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 资源ID:45006764       资源大小:8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宜昌市第一中学2015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 史 试 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材料中“天下一大变局”产生的影响是A分封制度加强 B官僚政治确立 C宗法制度形成 D井田制度出现2元史·百官志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据此判断元代行省A掌地方军政大权,且不受中央节制B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最高行政机关的双重性C否定了秦汉以来的郡县制D延续了北宋以来“强干弱枝”的行政管理体系3亚里士多德这样评价某次改革:“采取曾是最优秀的立法,拯救国家”。因为这次改革A初步改变了雅典贵族统治的局面 B在雅典实现了以法治国C促进了雅典经济的发展 D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4在探究英国责任内阁制特点时,某同学摘选了下列史料。你认为其中有误的是A“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成,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B“就数量和重要性而言,下院十分之九的议案是通过政府之手”C“内阁,一个起进口作用的扣子,而被连接和紧扣的是国家的立法和行政部分”D“不同的部门应该保持依据一个自由政府的性质所容许的那样的独立和彼此分立”5荀子主张“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尊礼爱民、为政以德 B人性本恶、严刑峻法C君民共治、天下一统 D礼法并举、王霸统一6“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持此种观点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7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 D君主的地位是可动摇的8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A皇权至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 B孔子被统治者披上神话的外衣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D皇帝借尊孔来提高个人的声望9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阶段。程颐、程颢是著名的理学大师,下列各项与其主张相符的是A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B知善知恶便是良知C心即理也,此心此理,不容有二D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10宋代学者李舰说“民之欲善,盖其天性。古之儒者用于世,必有以教导之,民之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有所主,其于异端,何假及哉?后之儒者用于世,则无以教导之。民之耳目鼻口舌心知百体皆无所主,将舍浮屠何适哉。”对此段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揭示了宋明理学兴起的社会内在动因 B体现当时知识分子对儒学价值的反思 C批评“后儒者”对民众的影响力有限 D说明佛教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的需要11顾炎武指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以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A儒学“天下为公”的正统思想 B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D君主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12梁启超评价黄宗羲说:“原来我们国家还有比卢梭早200年的这么先进的思想。”其“先进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反对君主专制 设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 倡导言论自由 主张民主共和A B C D13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该思想家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 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14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其后的柏拉图认为:“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这表明A法律是人类意志的体现 B人是法律的中心C法律和道德有一致之处 D法律具有随意性15某一时期,“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反映在学术研究和教育中,课程强调学习古典艺术和体育锻炼,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该时期的主流社会思潮是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自由主义16.中世纪的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炉”,此比喻的含义是希望母校A开展世俗教育 B成为传播神学的中心C自由探讨真理 D多出学术研究的成果17“一方面他将自己感性的生活欲求压缩到如此低微的程度,另一方面他又把理性的精神探索发挥到了如此的淋漓尽致。他从没有出过远门思考范围却横跨宇宙。”材料中的“他”应该是A苏格拉底B莎士比亚 C孟德斯鸠 D康德18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已的头脑思考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他们的思考更侧重于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B与上帝直接对话C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D批判神权统治19中日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针对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的方针,维新派指出,“体”与“用”是不可分的。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用”,西学有西学的“体”与“用”,把中学之“体”与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如同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A要不要社会革命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C要不要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 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20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吾中国言民族主义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其大民族主义观念在当时的主要价值是A协调民族矛盾,缓和社会局势 B突破传统“天下观”,否定专制C凝聚社会力量,挽救民族危机 D追赶世界潮流,推动改良变革21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22口号代表一种精神、一种希望,也曾使国人振奋。下面口号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实业救国 民主与科学 “自强”“求富” “超英赶美”A B C D2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意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又把英美政党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在钱穆看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A是一个西方思想的大杂烩 B脱离中国传统政治,是全盘西化的产物C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 D实现了中国传统政治与西方政治的完美结合24孙中山说:“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以下言论能够体现孙中山“一劳永逸之计”思想主旨的是A“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 B“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C“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第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17分,第26题17分,第27题18分,共52分)25(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西欧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的影响。并分析“理学成为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的原因。(8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制度进步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6分)(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明清时期“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3分)26. (17分)西方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泰格拉材料二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材料三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卢梭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内涵具体是什么?指出这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5分)(2)在灵魂得救的途径问题上,材料二持什么观点?此观点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4分)(3)概括材料三中卢梭的主张。这些主张对欧洲思想和政治有何积极影响?(8分)27(18分)进入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从“夷务”到“洋务”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1)依据材料分析,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问题二从“淫巧”到“长技”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2)结合相关知识,分析促使人们对西学的态度由排斥到接受的各种因素。(6分)问题三从“臣民”到“国民”19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3)结合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指出上述变化反映的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全球史观认为,自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指出三方面变化与“世界潮流”的关系。(4分)宜昌市第一中学2015年秋季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BBADDDDCDDBABCB161718192021222324BDCDCABCA二、非选择题25.(1)影响:理学成为读书谋官的工具;成为官方正统学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有助于中国文明的延续;后期的日益僵化,压制思想进步。(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原因:吸收了佛、道因素;提出三纲五常是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论证了儒家纲常名教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更能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2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相似: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2分)不同:李贽的思想未对社会进步发挥重大的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或: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4分)(3)原因:缺乏形成个性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压制;文化专制与思想迫害等。(3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26.(1)内涵:强调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2分)背景:海洋资源丰富;思想开放;工商业发达;民主政治高度发展。(3分)(2)观点:因信称义(或信仰上帝即可得救)。(2分)意义:否定教皇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2分)(3)主张: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以法律保障人民民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分)影响: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4分)27 (1)统治者抛弃“天朝上国”意识,学习西方,逐渐形成国家平等(近代国家)的世界意识和平等对外交往的理念。 (2分)(2)因素: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西学东渐。(6分)(3)原因:戊戌变法传播了启蒙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进一步促进了思想解放。(6分)(4)趋势: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近代化)。(1分)关系:从“夷务”到“洋务”反映了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中外联系的加强;从“淫巧”到“长技”反映了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从“臣民”到“国民”体现出世界政治民主化对中国的影响。(3分)6

    注意事项

    本文(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