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限时规范特训 第2章 第1节练习曲(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资源ID:45012592
资源大小:411.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限时规范特训 第2章 第1节练习曲(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必修3 第二章 第1节(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基础题反射弧是反射活动需要的结构基础,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答案:A解析:刺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都会引起电位变化,可支配效应器产生相同反应;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有的分布在相同的组织或器官中,有的分布在不同的组织或器官中;神经中枢的兴奋不会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可以位于脊髓也可以位于脑干或大脑皮层等。2. 2013·山东济南市高三第三次质检比利时、法国科学家最近在实验中将胚胎干细胞分化成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并成功移植到了实验鼠大脑中,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对神经性疾病的研究。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H区受损,患者表现为运动性失语症B当人从寒冷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大脑皮层内侧面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C胚胎干细胞与神经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不同的蛋白质D一切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其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都是反射弧答案:C解析:大脑皮层H区受损,患者表现为听觉性失语症;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而不是大脑皮层;胚胎干细胞与神经细胞来自于同一受精卵,所以两细胞内基因相同,但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产生的蛋白质不同;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3基础题突触小体不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的融合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答案:D解析:突触小体能够通过胞吐完成神经递质的释放,会出现突触小泡和细胞膜的融合,需要的能量由细胞呼吸供应,因此可以发生丙酮酸的分解,突触小体完成的信号转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4. 2013·东北三省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下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表示神经纤维。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存在完整的反射弧B. 为传出神经纤维C. 若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则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为D大脑感受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答案:D解析:由于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具有单向性,大脑感受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5. 2013·东北三省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兴奋在突触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一旦释放,无论是否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都会迅速被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而离开突触间隙,这一变化的主要意义是 ()A. 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B. 为下一次兴奋传递做好准备C. 使另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D. 使一个反射过程得以完成答案:B解析:当上一次兴奋传递释放的神经递质被分解,才能使下次传递不受影响地正常进行。6. 2013·北京师大附中质量检测右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端与效应器相连,b端与感受器相连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有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答案:B解析:a端与感受器相连接,b端与效应器相连接;c为突触间隙,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神经递质的扩散,从而影响兴奋的传递;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有电位变化,不能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即使没有c处的药物作用,由于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d处也没有电位变化。72013·武邑中学高三摸底科学家在研究大脑皮层某些区域时,发现它与躯体运动和语言活动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叙述科学的是()A小脑内存在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B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CS区受损,患者会得听觉性失语症DH区受损,患者会得运动性失语症答案:B解析: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在脑干;S区受损,患者会得运动性失语症;H区受损,患者会得听觉性失语症。82013·济南市一模如图表示一反射弧,若在S处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感受器产生感觉B兴奋在该神经元内只向中枢单方向传导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D兴奋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内传导答案:C解析:感受器不能产生感觉;兴奋在一个神经元内的传导是双向的;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9. 2013·山东济南市高三第三次质检据下图分析,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b物质有关B在c处给一足够强的刺激时,钾离子从上往下流引起膜电位变化C假设这是突触前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上部D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水面上,c会与水面接触答案:B解析:静息电位形成与Na、K、Cl等离子膜内外的运输与分布有关,离子的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A项正确;强刺激下,膜外Na大量内流,导致膜电位发生逆转,B项错误;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膜外侧,所以C项正确;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所以D项正确。102013·石家庄一模试判断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在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转运载体抑制剂)后,是如何变化的()答案:A解析: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中钾离子外流,出现膜外正电荷较多,膜内负电荷较多(即外正内负),从而在膜的内外形成电位差,产生静息电位。钾离子的外流与Na转运载体抑制剂无关。11对“吃梅止渴”和“望梅止渴”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前者属于非条件反射,后者属于条件反射B两种现象都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C两种现象都是因为神经中枢受到直接刺激引起唾液分泌D两种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答案:C解析:当人吃到梅时,直接引起唾液分泌,这属于非条件反射,看到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这属于条件反射,A正确;两种现象的结果都是“止渴”,即都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B正确;“吃梅止渴”的反射路径是梅的酸味等刺激口腔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唾液腺;“望梅止渴”的反射路径是酸梅的形态、颜色等条件刺激物眼睛上的感光细胞传入神经脑干传出神经唾液腺,二者都不是神经中枢直接受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C错;两过程都经历了完整的反射弧,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D正确。12. 2012·安徽名校第五次联考下列有关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产生与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膜上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B神经纤维膜对Na通透性的降低会导致动作电位变小C各条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彼此影响,并随传导距离延长而变小D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K内流形成的答案:B解析:静息电位是由K外流引起的;动作电位是由Na内流形成的,当神经纤维膜对Na通透性的降低会导致动作电位变小。13. 2012·大纲全国理综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B. 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 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 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答案:B解析:反射是指神经系统通过反射弧对内外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应答,A项正确;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单向传递,B项错误;只有在反射弧结构完整的条件下,反射活动才能完成,C项正确;兴奋传递时,由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D项正确。14新题快递如图表示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时下一个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B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兴奋逐渐增强C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D在S5S8期间,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答案:A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刺激强度在S1S4时,不产生兴奋,而S5之后出现兴奋,此时细胞膜的电位是外负内正,说明刺激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A选项正确,而D选项错误;S5S8期间,虽然刺激强度在增加,但兴奋不变,说明B选项错误;在S1S4期间,离子进出达到平衡,不改变膜电位,故C选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30分)15(12分)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据图回答:(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乙图是甲图中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3)图丙中若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称为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_点可产生兴奋,图丙中虚线框内共有突触_个。(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_融合,通过A细胞的_作用,进入突触间隙。(5)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答案:(1)感受器d细胞体膜或树突膜(2)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3)神经中枢a、b、c、d、e3(4)高尔基体突触前膜胞吐(5)兴奋或抑制解析:(1)图甲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乙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A为突触小体,B为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细胞体膜。(2)兴奋在突触间进行传递需要神经递质作为媒介。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后与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结合,导致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突触的传递是单向的。(3)丙图中是传入神经,是感受器,是神经中枢,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4)、(5)神经递质的释放是由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16组合改编题(10分)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请回答: (1)图1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_电位。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_电位。(2)当神经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变化,_离子大量流向膜_,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2中的_段。(3)将离体神经置于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生理盐水中,给予一定刺激后,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膜电位变化与钠离子浓度关系的是()答案:(1)A静息C动作(2)钠内B(3)D解析:(1)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所以图1装置A测得的是静息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A点的电位;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受刺激区域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所以图1装置B测得的是动作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C点的电位。(2)神经受到适当刺激后,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发生变化,钠离子大量内流引起电位逐步变化。(3)将离体神经置于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生理盐水中时,随Na浓度增大,给予一定刺激后,内流的Na增多,神经纤维膜内外电势差增大。17实验探究题(8分)如图为一个蟾蜍屈肌反射实验装置的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动作电位沿着神经纤维传导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动作电位传导方向_(相同、相反)。(2)已知药物X能阻断蟾蜍的屈肌反射活动,肌肉不能发生收缩,但不知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还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或是两者都能阻断。现有一个如上图所示的屈肌反射实验装置,请利用该实验装置从A、B、C、D、E中选择四个位点作为实验位点进行探究。(在实验位点可以进行药物处理或电刺激。假设药物X在实验位点起作用后,其作用效果在实验过程中都不能消除。)实验步骤:将药物X放于_点,再刺激_点;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_;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实验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若_,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若_,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若_,说明药物X是两者都能阻断。答案:(1)相同(2)实验步骤:DE将药物X放于B点,再刺激C点实验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处理后肌肉收缩,处理后肌肉不收缩处理后肌肉不收缩,处理后肌肉收缩处理后肌肉不收缩,处理后肌肉也不收缩解析:(1)动作电位时,受刺激部位的神经纤维膜外为负电荷,膜内为正电荷,未兴奋部位膜外为正电荷,膜内为负电荷,而电流方向是由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所以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向未兴奋部位流动,这与动作电位传导方向是相同的。(2)观察该结构模式图,由于兴奋是从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动作电位的流动方向是EDCBA,要知道药物究竟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还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可以将药物放在D处,刺激E处,观察肌肉的收缩情况;将药物放在B处,刺激C处,观察肌肉收缩情况。若处理后肌肉收缩,处理后肌肉不收缩,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若处理后肌肉不收缩,处理后肌肉收缩,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若处理后肌肉不收缩,处理后肌肉也不收缩,说明药物X是两者都能阻断。9