改变,所以不能用过氧化氢作为材料进行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实验,B错误;C、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而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所以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可以观测红细胞吸水和失水,C正确;D、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NaOH扩散速度不变,自变量是不同大小琼脂块(模拟的细胞),因变量是NaOH进入琼脂块“细胞”的深度,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5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的嗜热菌中提取了高温淀粉酶,有关高温淀粉酶的实验研究如下图所示(残余酶活性是指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时间,然后在最适温度下测得的酶活性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酶只能在最佳温度范围内测出活性B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酶的最佳温度是80C曲线各数据点的数据是在80时测得的D低于最适温度下保温不影响残余酶的活性【考点】酶的特性 【分析】图中的曲线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中的曲线在使用该酶时,应保证活性较高、酶的热稳定性较好的温度范围由图中数据可知,6070符合要求【解答】解:A、酶活性受温度影响,在不同的温度下,都可以测定酶的活性,A错误;B、由曲线可知,该酶的最适温度是80,但在曲线中,温度超出70保存足够长的时间后,在最适宜温度下的酶活性会急剧下降,所以80不是该酶的最佳使用温度,B错误;C、80摄氏度不是该高温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因为80摄氏度只是相对酶活性达到最大值,残余酶活性并没有达到最大值,只有两个都达到最大值,才是这个高温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因此最适温度在6070摄氏度之间,C错误;D、由于残余酶活性是指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时间,然后在最适温度下测得的酶活性,所以低于最适温度下保温,对于残余酶的活性影响不大,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酶的活性,综合考查学生分析和利用坐标的能力6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下图所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的是( )A初级卵母细胞B次级卵母细胞C卵细胞D胚胎细胞【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所以发育成的三倍体草鱼胚胎细胞中含有两种形态共6条染色体【解答】解:A、由于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所以初级卵母细胞不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A错误;B、由于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所以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移向细胞一极的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B正确;C、由于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所以卵细胞中应含有4条染色体,C错误;D、由于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所以胚胎细胞中含有6条两种形态的染色体,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7生物膜系统从结构和功能上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各题(1)研究图1细胞所示的生理活动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从图中,可以看出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但溶酶体的膜不会被分解,请尝试提出一种假说:溶酶体的膜结构比较特殊,如经过修饰等,不会被溶酶体内的酶水解(2)图2显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转运至细胞外,图中所示的两类载体蛋白中,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决定的(3)除了上图所示的功能外,细胞膜还具有的两项功能是信息传递、能量转换或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功能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1、图1是膜泡运输的过程,图中,甲是内质网,乙是高尔基体,由题图可知,COP是由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COP向内质网移动,与内质网融合,形成内质网的一部分;COP是来自内质网的膜泡,COP运输到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融合,高尔基体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形成溶酶体,有的囊泡包裹着蛋白质运输到细胞膜,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成为分泌蛋白;细菌等通过胞吞,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与溶酶体结合,被溶酶体酶水解2、图2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由题图可知,CFTR蛋白具有运输功能,正常情况下,CFTR蛋白质协助氯离子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运输到细胞外,当细胞外粘稠分泌物不断积累,CFTR蛋白功能关闭,不能协助氯离子运输,导致氯离子在细胞内积累3、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解答】解:(1)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及膜泡运输的途径,往往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由题图可知,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但溶酶体的膜不会被分解可能的原因是溶酶体的膜结构比较特殊,如经过修饰等,不会被溶酶体内的酶水解(2)图2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由题图可知,氯离子运输到细胞外,需要CFTR蛋白的协助,且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由题图可知,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决定的(3)图1、图2显示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细胞膜除了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功能外,还具有信息传递、能量转换或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等功能故答案为:(1)同位素标记法 高尔基体 溶酶体的膜结构比较特殊,如经过修饰等,不会被溶酶体内的酶水解(2)流动镶嵌 主动运输 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3)信息传递 能量转换或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功能,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获取信息、进行图文转换的能力,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图信息进行推理、获取结论的能力8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的淀粉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8组,实验处理如表所示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结果如表(不考虑无氧呼吸)编号组1组2组3组4组5组6组7组8处理葡萄糖溶液浸泡溶液中通入空气葡萄糖溶液浸泡溶液中通入CO2和N2蒸馏水浸泡水中通入空气蒸馏水浸泡水中通入CO2和N2光照黑暗光照黑暗光照黑暗光照黑暗检测结果有淀粉有淀粉有淀粉无淀粉有淀粉无淀粉有淀粉无淀粉回答问题:(1)实验处理中,组5叶片产生H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组2叶片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2)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组别是组2和组6(3)组2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葡萄糖,直接能源物质是ATP;与组2相比,组4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组4无氧气,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淀粉合成缺少足够的ATP(4)组7合成淀粉的原料是CO2和水,直接能源物质是通过光反应过程合成;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无(有、无)淀粉【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实验之前进行了暗处理耗尽叶片中的淀粉,然后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表格中看出,其条件有:光照和黑暗、通入空气和通入CO2和N2、葡萄糖溶液浸泡和蒸馏水浸泡光照和黑暗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通入空气和通入CO2和N2将影响植物黑暗条件下的呼吸作用;葡萄糖溶液浸泡时植物能够直接吸收合成淀粉【解答】解:(1)组5叶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以产生H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组2叶片黑暗条件下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2)进行有氧呼吸的条件是有氧气,还要注意题中条件是“黑暗条件下”,组2和组6符合要求,组4和组8均通入CO2和N2(3)组2叶片在黑暗条件下,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利用葡萄糖合成淀粉此过程需要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组2和组4相比,区别为组4通入的是CO2和N2,因此缺少氧气,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淀粉的合成缺少ATP(4)组7合成淀粉的原料是CO2和水,直接能源物质是通过光反应过程合成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无CO2,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无淀粉故答案为:(1)线粒体、叶绿体 线粒体 (2)组2和组6 (3)葡萄糖 ATP 组4无氧气,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淀粉合成缺少足够的ATP (4)CO2和水 光反应 无【点评】本题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的实验,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图表分析的能力,图表分组比较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能够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生理过程、关系、影响因素等的掌握情况,属于中档题9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如表请回答:可可碱浓度(mmolL1)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种子发芽率(%)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占比(%)前期和中期后期和末期03.733.040.6981.50.12.902.160.7468.10.52.101.720.3818.61.01.961.720.242.3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鬼针草是田间常见杂草,国内外均有分布(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或盐酸和酒精)实验的过程是: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右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象,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中期(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到达1.0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减少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降低为测定鬼针草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设置温度,分别测量种子的发芽率,若所测数据内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种子的发芽率的最适温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箭头所指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应该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分析表格: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种子的发芽率都逐渐降低,分裂期细胞所占的比例也逐渐降低,其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少【解答】解:(1)解离液是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其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实验的过程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图中箭头所指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应该处于有丝分裂中期(2)由表可知,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olL1时,处于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他浓度,说明处于这两个时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少,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可可碱的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实验目的是探究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因此自变量为可可碱浓度,因变量为赤霉素的含量实验设计基本思路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设置温度,分别测量种子的发芽率,若所测数据内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种子的发芽率的最适温度故答案为:(1)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或盐酸和酒精) 漂洗 染色 中(2)减少 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3)降低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设置温度,分别测量种子的发芽率,若所测数据内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种子的发芽率的最适温度【点评】本题借助有丝分裂的知识考查有丝分裂的特征和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由于题干给定背景设置严格,所以答案的确定难度不大,比较容易分析和归纳答案10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端开雄花,中部开雌花,雌花既可接受同株的花粉,又可接受异株的花粉玉米的子粒颜色(黄色和白色)由一等位基因A、a控制,甜度(甜和非 甜)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将纯种黄粒非甜玉米(甲)与纯种白粒甜玉米(乙)实行间行种植,在亲本植株上收获子粒(F1),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F1子粒的性状亲本植株黄粒非甜白粒甜甲有无乙有有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以上的统计结果可以判断:子粒颜色中黄色为显性,玉米甜度中非甜为显性(2)甲所结的黄粒非甜子粒的基因型为AABB、AaBb乙所结的黄粒非甜子粒的基因型为AaBb(3)玉米子粒表现为甜是由于可溶性糖不能及时转化为淀粉而引起的,这一事实表明控制甜度的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实现对甜度的控制(4)要进一步研究基因A、a和B、b不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可以选择乙(甲或乙)植株上所结的黄粒非甜玉米与白粒甜玉米进行杂交,如果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表明A、a和B、b不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将纯种黄粒非甜玉米(甲)与纯种白粒甜玉米(乙)实行间行种植,由于在非甜玉米(甲)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籽粒,说明非甜属于显性性状在黄粒玉米(甲)的果穗上找不到白粒玉米的籽粒,说明黄粒属于显性性状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将纯种黄粒非甜玉米(甲)与纯种白粒甜玉米(乙)实行间行种植,在非甜玉米(甲)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籽粒,说明非甜属于显性性状在黄粒玉米(甲)的果穗上找不到白粒玉米的籽粒,说明黄粒属于显性性状(2)已知子粒颜色中黄色为显性,玉米甜度中非甜为显性,所以纯种黄粒非甜玉米(甲)与纯种白粒甜玉米(乙)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则甲所结的黄粒非甜子粒中有自交的子代AABB,也有与乙杂交的后代AaBb而乙自交的后代是白粒甜玉米aabb,与甲杂交的后代是黄粒非甜子粒AaBb(3)溶性糖转化为淀粉为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催化,所以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实现对甜度的控制的(4)从表格结果分析可以看出A与B,a与b始终在一起,有连锁的可能为了证明它们不连锁,可以选择乙植株上所结的黄粒非甜玉米AaBb与白粒甜玉米aabb进行杂交,如果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表明A、a和B、b不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故答案是:(1)黄色 非甜(2)AABB、AaBb AaBb (3)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4)乙 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运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下面为某科研小组进行菊花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的流程图解植物组织形成愈伤组织长出丛芽生根种苗请回答:植物组织a 形成愈伤组织b 长出丛芽c 生根d 种芽(1)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或生长旺盛的嫩枝)作为外植体本实验配制培养基一般需首先配制各种母液,接种前培养基应经灭菌处理(2)脱分化主要发生在过程a(用字母表示),再分化主要发生在bc过程(用字母表示)从植物组织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3)若在培养过程中,发现愈伤组织只分裂而不分化出芽和根,则可能原因有: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适中;激素使用顺序不当,先使用了生长素(4)实验中常发现愈伤组织被真菌污染,为查找污染原因设计了四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图示外其他均相同,实验结果表示如图:据图可初步判断外植体消毒时间太短是造成污染的最主要原因【考点】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 【分析】1、分析图示可知:a表示脱分化,bc表示再分化,d是细胞的分裂和分化2、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在植物组织培养时,植物激素的使用:激素使用情况结果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既分裂也分化同时使用,且比例适中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同时使用,且生长素用量较高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同时使用,且细胞分裂素用量较高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解答】解:(1)因为生长旺盛的嫩枝生理状况好,容易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所以对菊花来说,要选取生长旺盛的嫩枝来进行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需要无菌条件故实验配制培养基一般需首先配制各种母液,接种前培养基应经灭菌处理(2)脱分化主要发生在过程a过程,再分化主要发生在bc过程,从植物组织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3)若在培养过程中,发现愈伤组织只分裂而不分化出芽和根,则可能原因有: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适中,激素使用顺序不当,先使用了生长素(4)分析曲线图:通过4个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培养基灭菌时间、培养基pH、培养基的温度对污染率都没有太大的影响,而离体组织培养灭菌的时间越长,污染率越低,由此可知,外植体消毒时间太短是造成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故答案为:(1)新萌生的侧枝(或生长旺盛的嫩枝) 母液 灭菌(2)a bc 全能性(3)适中 生长素(4)外植体消毒时间太短【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具体过程、条件及相关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植物激素的使用顺序或比例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再做出准确的判断即可【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示意图请回答:(1)容器A 中放里的一般是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原因是其细胞分裂能力强,易于培养培养时先要剪碎,然后用胰蛋白酶分散细胞,制成B 瓶中的细胞悬液将细胞悬液转入C 瓶中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2)细胞正常培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细胞绝大部分死亡,只有极少数细胞存活,这是因为存活的细胞发生了突变,可无限增殖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10代以内,以保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型(3)C、D 瓶中的培养液为保证无菌、无毒的环境,需要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培养过程中还需要提供O2和CO2 等气体环境,CO2的作用主要是维持培养液的PH值(4)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通常要在培养基中补充一定浓度的某些物质下图是血清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培养影响的实验结果据图可知,培养培养正常细胞一定需要添加血清【考点】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过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1、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2、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抑制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3、动物培养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消毒、灭菌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温度和PH:(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解答】解:(1)容器A 中放里的一般是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原因是其细胞分裂能力强,易于培养培养时先要剪碎,然后用胰蛋白酶分散细胞,制成B 瓶中的细胞悬液将细胞悬液转入C 瓶中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2)细胞正常培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细胞绝大部分死亡,只有极少数细胞存活,这是因为存活的细胞发生了突变,可无限增殖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10代以内,以保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型(3)C、D 瓶中的培养液为保证无菌、无毒的环境,需要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培养过程中还需要提供O2和CO2 等气体环境,CO2的作用主要是维持培养液的PH值(4)分析曲线图:是否添加血清对于癌细胞的增殖影响不大,而对于正常细胞增殖影响很大,故培养正常细胞一定需要添加血清故答案为:(1)分裂能力强 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原代培养(2)突变 10 二倍体(3)抗生素 维持培养液PH(4)正常【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细胞株传至50代后,不能再传下去,但有部分存活的细胞一般能够传到4050代,这种传代细胞叫做细胞株细胞株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当细胞株传至50代以后又会出现“危机”,不能再传下去但是有部分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而且带有癌变的特点,有可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代下去,这种传代细胞成为细胞系-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