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剩州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45011182
资源大小:806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湖北剩州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2015-2016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25×2=50分)1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2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为基因重组提供原始材料B所有育种方法中,最简单常规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C种群中个体数的减少,会使种群的基因库变小D植物的快速繁殖技术最常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3园艺工作者以野生的阔叶风铃草为材料,人工诱导形成多倍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检测染色体时,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后直接染色观察B检测染色体时,不能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作为染色剂C经诱导处理,植株中仅部分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D培育出的多倍体高度不育,只能进行无性繁殖4下列关于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DNA连接酶可以恢复DNA分子中的氢键C它们不能被反复使用D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可以用DNA聚合酶代替DNA连接酶5花生的含油量随选择世代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选择育种对高含油量花生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 )A改变了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B改变了花生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C定向诱导了控制高含油量基困的自由组合D淘汰部分表现型,使高含油量基困的基因频率增大6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 )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7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共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则不存在8调查发现某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味”,不仅吃粪便,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与普通蜣螂相比,这种蜣螂后腿较卷曲,便于捕猎,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内脏由此得不出的结论是( )A从进化的角度看,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存在生殖隔离B从生态系统成分看,这种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C普通蜣螂相比较,这种蜣类型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与普通蜣螂相比较,这种蜣螂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改变9研究发现,将同种果蝇分别在淀粉培养基和麦芽糖培养基上培养多代,果蝇仍倾向与在同类培养基上生活的个体交配对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两类培养基为果蝇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环境B这种交配偏好可视为一种选择作用C长期选择性交配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产生差异D出现了选择性交配说明果蝇间已产生了生殖隔离10下列有关变异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一般都是有利的B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C杂交育种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无籽西瓜和青霉素高产菌株培育原理相同11由于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酶X变为酶Y下表显示,酶Y与酶X相比,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比较指标酶Y活性/酶X活性100%50%10%150%酶Y氨基酸数目/酶X氨基酸数目11小于1大于1A状况说明基因结构没有发生改变B状况是因为氨基酸数减少了50%C状况是因为突变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D状况翻译的肽链变短1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 )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引起基因突变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13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1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和血红蛋白B血浆与组织液的主要差别是前者蛋白质的含量高C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定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K+和C115下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属于人体内环境B中的氧气进入到组织细胞内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至少有11层C神经递质释放后必须通过血液的运输才能发挥作用D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一般会增多16某哺乳动物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元内、外K+浓度分别是140mmol/L和5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K+排出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K+流入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中,K+排出细胞是主动运输,流入细胞是被动运输B该过程表明,神经元兴奋时,膜两侧K+的浓度差会缩小C该过程表明,神经元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D神经元细胞膜外侧,兴奋部位比未兴奋部位的电位低17如图曲线表示一只成年雄性家兔血液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物质可能是由下丘脑分泌的 A、B两种物质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的变化对A有反馈调节作用 B物质是由睾丸分泌的A都正确BCD18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1 mg甲状腺激素能使人体产热增加4 200 kJ,体现了激素调节微量、高效的特点B血糖浓度偏低时,肌糖原和肝糖原均能分解补充血糖C激素分子虽然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但绝大多数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细胞D短时期食物中缺碘,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出现减少增加稳定的变化过程19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刺激ACD”,促进胰岛素的分泌B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外刺激ACDF”,使手缩回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外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能完成H过程202014年1月,中国学者研究发现雾霾中含有多种病菌,部分会引起过敏和呼吸系统疾病雾霾也是肿瘤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肺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道粘膜产生黏液溶解微尘和杀灭部分病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B病毒请入肺细胞后,免疫系统通过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凋亡C一些微粒引起的过敏反应比较强烈,所以容易引起组织严重损失D肺部癌变的细胞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增多是其容易扩散的主要原因21关于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发挥作用后会失活B下丘脑产生的某种兴奋传递至大脑皮层可使人产生渴觉C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和呼吸中枢D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某些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属于分级调节22肾小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之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液量将会(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23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24给实验用的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分别从其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动脉采集尿液和血液并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如下表据此结果可以推测注射食盐水后( )尿液 血浆体积(mL/单位时间)Na+(mg/kg)K+(mg/kg)Na+(mg/kg)K+(mg/kg)注射食盐水前25153515545折射食盐水后40123013537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C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25现在一组对胰岛素不敏感的高血糖小鼠X为验证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小鼠X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现将小刀X随机均分成若干组,下表表示各组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级别1234处理方法胰岛素+阿司匹林+生理盐水+实验结果(血糖浓度)高于正常高于正常(注:对胰岛素不敏感是指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无明显变化“+”表示有添加,“”表示无添加,胰岛素和阿司匹林均用生理盐水配制成)A第l、3组的实验结果应分别为:高于正常、正常B第4组为对照组,该组实验小鼠应选择血糖浓度正常的个体C为了控制无关变量,三种试剂都应通过饲喂的方式添加D该实验可以同时证明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二、解答题26螺旋蛆蝇是一种寄生在家畜上的动物在实验室里,把螺旋蛆蝇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一组使用杀虫剂,另一组使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从图一看,使用杀虫剂处理一段时间后,螺旋蛆蝇个体数量逐渐上升若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进行解释,其原因是螺旋蛆蝇中存在_,在杀虫剂作用下,_(2)在电离辐射后,螺旋蛆蝇会产生如图二所示的情况,对图二进行分析,可知基因A的突变是_(3)采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的方法消灭螺旋蛆蝇,虽然最终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但所需时间较长,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4)通过比较各种不同蝇的DNA序列,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现有甲、乙、丙三种蝇,其编码呼吸酶的部分基因片段、DNA单链及DNA单链中的碱基序列如下图通过比较各种不同蝇的DNA序列,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现有甲、乙、丙三种蝇,其编码呼吸酶的部分基因片段、DNA单链及DNA单链中的碱基序列如图三如果让c链和b链分别与a链混合,根据结果可推知:与甲的亲缘关系最近的蝇是_,上述研究为生物进化提供了_水平的证据27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之一拉尔夫斯坦曼发现的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具有重要意义图一是树突状细胞(DC)的发生过程示意图,图二为研究人员研究树突状细胞能否体外诱导T细胞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所获得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示可知,树突状细胞最终来源于_;从分子水平上分析,图中各种细胞内的_存在差异,从而使形成不同种类的细胞;图中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_(2)树突状细胞能激活同源的T淋巴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_和_,该过程属于_免疫(3)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相关内容:材料准备:选择健康状态相同、等体重的已接种相同数量的人大肠癌细胞的裸鼠(先天无胸腺),饲养适宜时间备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提取淋巴样干细胞,并诱导分化产生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分离两种细胞备用实验分组:将随机等分3组进行实验治疗组定期瘤内注射一定量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加强治疗组用量加倍;对照组处理方法是定期瘤内注射_数据收集处理:定期测算裸鼠肿瘤体积,求取平均值并绘制成曲线(如图二)结果分析:根据图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_;b_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严密,不能排除树突状细胞本身是否具有抗肿瘤免疫反应建议再补充对照组,其实验处理是_28下图为人体内血糖调节过程示意图,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请据图回答:(1)当血糖变化时,通过途径使b分泌量增加,b激素降低血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过程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和脂肪细胞等_人体血糖能维持相对稳定与激素a、b之间具有_有关(2)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a能通过途径促进b分泌的实验方案是:第一步用高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第二步取第一步得到的适量滤液作为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b的含量该实验方案不完善的地方有:第一步_ 第二步_(3)I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致病原因是胰岛B细胞中的谷氨酸脱羧酶的氨基酸序列与柯萨奇B病毒的_类似,柯萨奇B病毒感染可诱发机体产生异常免疫应答,导致胰岛B细胞损伤,患者体内可检出抗_抗体29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爱好对神经活动也会产生影响,图甲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BDNF(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关系的图解(示部分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1)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_(物质)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的合成(2)b和AMPA结合后,则d处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3)酗酒会对人的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图乙是依据实验者酒后血液中所测乙醇浓度,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做出反应的最短时间)和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的能力指数相对值绘制而成的曲线人体对视觉信号进行判断与做出肢体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_由图形分析,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_经研究乙醇能促进神经递质X与X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引起C1内流,导致下一个神经元_2015-2016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25×2=50分)1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分析】1、基因重组的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2、基因重组的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解答】解:A、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A正确;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B错误;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C正确;D、一般情况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水稻花药内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但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重组的概念,掌握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明确一般情况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再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为基因重组提供原始材料B所有育种方法中,最简单常规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C种群中个体数的减少,会使种群的基因库变小D植物的快速繁殖技术最常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专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分析】1、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2、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叫快速繁殖技术【解答】解:A、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能为基因重组提供原始材料,A正确;B、所有育种方法中,最简单常规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B错误;C、基因库是指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因此种群中个体数的减少,会使种群的基因库变小,C正确;D、植物的快速繁殖技术最常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D正确故先:B【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及其应用,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掌握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识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园艺工作者以野生的阔叶风铃草为材料,人工诱导形成多倍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检测染色体时,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后直接染色观察B检测染色体时,不能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作为染色剂C经诱导处理,植株中仅部分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D培育出的多倍体高度不育,只能进行无性繁殖【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分析】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低温处理幼苗固定细胞的形态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解答】解:A、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后,需要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进行观察,A错误;B、检测染色体时,使用醋酸洋红或龙胆紫等碱性染料作为染色剂,B错误;C、一般用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因此植株中仅处于分裂前期之前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D、培育出的多倍体含有同源染色体,因此能进行有性生殖,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野生的阔叶风铃草为素材,考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多倍体育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4下列关于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DNA连接酶可以恢复DNA分子中的氢键C它们不能被反复使用D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可以用DNA聚合酶代替DNA连接酶【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1、限制酶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具有特异性,即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2、DNA连接酶分为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的区别:DNA连接酶是在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上,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同时连接双链的切口,而DNA聚合酶只是在单链上将一个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而DNA聚合酶需要模板【解答】解:A、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A正确;B、DNA连接酶可以恢复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B错误;C、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可以被反复使用,C错误;D、DNA连接酶是在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上,因此在基因工程操作中不能用DNA聚合酶替代DNA连接酶,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酶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基因工程的工具,要求考生识记限制酶的来源和作用特点;识记DNA连接酶的种类及作用结果,能将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花生的含油量随选择世代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选择育种对高含油量花生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 )A改变了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B改变了花生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C定向诱导了控制高含油量基困的自由组合D淘汰部分表现型,使高含油量基困的基因频率增大【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选择育种对基因频率的影响,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结合题图分析判断【解答】解:A、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等于1,选择育种对其无影响A描述错误B、由于基因频率改变,基因库改变,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因为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B描述错误C、自由组合发生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并且自由组合也不是人能定向诱导的C描述错误D、选择育种淘汰含油量低的个体,使高含油量高的基因频率增大D描述正确故应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频率与基因库和新物种形成的关系,选择育种改变基因频率的原因,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生物进化理论解释实际生产中的生物现象的能力6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 )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分析】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共同进化的相关知识分析资料,获取信息、解释问题的能力由于长舌才能取食长筒花的花蜜,二者相互适应,共同进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也使长舌蝠避开了和其他蝙蝠的竞争【解答】解:只有长舌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摄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这是长舌蝙蝠和长筒花相互选择、相互适应,共同进化的结果同时通过这种的生活方式也减弱了长舌蝙蝠与其他蝙蝠的竞争长舌蝙蝠是长筒花的唯一传粉者,故必须在有长舌蝙蝠生存的地方长筒花才能繁殖后代故选:B【点评】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关知识以及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比较新颖7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共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则不存在【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分析】现代进化理论认为: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解答】解:A、一个种群中,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都为1,B正确;C、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等于a基因的频率,C错误;D、生物进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8调查发现某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味”,不仅吃粪便,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与普通蜣螂相比,这种蜣螂后腿较卷曲,便于捕猎,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内脏由此得不出的结论是( )A从进化的角度看,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存在生殖隔离B从生态系统成分看,这种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C普通蜣螂相比较,这种蜣类型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与普通蜣螂相比较,这种蜣螂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基因频率的变化;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成分和自然选择,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之间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有差异,但没有研究它们之间能否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代是否可育,所以无法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A符合题意;B、由于这种蜣螂能吃粪便,属于分解者;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属于消费者,B正确;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是适者生存,所以这种蜣类型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D、由于自然选择的定向选择作用,这种蜣螂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9研究发现,将同种果蝇分别在淀粉培养基和麦芽糖培养基上培养多代,果蝇仍倾向与在同类培养基上生活的个体交配对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两类培养基为果蝇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环境B这种交配偏好可视为一种选择作用C长期选择性交配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产生差异D出现了选择性交配说明果蝇间已产生了生殖隔离【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基因频率的变化【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生物培养和生物进化,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两类培养基的碳源不同,所以为果蝇提供的生存环境不同两类培养基为果蝇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环境,并对其进行选择,A正确;B、交配时,仍倾向同类培养基上生活的个体,这是一种选择作用,B正确;C、在培养过程中,不同培养基上的果蝇分别适应不同的环境,进行不同的自然选择,种群的基因频率分别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D、交配时,果蝇倾向同类培养基上生活的个体,但也可与其它果蝇交配,未产生生殖隔离如若发生生殖隔离,则不能交配,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培养、生物进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0下列有关变异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一般都是有利的B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C杂交育种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无籽西瓜和青霉素高产菌株培育原理相同【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解答】解:A、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并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所以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一般都是有利的,A正确;B、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B错误;C、基因工程和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C错误;D、无籽西瓜和青霉素高产菌株培育原理不相同,前者是染色体变异,后者是基因突变,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变异和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1由于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酶X变为酶Y下表显示,酶Y与酶X相比,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比较指标酶Y活性/酶X活性100%50%10%150%酶Y氨基酸数目/酶X氨基酸数目11小于1大于1A状况说明基因结构没有发生改变B状况是因为氨基酸数减少了50%C状况是因为突变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D状况翻译的肽链变短【考点】基因突变的原因;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分析题干和表格信息可知,酶X变成酶Y是基因中碱基对替换的结果,酶Y活性、酶X活性的活性相等,氨基酸数目相等,可能是碱基对发生替换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在突变前、突变后编码同一种氨基酸;酶Y活性降低,氨基酸数目不变,可能是碱基对发生替换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在突变前、突变后编码的氨基酸不同;酶活性降低,且氨基酸数目减少,可能的原因是碱基对发生替换后,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翻译形成的肽链变短;酶活性增大,肽链延长,可能是碱基对发生替换后,导致终止密码子延后,翻译形成的肽链变长【解答】解:A、状况说明基因突变前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同,A错误;B、状况,氨基酸的数目没有减少,可能与氨基酸的种类有关,B错误;C、状况是由于基因突变后,终止密码子迁移,翻译形成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C正确;D、状况翻译的肽链变长,D错误 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改变之间的关系,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由于基因的结构改变,使基因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发生改变,从而使翻译过程形成的蛋白质发生改变,生物的性状发生变化,由于多个密码子可以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因此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蛋白质结构改变、进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干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利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1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 )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引起基因突变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分析】放射性同位素131I,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不构成DNA,因此不会插入DNA或替换DNA中某些碱基又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是成熟的体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增殖,不会引起基因突变,并且突变后也不会遗传给后代【解答】解:A、DNA分子由CHONP元素组成,不含I元素,因此不能直接插入DNA分子或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A错误;B、DNA分子由CHONP元素组成,不含I元素,因此不能直接插入DNA分子或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B错误;C、放射性同位素131I能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C正确;D、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是成熟的体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增殖,因而很难引起基因突变,并且突变后也不会遗传给后代,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3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从图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可判断,x是组织液,y是血浆,z是淋巴若饮食过咸,则血浆中渗透压会升高;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可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肌细胞的无氧呼吸代谢产物是乳酸可导致组织液的ph略有降低;内环境的稳态调节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并非只有神经调节【解答】解:A、图中x是组织液,y是血浆,z是淋巴若饮食过咸,则血浆中渗透压会升高,A正确;B、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淋巴进入血浆,B正确;C、肌细胞的无氧呼吸代谢产物是乳酸可导致组织液的ph略有降低,C正确;D、内环境的稳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及细胞内液等成分的判断,涉及到内环境各种成分的转化关系及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难度不大1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和血红蛋白B血浆与组织液的主要差别是前者蛋白质的含量高C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定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K+和C1【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1、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2、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解答】解:A、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但不含血红蛋白,A错误;B、血浆与组织液的成分基本相同,主要差别是血浆蛋白质的含量较高,B正确;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C错误;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作用;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5下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属于人体内环境B中的氧气进入到组织细胞内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至少有11层C神经递质释放后必须通过血液的运输才能发挥作用D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一般会增多【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据图示可知,图中为肺泡内的气体,为血浆,为组织液,为细胞内液【解答】解:A、肺泡内的气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A错误;B、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